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哭的時候,有智慧的家長從不說「別哭了」,而會說這兩句話

2020-12-13 啞鈴媽媽

「別哭了!」面對孩子哭泣時,有多少家長說過這句話?但大家可知,就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子,有可能會毀掉一個孩子。

「哭什麼哭,別哭了,閉嘴!」簡簡單單一句話,究竟害了多少孩子?

浩浩在學校和人打架受了委屈,白天忍了一天,晚上放學看到母親之後,委屈之情瞬間爆發,眼淚止不住地一直流。

看到這個情況,浩浩的母親也陷入了不知所措,但當她得知孩子是因為和別人發生了矛盾,頓時覺得可笑,甚至直接不耐煩地斥責孩子:「就這點小事哭什麼哭?別哭了。」

孩子白天忍了一天,晚上看到母親,壓制不住委屈,情緒瞬間爆發,本來是想尋求安慰,可面對母親的這一呵斥,突然覺得自己以為的依靠不是依靠,心瞬間涼到了極點。

自此之後,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寧遠憋壞自己,也都不會再告訴別人,也不會再向自己的母親尋求安慰了。慢慢地浩浩內向了,甚至有了自閉的傾向。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極力壓制著委屈,看到了一個想要傾訴可以依賴的人,本來以為可以得到安慰,卻沒有想到,得到的只是一盆更刺骨的涼水。這種傷害,比外界帶給自己的委屈實際上要大得多,甚至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孩子的性格和未來走向,毫不誇張。

尤其會給孩子帶來的這幾個問題,家長應該重視。

容易讓孩子陷入孤僻自卑當中。

當孩子在家長面前傾訴和哭泣時,如果得到的僅僅是呵斥和制止,很容易讓孩子漸漸封閉自己的內心,把所有的事情都憋在心裡。

久而久之,甚至會造成心理的扭曲和極端壓抑,讓孩子陷入孤僻和自卑當中,後果不堪設想。

容易讓孩子走向暴力極端。

除了會讓孩子陷入孤僻和自卑當中,很有可能會讓孩子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當情緒得不到合理的發洩,孩子可能會通過暴力的手段發洩出來,甚至會走向危害社會治安,傷害自身和親人的狀況,這種情況極為可怕。

不利於孩子正常人格和性格的建設。

總的來說,一旦孩子的情緒得不到合理髮洩,直接會影響到孩子正常人格和性格的建設。無法構建真正的自我,無法建立良好的性格,真的會影響孩子的情商和人際社會關係,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未來和一生。

看到這裡,當寶寶哭泣的時候,你還會選擇大聲的呵斥和制止嗎?家長們千萬別犯這種低級錯誤了,否則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和一生。

孩子哭泣,再正常不過的一種心理情緒宣洩方式,遇到這種現象,家長要做的不是不耐煩,也不是大聲的訓斥孩子,而是應該對孩子進行及時的安慰。

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來與孩子產生共情,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家長。

那麼當孩子哭泣時,真正有智慧的家長是不會制止孩子哭的,而會會說這兩句話!

1想哭就哭吧,媽媽知道你受了委屈

我們要明白,孩子的哭泣絕對不是沒有理由的,當孩子在自己面前哭泣時,難過傷心是一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是孩子想要在父母身上得到安慰。認識到這一層面,家長們就應該盡力地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時地給予孩子安慰。

不要制止孩子哭泣的行為,反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來思考問題,告訴孩子:「想哭就哭吧,我們知道孩子受了委屈。」

當孩子的情緒宣洩完畢時,再處理其他的事情。

2可以告訴媽媽,你為什麼哭泣嗎?

一味的給予孩子安慰是不足夠的,在給予孩子充分的心理安慰之後,家長們還應該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共同尋找抵禦孩子悲傷的方法。

孩子到底是受欺負了,還是自己的物品被人搶走了?又或者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如果是因為正當的原因而難過,家長有必要彌補孩子丟失的快樂,重建孩子的心情。如果是受到了欺負,也能及時做出回應和處理應對方法。

當孩子哭泣時,家長及時地說出來這兩句話真的很重要,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其實就從本質上反映出了孩子哭泣時的解決方法。

要知道,家長應該第一時間給予孩子安慰,是在給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慰時,也是在共同的尋找原因解決問題。

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夠記住這兩句話,引導孩子正確的發洩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跌倒哭泣時,比起「別哭了」,家長用這3句話安慰孩子更管用
    可是無論他怎麼說孩子依舊是在放聲大哭,他沒辦法止住孩子的哭泣,只能抱著孩子回家求助自己的妻子,希望妻子能夠止住孩子的哭泣。現在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磕了絆了的都會躺在地上放聲大哭,無論家長怎麼安慰都沒用,這讓家長很挫敗,覺得自己搞不定孩子。因為大家都認為孩子小的時候很好滿足,可是碰上孩子哭的時候,卻不能安慰他們。
  • 孩子被說兩句就哭了?這不是「玻璃心」,是父母的問題
    上周,鄰居吐槽她家的孩子太喜歡哭了,每次說她兩句,就哭得稀裡譁啦,好像全世界都背叛她了一樣。生活中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他們聽不得批評,有的孩子只是被吼了兩句,就哇地哭了起來。首先孩子「說兩句就哭」肯定不是天生的,其主要原因還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
  • 孩子哭鬧只會吼「別哭了」?高智商家長用這句話代替,趕快學起來
    孩子哭鬧只會吼「別哭了」?「哭哭哭,就知道哭,別哭了,長這麼大一點出息都沒有。」孩子在學校和別人打架受委屈,劉女士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孩子的眼淚就已經不停的往下掉了。對此,劉女士並沒有表示安慰,一句話沒說,直接帶著孩子回了家。
  • 不要為孩子哭泣「要挾」,家長學著這樣說,比「不要哭」更有效果
    當撫養孩子的時候,他們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可一旦需求不能滿足,他們往往會選擇哭泣,讓父母妥協,退讓。有一天,一位母親對我說,自己的兒子很難對付,只要需求不被滿足,他就會哭。我問她:「你每次遇到孩子無理取鬧時,都會怎樣處理?」「還有什麼辦法,我只能嚇他一跳:再哭一次,就不帶他出去了。」所以我就問媽媽:「你還沒把他帶出去嗎?」母親微笑著說:「當然有了,當時只是氣的話,只是想嚇唬嚇唬他,不讓他再鬧了。」
  • 睡前堅持對孩子說這兩句話,看似簡單,卻能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陪伴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充足的陪伴能讓孩子感受到愛與陪伴,內心充實溫暖,是建立一生安全感與幸福感的基礎。但現實是,許多家庭夫妻倆都上班,從早到晚,很少能有時間陪伴孩子。二、「你這樣做很對」孩子講白天發生的事情時,家長要根據情況及時鼓勵和肯定孩子。比如孩子說今天幫助倒垃圾了,那家長就要誇他「做得很對,你能這樣做媽媽很高興。」這樣孩子就有了繼續往前進的動力。
  • 「別哭了」或許是一種安慰方式,但聰明的父母更喜歡用這些話代替
    孩子在哭鬧時,家長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什麼?無非就是「別哭了」。一些脾氣沒那麼好,也沒什麼耐心的父母,甚至沒安慰幾句,就變得十分不耐煩,眼看著還要動手打孩子。實際上,聰明的父母既不會打孩子,也不會只對孩子說「別哭了」,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都沒什麼用。
  • 但這10句話不要對孩子說!要說換種方式,會更好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西方有句諺語說:三年培養一個紳士。咱們國家有句話也說的是這個意思: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看吧,「樹人」可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事,他需要大人的智慧更需要耐心和用心!寫到這裡,想一想,這句話還是蠻有道理的呀。「我說不行就不行」,這句話對父母來說好像威力蠻大的,每次話一出口都立馬能看見效果,這感覺很好!孩子不反駁,只是對大人的懼怕,口服心不服。時間一長,要不嚴重叛逆,要不失去自信!
  • 女兒第一次來例假,這位媽媽疏忽了沒說這兩句話,害得女兒自卑了
    文|好幼師育兒 每個女孩子,都會有一個長大的過程,而生理期的到來,便是一個女孩身體成熟的標誌。雖然這是正常現象,但對於第一次來「例假」經歷的孩子,還是會出現懵懂甚至是恐懼抗拒的狀況,這時候,家長的作用便顯得至關重要。
  • 孩子怕做噩夢、哭,別再說:沒事,別哭了,夢是假的
    也許,很多孩子也會有這樣的階段,作為家長,告訴孩子「別怕」並沒有用,去接納孩子的情緒永遠是最好的辦法。1.面對女兒噩夢困擾,「別哭,不怕」沒有用我家女兒4歲多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晚上經常做噩夢。記得有一天晚上,睡到半夜,聽到她在抽抽搭搭地哭。
  • 可能是性格塑造出了問題,家長用這3招輕鬆解決
    堂嫂則是對孩子愛哭這件事很不理解,明明自己沒打她也沒有罵她,就說了她兩句就哭個不停,讓人心煩意亂。堂嫂剛跟我說完話就聽見孩子又哭了,這次哭的原因也很莫名其妙,我的手機在我侄女手裡,他們在一起看動畫片,我侄女把動畫片調走了,換了其他的節目,然後她想拿手機調回來,我侄女不樂意,沒有把手機給她,她覺得委屈就哭了。
  • 不順心的時候,記住這兩句話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只想過最簡單平凡的生活,可大多數時候,還是要面對生活中的無數艱難,每個人都有太多的無可奈何。人生在世,總會經歷一些不順心的事,遇到幾個不太靠譜的人,事業上拼盡全力卻毫無起色,感情中掏心掏肺卻遍體鱗傷,誰沒有過幾個心煩心累的瞬間,當你厭倦的時候,記得想想以下這兩句話,也許很多煩惱都會隨風而散。 想放棄的時候,請告訴自己: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轉不過的彎。
  • 一個離婚的女人的勸誡:夫妻過日子吵架很正常,但這兩句話要少說
    夫妻兩個人過日子,避免不了的就是磕磕絆絆,所以才需要夫妻之間有包容心,能夠多理解對方,共同面對婚姻當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但是有些人遇到事情後總是一味的指責對方,那麼再牢固的感情也會一點點被消磨完。一個離婚的女人對那些已經結了婚的夫妻勸誡:「吵架很正常,但這兩句話要少說。」
  • 洛克菲勒:經常愛說這3種話的人,請儘快遠離,看你身邊有沒有
    洛克菲勒在信中提到,經常愛說這3種話的人,請儘快遠離,看你身邊有沒有。這兩類人有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消極。請遠離說消極話的人。洛克菲勒在信中說:"在抱怨聲中,一支精銳之師也會變成烏合之眾!"所以,請遠離抱怨的人,多和有正向思考的人在一起。
  • 家有女兒應該怎麼養?家長記住了,這三句話千萬別對女兒說
    她的爸爸就非常著急,還埋怨她,要不是她哭了,好朋友也不會摔倒了。第二件,是小區裡玩雙槓的時候有一個小男孩從上面摔下來了,她的爸爸連忙趕過去對小男孩噓寒問暖。這個時候她也不小心從單槓上掉下來,結果爸爸一個眼神都沒給她。
  • 說真的:這兩句「肉麻話」女人很愛聽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
  • 家裡有個「愛哭包」怎麼辦?父母先別急,孩子愛哭並不是件壞事
    家裡有一個愛哭的孩子,確實會給父母帶了很多的焦躁,甚至會讓很多父母陷入自責狀態,懷疑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特別是愛哭的孩子還一直哭,父母就會陷入焦慮的情緒裡,沒有心思的去關注孩子了解孩子,背後哭泣的原因。
  • 都說《周易》是迷信,但你卻不知,清華靠易經中的兩句話創造歷史
    《周易》中有兩句名言,第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乾卦。第二句: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出自坤卦。這兩句話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巨大的人生智慧。《周易》距離今天已經有幾千年了,那時候社會還沒有現在這麼複雜, 但卻能開宗明義,寫出如此精髓的語句,真是令人佩服。
  • 從不說這三種話的人!自然福氣滿滿!
    有些人懂得點到即止,從不口出惡語,人生之路自然福報滿滿。而有些人口無遮攔,很多時候都是禍從口出。其實好福氣的人,總能管住嘴巴,從不說這三種話!這是一個悲劇,雖然是一部電影,但反應出的是人言可畏。語言的暴力有時就是一把無形刀,對人精神的摧殘不會弱於肉體的傷害。有句話這樣說:不知他人苦,不勸他人善。
  • 老說自己孩子笨,孩子可能真的會越來越笨
    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因為做不出題,或者家長讓孩子做什麼事情,孩子做錯了,家長就會習慣性地說一句:「這孩子真笨。」在家長眼裡的笨孩子通常有這些特徵,首先,大部分孩子不愛說話,遇到人總是習慣性往後躲。
  • 孩子愛哭愛鬧,家長最不該不聞不問,這個時候關心最有用
    孩子的哭聲特別具有穿透力,即便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哭鬧的時候也會讓人崩潰。對此,很多人表示在孩子哭的時候不能表現得過於熱切,否則孩子一直都愛哭愛鬧。這樣的說法流傳度雖然廣,但正確性恐怕還值得商榷。孩子哭鬧寶媽狠心不管,本想讓娃成長,卻斷送孩子性命2020年4月時汕頭的一位寶媽失去了自己僅3個月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