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主要用於軍事技術研發

2021-01-11 中國軍網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軍事技術的研發。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臺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在美國研製成功。它當時由1.8萬個電子管組成,是一臺又大又笨重的機器,體重達30多噸,佔地有兩三間教室般大。它當時的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加法運算。這在當時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人民網資料)

計算機可是IT行業的基礎,也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有了「IT產業」。早在小學的計算機課時,我們通過課本就知道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誕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埃尼阿克(eniac)」,當然它的問世不是給我們上網以及聯機打遊戲用的,其更多的是用於科學研究計算,而當時美國科學家也用它來進行軍事上相關技術研發。

「埃尼阿克」誕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之後,在二戰中飛機、火炮等遠程武器成為了攻擊敵方軍事目標的主要武器,但這對攻擊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要讓飛彈或炮彈線路更加精準,那麼必須精確計算並繪製出這些炮彈或飛彈運行的路徑,如通過查閱資料庫確定炮口的角度,才能使射出去的炮彈正中飛行目標。但是,每發射一枚炮彈都需要做幾千次的數學運算才能得出來結果,通過人肉的方式速度和精度都很難達到現代戰爭的要求,因此「埃尼阿克」問世的目的就是計算這些數據,幫助研究人員改良軍用武器,因此其目的也是為了增強軍事實力。

上個世紀70年代以後,微處理機的出現使電子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電腦不僅在傳統的科學計算領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而且在其他領域的應用也相當廣泛,它已經遍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能幫助人們處理辦公室事情,幫助各行各業的專家工作,成為人腦的重要幫手,並且開始進入到普通大眾的生活中,自然也包括大家使用最多的上網、看電影、聽歌、打遊戲。

 

相關焦點

  • 研發用於教研的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量旋科技」還想在超導量子...
    36氪獲悉,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量旋科技」)近日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與生產。量旋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致力於量子計算的初創公司,專注於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以及量子計算相關軟體的自主研發和生產。目前,量旋科技已經推出了桌面型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雙子座」,以及可以連結多個量子計算體系的雲服務平臺「金牛座」。公司的技術發展路線有兩大主要方向:核磁共振技術方向的和超導技術方向。
  • 我國量子計算機誕生,比美量子計算機快多少?軍事領域有什麼用?
    相比於目前世界上的其他相關技術,我國的「九章」量子計算機對於處理像高斯波色取樣的速度相較於目前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富嶽」快了將近一百萬億倍,谷歌去年新推出的53比特量子計算機「懸鈴木」也被「九章」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 美國最神秘軍事科研小組意外被曝光!研發眾多絕密武器技術
    這個組織匯聚了世界頂尖的一流科學家,但具體的人員構成卻鮮為人知。它的研究成果對國防部決策產生深遠影響,甚至一度顛覆國防部的頂層決策,但外界仍很難探訪到它的蹤跡。它還一度被列為世界上最神秘的影響政府決策的組織之一,但美國國防部始終與它保持著緊密的聯繫。可以說,JASON是20世紀中葉以來最為成功的國防科技諮詢組織之一。JASON的誕生背景可以追溯到美國「曼哈頓」計劃。
  • 第一臺計算機西洋棋大師的前世今生
    他在西洋棋世界冠軍Bobby Fischer的時代長大,青年時期參加過西洋棋比賽。1966年,他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後,加入了貝爾實驗室。Joe Condon是貝爾實驗室冶金部門的一名物理學家。他的研究有助於理解金屬的電子能帶結構,他的興趣隨著數字計算的興起而發展。
  • 帕斯卡計算機:第一臺受專利保護的計算機
    帕斯卡機享有諸多第一:它是第一臺投入生產的計算機、第一臺商用計算機、第一臺受專利保護的計算機、第一臺被寫入百科全書的計算機等,其歷史價值不言而喻。 帕斯卡研發計算機的初衷,是為了減輕父親繁重的稅務計算負擔。
  • 研究發現世界首臺計算機或還用於算命
    被譽為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安提凱希拉機械裝置(Antikythera Mechanism)」是一個由複雜的青銅齒輪構成的系統,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60年,古希臘人用它來跟蹤日食和月食。1901年,希臘潛水員從希臘安提凱希拉島海岸附近的一艘沉船中發掘出「安提凱希拉機械裝置」。
  • 世界上最頂尖的技術都在哪些國家?日本、德國、美國還是中國呢?
    世界首臺帶立體定向功能的適形調強放療設備並用於胰腺癌治療——三菱重工。世界首個不依靠科研反應堆,成功商業化為醫院專用的硼中子捕捉療法(BNCT)設備——住友重機械-京都大學。BNCT是不需上手術臺的癌治療手段之一,日本產學界合作。
  • 第一臺通用型電子計算機ENIAC,專利糾葛優劣並存,為哪般?
    1942 年 8 月,莫奇來向校方提交了一份備忘錄,直指機械式的微分分析儀先天不足,建議使用真空管打造電子式計算機。 他在備忘錄中舉真空管計數器可達每秒十萬次為例,主張用電子計算機計算彈道,無論是速度或正確性,都會遠勝於機械式的微分分析儀。
  • 誰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以Top500的超級計算機排名為例
    我們中的許多人都熟悉計算機。您現在可能正在使用一個閱讀此博客文章,因為筆記本電腦,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設備本質上是相同的底層計算技術。另一方面,超級計算機有些深奧,因為它們通常被認為是為政府機構,研究中心和大公司開發的笨重,昂貴,吸能的機器。以Top500的超級計算機排名為例,中國的Sunway TaihuLight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 Science:世界上第一個全身PET掃描儀 有望助力藥物研發
    如今,來自於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正致力於研發世界上第一臺全身PET掃描成像儀,它可以實現身體的3D成像。他們認為,這一更精確、全面、靈敏的顯像技術,將推動我們對機體的認知,同時它可以監測藥物、毒素等物質在體內的實時動態反應。
  • 中國超級計算機應用技術與日本存在差距
    據日本《讀賣新聞》7月22日報導,6月公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上,中國的「天河二號」獲得三連冠。中國政府投入的大量人力和財力快速提升了中國超級計算機的性能。此外中國還在積極促進超級計算機進入民用市場,強化產業競爭力。中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與希望扳回局面的日本和美國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 《計算機結構原理初步》~試講稿~高中信息技術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於1946年誕生於美國。這臺被稱為ENIAC的電子計算機由18000個電子管構成,每秒約能運算5000次。ENIAC的誕生宣告了開始用電子設備進行計算的時代的到來。電子計算機從誕生至今的幾十年間,其發展經歷了四代:電子管時代、電晶體時代(20世紀50年代)、集成電路時代(20世紀60年代)、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20世紀70年代及以後)。從集成電路技術開始的微電子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在一塊很小的半導體晶片上對電路不斷的微小型化,使計算機技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參見本節的小資料《摩爾定律》)。
  • 科技日曆|72年前,首個計算機BUG出現,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20世紀40年代,當時的電子計算機都還非常龐大,數量也非常少,主要用在軍事方面。1944年製造完成的Mark I,1946年2月開始運行的ENIAC和1947年完成的Mark II是其中赫赫有名的幾臺,Mark I是由哈佛大學的Howard Aiken教授設計,IBM公司製造的,Mark II是由美國海軍出資製造的。
  • 全球第一臺供盲人使用的平板計算機——可顯示 15 行文字、價格...
    現今科技日新月異,但全球近3 億視障人士卻因為輔助技術追不上,而慢慢被時代淘汰。保加利亞年輕女科學家克莉絲汀娜(Kristina Tsvetanova)親眼目睹視障朋友在生活中面對的挑戰,因此研發出專為失明和視障者而設的觸控式平板計算機Blitab,藉嶄新的「液體驅動」技術(Liquid-based Actuation Technology),讓他們以不一樣的方式去認識世界。
  • 速度超美國100億倍,中國量子計算機再獲重大突破
    英國情報戰領域的勝利,為盟軍最終勝利做出的貢獻不低於研發原子彈的計劃。恩尼格碼密碼機如今,世界各主要國家正在量子科技領域進行一場角逐。在這場科技競賽中,中國科研人員走到了前面,12月4日,中國科學院研製的量子計算機原型機「九章」正式對外公布,它的運行速度是美國谷歌的100億倍。這不是一件小事,這意味著量子計算機如果應用於軍事領域,那麼所有的加密技術都將變得不堪一擊。我們甚至可以下結論,量子計算機這將徹底改變整個作戰模式的格局。
  • 懷舊老照片 細數計算機內存的那些事
    例如水印延遲線等,構成了最早期電子計算機的主存儲器。    1951年:磁芯存儲器    磁芯存儲器被廣泛應用到現代計算機存儲器技術中,可以說是內存技術發展的第二個裡程碑。多數人都認為這項技術的所有關鍵部件是直到1951年才被開發出來,但早在1949年,麻省理工學院的Jay Forrester首先提出了這項技術的構想。
  • 未來計算機、電子科技等專業或成大學熱門!
    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對於晶片的研發主要是在集成電路、信號處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的研究推薦院校: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技大學(A+院校)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A院校)2.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是國家一級學科,下設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路與系統、物理電子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等本科專業。
  • 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的特點、用途和分類
    1.計算機的特點計算機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點。(1)高速、精確的運算能力。目前世界上已經有超過每秒萬萬億次運算速度的計算機。(2)準確的邏輯判斷能力。2.計算機的應用計算機問世之初,主要用於數值計算,而今的計算機幾乎和所有學科相結合,在經濟社會各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現在,計算機網絡在交通、金融、企業管理、教育、郵電、商業等各個領域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相同電子,花開兩朵——對比電子科學與技術與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既然兩個專業都隸屬於電子信息類,那麼兩個專業都會涉及「電子」,都會與各類電子器械「打交道」。因此,一些基礎課程的學習大體相同,學生都需要學習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公共課程,以及電路原理、計算機基礎技術等專業課程,建立對電子信息學科的宏觀認識。
  • 今年國際軍事鬥爭回望:安全生態發生質變,無人系統用於實戰
    歷史上,世界格局調整往往伴隨著大規模戰爭和動蕩,戰爭規模越大、強度越高,對世界格局重塑的幅度越大。除戰爭以外,歷史上的疫情和各類危機,也曾削弱多個國家的根基,多次影響文明走向。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類似於一場戰爭,雖然不能全面撼動原有世界格局,但它是推動世界格局轉變的重要一步。隨著疫情發展,大國實力分布、世界安全和發展形勢與國際鬥爭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