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農諺「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有雨一冬凌」什麼意思?

2020-12-21 岐黃問答

候應黃鐘動,吹出白葭灰。五雲重壓頭,潛蟄地中雷。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欲識天心處,請問學顏回。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彩雲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宋】汪宗臣 《水調歌頭.冬至》

冬至簡介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第四個節氣,每年12月21日-12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270°時交節。它與春分、秋分、夏至一樣,都是反應四季更迭的節氣。

《古今醫統大全》有云:「十一月中,陰極之至,陽氣始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說明,古人很早就發現,冬至日的夜晚最長,白晝最短(僅限北半球)。此日過後,隨著太陽直射點向北半球移動,北半球的白晝會越來越長,夜晚會越來越短,氣溫也會變得越來越冷。

冬至時間

冬至是在公曆每年12月21日-12月23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70°。

2020年冬至時間:12月21日 18:02:12,農曆庚子鼠年十一月初七,黃帝紀元4717年11月07日。

冬至氣候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造成各地氣候的迥異,冬至的氣候亦是如此。雖然總體冬至的溫度很低,但仍未到達頂點。此時華南沿海的平均氣溫還在10℃左右徘徊,而廣袤無垠的東北大地則已是一片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北國景象。華北、黃淮等地也是銀裝素裹,分外的妖嬈。

中國農民極善觀察與總結,他們根據生活經驗發現「冬至」下雨與否,與往後一段時間的氣象呈正相關的關係。他們將之總結成短小精煉,易於傳頌的農諺,「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有雨一冬凌。」意思是如果冬至這天天氣尚好的話,那麼此後的一段時間,甚至整個冬季,都會以晴好天氣為主。反之如果這天颳風下雨的話,那麼整個冬季都要做好防寒抗凍的準備。

冬至三候

大雪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意指進入冬至後,蚯蚓在土中仍然蜷縮著身體,而雄麋鹿骨化的老角也逐漸脫落,到了春天則又會長出新的角,然後再開始新一輪的循環往復;而厚冰下的泉水,也沒有被凍結住,依舊在那邊,叮叮咚咚地流淌著,就像在演奏一曲美妙的樂章。

冬至習俗

(1) 餛飩

有首歌唱得好:」天山曲曲粵雲吞,蜀地抄手鄂包面。三鮮香菇豬肉筍,夏至的面兒來冬餛飩。」很多地區都有冬至吃餛飩的習俗。舊時北京,就有這樣的習俗,無論貧窮還是富貴,男女還是老少,在冬至那天,人人都要弄碗熱氣騰騰的餛飩來吃。至於餡料,就根據個人口味了。

(2) 數九

民間有冬至數九的習俗,即從冬至開始,每九天分為一個「九」,共分九個「九」,數到第九個九,即第八十一天時,便會「九盡桃花開」。中國傳統文化中,九為極數。而九個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過」之數。古人認為,此時一定已經褪去冬日的寒意,迎來春暖花開。

冬至食材

冬季是萬物潛藏與沉澱的時節,飲食也需要順應自然規律。專家認為,此時飲食宜清淡,不宜吃肥甘厚味的食品,可以多吃一些溫補的食材。如羊肉、雞肉、牛肉、鯽魚等,都是適合冬至時節食用的食材,不僅能補充蛋白質,還能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更能對腎起到一定的調養作用。

而豬肝也是一種適合冬至時節食用的食材,其實就是豬下水,是豬體內儲存養料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傳統醫學認為,豬肝味甘苦性溫;歸肝經;具有補肝明目養血的作用。現代研究也表明,豬肝中含有豐富的鐵,其鐵含量是牛肉的8倍之多,更遠超常用的紅糖、紅豆、大棗之類的「補血」食物,適當食用,有改善症狀,緩解缺鐵性貧血的作用。

冬至食譜

(1)爆炒豬肝(此方來自網友崽麻麻):

【材料】豬肝 150 克、豆腐乾 3 塊、大蒜 3 顆。

【調料】生抽 適量、白糖 2 勺、料酒 1 勺。

【做法】

① 豬肝洗淨用吸水紙擦乾,大蒜切段,豆腐乾斜刀切片,豬肝切片。

② 豬肝中放入紅薯粉、白糖、料酒和生抽醃製15分鐘。

③ 熱油,油加熱後放入大蒜根部煸香後,倒入醃製好的豬肝。

④ 炒熟後立即加入豆乾,翻炒後再加入適量生抽和白糖。

⑤ 最後放入大蒜葉翻炒後起鍋。

(2) 鹹蛋黃焗南瓜(此方來自網友吃貨xiaojie ):

【材料】貝貝南瓜 200 克、鹹蛋黃 3 個。

【調料】幹澱粉 適量、鹽 適量。

【做法】

① 生鴨蛋磕出三個蛋黃,上鍋蒸熟,水開後蒸5-7分鐘。

② 南瓜去皮去籽,切成薄一點的片,直接放澱粉抓勻。

③ 下油鍋煎到兩面金黃,切的薄所以很容易熟,煎好備用。

④ 不用洗鍋,直接倒入碾碎的蛋黃炒到冒泡,倒入煎好的南瓜。

⑤ 再放少許鹽調味,稍微翻炒就可以出鍋。

冬至常識

冬至時節氣候寒冷,但即使再冷,也要記得開窗透透氣。開窗不僅有利於通風透氣,也有利於室內消毒。研究表明,每日開窗通風3次,每次15分鐘左右,就能達到通風換氣的功效。

此外也不能因為畏懼寒冷,而不做任何的運動。可以選擇一些中等強度的一些運動,比如,桌球、太極拳等,每次一小時左右為宜。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儘量在室內運動,室內空氣較好,溫度也沒那麼低。當然適當地多曬太陽,也有利於增強體質。

本文系岐黃問答獨家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盜用以及洗稿,未經同意擅自盜用,將追究到底。

今日互動:你還聽過別的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嗎?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一道討論。

相關焦點

  • 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當然,關於冬至節氣還是數《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最為中性: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這也告訴我們,冬至節氣到了,數九寒冬時間開始了。今天就是冬至節氣了,而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農諺:冬至大如年,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在頭凍死老牛是啥意
    在大妞的家鄉,過冬至有喝湯禦寒的習俗。村裡老人說,在冬至節這天喝了羊肉湯可以增強身體禦寒的能力,以至於後面的數九寒天都不怕冷。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就是:「冬至吃羊腸,不用穿衣裳」。因此,農村老百姓在冬至節這天,一般都是殺雞鴨,宰豬羊,然後燉上一鍋羊肉湯、雞湯或者蹄花湯之類的,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同食;也有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下館子去喝湯,街上許多羊肉湯館子在冬至節這天也是生意火爆。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是晴天好不好?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進入到冬季後的第4個節氣,從冬至節氣後天氣會越來越冷,進入到一年之中最冷的數九寒冬,在我們北方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因此在民間有句俗語「瑞雪兆豐年」,到了冬天一層厚厚而疏鬆的積雪,就像給小麥蓋了一床禦寒的棉被。而且,還能凍掉土壤中的寄生蟲,增加土壤的肥力,能給農業生產能帶來許多好處,因此,瑞雪兆豐年卻是科學的。所謂「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意思就是說在冬至節的當天,如果是大晴天的話,那麼春節期間的雨水就會比較多,或春節期間就比較寒冷。
  • 今年暖冬成定局了嗎?看冬至俗語怎麼說
    導讀:今年暖冬成定局了嗎?看冬至俗語怎麼說對於今年冬季是不是很冷,你有什麼看法呢?冬至節氣當天天氣情況能預測冬季冷暖農民根據冬至節氣當天的不同天氣情況總結出來了很多有關俗語,這些俗語還是有代表性的,從俗語中我們能預測到冬季是冷還是暖的情況。
  • 冬至到了,明年是旱還是澇?農村老農民坦言,看冬至天氣就知道
    由於冬至的特殊地位,以及溫度、晝夜轉換劇烈,所以,農村諺語認為,冬至節的天氣能夠影響未來的冷暖旱澇,甚至影響到來年的收成。下面,咱就看看農村諺語中怎樣通過觀察冬至的天氣狀況,來判斷明年的旱澇收成。一: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擂圓是冬至的重頭戲,「圓」意味著「團圓」「圓滿」,與平日裡吃的湯圓相比,臨海人的冬至圓不但內容豐富、形式各異,而且意味深長。水餃每年冬至這天,在我國北方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 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時間:2020-12-14 16:23   來源:非主流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十四節冬至諺語籤名 2020冬至快樂祝福語籤名已為你準備好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 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無雨雨水少。
  • 後天冬至,農村俗語「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今年過年冷不冷
    意思是說這一天的黑夜會感覺到格外的漫長,而白晝卻是極其的短暫。關於冬至的俗語民間也是豐富多彩,有很多的俗語將冬至這一天的天氣變化,對於以後的天氣走勢帶來的影響,演化成為大家熟知的俗語老話。其中比較熟知的有冬至出日頭,過年凍死牛。
  • 今日冬至,記得告訴孩子這些知識(附冬至手抄報)
    關於冬至,還有這麼多諺語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贛)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
  • 冬至 冬大過年
    節氣習俗 冬 至 廣東人俗話稱「冬至大過年」「肥冬瘦年」,意思都是說冬至甚至比春節還重要。 在廣東,人們冬至一般祭祖,還要到墳墓前掛紙,俗稱「掛冬」。有的地方冬至宴客以魚肉腊味蜆菜合煮,眾人環鍋而食,稱之「圍爐」。很多家庭會在這一天圍坐一起,吃頓豐盛大餐。
  • 今日冬至,記得告訴孩子這些知識(附小學生冬至手抄報)
    (贛)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魯、湘) 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湘、粵) 冬至不冷,夏至不熱。
  • 臨近冬至,「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是啥意思?
    導語:接近冬至,「冬至紅,年邊滃;冬至烏,年邊疏」是什麼意思?冬至是24個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它出現在每年陽曆的12月22日左右,此時太陽經度達到270度。今年冬至是12月21日。這一天,隨著太陽向南走向最末端,陽光最偏向北半球。
  •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一年一度的冬至日馬上就到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你知道嗎?冬至日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現代臺灣著名學者林再復在《閩南人》一書中描述臺灣冬節(閩南語稱冬至為冬節)之日「家家戶戶清晨要以冬至圓仔致祭祖先……從大門、小門、窗門、倉門、床、櫃、桌、井、廁、牛舍、豬舍都得以冬至圓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一年一度的冬至日馬上就到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你知道嗎?冬至日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詩句|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 難忘潮汕冬至
    -14 06:42:47 來源: 廈門日報 舉報    阿 偉 一晃眼,冬至又快到了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
    時間一天天過去,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寒冷。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做「小年」,它也是我們一年當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當天在我們北半球是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而冬至當天的天氣變化對於後期天氣來說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農村人們常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這是什麼意思呢?
  • 明日立冬,老話「立冬晴一冬凌」根據老話推測今年冬天會是冷冬嗎
    過去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人們生產生活都是根據一些俗語農諺來安排農事。人類發展到今天,很多的俗語農諺,也未必真的那麼準確,而且有時候也是相互矛盾。比如一些關於冬至的俗語農諺,就讓人很費解:有的說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這話是說如果冬至在農曆十一月初,就預示整個冬天是一個暖冬。可也有的俗語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
  • 今日立冬,農諺「立冬一日晴,一冬凌」何意?立冬晴天是寒冬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立冬節氣。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是進入冬季後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萬物開始停止生長,農民也要進入到農閒季節。在農村中關於立冬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立冬一日晴,一冬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立冬晴天是寒冬的徵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