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記 | 穿好防護服連續六小時不能喝水,紙尿褲暖寶寶成必備物品

2020-12-23 澎湃新聞

抗疫日記 | 穿好防護服連續六小時不能喝水,紙尿褲暖寶寶成必備物品

2020-04-21 1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同濟大學醫學院

2月13日 武漢 多雲

作者:劉一典,2015級學位型博士研究生

一直很嚮往武漢這個美麗的城市,聞名遐邇的黃鶴樓、蛇山腳下雄偉的武漢長江大橋、因櫻花而網紅的武大......當然,不止美景,還有隻嘗過「贗品"的眾多武漢美食。不曾想,首次來到武漢,卻是正月初四乘」專機「匆匆趕到。

」庚子年春,荊楚大疫,染者數萬....."

春節前,這場疫情形勢就逐漸嚴峻,發病數量不斷攀升。作為醫務工作者,一顆心不由得揪了起來。1月23日下午,當聽說醫院組織醫療隊弛援武漢時,僅僅與愛人簡單商量了幾分鐘,就迅速報了名。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戰機! 報名批准後的幾天裡面,一直在焦急地等待著出發。同時,家裡人就近準備了一些物品,保暖內衣、暖寶寶......沉沉的兩大行李箱。醫院也準備好了大量的物資,防護服、N95口罩、隔離衣、護目鏡、防護面屏、醫用手套等等,都是重要的防護物資。張哲民副院長說:「再想想,還需要什麼,我們再去準備!」曹衛軍處長:"再多帶點吃的吧,晚上餓了就吃點,那邊不方便...」領導們關切的眼神,如在眼前。1月28日,終於得到上海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出發的通知,臨行前,艾開興院長、陶蓉副書記、毛燕君主任等領導還專門趕到醫院送行,張雷書記、沙巍主任以及顧芬主任更是送至機場,還幫助託運行李,一直送到安檢口。

第二批隊員就我和徐靜靜,兩人的行李整整有37件(箱)!也許不是這班飛機上行李最多的一家單位,但絕對排名在前三。「第二批醫療隊總共148人,攜帶了803件行李,總重近11.7噸,人均攜帶行李,超過79公斤!」,「原定執飛的空客A320根本不夠裝,東航緊急協調了主飛京滬線的空客A330「。沉甸甸的整架飛機上,承載著的是單位對援鄂醫療隊的期望和囑託,前線物資緊缺,要多帶點「裝備」支援前行的戰友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1月28日晚,揮別了眼眶發紅的愛人,與上海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一百多人一起,登上了MU800的東航包機,踏上了」防控疫情,護佑生命!」的徵途,乘機前,「眾志成城、不辱使命」的宣誓響徹了整個候機樓。

培訓工作實際上出發前就開始了,1月26日下午,上海市衛健委組織了第二、三批隊員的培訓,針對個人防護做了大量的指導。在飛機上,陳爾真領隊就做了仔細的囑咐,讓大家一定保護好自己。抵達後,院感組組織了多場院感培訓,經過嚴格的集訓,穿脫防護服合格後,各分組陸續進入病房,開始救治病人。

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病房臨時改造為收治新冠肺炎的患者,因條件所限不能使用供暖設備,醫院準備的紙尿褲、暖寶寶等就成了上班的必備物品。我所在的組負責危重患者,穿好防護服連續工作六小時甚至十二個小時,不能吃東西,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廁所,不休息,這也成為一種挑戰。至今援鄂已經半月了,在重症組醫護的共同努力下已有多名患者出院,其餘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並且逐步好轉,今天又將迎來大批重症患者轉至普通病房,看著各位患者的笑容,我們都會和患者一起豎起大拇指,說:「加油!你們會好起來的!」。

這些天來,單位同事和親朋好友的祝福像潮水一樣包圍著我們,我的內心充滿了溫暖、感動、感恩。大家稱讚我們是英雄,最美逆行者等等,其實我想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醫生,是全國援鄂醫護人員中的一份子,大海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作為醫務人員在需要的時候要挺身而出,這是一份光榮,是一份信任,這也是一份大家的寄託,更是一個希望和考驗。相信我們一定不負眾望!

特別需要說的是,援鄂以來,上海市大後方、武漢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為我們提供了全方位的生活物質保障,目前已發放了足夠使用的個人防護用品,還送來了洗漱用品、各種食品、衣服等等;還裝好了洗衣機、乾衣機等,也安排了班車接送上下班。駐地酒店為我們送來可口的三餐,有志願者為我們免費理髮,辛苦了,感謝你們!

雖然疫情仍然嚴峻,但後續已有各地的醫療隊隊員到達,和我們並肩戰鬥。相信不久的將來,陰霾終將散去,四海春暖花開!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加油!都會好起來的!

個人簡介

劉一典,2015級同濟大學醫學院學位型博士研究生,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結核科副主任醫師。於2020年1月28日出發馳援武漢,3月22日返滬,目前已完成集中隔離,居家隔離中。

原標題:《同醫學子防疫日記⑲ |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醫生,是全國援鄂醫護人員中的一份子》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抗疫日記,支援武漢,防護服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紙尿褲沒用上,因為十多個小時不吃不喝!濱州援鄂女護士抗疫日記
    紙尿褲沒派上用場,因為十多個小時不吃不喝,也毫無便意。返程途中大家說回去要先喝水睡覺才行,還互相叮囑別忘了先消毒再吃飯,並交流了彼此分管病人的情況,如何能做更好。以下是博興縣第二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劉振蘭的戰疫日誌,全文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劉振蘭是博興縣第二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也是博興縣三名援鄂人員之一。
  • 抗疫一線人手必備,成人紙尿褲火爆堪比防護服
    抗疫一線除了最缺口罩、消毒液、護目鏡、防護服……還缺什麼?沒錯,是成人紙尿褲。救人就是搶時間,與死神賽跑。不少醫護人員一天十多個小時不休息,穿著紙尿褲上崗。再加上防護服缺口大,一整套嚴格的防護衣物全部穿戴好至少需要十多分鐘,中途不可脫下,脫完還要清潔消毒,所以不少一線的醫生為了省時間、省資源都用上了成人紙尿褲這一法寶來解決生理問題。另外,被隔離的病人也需要紙尿褲,可以減少護理的工作量。在各地「出徵」援鄂的醫護隊伍裡,紙尿褲是必帶裝備,人手一包。
  • 成人紙尿褲成抗疫醫護人員「標配」:節省資源、多救病患
    記者8日從山西呂梁交口縣新聞辦獲悉,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該縣定點救治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為減少防護服浪費,增加救護患者時間,上班期間一直穿著紙尿褲解決生理需求。自山西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交口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設立發熱門診,設置應急隔離病房,組建25人的發熱門診「醫護突擊隊」。
  • 遼寧醫生戰地日記透露:紙尿褲溼冷,下夜班強迫自己睡覺
    李洪亮醫生將他在武漢的工作日常寫進日記,用日記記錄下了前線醫護人員的抗疫故事。2個醫生,4個小時,17位患者今天是武漢協和江北醫院改造後第一天值班。上午10:00就進入病房熟悉病例系統,準備各種備品,熟悉各種情況......基本完善後已經過了10多個小時了。
  • 抗疫一線醫生自述:忙得沒法上廁所 穿紙尿褲不喝水
    (原標題:湖北一線抗疫醫生自述:忙得沒法上廁所 穿紙尿褲不喝水)
  • 醫護日記|為了避免上廁所,值班前儘量不喝水或穿成人紙尿褲
    醫護日記|為了避免上廁所,值班前儘量不喝水或穿成人紙尿褲 應佑國(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醫師、第二批上海援鄂醫療隊員)
  • 為能在病房連續工作,醫生都穿上了紙尿褲丨馳援日記
    肖大夫上班前匆匆吃下的泡麵,中午十二點出發,值班時間竟然扛下了好幾罐氧氣瓶,而且穿著紙尿褲竟然沒有尿。肖師兄的境況讓我有了擔憂,我擔心我下一個值班中午不能吃下很多,晚上未下班的時候又餓了,扛不動氧氣瓶,我擔心我的紙尿褲很早就沉甸甸而影響行走,因為我的憋尿能力一直不太好。凌晨一點多,他給我私聊了微信,還要告訴我他失眠,我早就知道著呢,沒有理他,繼續假裝睡了。
  • 頭一回穿防護服紙尿褲上班
    她們的任務是:對洪山區社會福利院目前空置的14層的房間、空氣,以及即將入住的老人的所有物品進行消殺,並調試臨時安裝的監控攝像頭。原計劃上四小時的班,她們穿著防護服在裡面足足工作了六小時。
  • 「不能上廁所,防護服和紙尿褲穿了15個小時……」他們接同胞回家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跨國飛行不是件容易的事,未知的風險隨時可能發生,保障旅客和機組人員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成了第一要務。△田靜換好防護服,準備迎接武漢同胞回家。最近一次執飛,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後,熟悉的不適感又一次襲來。田靜感覺到呼吸困難,只好坐了會兒,用力練習呼吸。一個小時後,飛機停在外場,幾名乘務員下機協助醫護人員開展工作。
  • 「人生中第一次穿上成人紙尿褲」
    在疫區醫護人員的所需物品清單中,成人紙尿褲是其中之一。新冠肺炎肆虐之時,曾有「醫療隊自帶紙尿褲出徵」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彼時,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紛紛收拾行囊前往湖北支援。在廈門市援鄂醫療隊發出的行李圖片裡,安而康的藍色包裝赫然在目——半個行李箱都是成人紙尿褲。
  • 戰「疫」一線故事|穿上紙尿褲的我們並不丟人,依然是最美麗的戰士
    來看武熒熒發來的前線戰「疫」日記。戰「疫」中的另類「神器」作者:武熒熒 2020年2月16日當普通人為新聞上出現的醫護人員為了不浪費防護服,減少感染機率,忍8小時不上廁所的行為震驚又敬佩時,這已經成為了特殊時期我們認為的理所應當
  • 仁心戰疫① 穿上紙尿褲檢測 一幹就是6小時
    要知道,身著笨重防護服的他,依靠成人紙尿褲,已連續檢測工作了6個小時……專心工作 主動申請穿成人紙尿褲帽子、護目鏡、N95口罩、防護服、雙層手套、鞋套,每天進入實驗室前,周志榮都要花上近半小時穿防護服,嚴格按照生物安全三級做好防護。
  • 戰「疫」日記身為感控監督員,她是安全「把關人」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前線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況,珠海市婦幼保健院的鄧瓊把她的抗疫日記分享了出來:「有你在,我們就放心了」日期:2020-2-23今天是來到荊州市中心醫院重症監護室的第三天,我正式上崗了。到達荊州的當天晚上,我們就開始開會接受省指揮部的工作部署和培訓,因為我們要儘快投入到這場戰鬥中。
  • 穿上紙尿褲、基本不喝水!青島的醫護人員有多拼!看哭網友……
    穿上防護服, 就意味著「戰鬥」的開始。 「防護服是一次性的,穿脫耗時長,一線的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房工作4-8個小時,上廁所不方便,所以只能上班前少喝水、不喝水或者穿上成人紙尿褲。」
  • 隔離病房一呆就是4-8個小時!奮戰在一線的這些青島醫生們紙尿褲都...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30日訊 「主任,請採購玻璃飯盒和成人紙尿褲,我讓小呂做那個物資採購表,一會兒過去,你現在安排採購。」在城陽區人民醫院發熱病房採購群中,出現了一項特殊的需求,成人紙尿褲。「防護服是一次性的,穿脫耗時長,一線的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房工作4-8個小時,上廁所不方便,所以只能上班前少喝水、不喝水或者穿上成人紙尿褲。」發熱病房護士長董芝向記者介紹,「但為了患者,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 天津抗疫專家組援助非洲紀實:40℃高溫,10小時不能喝水
    包機載有12名中國政府援非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和大量抗疫物資。這也是我國首批派往非洲支援抗疫的專家隊伍。這次他們的任務是與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兩國醫療衛生機構分享交流抗疫經驗,並提供防疫指導和技術諮詢,增強其疫情防控能力。
  • 新生兒用品大全,寶寶出生前必備物品清單!趕緊收藏!
    為了在您生產的時候能得心應手,小天精心整理了寶寶出生前準備物品清單,希望對你您所幫助。它由40年專注乳研究的團隊研發而成。寶寶在醫院裡吃藥、後來喝水也用。嬰兒用的碗和勺一般不容易灑水,大人用的容易灑。寶寶出生後給寶寶餵水以及潤唇,也需要用到。
  • 逆行戰士張穎:抗疫情一天工作15個小時,為省時間穿上了紙尿褲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洶洶來襲,他放棄休假,主動報名,與其他同事一起加班加點,克服困難,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不忘初心——我志願獻身醫學……當前疫情肆虐,作為一名呼吸科醫生,醫院就是我的戰場,作為戰士,哪有不衝鋒在前的道理?疫情戰鬥號角已經吹響,我牢記醫生的使命。
  • 38歲一線醫護工作者為了節省防護服,穿上了成人尿不溼
    導語穿上防護服尿不溼上崗,24小時不換班!提起成人尿不溼,大部分人認為它只是提供給失禁患者使用的。可是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第一線,成人尿不溼卻成了醫護工作者的「護身符」!她被分配到集中隔離區進行醫學觀察工作,戴口罩、戴帽子,穿防護服、護目鏡、戴手套、封領口……這是進入感染病區的必備流程。一般來說,每一班輪值是6-8個小時,但是目前疫情還處在緊張階段,加上醫療防護物質緊缺,為了減少防護服的消耗,黃鋒主動提出申請,堅持24小時才換一次班。
  • 一位護士的戰「疫」日記:工作期間,「我甚至穿上紙尿褲」
    新華社天津2月4日電 題:一位護士的戰「疫」日記:工作期間,「我甚至穿上紙尿褲」新華社記者慄雅婷、李鯤「今日凌晨1點多終於入住了武漢的白玉賓館,我駐足遙望,夜色深沉,繁星點點。天津薊州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金素豔在日記裡寫道。1月24日除夕夜,從業25年的「老護士」金素豔正在薊州區人民醫院值夜班,她擔心病人因為不能回家過年情緒波動,挨個給病人送去自己女兒親手畫的賀卡,安撫病人的情緒。就在這時,她收到了天津市組建首批馳援湖北省醫療救治隊的消息,她想了一下,沒有和家人商量,馬上報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