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女生,開始追求精緻的生活,她們不僅愛好買衣服,在化妝品方面也願意「下血本」。為了滿足廣大女性的需求,目前,美妝店也是遍地開花,而在美妝領域,有一個品牌不得不被提及,那就是屈臣氏。
說起屈臣氏,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吧,基本上很多女性,都或多或少曾經逛過屈臣氏。在屈臣氏中,除了有各種各樣的化妝品、護膚品之外,只要女性有需求的商品,在屈臣氏都能夠找到,所以,在逛街的時候,只要看到屈臣氏,都會進去逛一逛。
從基礎護膚到彩妝單品,從日用洗護到零食軟飲,品類齊全的屈臣氏曾一度掏空了少女們為數不多的零花錢。而屈臣氏也是一家外來品牌,以英國藥店起家,在1989年,屈臣氏在北京開設了中國內地第一家門店。屈臣氏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迅猛,門店數量不斷增加,會員規模也超過了上萬人。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屈臣氏在中國的門店數已經達到了3947個。隨著門店、會員數量的激增,讓屈臣氏在中國市場的覆蓋面也越來越大,其業績也得到了快速增長。
在2019年,屈臣氏中國區銷售額為245.9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25億元),較去年同期保持著3%的增長。從各方面來看,屈臣氏的表現都不錯,也創下了實體零售神話,然而,如今屈臣氏的神話卻在逐漸「破滅」。
8月6日,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公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屈臣氏全球銷售額為736.2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660.07億元),同比下降11%。其中中國區銷售額為88.0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78.92億元),同比下降30%。
這是屈臣氏有史以來財報上公布的最大業績跌幅。而屈臣氏業績之所以大幅下滑,也是受到了大環境的影響,屈臣氏在2月份有多達2500家門店停業,在4月份,內地的門店才逐漸重新營業。
由於停業幾個月,從而讓屈臣氏的銷售額大幅下跌。事實上,不僅僅是今年上半年,在近些年,屈臣氏的日子都不好過,從2015年開始,屈臣氏在中國的業績就出現了停滯增長,在2016年還出現了首次營收負增長。
隨後的幾年中,屈臣氏也進行了一些改革,比如高層換血、拓展外送服務等等。然而,一系列的嘗試,從目前來說,並未讓屈臣氏的業績有所改觀,對此,有網友認為,屈臣氏之所以銷量下滑,還因為這群人成為了一大敗筆,那就是導購。
只要去過屈臣氏的人,基本上都會有被屈臣氏促銷員推銷產品的經歷,有時候進入屈臣氏你會發現店內的導購比消費者還多,無論消費者是否有意願,導購都會不斷介紹產品,這也成為了屈臣氏的一大詬病。
過多的店內促銷,很容易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以至於,不少網友直言,最怕導購來推銷,所以就選擇不去屈臣氏了。事實上,我們會看到很多實體店都會有導購,為何消費者會對屈臣氏的導購很反感呢?
有消費者表示,屈臣氏的導購只會一味地推銷屈臣氏自己的產品,很多消費者在導購不停的推銷下,無奈買下了產品,但是會發現這些產品並不好用,會感覺被「坑」了。正因如此,有人認為,屈臣氏瘋狂的導購,正在「趕走」消費者,因此,屈臣氏也該對「煩人」的導購進行改變了。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