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天黑請閉眼。
所有玩家請進入睡眠狀態
天亮了……
昨天是「世界睡眠日」!你有好好睡一覺嗎?
還是頂著黑眼圈和「睡眠日」來了個完美地擦肩而過?
小編因為熬夜編這條微信,錯過了推送時間
錘頭悔恨之餘,真心想「睡眠日」能再來一次!
那麼,如果「睡眠日」能再來一次……
你會選擇放下手機,不刷朋友圈,不逛淘寶、不看劇、不看小說
早早入睡嗎?
可是,有一些專業,總有一群「五行缺覺」的小夥伴,即使「睡眠日」能再來一次,這些夜他們還是「不得不」熬……
到底為什麼這麼虐?馬上揭曉
就像畫畫需要紙,演奏需要樂器,
「夜晚」的降臨也是禮物。
這些專業同學的學習可不能沒有「夜晚」這個大舞臺……
「睡眠日」的晚上,應用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李城林在2幢407做著「人腦漢字識別」實驗。
「許多參與測試的同學白天騰不出時間,所以晚上進行實驗也是常有的事。」李城林一邊檢測著腦電帽上的128個接觸點,一邊說,「一天最多的時候我們要檢測六七個,每個實驗對象要檢測1-2個小時。」忙的時候,李城林不到十點是出不了實驗室的。
另外,如果正好遇到測驗結果比較特殊,李城林和團隊裡的小夥伴還要花好幾個小時來修改分析結果的程序腳本,熬夜是必然的。關上實驗室的門,手機是接收不到信號的,看著結果在抽絲剝繭中顯現,李城林並沒有覺得這樣的夜晚太漫長……
當大家結束了一天的學習,地理科學專業的這些同學卻開始了觀星實驗。
@ma-qianhui
「快看!我看到了獵戶座的恆星!」馬千惠在天文望遠鏡中的發現引起了小組同學的騷動。一旁觀察、繪製著月球表面環形山的凌佳樂並沒有被驚動,手錶上的指針指向了12點。
冬天半夜的風冷得出奇,可天空中的星星似乎越發明亮,地理科學專業的同學一個個戴著帽子,裹著厚厚的圍巾。2個班級,每個班級觀察2個小時,指導老師馬遠軍也在寒風中為學生解答了4個小時的問題。老師給學生點燃的探索星空的火種,讓冬夜也不寒冷……
「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講一個吸引人的故事總離不開夜晚。戲劇影視文學的同學為了拍一部電影,也免不了在夜晚採景。
@Leon.80年代
接電話、掛電話、接電話、掛電話……演員王榕把這個簡單的接電話動作重複了七八遍,導演趙新原才算滿意了這一個鏡頭。
「晚上拍片需要燈光,一有反光就特容易穿幫!」雖然在晚上拍片整個團隊的同學都很累,但為了最佳效果,每個人都堅持著。化妝、布置場地、拍攝,趁熱打鐵修片、剪輯……「
晚上8點開始拍攝,往往要到12點才結束!」雖然是上個學期接的片子,王榕印象依舊深刻,「晚上的打光、走位在和白天很不一樣,這幾天的熬夜也讓我學到了很多!」
就算做好了時間計劃表,
卻總有一些忽然的任務讓人措手不及……
那些棘手的作業讓時間更加不夠用了。
有時候,真希望一天有48個小時!
在杭州校區,學前教育專業的同學練習了2小時的鋼琴、結束了1小時的舞點、在十點前畫完了美術作業。大家都準備休息了……
@兔子小姐
可3號樓的441女生寢室,四位女孩子正在討論在幼兒園見習時發生的一件事——小蝸牛死了,小朋友們卻以為小蝸牛隻是冬眠了。如何讓孩子去認識「死亡」?她們打算借著這個機會給小朋友們帶去一堂生命教育課。
經過討論,她們有了一個主意——給小蝸牛做一個花圈,讓小朋友們試著去理解死亡的同時,也不至於太悲傷。
@MORI
鄭楠楠是這四個女孩中負責白花製作的那位,「確實晚上做花圈怪陰森森的,但和室友一起做教具,明天又能給孩子們帶去一堂有意義的課,心裡也暖洋洋的!」
武術、排球、羽毛球……夜幕降臨,體育教育專業的同學還在訓練。
經過一天高強度的術科訓練,顧帥回到寢室忍不住葛優躺。可他發現,室友們都在寫老師布置的教學設計!雖然覺得打開電腦都覺得累,顧帥還是花了兩個小時寫完了作業……
「學體育的人怎麼能不逼自己一把?」顧帥一直有個「小目標」——考研。雖然時間已經到了十點,顧帥還是堅持了他每天的閱讀計劃,杜威、誇美紐斯、洛克、昆體良……與大師的跨時空對話,讓顧帥滿足得忘記了時間。
「能文能武,在學好技能的同時也能站好講臺,這是每一個浙師體育人對自己的要求!」
你以為背書是法學專業熬夜的理由?想得太簡單!
寫代理詞,房屋租賃合同,判決書……這些棘手的作業都曾讓法學專業的同學寫到深夜。這一夜,法學專業的同學又註定無眠,因為他們要寫一份離婚協議書!棘手的作業讓情侶們在這一夜間不再相信愛情,單身狗們在深夜發出哀嚎。
抓耳撓腮,抓耳撓腮……
@Decades.
吐槽之餘,法學專業的黃美婷覺得把作業質量做高才是正事!她在參考書裡找著模板,安排當事人的年齡,計算撫養費,房產估值,查法條,相關司法解釋……在擬定協議書過程中,和室友們一起熬著夜,討論著撫養費到底多少錢才算合理。「將法條融入實例,編信息的那些夜晚一點兒也不枯燥!」
凌晨,黃美婷合上審判提綱,按下檯燈按鈕,才肯睡覺。「得趕緊睡了,畢竟明天還要開庭!」
靈感啊,可遇不可求,
每一個完美作品的呈現,
最重要的可能是那一閃而過的靈感。
抓住靈感,熬夜也值得!
如果你在晚上路過琴人坡,肯定會注意到燈火通明的貨櫃,那是美術學院的工作室。寂靜的夜讓平日熱鬧的校園安靜下來,靈感流淌到筆尖,化作線條和色彩跳躍在畫紙上,美術學專業的同學,沉浸在藝術的世界裡……
要說這一幅幅畫是「磨」出來的,那你看到的展覽肯定是「熬」出來的。
美術學專業的蘇笑笑不會忘記去年60周年校慶前夕的某一夜的凌晨4點。窗外下著雨,燈火通明的展廳外,蘇笑笑和她的小夥伴們不斷重複著機械性動作:裁紙、串紙片、接魚線、固定紙片..為了保證最後畫展開幕式的效果,每個人都格外專注,默契在團隊中生發。
@黃丁格
「幾乎是用凍僵的雙手在反覆工作,兩件棉襖都擋不住冷颼颼的風。」幾個小時「熬」下來,大半部分的畫展裝置布置完成,雖然又冷又累,蘇笑笑還是格外欣慰。「相比白天,晚上布展常常感到辛苦,但在大家互相配合和鼓勵下,苦中也有樂!」
在新生數模競賽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新生可謂是「全員出動、一起熬夜」。
限時三天,解決一個數學建模問題!題目難度係數較高,寫完論文一般就不低於了20面!一有思路,小組全員出動,你一言我一語間,時間就走到了凌晨兩三點。
@趙琦
那幾天,QQ空間被熬夜做數模的動態霸屏。
為了挑選一個貼近題目的合適算法模型,龔佳儀一遍遍地進行篩選、演算、模擬。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等到她決定好最終採用哪種算法時,已是凌晨一兩點。而這時龔佳儀也不是直接睡去,而是再次模擬思路的可行度,反覆確認,直到構思足夠縝密,算法足夠完善,才關上檯燈沉沉睡去……
初陽綜合文科專業的吳錦輝深夜偶得了一首詩《滿地的我》,迫不及待地發給了學姐童瑩。「你要感受每一個字的溫度、質感、顏色和嗅覺,要平實。」童瑩凌晨的回覆在吳錦輝看來就像一首詩,一字一句都敲擊著他的內心。
光、影、月、人……這些浙師夜晚的要素啟發著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吳錦輝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知。」雖然在朋友圈得到了許多好友的肯定,吳錦輝還是覺得,自己寫詩只是內心與「此時此景」的反應。深夜讓人寧靜,思緒和靈感就像阻擋不住的月光傾瀉,凌晨的浙師上空,還有詩句在自由飄著……
就在這條微信的最後,把吳錦輝的這首《滿地的我》送給大家吧!
滿地的我:
吳錦輝
香樟樹落了一地的果,
紫紅紫紅。
滾落到行人的腳邊,
爆發出殷切而飽滿的呻吟。陽光
從樹叢打量下來,
看見滿地的你的影子。
窸窸窣窣的蟲鳴,
把影子的睡衣捲起,露出
一截新近的藕白。
是月亮
把行人嚇跑,偽裝成
我愛人的模樣。
粗糙的雙腳有力地踏踩
滿地的自己。
今夜啊,我就成了你。
在浙師,
希望你的每個夢都甜,
每一個「不得不」熬的夜都值得!
記者|全媒體中心 鄭淑錢 蔣琪琦 壽南茜
攝影|馬鈞 應文希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和網友提供
策劃|王瑩婷
編輯|周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