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奶瓶開水燙燙就消毒了?若方法不對,可能會給孩子喝「毒奶」

2020-12-26 J媽學堂

小蘭在孩子出生6個月之後就回公司上班了,之後就有孩子的奶奶一直帶著。最近幾天小蘭在帶孩子,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發現孩子有腹瀉的情況。並且有的時候孩子在複習過程中還會經常哭鬧。即使小蘭給孩子吃了止瀉藥之後,也不見孩子好。

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小蘭和孩子的奶奶帶著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在對孩子的排便進行檢驗之後告訴小蘭:「孩子是因為細菌感染導致的腹瀉,有極大可能是因為吃了不乾淨的東西。」

醫生的話讓小蘭感到很納悶,因為他一直使用母乳餵養孩子,雖然一直在上班,但是也極其注意飲食的衛生。

等回家之後,小蘭看到了奶瓶,發現奶嘴和蓋子之間的接觸處有很多奶漬,而且奶瓶已經很臭了。

原來,每當孩子的奶奶在清洗奶瓶時使用一瓶熱水對奶瓶除垢時,卻忽略了對牛奶的清潔,這會導致細菌的出現,因此孩子一直在腹瀉。

清洗奶瓶的方法不對,很有可能是在給孩子喝「毒奶」

很多家長特別是老一輩在帶孩子的時候,都習慣性的用開水洗奶瓶,或者是直接用自來水衝洗奶瓶。這雖然看似很方便,卻是一個極其錯誤的方式。

因為這些家長忽視了,母乳和奶粉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脂肪,雖然用開水燙或者是自來水衝洗,能夠將殘留的奶水衝乾淨,卻很難將奶瓶內的脂肪徹底清除。

長期以往,脂肪就會囤積在奶瓶當中,之後就慢慢的導致了細菌的大量增生,後期想要進行徹底的清洗也很難徹底清除,並且奶瓶當中還會散發異味,一旦給孩子用這樣的奶瓶喝奶,無疑是在讓孩子喝毒奶。

清洗奶瓶其實是一個很細緻的工作,如果家長僅僅注重清洗奶瓶瓶身、忽略了對容易滋生細菌的部位進行清洗,那麼隨後這些細菌就會進入到孩子的體內,傷害孩子的身體。

另外除了不徹底對奶瓶進行清洗之外,不及時的對奶瓶進行清洗,也容易造成細菌滋生,嚴重威脅孩子的身體健康,同時也會增大奶瓶的清洗難度。

怎樣給孩子的奶瓶進行清洗?才能防止孩子不被細菌感染

首先家長需要清楚奶瓶的清洗主要分為幾個步驟?答案是兩個:清洗奶瓶、對奶瓶進行消毒。

關於這兩個步驟,日常生活當中,家長需要格外的注重奶瓶的清洗,基本上每次孩子吃完奶水之後,都需要及時的對奶瓶進行清洗。而對於奶瓶的消毒,科學的做法是建議一周之內對奶瓶進行消毒兩次就足以避免孩子的奶瓶被細菌感染了。

1、奶瓶如何清洗?

在清洗奶瓶之前,家長需要了解一個重點:就是奶瓶中的奶水必須要讓寶寶在一個小時之內喝完,如果奶水超過一個小時之後,就不要讓寶寶再喝了,

美國兒科學會提示:請勿將瓶中的牛奶放回冰箱或保溫室中保存。這很容易滋生細菌並對嬰兒造成傷害。

奶瓶的清潔主要分為以下步驟:

①及時的進行衝洗

在從寶寶那裡拿回奶瓶之後,首先需要將奶瓶取下奶嘴,如果奶瓶當中有導氣管的情況下也一併取下。

之後用清水將奶瓶蓋以及到氣管和奶嘴等分別進行衝洗乾淨。

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一定要及時的注意時間,如果孩子喝奶超過一個小時,需要儘快的對奶瓶進行清洗,否則奶瓶當中呢,奶水也會變得極其的黏膩,清洗過程中也極其的麻煩。

②用合適的工具進行清洗

僅僅用清水衝洗,是完全達不到清潔的作用的,因此整體奶瓶的清洗還需要準備專門的用具,才能夠清洗的乾淨。

家長在清洗奶瓶的過程中,需要準備奶瓶刷、奶嘴刷、奶瓶清洗劑等專門的用具,對奶瓶各個部位進行反覆的擦洗一遍。

而在這一個過程中,家長需要注意孩子專用的奶瓶清洗工具不可以用作別處,否則也很容易引起孩子感染。

③再次用清水衝洗

再用專門的工具對奶瓶進行清洗之後,家長需要用清水再次將奶瓶和奶嘴以及其他所有的零件進行衝洗一遍,這樣才能有效的完成整個清洗奶瓶的過程。

2、對奶瓶進行消毒

前面提到對奶瓶進行消毒每周適合做兩次,因為這能極大地避免細菌在奶瓶當中滋生。常見的消毒方法是高溫蒸汽消毒法以及煮沸消毒法兩種。

家庭當中常見的消毒方法是煮沸消毒法。

具體的操作步驟是在不鏽鋼鍋中倒入清水,水量要完全沒過奶瓶和奶嘴,之後將水燒開放入奶瓶煮5分鐘左右,之後再將奶嘴放入奶瓶煮三分鐘左右。就可以將奶瓶和奶嘴撈出了。之後等它慢慢晾乾就可以了。

奶瓶是孩子直接接觸入嘴的物品,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對奶瓶進行清洗和消毒,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避免細菌的感染。

相關焦點

  • 用開水燙一下奶瓶=消毒?別傻了,寶寶的腸胃傷不起!
    寶寶吃完奶後,奶瓶你是如何清洗消毒的?大多數寶媽,都是用自來水直接衝洗,然後使勁上下晃動,或者拿奶瓶刷在裡面刷一下。如果是寶寶剛吃完奶就去洗,奶瓶還是比較好清洗的,就怕有時候一忙給忘了,2~3個小時候後才去洗,這時候你會發現特別難洗,因為殘留的奶液已經結塊了,附著在奶瓶內部很難洗乾淨。除了用溫水,和使勁刷以外,實在不行的情況下,有些寶媽會加進去一些洗潔精,你別說,加入洗潔精效果確實很好,能把奶瓶內部洗得乾乾淨淨。但用洗潔精洗奶瓶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會殘留洗潔精的味道,很難涮乾淨。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燙一下就能消毒乾淨?家長太天真
    小鳳生下孩子,出了月子沒多久,就要出門上班去了,把孩子交給婆婆照顧,而小鳳為了寶寶的健康,把母乳提前吸出來,放進冰箱裡,保證寶寶喝的是母乳,一開始寶寶喝的沒有什麼問題。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方便了大人,「坑」了孩子
    為了方便給孩子的餐具消毒。小鹿從孩子出生後就買了奶瓶消毒器,並且手把手教婆婆怎麼使用,剛開始婆婆還會用幾次。後來婆婆覺得麻煩,於是餵完奶粉後,每次拿開水衝一衝奶瓶,不控幹,隨手給奶瓶扣上蓋就扔在一邊。而且雖然多數人都認為開水燙奶瓶就算是給奶瓶消了毒,但實際上根本不能達到好的消毒效果,開水消毒雖然方便了大人,但是卻會坑了孩子。
  • 寶寶奶瓶開水燙一下不能消毒,這麼做才是正確的消毒方法
    專家表示應該不會中毒,但也給她提了建議,扔掉一起煮的奶瓶、牙膠,不是所有材料的都適合用蒸煮消毒,消毒前一定先看清楚產品說明書。現在很多媽媽都很注重寶寶奶瓶的清潔消毒,有推薦用奶瓶消毒液的,有推薦用沸水煮的,也有推薦用蒸汽消毒機的。除了消毒液,因為沒用過就不說了,今天天和大家說一下後面兩種的方法:煮沸法消毒和消毒機。
  • 給娃消毒奶瓶,你還覺得開水燙燙就行?寶寶不適可能就是這麼來的
    告訴我這個奶粉是某某國家進口的,那個奶瓶是她哪個明星同款,我除了偶爾答應一聲也不知如何回答,她看我完全沒有興趣,又開始和我傾訴最近孩子便便有點不太正常。這回我終於知道他家孩子便便不正常的原因了,寶寶不適可能就是這麼來的。攤上兩個這麼能糊弄的父母,不得不說這個小寶寶實在太倒黴了。每次消毒奶瓶,你還覺得開水燙燙就行?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燙一下就能消毒變乾淨?家長別太天真
    如果奶瓶清洗消毒很敷衍,就是坑娃於無形哦~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寶寶很受傷寶媽蓉蓉的奶水很多,一直都是母乳餵養的,寶寶白白胖胖,身體健康,很少有生病的時候。從懷孕開始,一直都是婆婆在照顧她。經過醫生的檢查和詢問,最後發現問題竟出在寶寶的奶瓶身上。原來寶寶每天喝完的奶瓶,婆婆只用開水燙一下就完事,認為已經消過毒了!然後再次喝奶時用水衝一下就倒母乳了。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太天真,這種行為寶寶很受傷
    俗話說病從口入,別看寶寶每天喝的都是母乳或者奶粉,也可能會出現健康問題,而根源很可能出在孩子的奶瓶上。出了月子沒多久,小鳳就把孩子交給了婆婆照顧,自己出門上班了。孩子每天喝的都是母乳,怎麼會細菌超標呢?問了婆婆才知道,原來每次餵完孩子以後,婆婆只用開水衝一下奶瓶就放在一邊了,下次喝奶的時候又再燙一下就繼續用了。「母乳中營養豐富,這樣不充分的清潔就給了細菌生長的機會。家長帶娃敷衍,受傷的是孩子。」聽完醫生的解釋,婆婆也表示很後悔。
  • 寶寶的奶瓶如何消毒才正確?醫生的答案很科學,不是用開水燙
    因為奶瓶是新買的,她就隨手拿燒開的熱水燙了燙,緊接著就要往裡面加奶粉,還好我立刻制止了她,說奶瓶還沒消毒就敢用,你也不怕寶寶染了病?文文一臉鬱悶,說我用開水燙過了,已經消過毒了。聽到此話我很無語,奶瓶的消毒步驟哪裡這麼簡單,她這反倒成了「開水燙一燙」就行了。
  • 寶寶奶瓶需要用開水燙嗎?爸媽正確使用奶瓶,做到細菌不殘留
    把奶瓶煮融這件事情一點都不稀罕了,小編鄰居家的爺爺奶奶就是這樣,生怕自己的寶寶把細菌吃了進去,要把所有關乎於寶寶的東西都要消毒乾淨才甘心,奶瓶不是燙過那麼的簡單,那是需要沸水去消毒,還有寶寶貼身的衣物,爺爺奶奶也是會很操心的一併放下鍋裡洗了,不用這樣真的好嗎?寶寶奶瓶需要用開水燙嗎?爸媽正確使用奶瓶,做到細菌不殘留。
  • 奶瓶用開水燙燙就行?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是這樣,別再繼續坑娃了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清洗奶瓶看起來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洗奶瓶這件事裡面還是有好多學問的,洗不對反而可能會讓寶寶生病。奶瓶作為寶寶們生活的必需品,天天都要往嘴裡送,如果不做好清潔,分分鐘就能反饋到孩子身上。那麼寶媽們平常是如何清洗的呢?
  • 奶瓶,細菌重災區!開水燙燙有用嗎?
    我曾經在群裡做了個調查:你們最常用的奶瓶消毒方法是什麼?然而90%的寶媽都是:開水燙燙。我們去飯店吃飯的時候,總會發現有些人用開水先「涮涮碗筷」,這樣看著超有儀式感,但是這真的有效嗎?其實不管你是沸水燙奶瓶還是餐具,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的。想要達到消毒的效果,奶瓶和餐具也都必須在沸水中煮上5分鐘以上,這樣也只殺滅80%的細菌。所以說開水燙一下奶瓶是完全不管用的哦!
  • 孩子的奶瓶太髒,要用正確方法清洗,不然孩子喝的奶是「毒奶」
    我的朋友青青最近生了個寶寶,然後他在媽媽群問如何清潔寶寶的奶瓶,我買一個可以自動洗奶瓶也可以消毒的消毒櫃,但唯一不好的就是洗的時候會特的麻煩於是青青說,每次寶寶喝完牛奶,他就直接把它扔進熱水壺裡,然後直接用開水燙完再餵寶寶。然而,就在上周,青青突然發現,即使她去熱水瓶加熱一段時間,嬰兒的瓶子沒有被清洗很乾淨。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寶媽圖方便省事了,卻「坑」了孩子
    不過奶瓶在長時間裝母乳或水之後,其實容易在奶瓶壁上形成痕跡,而寶媽們通常也會在用過奶瓶之後用開水燙一下奶瓶,因為他們覺得高溫能夠滅菌。但實際上寶媽不知道的是,這種開水燙奶瓶的方式,其實讓寶寶更加受傷害。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寶媽省事寶寶受罪90後媽媽小愛在帶孩子的時候很是小心,生怕自己操作不當,給孩子的身體造成損傷,在選奶瓶這件小事上更是慎之又慎。
  • 開水燙奶瓶真的能消毒嗎?別再坑孩子了,這才是正確的消毒方法
    相信在生活中,很多新手爸媽也是這樣給寶寶的奶瓶消毒的,但其實拿開水燙一下根本就達不到消毒的效果。首先我們用來燙奶瓶的水根本達不到100℃,而且在倒的過程中溫度只會更低;其次,燙奶瓶的這個動作只會維持幾秒的時間。而奶瓶消毒要達到的標準是:溫度高、時間夠!換句話說,就是奶瓶需要在100℃的開水中,煮沸3—5分鐘才可以。
  • 你會給奶瓶消毒嗎?並不是用開水燙那麼簡單,要注意這3個步驟
    有了寶寶之後,我們必須變得「無所不能」,只要是寶寶有需求,我們必須馬上解決,否則可能會影響寶寶發育和身體健康。其中有一些技能看似很簡單,但實際卻很複雜,就拿給奶瓶消毒這件事來說,很多家長都做錯了,導致寶寶腹瀉、腹痛,甚至還會出現更嚴重的疾病。
  • 奶瓶用開水燙一下就能消毒乾淨?小心坑娃,消毒奶瓶用這2種方法
    讓很多寶媽們憂心的是,寶寶經常和奶瓶親密接觸,所以很多寶媽們都認為定期給奶瓶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然而總有些新手寶媽或老人帶娃,因奶瓶消毒方法不對不小心坑了娃。婆婆經常拿開水燙奶瓶消毒,沒想到變成了坑娃:閨蜜曉曉有個4月齡的女兒,由於曉曉休完產假後重歸職場沒辦法哺乳,只能在公司母嬰室吸奶然後帶回去再用奶瓶喂,每回曉曉餵完都會給奶嘴、奶瓶、吸奶用具消毒。前陣子曉曉工作忙於是把給奶瓶消毒的任務交給了婆婆,並叮囑婆婆每日都要消毒。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圖方便,致細菌超標,寶寶很受傷
    奶瓶,幾乎是每個寶寶的日常用品。每次喝完奶後,都應該清洗乾淨,但若家長清潔方法不當,奶瓶可能就是[藏汙納垢]的好地方。常言道:「病從口入」,對於抵抗力弱的寶寶來說,倘若奶瓶每次都清潔不到位,很可能就會出現拉肚子、腹瀉、嘔吐等情況。
  • 孩子奶瓶用開水燙一下就ok?這麼敷衍,「坑」了寶寶還不知道!
    說到清洗奶瓶這件事兒,很多家長都非常的自信,感覺清洗奶瓶是一件小事兒,難不倒他們。但要是問他們,是怎麼給孩子清洗奶瓶的,就會說用開水燙一下,消消毒就好了。其實這樣的吸奶瓶方法,不合格的。很多家長就無語了,都高溫消毒了,怎麼還不合格呢?
  • 開水燙奶瓶真的能消毒嗎?你不得不知道的消毒誤區,看完速改
    自從有了寶寶以後,我是不自覺的就變得有潔癖了。經常想著病從口入,寶寶還那麼小,免疫力那麼弱,還喜歡什麼都往嘴裡放,所以寶寶身邊的很多東西我都是洗了又洗,就怕有點細菌什麼的給寶寶吃到肚子裡去。尤其是寶寶吃飯的傢伙奶瓶,我真的是費盡心思的去消毒,結果是走了不少的彎路,今天我就總結了一些我踩過的坑,希望大家不要再走這些彎路了。開水消毒我們最常見的誤區就是覺得用開水燙一下就消毒了,當然,這也是我最初的想法,可是後來事實告訴我,用開水燙奶瓶並沒有什麼用。
  • 走過多少彎路,才知道開水燙奶瓶不好,2種清潔奶瓶方法學起來
    不但要照顧寶寶日常的吃喝拉撒,而且要時時提防、處處小心一些潛在的危險和傷害!比如說清洗奶瓶這件事情吧,很多寶媽都會覺得非常的麻煩,每次寶寶喝完奶,就要給寶寶清洗一次奶瓶,真的是很辛苦。但最辛苦的不是這個,而是你之前用「開水燙奶瓶」的習慣,有一天突然有人告訴你,這樣對寶寶不好。是不是很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