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幹活公費支出卻高達5萬鎊,英國「貴族議員」是怎樣的存在?

2021-01-10 新京報外事兒

近幾個月持續不斷的「脫歐」辯論讓許多人見識到了英國議會下院開會的場景,滿滿當當的議員們、爭吵不休的辯論,議長紅著臉高呼:「秩序!秩序!」。這些都讓人印象深刻。但是,對於議會上院,許多人卻知之甚少。

近日,英國《衛報》公布的一項調查讓神秘的議會上院成為焦點:一位工黨上院議員去年一年沒有任何發言或表態,但他的公務開銷卻高達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44萬元)。

當地時間2012年5月9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出席新一屆議會開幕儀式。/視覺中國

而他並非個例。調查顯示,上院近800位議員中近1/3幾乎從不參與議會事務,但他們的開銷也達到了近320萬英鎊。

英國議會分為上下兩院,上院也稱為「貴族院」(House of Lords),成員主要來自王室後裔、世襲貴族、上訴法院大法官和教會大主教、主教等。不同於通過大選選舉出來的議會下院「平民院」(House of Commons),上院議員一般都是世襲或首相提名、女王指定的。

多年來,英國國內關於改革上議院的呼聲就未停止。而在《衛報》調查公布之後,英國國內關於上院是否有必要存在的質疑再次湧現。

不幹活卻有高額公費支出?

英國上議院目前共有約800名議員,基本都是貴族人士。據英國議會網站,這些「貴族議員」沒有工資,但上一天班可以拿一天的「車馬費」約305英鎊,包括往返議會大廈的交通費、餐飲費等。

上議院獨立於下議院同時補充他們的部分工作,但最主要的是與下議院共同承擔制定法律、監督政府工作的職責。雖然近些年來上議院的權力被大大削弱,但在議會開會時,議員們還是需要「上班」的。

英國議會上議院議員。/視覺中國

但據《衛報》調查,在英國上議院,有88名議員從不發言,也沒有承擔政府職務或參與議會委員會;46名議員沒有註冊投票,包括「脫歐」投票,也沒有參與各類委員會或是承擔議會職務;近270名議員提出超4萬英鎊公費支出,其中兩人甚至超過7萬英鎊。

據《每日郵報》報導,前工會秘書長戴維·布魯克曼提出了近5萬英鎊的花銷,包括上議院開會每一天的費用,但他卻從未發言或是通過書面形式提問。

另一名議員Swraj Paul出席了157天,提出了超4.7萬英鎊的支出。Paul曾經發過一次言,但未在任何委員會中任職。Paul對記者表示,「我對上議院工作很感興趣,但那裡有比發表演講更多的事情需要做」,「如思考、與同事交換觀點等」。

上議院發言人則表示,上議院議員並非全職政客,但他們「帶來了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上議院議員的工作並非都是可見的,許多都是在幕後做的,包括調查問題、與競選人會面、與公眾會面等」。

英國議會大廈。/視覺中國

「貴族院」要改革還是撤銷?

一直以來,許多人認為「貴族議員」們基本不幹活卻一直在花納稅人的錢是非常不合理的。

據《衛報》報導,調查出爐後,關於上議院是否有必要存在、是否該縮減上議院規模或是調整「車馬費」標準等再次引發討論。

上議院前議長Frances D』Souza就一直呼籲對上議院進行改革。她表示,《衛報》的這一發現正好證明了外界的猜測,「我們明顯需要改革……一些上議院議員根本沒有貢獻,他們就是多餘的」。

當地時間2012年5月9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出席新一屆議會開幕儀式。/視覺中國

英國上議院起源於11世紀,至13-14世紀成為議會的一部分。在當時,由宗教領袖、法律領袖、世襲貴族、終身貴族等成員組成的上議院權力一度凌駕於選舉產生的下議院,但自19世紀開始,上議院的權力逐漸受限,至今基本不能影響下議院的工作。1911年、1949年的議會法案更是將上議院的權力限制在極小範圍內。

自此後的歷屆政府都在考慮上議院的處置問題。保守黨一直主張改革而不廢除,但工黨曾提出廢除上議院,但至今除了世襲議員減少外,其他方面並未得到太大改變。

當地時間5月24日,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宣布將於6月7日辭職。/視覺中國

據《衛報》報導,自首相特雷莎·梅宣布將辭職、「脫歐」陷入僵局後,英國政局陷入危機,上議院也沒能逃過這波混亂局面。上周,「脫歐黨」黨首法拉奇就曾威脅要徹底廢除上議院,其他一些政黨也承諾將對上議院做出改革。

但對於保守又愛惜國家傳統的英國人,到底是改革「貴族院」還是廢除「貴族院」,依然是個問題。

文/謝蓮

相關焦點

  • 沒落的英國貴族:隱身於中產 靠賣莊園門票養家
    7月25日,「FT中文網」發表何越專欄文章,摘編如下: 「從小到大,我從不當眾談論自己的世襲貴族家庭背景。談論這件事會讓我覺得不安。」英國記者哈利 沃勒普(Harry Wallop)告訴作者,其祖父是第九代樸次茅斯·伯爵。 這可以說是謙虛,或者還帶著些無可奈何的隱忍。 哈利選了倫敦一家法式餐廳見面。
  • 外國富婆1600萬鎊爆買Harrods:光三明治和文具就花了60萬鎊...
    如果她不能解釋支撐自己奢靡生活的資金來源,那麼就會失去她在英國價值2500萬鎊的房產。其中一棟價值1500萬鎊,距離Harrods只有100米。根據政府的文件,如果1)被懷疑的資產價值超過5萬英鎊,而且擁有者屬於politically exposed(有政治腐敗風險)2)或者國際犯罪嫌疑,而且資金來源和資產價值存在不合理差異時,NCA就會要求擁有者解釋資金來源,並扣押資產。
  • 英國貴族難以啟齒的秘密:美國暴發戶的女兒,為何漂洋過海嫁給英國貴族?
    於是這些暴發戶在為女兒選婿的時候,就盯上了英國的貴族…這些嫁給英國貴族的美國千金,有的嫁給了愛情,而有的人卻度日如年…英國BBC歷史片《百萬貴婦》每年到了貴族相親的季節,這些美國女孩更是會花費高達2萬美元購買幾十套查理斯·沃斯的禮服
  • 英國貴族為什麼貴?不是因為血統家世,更不是因為所謂的貴族精神
    英國議會是資產階級議會的鼻祖,始於1264年,由英國國王、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而其中的上議院,也叫貴族院,議員全部是貴族。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至今,也只有英國還保留著貴族階層的世襲制;畢竟現代英國,是當年的老貴族們,從英王手裡,真刀真槍搶來的。
  • 梅根強勢回歸英國?英國的貴族體制為什麼不香了
    「梅脫」是英國的貴族體制第一次遇到衝擊嗎?英國社會長期存在著明顯的社會等級差別,這主要是由於英國貴族體制(British nobility)強大而持久的影響造成的。在英國歷史上,貴族體制從未被徹底否定過。儘管英國貴族在歷史上多次出現衰落,但每次都能絕處逢生,再次迸發出新的活力,並一直在英國發揮獨特的作用。英國貴族文化已成為英國文化的重要部分。
  • 英國貴族紳士的「避難所」
    紳士俱樂部之所以在17世紀產生、18世紀風行,可以說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產物。舊時代的貴族和地主鄉紳擁有自家官邸和莊園,不愁社交聚會無去處。然而機器化大生產打破了舊有的社會秩序,老貴族階層式微,新興資產階層崛起,需要更多適宜的聚會場所,於是紳士俱樂部興起。
  • ⁣曼晚:儘管債務攀升,但曼聯再次向格雷格家族分紅1190萬鎊
    ⁣《曼徹斯特晚報》消息:儘管債務不斷攀升,但曼聯再次向格雷格家族分紅1190萬鎊,從而使本財年的分紅金額已超過2300萬鎊。圖片來源:曼徹斯特晚報文章指出儘管新冠疫情已經導致紅魔損失了7000萬鎊的收入,但是加上這次的1190萬鎊,本財年的分紅總金額已達到2300萬鎊,而這其中的大部分將支付給六位擁有股份的格雷格家族成員
  • 多家英國貴族學校湧入我國,學費最高達23萬,這是要文化入侵嗎
    據相關信息披露,截止今年12月,英國在我國共建了52家貴族學校,今年疫情期間增加19所,英國貴族學校在我國主要城市呈蔓延之勢。有機構統計,2020年在我國新增的英國貴族學校主要分布在佛山、海口、南寧、石家莊、長沙、成都、重慶等城市。
  • 英國貴族是怎樣煉成的?-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部古典風格的貴族家庭劇,同時也是一部反映貴族與英國社會轉型的歷史劇,從中可以窺見英國貴族是怎樣煉成的。     英國貴族自公元五世紀盎格魯·薩克遜時代開始形成一直延續至今,期間雖幾度沉浮,但貴族階層卻從未中斷且屢次煥發出新生命力。
  • 英國的貴族等級全普及
    在歐洲歷史上, 羅馬帝國滅亡後,各個軍隊首領紛紛建立自己的小藩國,便用此為稱號(Dux或者Herzog),後來經過各種兼併,這個稱號就慢慢變成了一些帝國裡的爵位,時至今日依舊有一些大公國或親王國的存在並變成獨立國家,我們為將其國家元首與其他帝國的爵位區分開,稱這些大公國或親王國的元首為「大公」,比如摩納哥大公。 公爵這一爵位在英國歷史上出現時間較晚。
  • 英國貴族真的是「一戰」打光了嗎?
    從後來的統計來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600萬人,死亡72萬,平民死亡率是12.5%。而軍官階層死亡率高達20%,戰後英國直接就把這歸結到軍官們主要貴族出身,有榮譽感,作戰英勇,所以死得多。那問題來了,英國打過無數的仗,英法百年、克裡米亞、徵服印度、布爾戰爭,幾乎所有的戰爭中,都是平民傷亡率高,怎麼在「一戰」中突然貴族傷亡率上來了呢?
  • 英國議員呼籲立法阻止高價倒賣主機和電腦部件
    此前我們就曾報導了英國黃牛囤積大量PS5再轉手以高價售出牟取超200萬英鎊的可觀收益。對於這種情況,就連英國政客也看不下去了。據VGC報導,12月14日,6名蘇格蘭民族黨議員提出了一項早期提案,要求立法阻止「以大大高於製造商推薦零售價的價格轉售遊戲機和電腦部件」。這也將使通過機器人購買的商品轉賣成為非法行為。
  • 英國貴族今天太會賺錢!600家財富暴增一倍,堪比英帝國鼎盛期!
    由於上個世紀英國施行的巨額遺產稅,有幾年甚至已經高達65%,導致很多習慣了享受的貴族沒有足夠的金錢和能力維護自己的莊園,最終房產被沒收,家道中落。在工黨議員Chris Bryant的《批判英國貴族的歷史》一書中,他說:「英國古老的有土地、有王冠、有標誌的家族仍然擁有英國的大部分土地和大部分財富。」
  • 淺析中世紀後英國貴族精神——邁開走向現代文明的步伐
    在英國這樣的一個典型的貴族社會中,貴族精神的影響是非常深遠。英國貴族精神的產生及其演變,對於整個英國社會來說是具有重大影響的。 何為英國貴族?貴族精神是如何產生的? (一)何為貴族?
  • 英國:因疫情虧損,養不起大熊貓了!大熊貓:我一年能掙8770萬ok?
    英國政府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英國當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超過6萬例,達到60916例,再創該國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最高紀錄;累計確診病例2774479例。,距今已經在英國待了有10年的時間,而它們也是英國僅有的兩隻大熊貓。
  • 利物浦打包聖徒雙星 報價4000萬鎊
    利物浦打包聖徒雙星 報價4000萬鎊  北京時間11月22日,英國媒體《太陽報》消息稱,利物浦打算收購南安普頓雙星範迪克和麥克奎恩,報價達到4000萬英鎊。這條消息一經見報後,不少球迷戲稱利物浦薅羊毛上癮,此前紅軍已經挖走南安普頓5名球員。  近年來,南安普頓從英冠升入英超後,實力迅速提升,隊內諸多球員顯示出極高的足球能力,包括利物浦在內的多支球隊對聖徒軍團挖角。
  • 田樸珺只知道英國的貴族,卻不懂中國的貴族
    田樸珺因為和王石的關係,近幾年混得風聲雲起,成為新的暴發戶,去英國轉了一圈,住在英國的別墅裡,享受英式服務,就大發感慨,嘲弄中國人沒素質,說你看看人家英國人的貴族精神,人家的紳士風度,你看人家那管家,穿著燕尾服,問個WIFI密碼都要拿銀盤子託給我。田樸珺想顯擺一下自己的優越感,好像自己也變成了英國貴族,可惜一下子就露出了自己的無知。
  • 英國人:貴族是國家穩定的一部分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穆積山 本報記者 白雲怡 ●丁雨晴】「又一名世襲貴族『當選』議會上院議員,但卻令人感到苦澀。」英國網絡時事雜誌spiked7月20日刊文稱,自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1999年對上院實行「半改革」後,上院的世襲貴族人數從647人驟降至92人。當這92人中有人去世或辭職,同一政治派別的其他貴族議員就會挑選繼任者。世襲議員沃波爾今年6月辭職後,許多人爭著填補該空缺。
  • 梅姨卸任後年賺百萬,英國首相鮑裡斯混的不如意,正考慮辭職……
    根據《鏡報》報導,多名英國保守黨議員爆料稱鮑裡斯曾多次在私下抱怨首相工資太低,年薪只有15萬英鎊左右(約為人民幣130萬元),根本不夠其生活和養家餬口。而且媒體甚至還曝出,鮑裡斯連何時辭職都已經計劃好。
  • 英國的貴族階層全揭曉 看看你想當哪種
    在歐洲歷史上, 羅馬帝國滅亡後,各個軍隊首領紛紛建立自己的小藩國,便用此為稱號(Dux或者Herzog),後來經過各種兼併,這個稱號就慢慢變成了一些帝國裡的爵位,時至今日依舊有一些大公國或親王國的存在並變成獨立國家,我們為將其國家元首與其他帝國的爵位區分開,稱這些大公國或親王國的元首為「大公」,比如摩納哥大公。 公爵這一爵位在英國歷史上出現時間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