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乾燥根。秋末採挖,除去鬚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發後,捆成小把,上棚,用煙火慢慢燻幹。
【性味歸經】甘、辛,溫。歸肝、心、脾經。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主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積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痺,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扑損傷。
【應用方法】
1.煎服:當歸配伍其他藥一同煎服,一般用量為6~12克。
2.泡酒:將當歸浸入適量黃酒中,數月後飲酒。
3.藥膳:可入菜餚食用,與其他食材如烏骨雞、鴨等燉服。
【最佳搭配】
1.當歸+銀耳——促進新陳代謝,延遲衰老。
2.當歸+豬腎——可用於心悸、氣短。
3.當歸+雞肉——促進人體造血功能,改善貧血狀況。
【應用注意】
1.慢性腹瀉、大便溏薄者,以及熱盛出血者忌食。
2.溼阻中滿者慎服。
3.熱盛出血者禁服,孕婦不宜食用。
【應用舉例】
材料:當歸、生薑各12克,羊肉250克,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三味同放入鍋內,加清水煮,待肉熟後加入鹽、味精,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功效:此湯為張仲景《金匱要略》所載的名方,具有暖胃祛寒、溫補氣血的功效,用於體質虛弱、氣血不足者,尤有助於產後婦女體質的恢復。
材料:牛肉500克,當歸12克,紅棗10個,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牛肉洗淨,切塊。將當歸、紅棗洗淨。以上用料放入煲內,加適量水,用武火煲至沸,改用文火煲2~3小時,調入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益氣補血、活血、補腎填精。對腎病引起的眩暈、貧血症狀有較好的作用。
材料:當歸12克,紅棗10克,山楂12克。
做法:將紅棗泡發,洗淨;山楂、當歸分別洗淨。將紅棗、當歸、山楂放入砂鍋中,加水煮沸,改小火煮1小時即可。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當歸有補血活血、保護肝臟的功效。肝病患者服用當歸能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抑制肝纖維化。
材料:炙黃芪20克,當歸10克,嫩母雞1隻,蔥、姜、鹽、黃酒、陳皮、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將黃芪、當歸裝入紗布袋,紮緊口。將雞放入沸水鍋內汆透、撈出,用涼水衝洗乾淨。將藥袋裝入雞腹,雞置於蒸盆內,加入蔥、姜、鹽、黃酒、陳皮、胡椒粉及適量清水,上籠隔水蒸約1小時,食時棄去藥袋即可食用。
功效:溫中補氣,益血填精。
本品佐餐食用,分3次食完,有降血壓作用。
材料:當歸6克,枸杞10克,桑椹1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枸杞、桑椹、當歸分別洗淨,稍浸泡。將所有材料起放入砂鍋內,加水煮沸。煮沸後改用小火煮15分鐘即成。飲時可加蜂蜜調味。
功效:適用於腹脹疼痛、月經不調、氣血不足、血虛便秘、血虛頭暈及產後、病後體虛者。
材料:當歸10克,杏仁15克,豬肺250克。
做法:將豬肺洗淨、切片,在沸水中汆後撈起,與杏仁、當歸一起燉熟即可。
功效:潤肺,潤腸通便。
材料:當歸片10克,去核紅棗、桂圓肉各20克,雞蛋1個,紅糖適量。
做法:紅棗、桂圓肉、當歸,用清水泡發,然後洗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燒開,放入雞蛋,煮熟。將熟雞蛋剝去殼後,同餘下食材一起入鍋燉煮。10分鐘後,加入紅糖調味即可。
功效:養血益氣、健脾和中。適宜晚上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