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筍就如同冬日裡的小精靈,經過萬物的滋養、破土而出,口感脆嫩、鮮爽,深受人們的喜愛。
我國冬筍主要產自貴州、四川、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廣西等地,以江西贛州、撫州上市量最大,質量最好。
冬筍種植不能缺水,缺水將嚴重影響冬筍生長。但今年自入夏以來一直到十月初,福建、江西、浙江等冬筍的大產區降雨明顯減少,乾旱較嚴重。在此情況下,冬筍的產量大大減少,導致多地產量不足、有價無貨。農產品有「大小年」之分,而今年恰好是冬筍的小年,產量本來就會比去年減少。又碰上乾旱少雨,就更是「雪上加霜」,冬筍產量銳減,出現了「小小年」現象。
冬筍經典的吃法有冬筍炒臘肉、冬筍炒蝦仁、冬筍燉排骨,尤其是冬季大家喜歡吃火鍋,冬筍更是絕配。但你可能不知道,冬筍好吃卻不好挖。一般沒經驗的人想要挖到冬筍很難,不是挖半天也是白費力氣,就是碰運氣挖到了也被挖爛了。有經驗的老農才能快速、完好地挖到冬筍。一般葉子顏色比較深的竹子附近基本都會有冬筍,相反如果竹子的葉子枯黃,這樣的竹子長勢不好,地下也一般少有冬筍。另外一年生的竹子也不會長冬筍,只有老竹子才喜歡長冬筍的。
往年,有經驗的農民一天能挖幾十斤,但今年由於冬筍很少,一天也就能挖個十來斤。所以,這也就進一步拉高了冬筍的價格,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珍貴山貨。
另外,由於受到產量的大幅銳減,今年即使到了冬筍上市的高峰期,預計售價也會比往年同期貴許多。
所以,春節時想過把冬筍癮的朋友可以適當先囤一點,留著過年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