若是你太在乎、太把「凡學」當回事了,你就反而輸了。
文 | Eva
數月以來,在火遍網絡的「凡爾賽文學」活潑歡樂地反覆橫跳之後;終於,「凡學」說法的創立者、微博博主「小奶球」,於近日宣布了「凡學」的死亡。
存心誇張
「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它擁有怎樣迷人的魅力?它緣何誕生、又緣何被哀悼?
關於該文學流派的普適定義、寫作風格,主要包括以下這些特點:
「凡學」舉例:
又如:
再如:
這還真的是,「過去的榮景,我『很少』回顧」呢~~~
自「凡學」誕生,逐漸由小眾走向大眾,成為了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集體創作。社交媒體上,「一人一句凡爾賽」,儼然一股時代的新潮流。
且說這等文體,雖由「小奶球」再挖掘、再升華、再推廣,回溯其靈感起源,據說與古早漫畫《凡爾賽玫瑰》相關。
《凡爾賽玫瑰》是池田理代子於1972年開始在周刊《瑪格麗特》上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而連載的浪漫歷史劇,作品獲得巨大成功,並被改編為TV動畫、真人電影以及舞臺劇。「小奶球」深受其間貴族階層奢靡生活的啟發,遂借「凡爾賽」之名,為網友們科普了她所定義的「凡學」的本質及精髓。
《凡爾賽玫瑰》,少女漫畫允許適當YY花痴及不切實際的內容
我們不難看出,以往那種非常直白從而顯得粗鄙的,所謂「暴發戶」式炫耀的方法論,已經不能滿足與時俱進的社會需求了。「凡學」的訣竅,在於熟練使用故作隨意、淺淡的口吻,裝最閃亮、酷炫的【嗶】——也就是暗搓搓地、自認高級地「豁胖」。
「凡學」應用範疇其實非常廣泛,財富、文化、顏值……凡是你能想到的,皆為「凡學」發光發彩的試驗田。
豆瓣「凡學」小組。成員自稱「凡克雅寶」,一邊分享、吐槽著身邊的「凡言凡語」,一邊又不斷總結、概括經典句式來學以致用
在「小奶球」為「凡學」開山立派後沒多久,「凡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其中,尤以「蒙淇淇77」靠秀恩愛吸引眾多觀眾的操作最晃瞎狗眼。
這位擁有幾十萬粉絲、微博簡介裡寫著「作家」的網紅,為自己打造了固若金湯的超級瑪麗蘇劇本:
儘管「蒙淇淇77」的人設細究下來實則乏善可陳,但她的粉絲還是十分捧場的
據悉,「蒙淇淇77」的微博粉絲曾一天內從14萬飆升至38萬,另敲定了10個商務廣告、2個採訪邀約。而習慣於從結果倒推動機的人們,已經開始合理懷疑,當事人究竟是在發夢囈語,還是一開始便有意為之、等待收割韭菜了。
事實上,「小奶球」也好,「蒙淇淇77」也罷,和「凡學」的前輩比起來,可能不過拾人牙慧的「二道販子」。
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凡學」的發展,非一日之功。
在被冠上「凡學」這個新名字之前,「凡學」的「本體」一度倍受推崇,令我輩至今記憶猶新。郭敬明老師的經典巨著《小時代》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當年,在郭老師的薰陶下,不少小鎮青年就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認識了晦澀難讀的各種奢侈品品牌,以及畫風迷惑的「上流社會」的生活範式。
《小時代》金句摘選
當然,伴隨著中二少年的老去和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小時代》的話語體系慢慢失去了生命力。然而,「炫耀」這個行為本身,卻是永遠不會被淘汰的。咳咳,那個「不知妻美劉強東」,對伐;那個「北大還行撒貝寧」,對伐。
大家羨慕擁有「無形裝【嗶】,最為致命」資本和態度的「強者」,但遺憾的是,絕大部分的人,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可是炫耀的渴望是刻在基因裡的。人類的本性使然,太陽王的凡爾賽宮還沒建造的時候,書寫「凡爾賽文學」的渴望便已深入骨髓了。於是,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展示自我——打了虛榮的激素後,這份「自我」,必須是經過嚴苛挑選、精心修飾甚至超出自我的「自我」——推動了「凡學」事業的興旺發達。再然後,經過網際網路的發酵,「凡學」又演變成了新一輪戲謔搞笑的賽博行為藝術。
此外,社交媒體的屬性,推波助瀾,加速了「凡學」無窮盡、「凡學」升級版永流傳。很多的點讚、恭維的評論、歆羨的口氣,直接轉化為人的自我反饋,存在價值因之得以實現,所以得意,所以愉悅。
但是,狂歡過後,我們總要惆悵地醒來。真正的上層建築應該是不卑不亢,不炫不耀,踏實幹事,低調做人;若是你太在乎、太把「凡學」當回事了,你就反而輸了。
部分素材綜合自網絡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