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張天師》女主角是誰?
影院的暫時退場讓觀眾少了一項娛樂選擇,卻促成了網大的「質變」。
在過去的6個月裡,院線電影《囧媽》、《肥龍過江》先後「下凡」試水網播,引起了行業震蕩的同時也拔高網絡電影的平均製作水準。
隨後,經典翻拍的《倩女幽魂:人間情》表現可圈可點,待到6月,老牌動作演員樊少皇又帶來了一部新「網大」:《龍虎山張天師》。
仍舊是具有院線電影製作水準的網大,這讓它在一眾走粗製路線或瑪麗蘇風格網大中鶴立雞群,上線後迅速登上三大平臺同品類播放量榜首。
客觀來說,這個榜首的成績有很大程度是同行的襯託,因為這部電影算不上是黑馬佳作,它缺陷不少,但同樣也有三大不可忽視的看點。
祖天師張道陵
近年來國產電影中幾乎是喜劇片的天下,每年爆款電影中都有喜劇片的身影,直到《戰狼2》、《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的現象成績面世,類型片才開始進場角逐。
七話曾經說過,在當下的國產影視行業,得類型者得天下,因為稀缺的故事題材與視角,更容易激發觀眾的新鮮感,也能引起行業追捧。
《張天師》便是當下影視行業相對欠缺的一種稀缺題材與視角,片中故事改編自史料記載,男主角張道陵更是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
其實,8090後的觀眾大多看過張道陵相關的影視形象,只不過他多以「工具人」配角身份出現,沒能給觀眾帶來過多記憶。
比如,《西遊記》裡經常與太上老君、太白金星等人一同出現的張天師,便是張道陵飛升後的神仙形象,是天界道仙裡的背景板之一。
《水滸傳》裡出現的張天師給觀眾印象相對較深,但這個時期的張天師其實是張道陵的後人,之所以他們都叫「張天師」,是因張道陵創立了正一道。
正一道的出現讓道教開始成形,後來經過張道陵兒子張衡、孫子張魯傳承之後演變成天師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直到當下仍舊是重要傳承教派。
眾所周知,宗教的祖師級人物一般都帶有神秘色彩,是藝術化創作的絕佳選擇。
佛教的釋迦牟尼、西方宗教頭號人物耶穌都因他們帶有的神話色彩成了影視創作寵兒,但在國產劇中,道教相關的歷史人物卻大多是以陪襯形象出場,還是很可惜的。
這一次,《張天師》將故事視角放在這些被影視行業忽略的歷史人物身上,對觀眾來說是新鮮又「漲知識」的體驗,在觀影的同時也會忍不住去研究人物更多的傳奇故事。
這便又給創作者提供了深入挖掘IP的可能性,未來製作方若能將張道陵的故事做成系列IP片,或給出一個「道教宇宙」,都是非常不錯的創作方向。
改編自歷史記述的傳奇
張道陵是一個神仙級人物,他身上便自帶大量傳奇,可供編劇選擇改編的歷史記述很多,電影《張天師》選擇他入四川鬥六天大魔八部鬼帥的故事。
編劇選擇了表相與內裡兩個方向挖掘這個故事。
表相是呈現張道陵通關打BOSS的過程,他由友人邀請至蜀地,一進入地界就發現許多怪異之處。
神秘的乞丐半路碰瓷,試圖將他嚇走;
密林裡存在的桃花障,差一點迷惑了他徒弟王長的心智;
客棧裡試圖盜竊的女孩,以及突然中蠱的徒弟;
很明顯,有一股力量在勸他離開,而另一股力量似乎對他的徒弟王長非常感興趣,離異事件接連發生,張天師也終於明白友人邀請目的。
原來,當地有大量兒童離奇失蹤,百姓沒有解決辦法只好盲目崇拜巫教,殊不知,被他們視為神的巫教卻是一切罪惡的始作俑者。
一步步揭穿巫教的真面目,打破八部鬼帥獻祭續命的惡行,還是傳統的英雄人物敘事線,這個故事構架不算多麼新鮮。
看點在於怪力亂神與奇幻色彩,巫術、蠱術、道法相互碰撞,人與「鬼」交織,有傳奇的韻味,也有一絲驚悚體驗。
內裡的刻畫是張道陵的心魔故事線,此時的他還未創立正一道,還只是鑽研道法的隱世之人,但他為何會修道呢?
為「救人」。
在修道之前,他曾入仕為官,一次天災事件讓他看到一些教派向民眾傳遞邪惡理念,使活人祭祀風氣盛行,無法說服民眾的他只好眼睜睜看著無辜百姓被燒死。
修道,點破被蒙蔽的人們、拯救無辜的重合,這是張道陵的解決方法。
但再一次面對被巫教蒙蔽的百姓時,他再次感受到了無法說服眾人的無力感,最終,他將對救人的執著轉為懲惡。
無法被受害者信任,但可以端掉罪惡的源頭,沒有了邪惡勢力,是更為制本的拯救。
心魔破碎,修道者蛻變成了天師,怪力亂神的故事給出通透的世界觀,讓故事有了一層厚重感,也與歷史傳奇相輔相成。
歷史對這段故事的記述與電影中非常相似,原型中張道陵是以正道戰勝了殘害百姓的巫教,經歷民間藝術潤筆後,演變成戰八部鬼帥的神話。
《張天師》將這個對普通觀眾來說略為冷門的神話投放到大螢屏,是一種藝術傳承,借心魔進行升華,亦是不錯的思想融合。
奇幻故事武俠風骨
作為武俠愛好者,《張天師》以武俠風骨述奇幻故事,是七話最喜歡的一個看點。
它的少了點傳統奇幻劇的縹緲感,張道陵在片中很少使用道教術法,故事多以實戰打鬥為主,這時,男主角樊少皇的優勢便突顯了出來。
一招一式嚴謹到位,頗有TVB老牌古裝劇以及傳統港式武俠片的韻味,比當下很多古裝動作片裡借位或用物效加工的打戲養眼太多。
除了動作設計外,其實本片劇本也是走和武俠內核,張道陵的行為堅持了金庸式「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武俠英雄理念,雞湯不多,力在行動。
當然,七話前面也提到了,《張天師》的缺點也很明顯,它的故事遞進過於套路化,基本上熟悉老電影的觀眾都能預見到主角的下一步行動,少了點衝擊力。
劇情的創新部分也不夠驚豔,整個故事骨架裡最吸引觀眾的還是源自歷史傳奇的戰八部鬼帥、平定巫教,改編豐富後的細節劇情略顯蒼白。
尤其是幾段男女主的曖昧戲份。
且不說張天師的故事加入風花雪月本身就不加分,單純看48歲的樊少皇大叔在年輕姑娘面前玩露肩,就很違和了,況且還連露兩次。
兩人之間沒有CP感或大叔蘿莉組合的萌點,只有硬湊在一起的彆扭。
但,在網大由粗糙向精品轉化的階段,《龍虎山張天師》當下的水準並不拖後腿,看點也能支持起當下網大播放量NO.1的成績,後來者們如果能以它為階梯繼續前進,相信網大市場精品時代很快就會到來。
結局是一大敗筆?
電影《龍虎山張天師》是由樊少皇,蘇茂,李璐兵,張冬主演的古裝動作片,六月五日上映,全程約九十二分鐘。
這部片子的劇情很簡單,龍虎山張天師收到好友求助信,於是就帶著弟子王長一起前往巴蜀,路途中遭到瘴氣毒蟲幻境,破除之後在客棧遇到了女主紅纓,後者想要用蒙汗藥藥翻他們,但是被張天師識破,然後擒獲,這個時候徒弟王長突然發作,紅纓說出只是取財救哥哥,哥哥中了蠱毒,和王長是一樣的症狀,後來卻失蹤了。
次日三人聽說了有大巫師作法,因為最近失蹤了很多孩子,大巫師說了是因為得罪了山神,要火焰祭祀,就是找到活人然後燒掉,孩子就會回來,村民深信不疑,張天師直接去找了大巫師詢問徒弟蠱毒何解,大巫師古瑪告知懷疑是他師弟古鹹所為,並告知在一片竹林中,當三人攜手到了這片竹林卻遇到了伏擊,徒弟被搶走,他和紅纓也受了傷,這個時候古鹹出現了,他要和張天師聯手對付大巫師,因為大巫師不但污衊自己還殺了師父,所以大巫師必須要死,而且蠱毒應該是大巫師身邊的駝背婆婆所下。
兩人聯手之下但是卻找不到祭壇的地址,大巫師之所以抓捕紅纓的哥哥和王長,是因為他們符合八部帥的命格,等到合適的時候放血再通過扶桑樹就能夠打開天門長生,這個時候紅纓的哥哥來了,給了紅纓一顆藥丸並要求紅纓用這顆藥殺了張天師,不然的話他就會死,但是紅纓並沒有付出行動,哥哥一氣之下就對妹妹下黑手,紅纓不是對手,創造機會逃走,張天師和古鹹聯手進入大巫師所在的神廟調查,徒弟就在大巫師身邊,但是卻不肯跟張天師走,原來他們都被種下了能夠讓人慾望無限放大的幻蠱,張天師自然不肯丟下徒弟不管,隨後卻中了大巫師的圈套,被當成了替罪羊,成了失蹤孩子的兇手,大巫師給群眾找到了兇手並達到了自己的目標,然後就是要放火燒死張天師,但是卻被假扮成老太婆的紅纓所救,三人逃了出來。
經過推算,今晚就是祭祀的時間,為了營救徒弟和解救被抓的孩童,張天師推算出了祭祀的位置,然後三人趕到,破壞了這起祭祀,並殺死了大巫師和駝背婆婆,消滅了這個盤踞在西蜀的邪教組織,但是在最後一刻,大巫師臨死發射了一枚暗器,紅纓起身襠下救下了張天師,只是為了償還曾經為了哥哥動了殺張天師的念頭,紅纓死。
整部片子劇情就是這樣,龍虎山張天師全程沒有看到過使用任何的法術斬妖除魔,而是全都是武俠功夫,輕功,劍法,而且有幾次都是依靠主角光環才得以活命,之所以差點幾次被殺,是因為張天師在入道之前心中已經被種下心魔,在當父母官時眼看著活人被捆綁住被火燒祭祀,但是他卻阻止不了,民眾被邪教的這種手法深深控制,蒙蔽,阻止祭祀。民眾就要跟他拼命,在最後一戰中,張天師想明白了只有除掉罪惡的源頭才能解救被蒙蔽的百姓,徹底消除心中的心魔,然後斬妖除魔。
整部片子只有開頭看著還有點感覺,其餘都是無尿點,兩個盜墓的挖開了一處墳墓,收穫頗豐,但是一轉眼間就反目成仇,直接對同夥下手。一鐵鍬就拍死了同伴,自己獨享財富,在回去的路上卻發現被妖魔鬼怪包圍了,嚇得要死最後被抓住殺死,這群妖魔鬼怪就是邪教組織,駝背婆婆這個蠱毒高手直接用這個盜墓賊屍體來養蠱,哪裡有真的妖魔,真正的妖魔就是人心中的欲望,貪慾,想要長生之欲。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這部片子也不至於豆瓣評分這麼低,結局的時候,紅纓起身擋下暗器被殺就是一敗筆,大巫師本來就生命無多,全程也沒看到用過什麼武功招數,被武功高強的張天師狠狠地砍了一劍,立馬倒地死了,最後他咋就又活了呢?難道是不甘心長生被破壞,一定要殺了張天師才死嗎?這樣的設定是說不通的,再者紅纓並沒有對張天師下手,她至於有這樣的贖罪心理嗎?反而是紅纓救了張天師幾次。
這種小製作的影片,捨不得花錢,劇情又平平常常,漏洞還挺多,能夠被人喜歡才怪了,我不知道那些豆瓣評分打四五星的是什麼心理,對我來說。這部劇打三星就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