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姜子牙先祖為古呂國(今河南南陽臥龍區)國君後裔,到姜子牙時代家族衰落。庶民姜子牙從小就過著流浪生活,家裡只有破舊茅草房,無家業維持生計,後被一老婦招為「贅婿」,一時被人很看不起,常年給人做各種農活和家務,做不好還被打罵,最後還被趕了出來。這個故事的來源似乎有點不靠譜,一個農耕社會的老婦人招個贅婿,看不起應該是外人的事,中國幾千年「重男輕女」的傳說世俗,更會看不起「招贅」的本家,往往被人恥為人丁不旺的「絕戶頭」。所以姜子牙被人趕出是沒有道理的。今人逵富太先生所著的《謀聖姜子牙》書中描寫了姜子牙的髮妻黃靜,還為他生下了大子呂伋(呂伋後隨父親徵戰有功,獲有封地,稱為丁公呂伋),到了後來因為與呂國奸臣奄家兄弟結仇,黃靜被害,黃靜就是姜子牙正牌的結髮妻子。
姜子牙後來流落到朝歌生活艱難時,由好友宋異人介紹再婚娶四十多歲的老處女馬珠為妻,後與馬珠生女兒邑姜,女兒後嫁周武王為妃。因為生不逢時,生活太過艱難,馬珠對姜子牙失望至極,不願和他過而主動提出離婚,困頓無奈的姜子牙只好同意。再後來姜子牙投身西周發達,馬氏想復婚而被姜子牙拒絕。有本很出名的戲劇謂《馬前潑水》就是根據這個故事演繹而來,不過主角被人換了而已。據說當時姜子牙深感魚自己前半生的倒黴潦倒,如今封王拜相,就再也不肯憐憫前妻。72歲的姜子牙不願再續前緣,就潑了一盆水謂馬氏覆水收可復婚。馬氏遭拒羞憤自盡,後世編造這一故事顯然和兩漢朱買臣「覆水難收」的典故同出一轍,「馬前潑水」的情節在《類村》、《韻府》、《封神演義》中都均有所載。
《史記•齊太公世家》所顯示姜子牙克殷後受封齊地為王,王后為任慧,賢能淑惠。任慧還生有一子,雖語焉很不詳盡。貴為封國君的齊王如果有「第二春」的話,找個老婆那是自然的事情,儘管彼時已七八十歲了,亦有野史載姜子牙當年隱居深山修道,一年輕女子面容姣好,箭法高超(似獵戶子女?),感慕姜子牙蓋世才華,與姜子牙秘密結為秦晉之好,俟子牙飛黃騰達,方接至西岐,後成為齊王妃。如果這種野史可以採信,那麼姜子牙實際上最少有過三個老婆。而且這第三人似乎有點秘不示人,難道姜子牙朝歌娶馬氏之前已經有一個情人?如果事情是發生娶馬珠期間,性質就更為嚴重,那意味著姜子牙在深山裡還包養了一位「二奶」?還有傳說中言及姜子牙有第十三子,有點太過誇張,不足採信,不說也罷。我們不能瞎想推測,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姜子牙實際上有過三個老婆多被人肯定,但是古代史家有意忽略了姜子牙的婚史,而多隻存在於民間傳說中。
姜子牙這麼聲名顯赫的人物,在古代儒家史官的筆下,即便有確證的素材,婚姻也還是被縮略而難語詳盡。一是個人生活不同於國家大事,要上史官的記錄,除非某個人的老婆也是個人物,或譽滿天下,或謗滿天下,如大周女天子武則天或者清代孝莊皇后那樣的人物。而一般女子只有涉及到賢能人士出生時,用以說明某個歷史人物天生異人或者龍種時才會出現。如《史記•五帝本紀》中堯母見天降赤龍,受陰風而孕生堯;商朝名相伊尹生於「空桑」,老桑樹乃其母所變。女人的出現只是靈光一現就轉瞬即逝,很難弄得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二是年代確實久遠,現代考古研究不能證實不能證偽的傳說和野史比比皆是,今人理解只能是參照傳聞忖度古人,至於姜子牙成功的背後,站著哪一個幸福的女人,也或者是姜子牙婚變給女人帶來的痛苦,又有誰知道個究竟?或者說誰願意有興趣去了解個究竟?現代人說婚姻像鞋子,合不合適只看個大概,夾不夾腳舒服不舒服,只有當事人自己感覺得最敏銳。我們看身邊人的婚姻也往往是霧裡看花,何況三千多年前的姜子牙老頭?
中國自進入奴隸制社會以來,父親社會的男權思想影響根深蒂固,而縮略歷史細節正是儒家刪削歷史的筆削之法,加上虛構歷史,這是儒家的兩大看家本領。比如孔丘鼓吹「讓亂臣賊子懼」的魯國《春秋》就確立了以史講義而非以史記史的傳統,微言大義是確定了,歷史的真實性卻不同程度地消失了。歷史成為史家有選擇的記憶,而呈現給後人的,只能是有選擇的歷史價值觀的反映。所以《春秋》不是歷史讀本,而像是一本拿歷史說事的道德教科書。再比如《史記》,儘管先秦以前的史料詳盡,而司馬遷顯然也受到了該經學思想方法的影響。所以越往後,儒家學說越成為顯學,儒家手中的史筆,就越敢超越歷史真實性而隨意纂改情節,比如南宋時編錄的《神宗實錄》(又叫《神宗史志》)就錯得離譜。是以正史嚴重失真的時期,野史就格外盛行,歷史上很多時候,往往就是因此而發生了文字訟案,後世發生「文字獄」等惡性事件多少都與史實筆墨官司相關聯。
姜子牙三千多年前與他的女人們之間的愛恨情仇,最後變成誰都可以說誰都說不清的事情,也許,只有現代言情作家們的筆觸可以演繹這些細節。
推而廣之,二水崔倒很想研究一下,南陽五位聖人與他的女人們,剛理出謀聖姜子牙的女人們,立馬就先自思想上蔫了。集道家、兵家、謀略家於一身的聖人姜子牙不拘小節,有這麼三四個女人,倒還有些花絮來寫。商聖範蠡既然曾經為上將軍與越國相,後來又成為全國首富,江湖上被人稱為「素王」,當然可以擁有幾個絕世美女(據說其中還有西施)。可是往後看,其餘三個聖人全出現在東漢時代——就顯得很沒有意思。科聖張衡就一個老婆到了白頭,老婆籍籍無名,醫聖張仲景有記載的也只是娶了自己老師的閨女,一點緋聞都沒有。更有絕的,像智聖諸葛亮,雖身高八尺,儀態萬方小鮮肉,卻娶了荊州文化名人黃承彥之「醜女」,為此成為全國網紅,後來當高官封武侯,也一直沒有聽說鬧離婚的。先秦和東漢兩個時代,而且還是在同一地域,出現的所謂「聖人」,在男女關係上,做人的差別為什麼會這麼大呢?二水崔深長思考,久久不得其妙。後來,聯繫到儒家在兩漢成為顯學獨尊的地位,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
東漢出現的三位聖人,娶醜老婆的諸葛亮居然地位最高,被稱為「儒家典範」 。張衡儒道雙修,在野為方士,入朝則為官,雖然幹到了尚書,因為文學造詣被稱為「漢賦大家」,也因精工造詣早被後世垂範為千古「木聖」(科聖稱謂是當代人的頌譽),說明張衡也有儒學典範的意味。張仲景也因醫道高尚,懷濟蒼生被稱頌醫儒大家。聖人不同於常人,到今天,哪個官員與文化名人明面上不左擁右抱,能和老妻共白頭,在道德上似乎都堪稱「道德模範」,還是儒家那一套迷惑人的學說在其作用。
唉,啥事,一牽涉到儒家,就既不好玩,又不好看,於是二水崔就偃旗息鼓,至少東漢的這三位南陽聖人老鄉的女人們,就算是個課題,也變得味同嚼蠟一般了。
作者簡介:二水崔,南陽人,愛好文字,對歷史、文學、經濟多有涉獵,有詩歌、散文、小說、評論四十萬字發表報刊,在《中外管理導報》、《管理現代化》、《中國培訓》等國家學術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十多篇,受邀中國第三屆管理創新大會。曾創辦南陽《商道》雜誌,並組織策劃出版了《南陽五聖》《紙糊的民國》《行者文集》《古村妖物志》等40多本當地作家圖書的出版並發行全國。
為寫作者推好書,為閱讀者推好文。
大宛文談是寫作者與閱讀者協作交流的微信公眾平臺。
來稿郵箱:358937870@qq.com
站長微信:c18637791092
《中國歷代聖人傳記叢書——南陽五聖》由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全書包括《商聖範蠡》、《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智聖諸葛亮》、《謀聖姜子牙》5部(6冊),全書共245萬字,由萬伯翱、袁寶華、二月河、行者等文化名人作序推介,由南陽作家群、南陽書畫家群中的知名作者聯手創作、推出的一部有影響的大型地方文化禮品圖書。
南水北調風,五聖故裡情。八百裡伏牛人文地理,盡在《南陽五聖》。來南陽,必閱《南陽五聖》,出南陽,必送《南陽五聖》。
全書定價258元/套,文友友情價130元/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