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高手施逸民:全國第一個用瘦金體抄寫《資治通鑑》的人!

2021-01-14 地方事

我於2016年10月開始在網上發帖撰寫「溧陽民間高手集錦」,至今已有兩年多,寫了二十多位溧陽民間高手。

今天,我的《高手在民間》來到了第二十五帖「溧陽民間高手集錦之二十五」,我的標題是:用瘦金體抄寫《資治通鑑》全國第一人!我寫的這位民間高手就是溧陽南渡鎮西圩木杓兜村的施逸民。發現施逸民這位民間奇才,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朋友聚會上發現的。當坐在我旁邊第一次見面的施逸民說他花十年時間手工抄完300多萬字的《資治通鑑》時,我正好一口酒剛呷到嘴裡,酒杯端在半空,眼睛緊盯著這位近70歲的老者,也許此刻,空氣也凝固了!

因為,符合我理想中的真正的溧陽民間高手畢竟太少了,在收集和撰寫民間高手中,我對民間高手又有了新的認識和追求。我和施逸民聊天是在他南渡鎮他的家中進行的。1952年10月22日,施逸民出生在木杓兜村的施家。爺爺當年是一位上進心很強、積極要求進步的青年,不久他以自己的學識和才幹加入了民國政府中央調查統計局,俗稱中統。爺爺奶奶共養了五個男孩,施逸民的父親是老二。五個兒子後來有做工人的,有開店經商的,有當老師的,有當兵的,這一家子工、農、兵、學、商全有了。

到了施逸民這一代,父親養了他們弟兄姊妹六個,施逸民也是老二。到了8歲,他在木杓兜村的村小上學了,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他獲得的獎狀幾乎把老家堂屋的老牆貼滿了。到了1966年,他來到了南渡中學上初中,不幸的是,他遇到了動亂的年代,學校停課鬧革命,大字報滿天飛,初一還沒念完的他無奈回到了家中,雖然後來南渡中學給這些學生頒發了初中畢業證書,但他們的實際文化程度只是小學畢業生。

到了16歲那年,老實巴交的老父親託人讓施逸民跟人學木匠,來到了溧陽老城北門水橋頭蠶桑催青式老房開始了木匠生涯。滿師後他一開始是跟著別人幹,不久就自己幹。這期間,他做家具、造房做門窗、種田什麼都幹,一切都是為了生計,為了餬口。1976年,江蘇電力建設第三工程公司來溧陽招工,好在那時不查祖孫三代了,再加自己的老父親是實篤篤的農民,又有木匠技術又有文化的施逸民榮幸被省電建三公司錄用為合同工。

大家知道,這合同工就是臨時工,幹得好單位就留你,幹得不好讓你回家。這個省電建三公司雖是省級公司,倒也是用人才的地方,正所謂「鐵打的營房流水的兵」,在猶勝劣汰的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聰明能幹的施逸民一直被單位所重用。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小木匠成長為生產、安裝、建設第一線的帶班人,項目經理、工地負責人。後經嚴格的國家考核,成為一名國家高級技師!嚯嚯,一位小學畢業生,最後竟然成為高級技師,一路走來的歷程,這不得不讓人佩服不已!

但更為令人讚賞的是他在業餘時間,做了一件簡直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我在採訪時專門詢問他花整整十年時間,用毛筆手工抄寫370萬字的《資治通鑑》的情況。施逸民說,我在電建公司工作,業餘時間比較多,我又不會搓麻將、打牌,空餘時間基本都是用來看書。《資治通鑑》我看了多遍,愛不擇手,有一天我突發奇想,何不把它抄下來呢,其一可以打發時間,其二可以練習書法,其三也是閱讀的過程。從2005年開始,他動手抄寫《資治通鑑》,每天堅持至少抄寫兩小時,「一開始抄的時候覺得特別無聊乏味,但抄了一段時間後,就抄出趣味來了,既學到東西又很有成就感」。從抄寫《資治通鑑》開始,無論公司的項目到哪兒,施逸民身邊都隨身帶著筆墨紙硯,只要一有空閒,便進行抄寫。在鹽城、徐州闞山、安徽銅陵,甚至新疆伊犁的尼勒克縣,都留下了他手抄《資治通鑑》的身影。2014年底終於大功告成。10年間,他用禿了一百多支毛筆。

昨天我在施逸民家,見所有的手抄本被整齊地碼在一起。輕輕打開後,讓略懂一點書法的我輕聲叫了起來:「哇,全是用宋徽宗瘦金體抄寫」!施逸民說:「整部手抄本共170本、370萬字,全部壘起來可達1.6米高,有100多斤重。

今年67歲的施逸民興趣十分廣泛,從2012年開始,他就開始參加業餘的文藝活動。他非常喜愛樂器,家中的琵琶、笛子、邧、板胡、月琴、單簧管等隨處可見,而且他的琵琶演奏和板胡演奏的水平很高,經常可以看到他演出時的身影。

在網絡搜索了一下,就全國而言,2001年,北京的延慶縣有一位70歲的老人曾經手工抄寫《資治通鑑》,最後贈送給了延慶檔案局。而我市的施逸民則是全國唯一的一位用宋徽宗瘦金體抄寫《資治通鑑的》的傳奇人物,也是全國有史以來抄寫《資治通鑑》第二人。

用瘦金體抄寫《資治通鑑》全國第一人施逸民

整部手抄本共170本、370萬字,有100多斤重

每本手工抄寫的《資治通鑑》的書名、時間、起止頁標得一清二楚

用瘦金體抄寫的《資治通鑑》內頁

本文作者:平陵一哥

相關焦點

  • 高手用鋼筆抄寫《金剛經》,字字娟秀、功力深厚,堪比「印刷體」
    很多人問硬筆書法算不算書法?硬筆書法跟軟筆書法的關係是什麼?從整個書法史的發展歷程來看,只有早期的甲骨文屬於真正的硬筆書法,因為只有前期的甲骨文乃是用硬物刻畫,這時候的書體還並為完全成熟,成熟之後的書體,多是用動物毛寫就,能夠產生更為豐富的藝術效果。
  • 宋徽宗瘦金體很有名,卻沒有人用瘦金體寫春聯,是因為這兩個原因
    首先這與人們的書寫春聯的習慣有關係,常見的春聯字體肥厚飽滿,符合人們的審美,所以很多人不願意用瘦金體寫春聯。瘦金體的書法具有一種瘦硬之感,鋒芒畢露,在運筆上輕落重收,墨色對比鮮明,藝術性很強。春聯更注重雅俗共賞,瘦金體的藝術性則強一些,瘦金體在書寫的時候,宜小不宜大,如果把瘦金體放大書寫,在筆畫上就會略顯單薄,有失精巧風韻。春聯的字體略大,用瘦金體就會失去原有的風韻。
  • 聊聊瓷器上的瘦金體
    從現今書法界以及抖音上出了不少瘦金體視頻看的話,瘦金體還是蠻受人喜歡的。下面照抄一段瘦金體字體的評論,以便大家對瘦金體有個大概印象。「宋徽宗所作楷書,筆道瘦細峭硬,極富有彈性,運筆挺勁而犀利,具有秀媚灑脫的風神,應該是信奉」書貴硬瘦方通神」的信條,「瘦」是其最主要的審美特色,這順應了整個時代尚意重韻的洪流。
  • 瘦金探秘 || 邱金生~怎樣寫瘦金(1)用筆之法
    我們的瘦金文具書店也推出了專用練習瘦金體的「瘦金體文房四寶套裝系列」,可根據需要選擇,目前已推出《初學者楷書千字文三件套》《鋼筆書法三件套》《行書千字文三件套》《草書千字文三件套》《瘦金體正楷合集練習套餐》《瘦金體行楷合集套餐》《瘦金體行書合集套餐》《瘦金體碑刻合集套餐》等系列,每個套裝中包括特製瘦金專用筆、專用臨摹版、逐字分析字帖等。
  • 宋徽宗瘦金體字帖真跡,值得收藏!
    ,亦稱「瘦金書」或「瘦筋體」,也有「鶴體」的雅稱,是楷書的一種。這是趙佶瘦金體的代表之作。清代陳邦彥曾跋趙佶瘦金書《穠芳詩帖》:「此卷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徑,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既是對這一詩帖的評贊,也是對「瘦金書」的藝術效果的很好概括。
  • 瘦金體極美,為什麼卻有人說它不好?
    瘦金體美觀、乾淨、大方、好看,宋徽宗的瘦金體的價值,從拍賣市場上的價格,就能看出大家對他的作品的認同。目前遺留的他親手寫的書法,拍賣出了一個非常高的價格,達到了9億!既然瘦金體這麼好,為什麼小編卻聽到另外一種聲音,說瘦金體不好?然而,再一聽他們講的原因,不禁啞然失笑。小編回覆:瘦金體無辜躺槍,你確定她是不欣賞瘦金體,還是不欣賞「哥的」瘦金體?
  • 易烊千璽:我最喜歡寫「瘦金體」!
    易烊千璽:我最喜歡寫「瘦金體」!歷史上的宋徽宗獨創了瘦金體,千百年來獨領風騷,讓許多人都流連忘返,爭相效仿。甚至於把宋徽宗千裡江山滅了的金國,該國的「一代雄主」金章宗,對於瘦金體也是偏愛有加。易烊千璽小編在說易烊千璽的瘦金體之前,先為大家說說歷史上的瘦金體是什麼樣?
  • 瘦金體字帖匯總
    趙佶中期瘦金體作品(學習瘦金體必備字帖,建議下載)   下載連結:https://pan.baidu.com/s/1ebVSgWJYRQN7hD97mrxVnQ密碼:729w閏中秋月下載不了的點擊下面連結
  • 宋徽宗的瘦金體,筆法精湛字體舒展,卻很少有人用瘦金體寫春聯!
    說到瘦金體,大家並不陌生,這種字體現在很常見,瘦金體常常出現在印刷品中,也有很多書法家練習瘦金體,但是卻很少有人用瘦金體寫春聯,這是為什麼呢?眾所周知,瘦金體是宋徽宗獨創,這位被稱為昏庸的皇帝,卻可以創造出獨步天下的字體,在這點上還是值得後人稱讚的。
  • 全域旅遊,常州溧陽示範了什麼
    全域旅遊新生態,處處綠水青山 30年來,溧陽曆屆領導班子換人不換圖,接力走好綠色發展路,精心治山理水,悉心描山繪水,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十三五」期間,投資7億餘元治理水庫、重點塘壩,6.3億元保護天目湖水源地,12.8億元推進區域治汙一體化,14.8億元開展全域農村生活汙水治理。
  • 書法 | 宋徽宗瘦金體真跡83圖 來欣賞一下
    本文3468字83圖,預計用時27分鐘,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工筆畫部落。聽琴圖瘦金體是宋徽宗創造的書法字體,亦稱「瘦金書」或「瘦筋體」,也有「鶴體」的雅稱,是楷書的一種。他早年學薛稷,黃庭堅,參以褚遂良諸家,出以挺瘦秀潤,融會貫通,變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風格,號「瘦金體」。
  • 江蘇溧陽,為何值得一去?
    這片區域不到全國陸地國土面積的4%,卻有著2億多人口,創造出中國近1/4的經濟總量。它處於滬寧杭金三角區內,從這裡出發,很輕易就可以抵達長三角的其他城市。湖水給了溧陽底色,群山賦予了溧陽秀麗。    它是世界的長壽之鄉、長三角生態創新示範城市,也是江蘇省唯一獲評的「中國天然氧吧」。
  • 徽宗的書法是一絕,但為何他的瘦金體少有人學?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徽宗的書法是一絕,但為何他的瘦金體少有人學?原因你可能想不到要說到歷史上文風最濃的王朝,那麼就不得不說起宋朝。而在宋朝,很多皇帝必備的技能就是書畫,而寫詩也不在話下。但是要說起書畫造詣最高的,則是非宋徽宗莫屬。
  • 美女寫《瘦金體》,練習10年寫出創意美!網友:字和人一樣好看!
    要問歷史中最有個性的字體那應該就是瘦金體了吧?瘦金體是宋朝的一位皇帝叫宋徽宗所創,這種字體非常的個性,所以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如果你是一名書法愛好者,那肯定也對宋徽宗的瘦金體非常的熟悉吧,我們看到上面的這幅書法作品正是出自宋徽宗趙佶之手,這種字非常的個性,筆畫纖細,而且八面出鋒,因此這種字體也贏得了後世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流傳到現在也是非常的受歡迎,雖然這種字體對於書寫者的毛筆功底要求非常的高,但是也阻擋不了書法愛好者的練習,比如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福建電工美女叫胡歡
  • 宋徽宗瘦金體——《賜闢雍詔書碑》考釋與《千字文》
    他身通百藝,書畫尤工,創立的楷書中的《瘦金 體》,鐵畫銀鉤、筆道瘦硬,頗有特色。此碑再現了「瘦金體」的書法藝術。《宋徽宗賜闢雍詔書碑》高大厚重,由碑身、碑座、碑頭三部分組成。現僅存碑身。碑身高280釐 米,寬110釐米,厚36釐米。碑上部為宋徽宗趙佶 撰文並書寫的賜昭明文。正書,15行,238字,字方 寸餘。
  • 瘦金體字帖臨摹好還是凹槽,凹槽練字板有無效果看完不用到處問了
    瘦金體字帖臨摹好還是凹槽,凹槽練字板有無效果看完不用問我了瘦金體是確實是漂亮的字帖,在小編第一眼看上去就被吸引住了,如果你說他不夠厚重吧,但是又很有勁兒,看上去,給人一種乾乾淨淨,勁頭十足,又很有特點的字。筆畫的特點也比較突出總有一種看不完,看不厭的感覺。
  • 實用乾貨:瘦金體技法詳解(高清大圖)
    古人曾留下『書貴硬瘦方通神』這句話,還沒說出要硬在哪瘦在哪呢,就很不負責任的神隱了。害得許多後人研究它用它來練書法時,曲解其意,在該硬的地方瘦,或在該瘦的地方硬,形成一種很挫折的奇觀。我認為寫瘦金書法時,硬要硬在轉角,瘦要瘦在腰身。我以前設定轉角要方,但是「方轉角」並不能涵蓋所有的態樣,因為轉角有時不到90度。但無論轉角是幾度,轉角處不能圓潤這個基本精神是跑不掉的。
  • 別diss秦檜了,你每天用的這種字體據說還是他創造的
    說到靖康之恥,除了《射鵰英雄傳》,很多人能夠聯想到的還有嶽飛和秦檜。在嶽飛墓前,後人用生鐵鑄了秦檜的像,五花大綁,垂首低跪,凡是路過的人都會對著這個鐵像吐一口唾沫,導致秦檜的後人也無地自容,還留下一副對聯:「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墓前愧姓秦。」
  • 瘦金體臨帖練習方法技巧
    提示:請點上方藍字↑↑楷書行書硬筆書法 訂閱關注《楷書行書》 書法作品欣賞瘦金體運筆靈動快捷
  • 瘦金探秘 ‖ 邱金生:怎樣寫瘦金(12)移魂大法之逐字分析法
    所以我們叫它為移魂法下面,以瘦金書貼《夏日詩貼》為例,介紹移魂法的具體操作步驟:  第一步:把《夏日詩貼》複印一份,最好印成每個字2-2.5公分大小(用原貼也行,只不過當你練成之後,字貼會慘不忍睹)。  第二步:用削尖的鉛筆在每行字的中間適當的位置劃一條垂直線。如圖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