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重慶市第八屆紅櫻桃「冬日針愛」編織志願服務活動,黃桷坪街道針織點。
「你買的這個線不行呀,打圍巾太硬了。」
「這個線要用鉤針,你問問哪個會鉤針?」
12月13日一大早,黃桷坪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0多名黃桷義工圍坐在一起,一邊商量如何把手中的圍巾、帽子、手套織得更漂亮更舒適,一邊挽線、起針、排花、穿邊,很快一件件暖冬織物便堆滿了桌子。
▲經驗交流
這是黃桷義工協會第八屆「冬日針愛」志願行動啟動儀式的現場,與此同時,還有100多名黃桷義工分散在街道的9個社區,用愛穿織一針一線,只為給孩子帶來一個暖冬。
新樣式上網學
義工馮永徵、戈天素兩人一組,手法嫻熟,飛針走線一點都不含糊。
參加了8屆「冬日針愛」的戈天素,覺得馮永徵很厲害。「她打的花樣多,菠蘿花、太陽花、元寶、漁網、桂花針,樣樣都會,漂亮得很。」
「我是怕原來的老針法不好看,趕不上現在年輕人審美,就在網上查,然後跟著學。」馮永徵說,自己還有些犟,如果覺得織的圍巾不好看,就會全部拆線重新來過,直到滿意為止。
這一次「冬日針愛」志願行動,她在得知消息後,花了近2天時間,織出兩條圍巾、一頂帽子。「希望孩子們戴上既保暖又好看。」
「我不會上網,所以跟她現學。」戈天素說,因為自己有基礎,學起來很快,想到孩子們戴上自己織的圍巾帽子,就「很有成就感」。
▲男義工也加入愛心活動
新織圍巾過暖冬
63歲的義工「吳嬢嬢」吳榮濤,眼睛不好使,但織起毛衣來,眼鏡都不用戴。因為她閉著眼睛都能織,這次還收了兩個「新徒弟」。
26歲的李沁研、22歲的蔡琳是黃桷義工的新生代,第一次參加「冬日針愛」志願行動。現場兩人圍著吳嬢嬢織著圍巾,不時請求對方指點一二。
「我現在基本會了,就是不知道怎麼收邊。」李沁妍說,請教了吳嬢嬢一下就「開竅」了,打算這次為小朋友們織圍巾後,也為家人送上親手織的愛心圍巾作新年禮物。
蔡琳是今年才畢業的大學生,雖然很早註冊了黃桷義工,但那時學習很忙,做志願服務的機會很少,「現在有機會我就會來!」
這一次,蔡琳和媽媽、姑姑一起來到「冬日針愛」活動現場,認真地學習織圍巾,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獻愛心,讓孩子們過一個暖冬。
▲針針都是愛
暖冬物資暖人心
據了解,黃桷義工協會第八屆「冬日針愛」志願行動自發起到啟動,已收到127名志願者報名加入,大家都希望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傳遞一點愛心。
黃桷義工協會常務副會長賀明鳳說:「聽說是給有需要的孩子織暖冬物資,大家都特別積極,特別是老年人。她們停了平時的娛樂,一門心思織圍巾、織帽子、織手套。
同時,很多對針織一竅不通的工作人員,也加入了隊伍,「小姑娘跟著老人家一起編織,交流也多了。」大家還建起了微信群,碰到問題會及時提出,群裡討論,樂此不疲。
在這次「冬日針愛」活動中,黃桷坪街道也鼎力支持。除了後勤保障,還特別考慮到孩子們的體質,選購了既保暖又柔軟的絨毛線100多斤。同時,還有不少志願者以捐贈毛線、織物的方式獻愛心。
活動啟動當天,就已收到志願者編織和捐贈的圍巾、帽子、手套300餘件。待全部暖冬物資收集齊後,將分別送給凝凍山區和黃桷坪地區的孩子們,暖冬、暖人心。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文 通訊員 周邦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