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產電視劇:用生動的時代故事 為社會注入精神力量

2020-12-26 新財網

  2020年,中國電視劇在時代進程中擔負起文藝的社會使命,在減速提質中經歷著深刻的轉型升級。面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時代主題,電視劇以一種「在場」的姿態和方式,生動再現了中華民族的情懷和擔當。本年度的中國電視劇以守正創新的藝術追求,於歷史和現實的雙重書寫中努力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創作者用態度和實力印證了電視劇作為影響力最大的大眾文藝樣式,推動社會進步與文化繁榮中的獨特作用。

  用生動的時代故事

  為社會注入精神力量

  文藝是時代的產物,同時又是反映時代、謳歌時代的生動載體。2020年,圍繞重大時代主題展開創作的電視劇有兩個突出亮點:一是集中整合優質創作資源對重大社會事件進行藝術化、高質量的快速反映,二是「單元劇」的創新呈現模式令人耳目一新。抗疫題材劇《在一起》和脫貧攻堅題材劇《石頭開花》是典型例證。前者內容全部取材於抗疫期間的真人真事,由「生命的拐點」「擺渡人」「同行」「救護者」等10個單元故事組成,傳達了中國人民在這場突發事件中的團結一心、英勇無畏和無私奉獻;後者則通過10個具有真實人物原型和情節素材的單元故事,多角度展現基層扶貧幹部心繫群眾、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懷。事實證明,這種圍繞某一重大主題或事件、以單元敘事結構鋪展故事的表現方式,不僅是主題性作品可資借鑑的創作生產範式,也是廣受觀眾青睞的一種求新探索。

  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一批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集中湧現,引人注目。其中,《花繁葉茂》以花茂村為視點鋪展出基層脫貧景觀,圍繞「三改三建」、土地流轉建構戲劇衝突,有板有眼地展現了「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變;《最美的鄉村》將扶貧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困境,尤其是存在於扶貧對象中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問題和思想問題表現得精準到位,為「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做出了真切而有力的詮釋。此外,《一個都不能少》《綠水青山帶笑顏》》《楓葉紅了》《我的金山銀山》《遍地書香》《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等作品,分別從不同視角形象地展現了我國減貧事業的偉大進程。個別劇作雖然在人物的豐滿與立體、情節的重心與邏輯、敘事的節奏與創新等方面還有提升空間,但總體而言,這些作品講述脫貧故事時較好地發揮了電視劇的特色和優勢,從多個維度藝術地觀照了脫貧攻堅和鄉村建設的萬千氣象與巨大成就。

  《創業年代》《追夢》《灣區兒女》等一些具有年代質感的劇作,則力求通過人物的命運軌跡來映照社會的發展變遷,或生發出史詩的意味,或飽含著創業的激情,通過各自的方式和角度,共同為時代存像立傳。

  以創新的表達方式

  展現信仰之美和文化之美

  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通過帶領觀眾重溫革命歲月,來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相較於近些年此類題材劇作的創新稍顯乏力,2020年的作品體現出一些創作者在這方面的突圍嘗試。

  除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太行之脊》在歷史還原的真實性、角色內心的複雜性、小人物的豐富性等方面值得圈點外,還有一系列描寫革命年代成長故事的「年輕態」作品,尤其受到青年觀眾的喜愛。如《隱秘而偉大》雜糅不同類型劇的核心元素,用濃鬱的年代感、地域性、煙火氣,講述了一名舊上海小警察的精神蛻變與人格升華,其間,「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我黨隱秘戰線的英雄形象躍然螢屏;《瞄準》以新穎的敘述視角力求出新,描寫了兩名曾經並肩作戰的頂尖狙擊手搭檔,由於信仰的分歧站在了對立面,在一次次生死對決和信仰交鋒中最終走向不同命運的故事。此外,還有融合了青春元素、懸疑元素、推理元素、傳奇元素等的《秋蟬》《局中人》《勝算》《新世界》等,儘管各有招致吐槽的創作短板與審美瑕疵,但多樣化的題材風格以及相對精良的製作品質,在客觀上滿足了觀眾差異化的心理期待和欣賞口味。

  典型人物所達到的高度,就是作品的高度,也是時代的藝術高度。英模傳記劇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類型劇,近年也不斷有上乘作品現於螢屏,2020年的《一諾無悔》和《谷文昌》便延續著此類題材的創作脈絡。兩部劇以現實生活中事跡感人的英模人物為原型,刻畫了信仰堅定、夙夜在公的基層好幹部形象,為「初心」和「使命」賦予了直觀形象的人格表徵。傳記題材劇尤應在主要人物的塑造上進一步下足功夫,只有真切可感、豐滿傳神的形象,才能真正起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

  優秀傳統文化給了電視劇創作者無窮的滋養和無限的想像空間,同時,電視劇也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聲畫載體。2020年的《清平樂》《大俠霍元甲》《燕雲臺》《鬢邊不是海棠紅》等,儘管產生了不同的反響,但它們各自以不同的「打開方式」對中國歷史和文化進行了挖掘與詮釋,吸引了不同受眾群體的關注。

  此外,本年度電視劇領域值得關注的一個文化現象是「名著改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裝臺》年底登陸螢屏後,由於較為理想的文學質感、煙火氣息、地域風情、製作品質以及濃厚而別樣的現實主義風格,收穫了高口碑與高收視。然而更多的名著改編劇卻招致爭議,如《絕代雙驕》《鹿鼎記》等。這再一次說明,名著不能被拿來作為電視劇的光環和加持項,如果不在尊重經典精神、轉化藝術形式、打造匠心品質上有所作為,作品必然難逃高開低走的命運。

  通過斑駁的人生圖景

  映襯火熱生活,折射奮鬥夢想

  2020年,一系列以當下大眾生活和情感為表現對象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因為植根生活深處、緊跟時代潮流、反映百姓關切,在口碑和市場方面均有上佳表現。

  其一,有些作品由於精準地找到了與目標觀眾群體的心靈契合點,成功引發了話題效應。以《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等為代表的所謂「她劇集」,通過樹立現代社會獨立女性的典型樣本,不但激起關於都市女性事業與生活的深度熱議,而且也從中折射出很多帶有共性的社會現象與問題。但同時也應認識到,此類劇作一方面要防止僅滿足於塑造幾位個性化的人物形象,而忽視角色本身的立體感、故事情節的合理性營造以及飽滿圓潤的審美質感;另一方面要防止為了單純追求話題效應,而滑入製造噱頭、販賣焦慮的「跑偏」取向。

  其二,以行業為主要表現對象的作品仍熱度不減。《三叉戟》以濃鬱的現實主義風格嘗試撬動類型劇製作的新支點,講述了三個曾經叱吒風雲的老警察齊心合力偵破案件的故事;《獵狐》以經偵故事填補題材空白,塑造出幾位果敢睿智的新時代經偵警察形象;《平凡的榮耀》以金融投資行業這個相對小眾的職場類型來鋪陳情節,卻在精神特質上對接了大眾艱辛奮鬥的人生夢想;《安家》以房產中介作為表現對象,反映出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此外,《決勝法庭》《完美關係》《藍軍出擊》《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小大夫》《小鎮警事》等,也分別在不同的職業場域內表現出平凡個體的人性溫度與高光時刻。

  其三,對於人性和情感的細膩把握成為作品的核心要義。無論是表現中老年生活狀態、反思養老問題的《幸福院》,還是反映青年人事業與愛情的《親愛的自己》;無論是以「赤子心、故鄉情」為切入點的《月是故鄉明》,還是以一家三代的人生經歷為主線索的《什剎海》;無論是在職場和戀愛焦慮中融入個體成長的《下一站是幸福》,還是講述三個非血緣關係的孩子在一個大家庭中得到溫暖的《以家人之名》,都不約而同地在「情」字上做足文章,用濃鬱的親情、愛情、友情和人性深處的真善美,照亮現實生活,引導觀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020年的國產劇,除了在創作方面亮點頻現之外,在生產傳播方面,網絡短劇的精品化生產、豎屏劇的探索嘗試、類型化領域的深耕細作、融合傳播的縱深發展、作品與受眾新型互動關係的構建以及在主題性創作中凸顯出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等,或為今後的國產劇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鑑和啟示,或倒逼著國產劇創作生產的思維轉型和品質升級。但無論如何,「內容為王」終究是實現質量提升和行業發展的鐵律。只有堅定踐行「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原則要求,國產劇在未來才會大有可為、大放光彩。

  (作者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編輯部副主任)

相關焦點

  • 新時代職工文化為疫情防控注入正能量
    新時代職工文化為疫情防控注入正能量 來源:中國企業報  作者:喬東 2020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的會議上指出會議強調,要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要生動講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跡,講好中國抗擊疫情故事,展現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凝聚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強大力量;要引導群眾增強信心、堅定信心;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文明教育,加強對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提高文明素質和自我保護能力。
  • 國產電視劇:用溫暖色彩勾勒奮進群像
    聚焦房地產中介行業的《安家》,以「房」展現人生百態,構建了一幅富有時代氣息的鮮活社會圖景;國產首部「以庭審為中心」的檢察大劇《決勝法庭》,從檢察官群體在辦案中抽絲剝繭、還原事實真相的獨特視角切入,全景展現了檢察工作和檢察官這一職業及其從業者的新風貌;《奮進的旋律》講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製造業的轉型和發展,以及國有和民營企業之間合作共贏的故事,折射了中國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發展歷程……
  • 難忘2020,國產劇中的「她力量」
    即使《三十而已》的結局並不理想,也不能帶給人們足夠的反思與力量,去對抗女性於生存中真正的困境,但顧佳的出現,還是成為2020年螢屏上最靚麗的風景。因為顧佳,因為顧佳和她的兩個夥伴,《三十而已》成了今年唯一一部能與2019年的現象級電視劇《都挺好》匹敵的爆款。
  • 這些國產電視劇在緬甸大量「圈粉」
    前不久,在中緬建交70周年之際,緬語配音版《奮鬥》《歡樂頌》在緬甸播出,兩部電視劇都反映了中國年輕人為生活努力打拼、為夢想拼搏奮鬥的故事。作為中國優秀電視劇走出去的一部分,《奮鬥》已經走進過很多的國家,緬甸是最新的一站。
  • 我們不斷攀登,用文藝謳歌時代精神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奮鬥的一年。面對新徵程、新變化,廣大文藝工作者順應社會發展的變化,把握時代進步的要求,聚焦人民群眾的期待,在文學、影視、舞臺藝術等領域創作出許多優秀作品,用「人民至上」的理念書寫中國的「制度優勢」,使文藝事業和文化產業呈現出很多令人欣喜的發展變化。在文藝的裝點下,美好生活在我們腳下鋪展延伸,時代精神在新時代越發奪目閃亮。
  • 2019年中國電視劇:時代發展的鮮活註腳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為創作者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一大批與時代同頻共振、與觀眾同聲相應的現實主義精品力作躍然螢屏,關注社會變遷,書寫人間冷暖,展現出了新時代的精神氣質。
  • ...最美逆行者》以現實主義創作彰顯偉大抗疫精神和感人的中國故事
    以「小切口、小人物、大情懷、大主題」為創作思路,以「真實、鮮活、溫暖」的現實主義創作基調,反映這場史無前例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用電視劇的藝術形式生動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文娛觀察|2020高分電視劇,紮根火熱生活折射時代進程
    隨著「現實主義」題材回歸,這不僅僅成為行業共識,也在市場表現中得到了來自口碑和熱度雙高的真切反饋,細數2020年的播出電視劇中,《安家》《三十而已》《在一起》《親愛的自己》《以家人之名》《裝臺》《大江大河2》等等,都是紮根現實,善於在火熱生活中截取片段,以小人物的個體命運折射時代大局。
  • 香格裡拉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五境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時代文明...
    香格裡拉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五境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力量!、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中華大地落地生根。
  • 快遞人的創業故事與精神成長—電視劇《在遠方》的精神內涵與敘事...
    與2018年豐富厚重的改革題材劇相比,2019年的現實題材創作在表現新中國的「建設者之歌」方面更為突出,從而和2018年的《最美的青春》《你遲到的那些年》《那些年,我們正年輕》、2019年的《奔騰年代》《激情的歲月》等作品一道構成了一個輝煌的「建設者奮鬥故事」系列,是表現社會變遷、記錄時代、踐行現實主義創作原則的重頭現實題材劇。
  • 電視劇用高質量努力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
    我體會,電視劇高質量發展,首要的是創作高質量發展。我結合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領導近期關於影視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就進一步推動電視劇創作上新臺階,推出更多標杆性的精品力作,談幾點感想。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弘揚正能量、充滿藝術性的新時代精品力作,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 電視劇《一諾無悔》央視熱播,優秀書記廖俊波的故事迅速圈粉
    該劇改編自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以廖俊波擔任政和縣委書記期間的真實經歷為創作背景,講述他帶領當地幹部群眾撲下身子、苦幹實幹,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讓政和縣發展成為福建全省經濟發展十佳縣的故事,展現了忠誠、乾淨、擔當的優秀共產黨員形象,深入詮釋了「廖俊波精神」。
  • 2019年中國電視劇:時代發展的鮮活註腳-光明日報-光明網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為創作者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一大批與時代同頻共振、與觀眾同聲相應的現實主義精品力作躍然螢屏,關注社會變遷,書寫人間冷暖,展現出了新時代的精神氣質。
  • 霸屏全年電視劇收視榜,中國藍劇場輸出最生動的人間煙火氣
    當然,與收視、熱度和口碑上的驚豔表現相比,中國藍劇場更讓觀眾與行業內外稱道的,是其在內容端始終不變的擇劇標準和審美追求,即堅持用一部又一部有溫度更有情感爆發力的現實主義作品,切中社會熱點,直擊時代痛點,通過對當下生活的真實觸摸,對人性的強烈觀照,持續輸出最為生動可感的人間煙火氣,在引領觀眾實現自我反思和審美提升的基礎上,完成對真善美等正向價值觀的有效傳播
  • 86部優秀國產電視劇陸續開播
    這些脫穎而出的優秀劇目題材多樣,從不同維度展示了新中國的發展變化、轉型進程以及社會變遷,動情地書寫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奮鬥歷程以及新時代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奮鬥實踐。以溫暖現實題材反映人民美好生活70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影視創作既繞不開對社會發展、時代變遷的表現,也應擔負起表達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責任。
  • 「時代新人」宣講團來了,生動詮釋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時代新人」宣講團來了,生動詮釋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20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後疫情時期的世界注入「中國力量」
    為世界抗疫合作、復甦經濟、實現後疫情時代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中國力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持續蔓延,人類生命安全遇到嚴重威脅,世界經濟遭到嚴重衝擊,世界格局進入動蕩變革期。美西方個別政客和媒體將病毒標籤化、疫情政治化、溯源汙名化,炮製和炒作「源頭論」「隱瞞論」,各種流言和陰謀論造成「信息疫情」,對全球抗疫合作形成了嚴重障礙。
  • 中國抗疫題材電視劇在蒙古國播映 傳遞溫暖和力量
    中國抗疫題材電視劇《在一起》在蒙古國播映——「為我們傳遞了溫暖和力量」本報駐蒙古國記者 霍文由中國影視劇喀爾喀蒙古語譯製中心製作的中國抗疫題材電視劇《在一起》蒙文譯製片,近期陸續在蒙古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視臺、TV5電視臺等媒體播放,受到廣大蒙古國民眾歡迎
  • 廣電總局辦公廳關於公布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的通知
    要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體現到重點規劃選題劇目創作生產全過程,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要在貫穿、結合、融入上下功夫,用溫暖明亮的故事情節、可親可愛的人物形象、充滿感染力的聲畫語言,潛移默化引導人們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讓「好人好報,有德有得」理念深入人心,為社會明德立德。   二、端正創作理念,引領行業風氣。
  • 講好「黃河故事」,為黃河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一年來,沿黃九省區文化和旅遊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科學謀劃沿黃地區發展的思路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深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努力在「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事業中貢獻文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