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視劇:用溫暖色彩勾勒奮進群像

2020-12-21 河北新聞網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這些日子裡,電視螢屏再度成為百姓的日常生活陪伴。細數一下,從春節至今,我們追了多少部劇?從《新世界》《決勝法庭》《奮進的旋律》《下一站是幸福》,到最近正在熱播的《我在北京等你》《安家》《完美關係》……這些作品充分觀照現實生活,展現各行各業的動人故事,描摹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用溫暖的色彩勾勒出一幅奮進的群像。

國產電視劇:用溫暖色彩勾勒奮進群像

小人物的生活折射歲月變遷

以往,收視率破2的電視劇在整年都寥寥無幾,然而近一個多月以來,《新世界》《安家》等電視劇收視屢屢破2,《絕代雙驕》《下一站是幸福》單頻道收視率均破1。諸多數據顯示,電視劇依然是「客廳文化」的重要載體。

一大批都市題材電視劇不斷將觸角延伸至各個行業,將鏡頭瞄準房產銷售、檢察官、科研人員等,展現行業魅力或行業發展的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對不同行業的好奇心。聚焦房地產中介行業的《安家》,以「房」展現人生百態,構建了一幅富有時代氣息的鮮活社會圖景;國產首部「以庭審為中心」的檢察大劇《決勝法庭》,從檢察官群體在辦案中抽絲剝繭、還原事實真相的獨特視角切入,全景展現了檢察工作和檢察官這一職業及其從業者的新風貌;《奮進的旋律》講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製造業的轉型和發展,以及國有和民營企業之間合作共贏的故事,折射了中國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發展歷程……

除了行業、職業劇以外,聚焦都市愛情、糅合愛國情懷的現實題材劇也同樣受到廣泛關注。都市愛情劇《下一站是幸福》從大齡女青年的內心世界出發,講述了主人公克服多種壓力,不斷成長的故事,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感受到絲絲「甜意」。年代劇《新世界》,以小人物的故事表現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時代洪流變遷,激發了愛國情懷。

疫情期間,一大批優秀的國產電視劇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帶給了人們更多直面生活的勇氣。同時,疫情也給影視從業者帶來了更多的人生感悟、藝術啟迪以及沉澱思考的時間。

拉長的集數正在「擠水」

近年來,演員片酬不斷攀升,加之國產劇按集售賣的方式,在製作成本愈加高漲的情況下,一些劇集在創作生產的過程中,過度強調商業利益和經濟利益,通過「不斷回憶閃回、重複劇情」等方式「注水」,將電視劇集數不停拉長。觀眾對此苦不堪言,經常選擇「倍速」看劇甚至是棄劇。

「注水劇」給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估量,被各方詬病。正如東方衛視總監王磊卿所說:「『注水劇』損傷了電視劇的藝術魅力,影響了電視劇的可看性,導致觀眾失望。」

基於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日前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電視劇網絡劇拍攝製作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從制度層面規範了電視劇創作,也得到各方的積極反響。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胡智鋒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電視劇太長會打破產業格局的平衡,一旦單部電視劇集數過長,勢必造成對其他劇的嚴重『擠壓』。只有少數電視劇能夠在少數的媒體播出,那也就意味著閒置的、上不了平臺的電視劇越來越多,造成各方面資源的壟斷。」因此,適當壓縮電視劇的篇幅,有利於促進電視劇行業的整體繁榮。

值得注意的是,電視劇集數既要反對「注水」、拉長集數,也要從創作需要出發,尊重藝術規律。在鄧文卿看來,「一些重大革命題材劇作、歷史史詩劇等,因為內容體量本身就很大,所以也要視情況而定,而不能『一刀切』」。

但總的來說,隨著新政策的實施,劇集過長的問題必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讓堅守「內容為王」的信念成為影視行業創作的基本規律,從而營造一個健康、良性的行業環境,催生更多精品力作。

抗疫扶貧題材記錄時代

前不久,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召開網上視頻會議,研究部署幫助電視劇行業應對疫情影響有序復工復產的工作措施,並召開在線策劃會,策劃研究疫情防控、精準扶貧兩大主題電視劇創作。在國家廣電總局的統一部署下,電視劇創作者積極踐行「時代記錄者」的角色,立足現實,迅速行動,湧現了一大批反映「疫情防控、精準扶貧」題材的電視劇創作。

據悉,反映「疫情防控」主題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以戰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原型人物、故事為基礎,通過藝術加工,塑造抗疫一線的平民英雄群像,以一個個剖面展現抗疫「人民戰爭」的全景畫卷,展現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該劇預計將於今年10月在東方衛視等一線衛視和網際網路平臺同步播出。

聚集「精準扶貧」主題的電視劇創作也是今年電視劇行業創作的亮點。3月16日在央視一套播出的《一個都不能少》與3月18日登陸湖南衛視的《綠水青山帶笑顏》,拉開了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播出的大幕。

其他重點劇目也即將陸續與觀眾見面。由國家廣電總局統一策劃並組織創作的《脫貧十難》,採用紀實風格的時代報告劇形態,由十個典型故事構成,圍繞精準扶貧「十大難點」,深刻反映精準扶貧政策在中國大地上落地生根取得實效的艱難過程,謳歌了290萬扶貧幹部的犧牲奉獻精神。

另外,扶貧題材電視劇《最美的鄉村》講述了三位青年共產黨人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主動接受扶貧攻堅工作的故事;《溫暖的味道》結合新時期農村發展現狀,講述了第一書記下鄉後如何建強基層黨組織、推動精準扶貧、提升治理水平的故事;正在籌備的電視劇《湘西紀事》通過土家族、苗族群眾脫貧經歷生動詮釋精準扶貧戰略思想……《湘西紀事》編劇王成剛對記者說:「一個村脫貧致富的故事,背後透視的卻是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一本又一本的『扶貧日記』折射的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對於扶貧精神的傳承。」

在中國傳媒大學副研究員鄧文卿看來,「一大批優秀劇集通過熒幕描繪出了一幅幅反映時代潮流,呈現社會百態的生動畫卷,豐富了疫情期間人們宅家抗疫的生活,也讓人們從這些優秀電視劇中收穫了更多直面困難的勇氣、提振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記者 牛夢笛 通訊員 遊歡)

來源:光明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電視劇《閩寧鎮》發布群像海報!還有最新花絮和劇照…
    電視劇《閩寧鎮》發布群像海報!《閩寧鎮》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張群像海報並且表示要講好閩寧故事助力扶貧攻堅讓我們期待電視劇《閩寧鎮》早日播出在熒幕上看到發生在寧夏、把幹沙灘變成金沙灘的故事!
  • 86部優秀國產電視劇陸續開播
    8月25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舉辦的「我愛你中國——優秀電視劇百日展播活動」在山東青島啟動。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遴選出了86部電視劇向全國電視臺推薦播出,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 《薄荷之夏》正式殺青 高顏陣容詮釋小鎮青春群像日常
    近日,由上海愛美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三福互娛(北京)文化有限公司、西安電視劇版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新銳導演米寶指導,倪珂欣、陳鶴一領銜主演,張伊諾、謝澤成、韓昕妤、葛全埜、莊森、王涵、李禕凡主演的校園青春劇《薄荷之夏》正式殺青。拍攝期歷時近2個月,在一眾主創演員與工作人員的歡聲笑語和依依不捨中,該劇迎來全面殺青,期待不久之後與觀眾見面。
  • 國產電視劇怎麼了?
    國產電視劇怎麼了?以前的國產電視劇爭相鬥豔,百花齊放,隨便打開電視機就能一直看下去。可是,多年前國產電視劇還是一片春風,還不至於為一年只出一兩部好劇而興奮,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國產電視劇越來越差?
  • 日漫《NANA》將翻拍成國產電視劇
    原標題:日漫《NANA》翻拍國產電視劇 劇情曝光、年底開拍新浪電影報導稱,日本漫畫《NANA》將翻拍國產電視劇,劇名《娜娜》。根據廣電總局2020年5月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國產劇《娜娜》將於2020年12月開拍,共36集,製作周期4個月。日版《NANA》真人電影由中島美嘉、宮崎葵等人主演,電影和主題曲都曾風靡一時。
  • 劇視覺|電視劇濾鏡色彩,營造高級質感的重要一環
    而替換後的畫面不僅更清晰,演員的五官輪廓、細微的表情也更容易傳達情緒,劇中大量的細節和色彩層次也傳遞出來。由此可見,看似微不足道的濾鏡和色彩其實也是電視劇美學重要的一部分,影響著播出的整體效果。尤其是在越來越強調電視劇精緻感、向電影靠攏的今天,畫面呈現更是尤為重要。同時它也是人們審美變遷的一種展現,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癖好,電視劇也一定程度的代表了特定年代美學的潮流。
  • 十大國產電視劇巔峰:每一部都是經典,錯過一部都是遺憾!
    今天,筆者將給大家盤點個人心目中十大國產電視劇巔峰。這十部電視劇熱播後,不僅取得收視率爆表的完美成績,更是獲得觀眾們一致好評如潮,給觀眾們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彰顯了國家文化軟實力。 情景喜劇巔峰:《武林外傳》 非常不錯的喜劇片,超級有梗。
  • 2020年國產劇「交卷」 今年的良心口碑作有些多
    高國民度作品背後:一部劇不只是講好幾個人的故事回顧2020年認可度較高的幾部國產劇,可以發現共同的「爆款因素」:以很強的社會關照意識和人文關懷感作為支撐故事的「主心骨」。2020年上半年電視劇的「收視之王」《安家》是上半年收視率唯一破2、收視份額破7的電視劇。
  • 2017年國產十佳電視劇
    一直以來,「爛片」這頂帽子都緊緊的扣在國產劇的頭上,但是今年幾部良心好劇的出現,可以說是為國產劇進行了一次隆重的「摘帽」儀式,並且實力打臉那些說「國產劇只能出爛片」的人。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今年的十佳國產劇,你們心目中的十佳又分別是哪些劇呢?
  • 2020年你追過多少部國產劇?請打分
    高國民度作品背後:一部劇不只是講好幾個人的故事回顧2020年認可度較高的幾部國產劇,可以發現共同的「爆款因素」:以很強的社會關照意識和人文關懷感作為支撐故事的「主心骨」。2020年上半年電視劇的「收視之王」《安家》是上半年收視率唯一破2、收視份額破7的電視劇。
  • 日本漫畫《NANA》將翻拍成國產電視劇,網友:別毀了就行
    話說,據廣電總局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顯示,日本漫畫《NANA》將翻拍國產電視劇,劇名《娜娜》,共36集,年底開拍,製作周期4個月。該漫畫在日本曾被改編為同名動畫及真人電影。與電影不同,電視劇由於篇幅原因有很強的生活感與接近性,因此具有強烈地緣色彩,這些地緣文化的差別不僅體現在臺詞、布景,更是整個電視劇所蘊含的天然氣質,基本上是難以模仿的。所以,網友擔心:別毀了就行因此翻拍劇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水土不服、不接地氣,導致觀眾難以入戲。
  • 2020國產電視劇:用生動的時代故事 為社會注入精神力量
    2020年,中國電視劇在時代進程中擔負起文藝的社會使命,在減速提質中經歷著深刻的轉型升級。面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時代主題,電視劇以一種「在場」的姿態和方式,生動再現了中華民族的情懷和擔當。
  • 青春劇30年:群像描寫成主流,撒糖漸漸落下風
    青春劇30年:群像描寫成主流,撒糖漸漸落下風 2020-12-08 14:39:44 30年  在國產青春劇發展的30年裡,60餘部作品之中,群像劇佔比非常高,從劇名就可以看出來——「我們」(而不是「我」)、「一起」是出現頻率最多的兩個詞彙。
  • 《溫暖的弦》熱播中的爭議:國產都市愛情劇的進步與躊躇
    在2018開年來持續不溫不火的電視劇市場裡,《溫暖的弦》激起了一次不小的水花。電視臺收視率破1,全網播放量累計27.5億,持續13天位列骨朵電視劇榜單第一,微博超級話題245.3萬討論,18.1億閱讀,不管是電視臺收視率還是網絡點擊率,《溫暖的弦》的表現都讓人出乎意料。
  • 2018高甜國產電視劇排行榜 高甜寵溺國產電視劇TOP前十名
    2018高甜國產電視劇排行榜 高甜寵溺國產電視劇TOP前十名  國產劇有很多好看又甜蜜的愛情劇,男主顏值高,深情又霸道,讓人看了少女心爆棚有沒有!2018年高甜寵溺的國產電視劇有哪些?下面來看看!
  • 《奮進的旋律》編劇吳子牛、吳俊、王雁:真實的故事才能觸動人心
    創作秘訣:找對方向,選對人2018年下半年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開始籌備《奮進的旋律》這個項目。該劇總製片人和編劇之一王雁坦言:我認為想要做好一個項目,首先是要定方向、選對人。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各行各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到底選擇哪個領域來表達這8年中國的「奮進」?瀏覽這期間的政策彙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給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這也是一種新時代的精氣神!於是王雁逐漸明確了《奮進的旋律》就是要突出表達「中國夢」及中國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如何用「中國速度」完成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
  • 20年20佳國產電視劇,全看過的都是「爸爸」
    2000-2001大 宅 門 年代劇在國產電視劇的黃金二十年裡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國產年代劇的代表作,《大宅門》開闢了通過家族命運表現大時代變遷的劇本創作模式,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歷史事件都在劇情中起著推動作用。而之後的《喬家大院》《闖關東》等年代劇的創作模式也大多沿襲於此。《大宅門》裡角色眾多,形態各異的人物群像在劇中都有自己鮮活的個性。
  • 這些電視劇正在證明國產劇可能復興!
    畢竟,這和今天的電視劇不一樣但是今年!正是在這爆發全球危機的一年裡,國產電視劇才煥發了生機!導演用角色視角的記憶偏向來製作羅生門。在時間軸上,故事穿插得如此巧妙,以至於結局不符合慣例。這可能是今年最好的演出了!今年4月,四部國產劇佔據了銀幕,這是前所未見的。還不止這些。
  • NANA將翻拍成國產電視劇是怎麼回事 日漫《NANA》將拍國產真人劇是...
    NANA將翻拍成國產電視劇上了熱搜,這是怎麼回事呢?不熟悉的人都在搜NANA是什麼,熟悉的人都在搜日漫《NANA》將拍國產真人劇是真的嗎?對於這一事件,大多數人都持觀望態度,不過粉絲卻不看好,怕拍出來的不盡如人意,不過這一切都抵擋不住大家對飾演演員的猜測,一起去看看吧。  5月電視劇備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