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1 1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同濟大學醫學院
2月13日 武漢 多雲
作者:劉一典,2015級學位型博士研究生
一直很嚮往武漢這個美麗的城市,聞名遐邇的黃鶴樓、蛇山腳下雄偉的武漢長江大橋、因櫻花而網紅的武大......當然,不止美景,還有隻嘗過「贗品"的眾多武漢美食。不曾想,首次來到武漢,卻是正月初四乘」專機「匆匆趕到。
」庚子年春,荊楚大疫,染者數萬....."
春節前,這場疫情形勢就逐漸嚴峻,發病數量不斷攀升。作為醫務工作者,一顆心不由得揪了起來。1月23日下午,當聽說醫院組織醫療隊弛援武漢時,僅僅與愛人簡單商量了幾分鐘,就迅速報了名。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戰機! 報名批准後的幾天裡面,一直在焦急地等待著出發。同時,家裡人就近準備了一些物品,保暖內衣、暖寶寶......沉沉的兩大行李箱。醫院也準備好了大量的物資,防護服、N95口罩、隔離衣、護目鏡、防護面屏、醫用手套等等,都是重要的防護物資。張哲民副院長說:「再想想,還需要什麼,我們再去準備!」曹衛軍處長:"再多帶點吃的吧,晚上餓了就吃點,那邊不方便...」領導們關切的眼神,如在眼前。1月28日,終於得到上海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出發的通知,臨行前,艾開興院長、陶蓉副書記、毛燕君主任等領導還專門趕到醫院送行,張雷書記、沙巍主任以及顧芬主任更是送至機場,還幫助託運行李,一直送到安檢口。
第二批隊員就我和徐靜靜,兩人的行李整整有37件(箱)!也許不是這班飛機上行李最多的一家單位,但絕對排名在前三。「第二批醫療隊總共148人,攜帶了803件行李,總重近11.7噸,人均攜帶行李,超過79公斤!」,「原定執飛的空客A320根本不夠裝,東航緊急協調了主飛京滬線的空客A330「。沉甸甸的整架飛機上,承載著的是單位對援鄂醫療隊的期望和囑託,前線物資緊缺,要多帶點「裝備」支援前行的戰友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1月28日晚,揮別了眼眶發紅的愛人,與上海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一百多人一起,登上了MU800的東航包機,踏上了」防控疫情,護佑生命!」的徵途,乘機前,「眾志成城、不辱使命」的宣誓響徹了整個候機樓。
培訓工作實際上出發前就開始了,1月26日下午,上海市衛健委組織了第二、三批隊員的培訓,針對個人防護做了大量的指導。在飛機上,陳爾真領隊就做了仔細的囑咐,讓大家一定保護好自己。抵達後,院感組組織了多場院感培訓,經過嚴格的集訓,穿脫防護服合格後,各分組陸續進入病房,開始救治病人。
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病房臨時改造為收治新冠肺炎的患者,因條件所限不能使用供暖設備,醫院準備的紙尿褲、暖寶寶等就成了上班的必備物品。我所在的組負責危重患者,穿好防護服連續工作六小時甚至十二個小時,不能吃東西,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廁所,不休息,這也成為一種挑戰。至今援鄂已經半月了,在重症組醫護的共同努力下已有多名患者出院,其餘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並且逐步好轉,今天又將迎來大批重症患者轉至普通病房,看著各位患者的笑容,我們都會和患者一起豎起大拇指,說:「加油!你們會好起來的!」。
這些天來,單位同事和親朋好友的祝福像潮水一樣包圍著我們,我的內心充滿了溫暖、感動、感恩。大家稱讚我們是英雄,最美逆行者等等,其實我想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醫生,是全國援鄂醫護人員中的一份子,大海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作為醫務人員在需要的時候要挺身而出,這是一份光榮,是一份信任,這也是一份大家的寄託,更是一個希望和考驗。相信我們一定不負眾望!
特別需要說的是,援鄂以來,上海市大後方、武漢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為我們提供了全方位的生活物質保障,目前已發放了足夠使用的個人防護用品,還送來了洗漱用品、各種食品、衣服等等;還裝好了洗衣機、乾衣機等,也安排了班車接送上下班。駐地酒店為我們送來可口的三餐,有志願者為我們免費理髮,辛苦了,感謝你們!
雖然疫情仍然嚴峻,但後續已有各地的醫療隊隊員到達,和我們並肩戰鬥。相信不久的將來,陰霾終將散去,四海春暖花開!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加油!都會好起來的!
個人簡介
劉一典,2015級同濟大學醫學院學位型博士研究生,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結核科副主任醫師。於2020年1月28日出發馳援武漢,3月22日返滬,目前已完成集中隔離,居家隔離中。
原標題:《同醫學子防疫日記⑲ |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醫生,是全國援鄂醫護人員中的一份子》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抗疫日記,支援武漢,防護服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