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壺與湯 《一杯好茶 31》

2021-02-17 時和歲豐

    時常聽老友們講,紫砂壺透氣性好,吸味,奪茶香,亦會強醇潤。在衝泡與品飲中,應多悖少,未動辨其究竟之心,而在一次以茶湯品飲溫度的觀測過程中,所記錄的數據從不一樣的角度揭示了紫砂壺鈍香醇湯的原因。

    在樂茶會的期期茶會中,注意到在眾多與會者中,自己總是最後一位端杯喝茶的人,甚至在後一水分湯時,仍覺得上一杯茶湯尚燙,亦留意到,有旁者在分湯之後不久即能喝得有滋有味。盡知高溫飲食非健康之道,遂好奇心動,想對大家的習慣品飲溫度做一個概括了解。

    4月22日陰,晚間室溫22攝氏度,準備了一款探針溫溼度測量儀(Anymeter PT3003),360cc紫砂壺,自重210克,沸水潤茶,再而沸水泡茶,悶泡45秒,出湯於玻璃公道,此時公道中心的茶湯溫度為85度,出湯於玲瓏瓷杯,自此起,每過一分鐘讀取杯心溫度一次並記錄如下(讀取時間~茶湯溫度):0~76;1~72;2~68;3~64;4~61;5~58;6~55.5;7~53.3;8~52.8;9~49.8;10~48.1度。

    這個測試直觀展示了熱壺壺沸水條件下,茶湯入杯後的初始溫度與遞減速率。於我個人而言,適口溫度值大概在50度左右,同時也意識那些分湯後三兩分鐘即能將茶一飲而盡的茶友們的熱適應性之多高。關注品飲溫度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健康或無害的品飲習慣,避免因長期飲用溫度過高的茶湯而給身體帶來的潛在傷害。回顧以往飲茶場景的觀察,再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餐飲情景,會注意到女性較男性的適口溫度高,年長者較年少者的適口溫度更高,當將高溫的適應性換成主動選擇傾向時,結合性別與年齡間的體質差異規律,我們可以注意到,因陽虛所致脾胃相對虛寒者會表現出更高的品飲適口溫度,而由此展開的更多觀察與思考會在另外的文章中記錄下來。

    測試中,注意到公道杯心溫度以及分湯後的溫度遞減速率,令我對壺中茶湯的初始溫度產生了好奇,便順手做了延伸測試,而這個結果解釋了茶之壺與湯的關係。

    沸水溫壺後,注入沸水後三十秒,測得不同的溫度,上部92,中部89,底部85度,這個結果明顯高於我潛意識的認知,降溫速度明顯快於出湯後的速率。 

    沸水注入茶壺,由於茶壺相對於其他常見器具壁厚,自重比大,水溫因在提高壺溫的過程中迅速散失熱量而下降,對於質重或因復水性強而迅速沉底的茶葉來說,壺底部提供了更低的浸泡溫度,起到了降低溫度並延長浸泡時間的效果,從而降低了香味的銳度,提高湯感的醇潤度,增強了香與湯的融合度。

    這個視角更加充分的解釋了坊間所關於紫砂以及其他質重茶壺有「吸香、奪香、鈍香」和醇湯之說,並且能夠解釋為何中大品、厚重、高身桶的茶壺,相對於中小品、輕巧、矮扁型茶壺,在湯香融合與湯質醇厚方面有更佳的表現,而後者相對於前者,則更長於對味、香豐富度地表現。

    將以上應用的思考進一步展開,可以梳理出茶器薄、小、輕、扁者易得香,厚、大、重、高者醇湯,茶壺與蓋碗無出其右,反之亦能解釋為何茶器之異能對茶品的表現有如此大的影響。茶器類與型之變為相,而衝泡的溫度與時長之變為實。

相關焦點

  • 如何用飄逸杯泡好一壺茶?
    飄逸杯最大的特點和優勢就是「簡單」。1.可將茶葉、茶湯分離,改善茶葉浸泡過久,茶味苦澀的缺點。2.看得到茶湯,可控制茶湯濃度。3.泡出的茶湯比傳統茶壺多很多,可同時招待很多朋友,不會有衝泡不及時的尷尬。4.泡茶工具就只需這一個杯(是杯也是壺),操作簡單。
  • 泡好一杯茶,是每位愛茶人的必修課
    指導專家美國普度大學食品工程博士 雲無心中華茶人聯誼會特約茶文化講師 楊多傑泡好一杯茶,是每位愛茶人的必修課。可總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又不是那麼容易。紫砂壺具有獨特的雙氣孔結構,透氣性好,能夠減輕普洱茶存儲時產生的一些異雜氣,茶的層次、韻味更好。白茶:白毫銀針原料很嫩,衝泡溫度不能過高,故宜用大口蓋碗泡茶,避免悶壞茶葉;而白牡丹、壽眉或貢眉之類,使用茶具沒有太多限制,老白茶還可以用陶壺煮飲。
  • 煮一壺茶,赴一場冬日之約
    >心便雅了起來人們常說「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燒一壺水,泡一杯茶都是將自己從忙碌生活中暫時解放出來的一種方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浮生若夢,煮一壺飲350秒速熱,為您煮出「剛好」溫度的水,並且遠離電磁的輻射,煮茶更放心。以紅外垂直加熱茶湯,出湯的好處是湯色亮,茶湯不渾濁,茶也十分清香。而且它的顏值高,燒水與煮茶兩用,且不挑壺,日常需求皆能滿足。紫砂壺、玻璃壺、銅壺、陶壺……任何耐高溫材質的壺都可以直接加熱。
  • 一茶侍一壺,茶和壺如何搭配?
    一壺好茶,兩三好友,四五閒暇,眨眼便過。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制茶的技藝不斷推陳出新,茶類也日趨豐富。茶與紫砂的羈絆也愈加深厚。不同的壺配不同的茶,方見個中真滋味。茶越就越醇香,壺亦是如此。潛移默化的陪伴下,一茶侍一壺,一壺茶更香,就成為了人們的共識了。目前,茶葉根據發酵的種類分為: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
  • 歲月清淺,時間是一杯好茶,喝一杯純粹的茶,豐盈你的春華秋實!
    沏一壺茶前不久,天氣非常好,盎然的春意隨處遍布在你所能遇見的每一個角落裡。從熱變涼,從慢慢升騰的茶香到回味的茶韻久久留存,都是在時間的挪移之中。每一盞茶的滋味都離不開匯集在茶杯的每一片樹葉,自然的饋贈在每一杯茶湯中精彩演繹。我們習慣了說,水是茶之母,喚醒了沉睡的茶,讓緩緩甦醒的茶葉,娓娓道來心中的竊竊私語。這樣說,似乎把茶說的太過文藝。卻我不能否認,懂茶的你,一定懂水。
  • 煮一壺茶,溫暖整個冬天!
    煮茶不僅可以長時間保持茶湯的溫度,也更加容易將茶葉滋味給釋放出來。現在這個時節,手捧一杯溫熱的茶湯,足以驅散冬日的寒冷。那麼,下面就來說說煮茶的一些要點。首先,茶葉的選擇。適合煮飲的茶葉,大多是些粗老的茶葉。
  • 茶言觀色,壺說八道
    魯迅先生曾經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受這種清福,首先就必須有工夫,其次是練出來的特別感受」。一杯香茗,被中華兒女喝出了品位,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方式、一種願望、一種心態、一種情感,至雅至潔,高雅脫俗。有人說:茶之珍,意在附庸風雅;茶之韻,意在交朋結友;茶之功,意在品味人生茶之味,意在滌煩解渴,享受人生。
  • 泡一壺暖心茶與歲月
    人生如茶,空杯以對,你才會有喝不完的好茶、裝不完的歡喜和感動。    茶,是無所不容的,天地之間,可包容萬物。    水霧縈繞的清香夜,伴一曲古典樂,品的是茶,靜的是心,悟的是人生,滌的是靈魂。    坐在夕陽裡,沏一壺茶,讓回憶漸漸退去。
  • 蘭貴人茶,烏龍茶之「添香加味」茶,湯色橙黃喉韻強勁,回甘生津
    添加輔料:在製作好的烏龍茶中加入:香草蘭豆、甘草粉、西洋參葉粉、桂花提取物、玫瑰花提取物、等輔料,混合攪拌並焙火乾燥提香而成。03.「蘭貴人」茶的衝泡:備具:首選紫砂壺組套、蓋碗組套;其次白瓷壺組套、白瓷蓋碗組套。
  • 蘇泊爾電熱水壺,一壺好水沁好茶
    中國人待客講究喝茶,一般的親戚朋友到家來閒坐,就用花茶來招待,濃而不衝清香持久,最適合「家長裡短」的聚會;有重要人物來做客或是辦事,就要拿出家裡的好茶茗茶來招待以示尊重,比如常見的西湖龍井,衝泡後香氣清高持久,湯色杏綠清澈明亮,令人回味無窮!
  • 大開眼界,從風爐煮茶到電陶爐煮茶,煮好一壺茶,茶具該怎麼選?
    可見,煮茶的茶具準備當中,一把實用且好用的爐子,也很重要。對現代生活而言,電陶爐是煮茶爐的常見選項。不過,該如何挑到一把好用的電陶爐呢?1.電陶爐作為電器的一種,建議從正規商家渠道購入;2.外觀簡潔,能與茶席風格相搭;3.操作簡單,沒有多餘繁亂的摁鈕;4.帶有保溫功能更好,適合秋冬煮茶,可以慢慢體會茶湯之美;5.煮茶過程沒什麼聲響,不影響茶事氛圍;……簡單幾步,選好一把適合的煮茶爐,並非難事。
  • 喝杯好茶:選對茶具茶也香幾許
    喝茶,喝的是茶,圖的是健康和快樂好心情。所以有一套好的茶具來配好的茶,再加上泡茶的人看著順眼,那就該是賞心悅目的事情了。好的茶具的選擇就是合眼緣選擇的茶具,是在要喝茶的時候,看到的那套茶具,可以增加喝茶的興趣,這是一種。另外一個最好是以茶擇具,也就是說選擇喝什麼茶,就選與之相配的茶具。
  • 虹吸只能壺煮咖啡?不,際淵的茶帶你看虹吸遇上茶製造的火花
    際淵的茶是一家將古韻純茶與現代制茶手法融合的果茶飲品店。它堅持現點、現萃、現制的品茶理念的新概念但同時又不失中國茗茶的獨特風味。先茶後飲的新式飲茶讓每一杯茶都是獨一無二。提到虹吸式,大家想到的大多是咖啡衝煮的方式,它被稱為「 塞風壺 」或「 虹吸壺」。它利用水加熱後產生水蒸氣形成壓力,將下球體的熱水推至上壺,待下壺冷卻後再把上壺的萃取的咖啡吸回下壺,並將咖啡渣過濾阻隔於上壺。如今際淵的茶開創了這極具觀賞性虹吸式萃茶手法,再手工衝調,融合了浸泡法和過濾法的泡茶方式也是極為獨特。
  • 開到茶靡,此生只等一壺茶
    鋒鋒的賢妻陳淑敏則倚在綠窗下,為他泡上一壺又一壺漸燙的紅茶,南方中國,茶鄉的萬頃碧波立刻就浮現出來。鋒鋒瘋狂地愛上了茶。茶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生活裡,他決意從嶽父手中接過新街茶場,那一年,他才34歲。《詩經·鄭風》裡說:「出其闉闍,有女如荼。」《全唐詩》裡收錄了陸羽一首詩:「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 泡好每一杯茶 推廣好茶文化
    刻苦學習茶行業知識專注「泡好每一杯茶」位於英紅鎮的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環繞,空氣清新。在茶葉展示廳裡,著裝素淨的張揚娣端坐在茶臺前,正優雅地衝泡手中的茶葉,投茶、注水、出湯……各道泡茶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很快,一杯湯色紅豔明亮、香氣濃鬱的英德紅茶已經泡好。
  • 約茶丨有一款茶長得像松針
    2、備水:「茶滋於水,水籍於器,湯成於火,四者相須,缺一則廢"(明代許次紓語)。安化高山泉水,山澗中的松泉、竹泉水質更好。3、賞茶:將預備衝泡的「安化松針」幹茶裝入茶碟或小茶樣盤中,送到客人面前觀賞,包括觀賞幹茶的外形、色澤、聞幹茶的香氣。4、置茶:用茶匙從茶葉罐中取出茶葉投置於杯盤中。
  • 夏天最好的遇見 | 一杯清心茶
    亦或是三兩朋友小聚,在茶樓沏上一壺老白茶,談天說地,聊聊家常。夏天最好的遇見應該就是一杯清心茶吧。一杯白茶不但能解渴,也能解暑降溫,清心,祛心火。白茶,因成茶後披滿白毫,色白如銀,其葉色、湯色如銀似雪而得名,所謂「綠妝素裹」,素為茶中珍品。
  • 時光慢,為自己煮一壺茶
    於是,都爭先恐後地說要,堂哥就把大伯泡好的一壺茶端出來給我們喝。我們輪流嘗了一下,都皺起了眉,怎麼什麼味道都沒有,還澀澀的啊,太難喝了。於是,一窩蜂地,都跑到壓井邊,喝井水去了。堂哥說,那茶葉是大伯自己種的,當時覺得大伯真厲害啊,養花種果,還種起茶葉來了。那是我關於茶的最早記憶。
  • 寒冷的冬天,適合來一壺老白茶,那煮茶好還是蒸茶好?這有個測評
    尤其一到煮茶的季節,這種糾結更盛。 本來煮一壺陳年白茶或者老白茶,一室茶香,襯著案著的佛手和柚子,配著一小碟子腰果,一碟子紅棗糕,翻一本老杜的詩集,或者老白的傳記,多麼愜意的一個周末。 然而,自從蒸茶器這種傢伙被人發明出來之後(不知道是誰發明的?這位大俠可以留個言麼?)
  • 茶有千百味,如何泡一壺徵服自己味蕾的普洱茶?
    本文由百裡遙原創| 首發於百家號:百裡遙普洱茶山紀實| 作者:北辰搜索【百裡遙普洱茶】就能找到我們人生百代千秋客,閒來溫煮一壺茶喜茶之人,莫過平心靜氣,緩緩飲之。人有千萬像,茶亦百類種。不同之人飲茶,觀感不同而茶味萬化。詩意的喝茶方式,三五好友,圍爐而坐,起碳煮水,好不愜意。千萬種人有千萬種喝茶方式,不說酸甜苦辣卻也是風格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