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葉醫生:本文是百家號養胃專欄科普第23篇,本專欄針對胃炎、腸上皮化生以及養胃科普文章大概有30篇左右,主要教大家如何科學保養胃腸道?如何科學飲食?養胃食物有哪些等?常見的保胃藥奧美拉唑、達喜、瑞巴派特該如何吃,如何科學服用胃藥減少副作用和不良反應,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分別是什麼疾病?該如何保養和預防?如需了解更多胃腸道疾病科學保養和預防小常識,歡迎關注「消化內科葉醫生」。今天主要給大家通俗介紹一下胃不好吃不胖的任該怎麼改善的問題。
這個世界其實很矛盾,人們其實都生活中矛盾之中,很多便秘的人羨慕每天能腹瀉的人,很多腸易激症候群每天腹瀉的人希望每天大便少拉一些,很能吃肥胖的人希望能控制自己的食慾消瘦一些,胃口不好很瘦的人又希望自己胃口好一些多吃一點多長一些肉。
工業社會以及改革開放後我們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目前大部分人物質是不缺乏了,大部分地區已經奔小康不缺吃、不缺穿了,肥胖的人群慢慢增多,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瘦一些,但這世界上就有這麼一些人自我感覺怎麼吃都吃不胖,或者多吃一些肚子就飽了,真希望自己再胖一些。
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來自瘦子的煩惱,如果你長期吃不胖或者想長胖一些有興趣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首先先額外科普一個小常識,很多人都以為我們人體最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是胃,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們人體最大最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是小腸,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營養成分百分之九十都在小腸被消化吸收進入血液,然後再運輸到全身供給各個組織器官使用。我們胃腸動力最主要就是來源於胃腸道外層的神經和肌肉,要想增加胃腸道動力就是增加胃腸道肌肉的強度和彈性,主要就是通過運動和營養支持來提高我們肌肉含量以及肌肉強度,現在社會大家都不缺吃不缺穿,所以大部分人是不缺營養的,要想加強肌肉的彈性和強度最主要就是通過運動和鍛鍊。
同樣道理要想消化吸收好,胃腸動力好那適當多運動和鍛鍊是非常重要的,多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比如慢跑、快走、飯後散步等就會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長期堅持鍛鍊可以讓全身肌肉更結實、更有彈性、更有力量,全身肌肉當然也包括我們胃腸道的肌肉,所以要想提高胃腸道動力和增加胃腸道吸收能力首先要建議適當多運動。
當然個人在臨床上觀察發現很多人吃不胖其實跟遺傳有一定的關係,吃不胖的人他父母可能就是比較瘦,爺爺奶奶其中一方也可能比較瘦。所以瘦的人跟遺傳可能有一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