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入門五法

2021-02-22 心元雙行

很多人談氣功,總喜歡高談論闊。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氣功屬於玄學。連氣是什麼都不知道,那麼講的再多,聽的再多,都屬於天方夜譚。所以,我反其道而行之,先讓大家感受到真氣,基本了解真氣是什麼東西了,然後再深入的和大家講什麼是氣功。

 

氣功的入門方法有很多,我先講第一個入門方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五個入門方法,第一個最為重要。只有在第一個方法無法理解,無法入門的時候,再去嘗試另外四種方法。

 

方法一:

 

首先,大家找個安靜的位置坐好。坐姿,越舒適越好,不要求打坐。可以坐在椅子上,也可以是床上,只要求舒適放鬆。

 

坐好後,伸出自己的左手食指,摩擦左手食指的指尖,讓指尖生成觸覺。

 

在這裡說明下,摩擦指尖的目的,是生成觸覺,通過觸覺感受到自己的指尖。人在正常情況下,是很難感受到自己身體的某些部位的,只有通過外部觸覺的刺激,才能感受到自己的身體部位。所以,通過摩擦指尖,就可以讓大家感受到自己的指尖。

 

當通過摩擦指尖,通過觸覺感受到指尖後,然後,大腦放空,全身放鬆,特別是手和手指,一點力氣都不能用。趁著觸覺的餘韻還在,用心感受指尖,感受十分鐘左右。

 

很多人不明白,什麼是用心感受。

 

感受,通常是指的觸覺和體感。體感,就是身體的感受。風吹在身上,肌膚會有涼意,被針刺,會感覺到疼,用手拿東西,手就會有感覺,這就是體感。我們平時的觸覺等體感,都是被動性的感受,而練功,則是主動性的,有意識的去感受自己的身體部位,以及需要意守的穴位。

 

這個用心感受,就是集中心神,感受指尖的體感。

    

摩擦指尖後,指尖會有觸覺,通過觸覺感受到自己的指尖。當停止摩擦後,指尖會留有觸覺的餘韻,通過觸覺餘韻,還能夠在短時間內繼續感受到自己的指尖。這個時候,大腦放空,身體放鬆,再接著主動性的用心感受自己的指尖。

 

當用心感受指尖十分鐘左右,指尖就會出現異樣的感覺。微微發熱,發脹,發麻,針刺,或者跳動感等等。

 

如果指尖出現這種感覺,就說明練法正確。

 

指尖出現感覺了,就順著感覺,繼續用心感受下去。

 

正常情況,累計感受指尖的時間,達到了三個小時,指尖就會出現沉重發脹的感覺。

 

有人會問,沉重是什麼感覺。我要說的是,先不管什麼是沉重感,因為這種感覺很難準確的描述。只有你自己感受到了,才會明白,原來這就是沉重感。

 

這個累計感受指尖達到三個小時,意思就是,假如每次感受指尖半個小時,那麼累計練功六次,就是累計時間三個小時。

 

當累計練功三個小時以上,指尖就會開始出現沉重感和比較強的發脹感。

 

指尖沉重發脹後,再接著練一兩個小時,指尖的沉重發脹感比較強烈後,就換一個位置感受。再用感受指尖的方式,感受左手掌心勞宮穴。

 

勞宮穴的部位,在中指正下方掌心處。同樣,感受掌心勞宮穴三個小時左右,勞宮穴就會沉重發脹。

 

當勞宮穴出現沉重發脹感時候,不要停止練功,這時候,緊接著繼續感受食指的指尖。當指尖沉重發脹後,再緊接著感受勞宮穴。就這樣,指尖和勞宮穴來回切換感受。

 

就這樣,指尖和勞宮穴來回切換感受,練上幾個小時,你就會發現,有什麼東西在食指流動。仿佛水銀,又仿佛氣流。

 

甚至,有的人整個手掌都會充滿氣感。

 

在感受指尖和勞宮穴過程中,出現的沉重發脹感,就是真氣。

 

用心感受,就是功法中常說的意守。

 

意守指尖和勞宮穴的功夫,如果繼續深入練下去,就是心印無極返元功。

 

具體練功方法,先練左手食指。左手食指經絡打通了,再是中指,接著是小拇指,然後大拇指,最後無名指。左手練完練右手。

 

在練功的過程中,你會逐步掌握如何用心去控制真氣的流動。

 

此功法,可以用作手部硬氣功的內練功法,作為祛除暗傷,保養手部的手段。另外,手部因過度勞作損傷,或者手部痛風,皆可以此法消除。手部哪裡不舒服,就引導真氣衝擊哪裡。

 

 

方法二:

 

有那麼一部分人,精神狀況不是很好,注意力不能夠集中,往往意守一兩分鐘,就開始思緒縹緲,心煩意亂。所以,針對這部分人,我們需要換一個方法。

 

緩緩吸一口氣,然後保持吸氣的狀態,不要呼氣。因為不換氣,人就會缺氧。人在缺氧的狀態下,心跳就會加劇,人就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心跳。

 

當感受到自己心跳的時候,依然保持不換氣的狀態,嘗試讓心跳帶動整個胸腔跳動。

 

當過分缺氧了,這時候就換氣。換氣完畢後,繼續重複上述動作,感受心跳,嘗試讓心跳帶動整個胸腔跳動。

 

由於肺部保持吸氣狀態不呼氣,胸腔就會形成一個類似的鼓。而心跳,就成了鼓槌。讓心跳和胸腔形成共振,以心跳帶動胸腔跳動。

 

當胸腔能夠跟著心臟跳動了,就再這樣練上幾天,讓狀態穩定些。然後,再嘗試,把胸腔的跳動,慢慢壓縮至胸口那一塊。隨著這樣練習,胸口羶中穴,就會像脈搏一樣,跟著心臟跳動起來。

 

當羶中穴形成脈搏一樣跳動並且穩定幾天後,再以羶中穴的跳動,帶動劍突骨下方的巨闕穴,也就是心窩跳動。

 

心窩跳動後,再嘗試,腹式呼吸,把氣吸到腹部,讓心跳帶動腹部跳動,心跳和腹部形成共振。

 

當心跳和下腹形成共振後,丹田就會開合,人體的元氣就會自動向丹田匯聚,丹田逐漸開竅。

 

當丹田開竅後,這個時候,注意力散亂不能集中的問題,也好轉的差不多了。

 

此時,採用腹式呼吸,緩緩吸氣,把氣吸到下腹,保持微微吸氣狀態,不要呼氣,意守丹田十幾秒,再緩緩呼氣。呼氣的時候,同樣意守丹田。

 

如此這般,丹田開合,形成最初步的胎息,真氣緩緩在丹田匯聚,逐漸真氣充盈。

 

需要注意的是,此法有一定的副作用。大家可以淺嘗輒止,如果身體出現什麼不適症狀,即刻停止。如果身體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那麼即可以此法作為入門手段。

 

方法三:

 

大家基本都能夠做到腹式呼吸,把氣吸到腹部。那麼,大家腹式呼吸的時候,用心感受下腹,嘗試把呼吸的部位壓縮至下腹,也就是肚臍下方的腹部,嘗試用下腹呼吸。

 

當大家能夠做到只用下腹呼吸的時候,在把呼吸的部位,壓縮至丹田那一塊拳頭大小的位置。

 

當大家能夠做到只以丹田那個部分呼吸的時候,真氣就開始在丹田蘊生,逐漸丹田氣足,開始入門。

 

方法四:

 

呼吸的時候,稍微放慢,然後用心感受自己的雙肺。也不用刻意的去意守,微微用心感受下肺部即可。

 

這樣練上一段時間,肺部或者會發熱,或者不會發熱。但是,肺部必定會慢慢的發緊,或者有壓迫感,或者肺部會出現無力感,或者呼吸變得不夠流暢。

 

當肺部出現上述感覺後,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

 

這時候練功,呼吸速度儘量放慢。吸氣的時候,用心感受雙肺,呼氣的時候,意守胸口。胸口開始發熱,並且整個肺部的壓迫感,開始朝胸口匯聚。

 

當胸口的壓迫感比較強烈的時候,吸氣用心感受肺部,呼氣意守胸口羶中穴。

 

此時,羶中穴開始發熱,並沉重發脹,真氣充足。

 

以此法入門,真氣會干擾肺部的正常呼吸,經常出現呼吸紊亂,並且缺氧的現象。這個時候不要驚慌,只需要暫停練功,正常呼吸幾次,然後再接著練功即可。

 

方法五:

 

在方法三中,讓大家通過腹式呼吸帶動丹田呼吸。那麼,大家還可以用腹式呼吸,帶動心窩呼吸。

 

先正常腹式呼吸,呼吸速度儘量放慢,然後把呼吸部位逐漸壓縮到胃部,再逐漸壓縮到心窩部位。

 

當心窩部位出現呼吸感的時候,舌頂上顎,吸氣自然吸氣,呼氣意守心窩,並且呼氣速度儘量放慢。心窩開始發熱,並隨著練功時間的增長,心窩開始沉重發脹,真氣生成。

 

舌頂上顎就是用舌尖輕輕抵住上牙齦。舌頂上顎的時候,儘量以輕鬆自然為主,不要過於刻意。

 

上述五種方法,基本上可以讓所有的人步入氣功的門檻。

大家感受到了真氣,那麼,我再講一些比較深入的東西,大家再結合一些資料,基本上都可以理解我所講述的東西了。

如果您覺得有用,就請多多支持。您的支持,就是作者更新的動力。

相關焦點

  • 道家氣功怎樣入門?
    很多功友煉習道家氣功多年,卻是一直沒能收到應有的效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沒入門,這裡其實涉及方方面面的原因,這裡,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道家氣功入門的方法和標準及注意事項等。供大家參考。道家氣功功法的特點是性命雙修,在性功和命功方面都有修有證,所以這裡我們把入門分為性功和命功兩部分來探討。 那麼,性功和命功要修到什麼程度才叫入門呢?
  • 初學氣功入門知識彙編
    這在氣功鍛鍊中是入門的功夫。它的重要作用在於動中求靜,入靜養神,調息養氣,具有暢達氣血、疏通經脈、強體壯力、柔筋健骨的作用。其特定的姿勢本身有一定的保健和治療作用。如站式可改善高血壓、神經衰弱病人的某些症狀;靜坐和靜臥可調節高級神經系統機能,消除緊張和疲勞。  調身的方法  調身的方法不外姿勢與動作兩方面的調控。歸納起來,為坐、臥、站、走四種。
  • 簡單易練的氣功入門法
    練氣功的方法, 古今中外都是圍繞著放鬆、入靜、呼吸三項要領各種練功方法對放鬆的要求都是大同小異的,無非是取 種利於氣血通暢的姿式 臥 坐、 站均可, 只要自然就行。      然而 入靜加呼吸的具體方法卻是五花八門、 初學者無所適從。如自然呼吸 深呼吸 腹式呼吸、潛呼吸, 逆呼吸、喉頭呼吸 還有停頓呼吸等等 那麼,到底哪一種方法適用呢?
  • 氣功真的存在嗎?權威專家汪衛東:氣功強身健體,還能治病
    曹大爺今年60歲,是西安人,從退伍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曹大爺接觸到了氣功,從此便愛上了氣功。每天都要跟著師父練上兩招心裡才舒坦。曹大爺說:「氣功強身健體,養生除病,40年了,我一直堅持,所以別人都說我年輕。」說完,曹大爺還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其實,氣功我們常常聽說,但是只是在武俠小說裡,或者電視劇情節裡,有人甚至會問,氣功真的存在嗎?
  • 以快打慢五法
    以快打慢五法 以快打慢五法鄧許庚
  • 想學氣功 入門基礎 怎樣練氣功 ? | 三華聚頂
    1.掌握練氣功的三要素:調息、調身、調心  修練氣功,首先是要在調息、調身、調心上下功夫。  (1)調心,就是自覺控制意識活動,這是氣功鍛鍊的中心環節。難以入靜是初練氣功的一大障礙,由於入靜與練功效果有關,所以初學者往往求靜心切,這反生急躁,越練越煩,更難入靜。  入靜,就是通過意守,改胡思亂想為靜思專想,進而做到無思無想,恬靜愉快,悠然自得。意守,就是把注意力集中於體內某一定部位或某種活動,或意想某種對身體有益的事情。最常用的意守方法是用呼吸結合意守丹田。
  • 出馬仙_仙門常用小兒收驚五法.
    今天寫的這篇文章,是仙門裡常用的小兒收驚五法。小兒受到驚嚇後,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哭鬧、尤其是夜晚哭鬧不止、厭食、焦躁、高燒或低燒不退、打針吃藥無效、說夢話等。現在越來越多的90後為人父母,仙門裡傳承的很多治療小兒驚嚇的法門,已經失傳,無處可問。今天特總結出來,希望可以幫上更多的人。仙門常用小兒收驚五法(一):立筷子。 此法適用於小兒被家鬼、外鬼衝撞後,而造成的失魂病情。
  • 道教氣功養生
    ☯修行交流,請加私人微信號:G-jie8023☯一、道教養生功法道教養生之養生三字經道家養生功法,之開通奇經八脈之固精關門法道教養生之起床前的養生之道道家通俗易懂的養生之道道教養生需要遵循「十不過」原則人體自身就具有補氣法清靜真的可以生長智慧嗎,道家教您怎麼練習靜坐法想要養生必須卸下心靈的包袱精神,調養是冬季養生的關鍵所在道家養生入門的悔過遷善之遷善道教養生具有科學依據道家養生有哪三宜與忌道德經的自然思想來有助於養生什麼是道家的玄門回春功道家有何等養生方法道家養生方法有哪三種
  • 「戲曲大觀」手眼身法步 且說京劇「五法」
    那絲竹管弦的情調那粉白脂紅的喜悅和憂傷無不精美絕倫京劇作為國粹,粹在哪裡說是精妙,妙在哪裡今天,文旅君帶您了解神奇的京劇「五法戲班將其稱為「五法」。【手】京劇演員手的姿勢與手的動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以「雲手」為例,「雲手」是一種常用的程式動作,它是通過雙手、雙臂相互協調的動作,構成舞蹈化的姿態,用以表現人物的精神氣度。「雲手」的手勢,根據不同的行當、不同的人物性格,有各自不同的表現方式。
  • 龍珠:經典絕技龜派氣功,它的衍生潛力被龜仙流開發到極致!
    可惜,沙魯雖然天賦異稟,瞬間學會此招,但僅僅是入門而已,和悟空這種專研此招十數年的老手相比太嫩了,哪怕是悟飯也比沙魯理解的更透徹。 但不可否認,沙魯的龜派氣功不如悟飯的龜派氣功持久爆發,導致最終被反殺。
  • 氣功修煉之我見
    練功目的本來,修鍊氣功的目的是很明確的,無非是強身健體。只是這些年來媒體對 特異功能的宣傳過火,導致了這麼一種現象:似乎練氣功就是為了出特異功能。 再加上某些氣功師的有意誤導,使得學功者的練功目的嚴重偏離了正確的方向, 追求那些根本就不可能練出的特異功能,表面上看來似乎是目標高遠,但卻不符合氣功修煉的規律。
  • 氣功的分類
    軟氣功(順氣)軟氣功(又稱順氣)用於養生、防治疾病的各種功法。「硬氣功」、「軟氣功"是人們習慣的但非科學的稱呼。所謂硬氣功者,是氣功師把真氣運到身體某一部分,使局部組織發生暫時性的變化,從而呈現出超人的機能。實際上也是真氣功能的表現。
  • 低氧運動:一網打盡 所有氣功
    只要進入超低氧狀態,就能如水就下,輕鬆做到二氣隨心,所以低氧運動會比氣功更有效率,能一網打盡所有氣功,取代所有氣功。    氣功雖在中國源遠流長,但古往今來沒幾個人真懂氣功,本人是史上最懂氣功的人。    在普遍認知裡,以為有了三調是氣功;能開發潛能,健身養生是氣功;打坐是氣功,太極拳,易五六八等是氣功,但這些認知都是錯的。健身養生開發潛能等等,這些只是氣功的功能作用,不是氣功本質。
  • 巨贊大師談氣功,佛教有沒有氣功?入靜的區別?
    他不僅對佛學造詣極深,而且精通中醫理論,對醫學氣功事業的發展極為關心。我們有幸與巨贊法師長談,聆聽了法師對氣功的見解與教誨。其中,有兩個學術問題有必要寫出來,供大家思考。其一,佛家是否有氣功?當我們提到這個問題時,巨贊大師侃侃而談。他認為佛教裡是沒有氣功的,也沒有氣功這個詞,但是佛學裡講修持,如坐禪、臥禪等。
  • 健身氣功的類型:動功,靜功
    放鬆功強調的是心身放鬆,而松靜功的核心是在放鬆功的基礎上,神志越來越寧靜,逐漸達到氣功態。 所謂神志的寧靜和氣功態是指意識由普通的清醒狀態進入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特殊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練功人除自知自己是在練氣功外,大腦皮層的其它部位進入到主動休息抑制狀態。當練功人處於這種狀態時,身體會產生一種飄飄然的舒適感。身體的感覺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 國家體育總局氣功中心明確11種健身氣功推廣功法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 日前,國家體育總局氣功中心發出《關於健身氣功推廣功法目錄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了包括易筋經、八段錦等11種健身氣功功法。為進一步加強健身氣功管理,確保健身氣功健康發展,保障參與健身氣功鍛鍊群眾的身心健康,現將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推廣的健身氣功功法目錄公告如下:一、健身氣功·易筋經二、健身氣功·五禽戲三、健身氣功·六字訣四、健身氣功·八段錦
  • 氣功的原理
    四 氣功的原理闡述了氣和精,氧氣和月經精液之間的關係之後,讓我們來具體探討氣功的運行機制。
  • 健身氣功特性分析
    健身氣功的創編,正是基於現代社會對於健康的普遍需求,將傳統氣功進行改編與創造,自覺發揮氣功在促進人體健康上的獨特性作用,以服務於現代人的健康理念與需求。作為一種民族傳統的體育養生形式,與其他助益於人類健康的運動形式相比,以健身氣功為代表的中國氣功在促進人類健康上具有其項目特殊性。
  • 練氣功到底練什麼?| 三華聚頂
    如果氣等於能量,練氣功就是學習在身體裡聚集氣功能量的方法。等到身體裡的氣功能量積蓄到一定強度,就可以讓我們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甚至可以讓我們常遇善緣,有個幸福快樂的人生。如果能夠積蓄氣功能量到某個特殊強度,還會產生人們津津樂道的特異功能,而特異功能又反過來幫助我們獲得更大更高的氣功能量,能左右我們的人生。簡要地說,氣功能量是一切美好的根本源頭,其他效益是氣功能量增強的副產品。
  • 以「氣功」扯虎皮做大旗的騙局,把強身健體的氣功傳得玄乎邪乎
    氣功作為一種中國傳統的保健、養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調息,調身,調心)為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但不知什麼時候被一些別有有心的人拉虎皮扯大旗,傳得那叫一個玄乎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