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招募丨崑劇《牡丹亭》服飾妝容觀摩賞析會

2021-02-19 廣州大劇院

崑曲發源於14世紀的蘇州崑山,是中國最古老的戲曲之一。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除了崑曲的表演,很多戲迷在劇場裡看戲的時候,也會被臺上演員精美絕倫的妝容和華麗的戲服所吸引。

崑曲傳統妝容分兩大類,即生旦的妝容與淨醜的妝容。通常生旦的妝容表現膚色白淨、紅潤,面貌端正俊秀的特點,所以統稱為「俊扮」。凡俊扮以外的妝容皆屬醜扮。這一類妝容的特點是用色彩將原來的面目塗上規定譜式的誇張圖案。崑曲演員在後臺扮妝角色,稱為扮戲,又稱扎扮。其步驟為先作臉部化妝,稱為「上彩」,然後戴網巾,後扮角色必須同時吊眼睛,其間包含髮式的處理:旦角須貼片子,梳大頭;生、末,淨、醜等角色戴水發或發帚、鬢髮等,然後系水紗。化妝完畢後再穿彩褲,穿布襪靴鞋,戴盔帽,穿服裝。

傳統崑曲服飾基本沿襲了明代的風格,以後又吸收清裝、旗裝的服飾特點,同京劇服飾差異不大,服飾在布料選擇、圖案色彩、刺繡工藝等方面都精雕細琢。傳統崑曲通常把服裝稱作行頭。戲衣(行頭)的名目有很多,主要有蟒袍、官衣、披、褶子等二十多種。布料上主要採用綢、緞、布等。紋飾有龍、鳳、鳥、獸、魚、花、雲、水等。顏色則以紅、黃、藍、白、黑、紫、粉色等為主色,鮮豔熱鬧。由於色彩、紋樣和布料的不同,以及穿戴上的不同搭配,使得整體顯得豐富多彩,極具表現力。

一場牡丹亭的唯美綺夢,一段纏綿四百餘年的生死至情將在廣州大劇院與觀眾見面,浙江永嘉崑劇團即將為羊城觀眾帶來崑曲《牡丹亭》的精彩演出。10月29日(周四)下午,廣州大劇院會員俱樂部將舉辦崑劇《牡丹亭》服飾妝容觀摩賞析會,在現場,您將可以近距離觀看演員化妝、包頭等演出準備工作,浙江永嘉崑劇團馮誠彥老師還將為您帶來精彩講解。此外,現場更有戲服試穿環節等待您的參與。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趕緊報名吧!

【時間】

10月29日(周四)17:00-18:00

【地點】

廣州大劇院 歌劇廳後臺

【掃碼報名】

(參與範圍:鑽石卡會員可報2人,金卡會員可報1人,名額共30人,數量有限,報滿即止)

【籤到方式】

請於16:30-17:00期間在廣州大劇院演員出入口處(北門旁)籤到測溫,聽從工作人員指引進場;

 【注意事項】

①活動現場已嚴格控制人數,請您佩戴口罩前往;

②若您因故無法參與,請提前1日與工作人員聯繫取消名額,如未提前告知且缺席,下次活動將無法報名,多謝合作。會員熱線:02038392260、38392303(10:00-18:00在線)

馮誠彥

永嘉崑劇團優秀青年演員,主工老生。畢業於上海戲曲學院崑曲演員班,2003年,進永嘉崑劇團(永嘉崑曲傳習所)從事演員工作至今。其間也兼演小生行當,師承:甘明智、陸永昌、呂德明、林媚媚等老師。在《張協狀元》、《琵琶記》、《百花贈劍》、《金印記》、《折桂記》《孟姜女送寒衣》《疫中情》等多戲擔任主演。演出折子戲有:《酒樓》、《寄子》、《打子》、《拷婢》、《吃飯、吃糠》、《掃松》等。2004年溫州市第九屆戲劇節參演中,獲表演二等獎。2007年在全國崑曲優秀青年演員展演中獲優秀表演獎。2010年。溫州市戲曲演員大賽中《琵琶記、掃松》榮獲銀獎2012年,參加溫州市第十二屆戲劇節,在《金印記》中飾三叔,榮獲「優秀表演獎」。2006年,參加由文化部舉辦的崑曲小生研修班學習。2009年參加國家崑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全國崑曲演員培訓班2014年參加浙江省文化廳主辦的新松計劃青年表演人才高級研修班。

相關焦點

  • 明日,湖南省崑劇團將到南雄演出經典崑劇《牡丹亭》
    明日,湖南省崑劇團將到南雄演出經典崑劇《牡丹亭》 2020-11-04 2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牡丹亭》「尋夢」古梅關
    中國戲曲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牡丹亭》所塑造的柳夢梅和杜麗娘這一對膾炙人口、流傳古今的經典形象「回家」了!根據相關學者近年來的考證,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嶺南之行直接促成了戲劇《牡丹亭》的創作,從現存古代文獻看,《牡丹亭》的故事原型發生於「廣東南雄府」,而柳夢梅、杜麗娘的人物形象與韶關、南雄和梅關淵源深厚,南雄堪稱這部名著的「故事現場」之一。
  • 《牡丹亭》中「望斷梅關」,四百年後夢回梅關
    學者們近年來考證,正是這次嶺南之行,直接促成他在數年後創作出帶有明顯嶺南文化印跡的經典戲劇《牡丹亭》,其中《驚夢》一折,杜麗娘上場即言:「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2020年11月5日,中共韶關市委宣傳部邀請著名崑曲專業演出團體——湖南省崑劇團到南雄演出崑劇天香版《牡丹亭》,在南雄這座梅關腳下的粵北古城引起轟動。
  • 杜麗娘因愛情還魂,重獲新生;《牡丹亭》則因崑曲還魂,延續經典
    劇中人物的服飾色調也不以華麗取勝,而是以簡單素雅的白色色調為主,與燈光配合,使得人物在舞臺上更加突出。我說過我不是一個懂戲劇的人。我不懂得在戲劇中布景,道具,服飾與人物的關係,但對於《青春牡丹亭》我有一種感性的認識:她給人一種夢境的柔和。
  • 首屆京昆群英會展演劇目| 《京韻春華》青年崑劇演員專場
    、《驚夢》【皂羅袍】演唱:單雯三、《牧羊記•望鄉》演唱:陸永昌四、《長生殿•小宴》【泣顏回】演唱:龔隱雷五、《望鄉》【江兒水】演唱:錢振榮六、《玉簪記•琴挑》【懶畫眉•前腔】演唱:孔愛萍七、《邯鄲夢•生寤》【勝如花】演唱:柯軍八、《刺虎》【滾繡球】演唱:魏春榮九、《山門》演唱:趙堅十、《牡丹亭
  • 重回南雄故事現場《牡丹亭》尋夢古梅關
    ——湖南省崑劇團到南雄演出《牡丹亭》讓這一世界著名劇作「重回故事現場」。 《牡丹亭》故事、人物原型與南雄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牡丹亭》的女主角杜麗娘的原型也可能源自南雄梅嶺。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是《牡丹亭》的藍本是學界普遍接受的主流觀點。
  • AN活動招募|大橘子分享會/菁英+短片展北京站
    本周日11.15下午兩點,萌ART·理想生活日 x 安藝術空間 x大橘子,一起來聊一聊創作的經歷及發生有趣的故事,大藝術家系列手辦將在分享會現場展示。· 現場福利 ·*現場活動參與者均可在籤到處領取大橘子「明信片」一張丨活動時間丨11.15/14:00-15:00(提前半小時籤到)
  • 賞析系列二十四:王芝泉《白蛇傳·盜仙草》
    賞析系列二十四:王芝泉《白蛇傳·盜仙草》 2020-06-03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翻譯家汪班:向英語圈觀眾介紹青春版《牡丹亭》_鏡相_澎湃新聞-The...
    而這當中,最值得介紹、也最不易介紹的,便是崑曲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牡丹亭》。湯顯祖的《牡丹亭》原作本有五十五出,近代崑劇將其提煉成遊園、驚夢、尋夢、離魂、冥判、拾畫、叫畫、幽媾、冥誓、回生、婚走等十二出,但今日即便是對國人講《牡丹亭》,也須深知其版本背景和百年提煉過程才能道出其底蘊之美。
  • 瑜音閣上演《夢影·牡丹亭》,光影中隨湯顯祖澳門「尋夢」
    據考證,《牡丹亭》也是最早出現澳門風光的中國戲劇作品。《夢影·牡丹亭》正是挖掘出了這一段塵封在歷史隱秘角落的「緣分」,截取了《牡丹亭》文本中涉及到澳門風土人情的段落,並和湯顯祖本人曾前往澳門的生平經歷相結合。
  • 動物插畫賞析丨畫出靈氣十足的動物
    插畫賞析丨畫出靈氣十足的動物,Giulialibard動物插畫師插畫賞析丨畫出靈氣十足的動物,Giulialibard動物插畫師插畫賞析丨畫出靈氣十足的動物,Giulialibard動物插畫師插畫賞析丨畫出靈氣十足的動物,Giulialibard動物插畫師插畫賞析丨畫出靈氣十足的動物,Giulialibard動物插畫師
  • 中國傳統戲曲的隱喻翻譯——以許譯崑曲《牡丹亭》為例
    崑曲又稱崑劇,是中國最古老的戲曲種類之一,距今已有六百餘年歷史。崑曲藝術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崑曲《牡丹亭》在其面世的四百多年的時間裡,不僅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更是早在17世紀就出現譯文,開啟了其對外傳播之旅。
  • 「人道、博愛、奉獻」,全市紅十字會工作經驗觀摩交流活動在湖裡區...
    「人道、博愛、奉獻」,全市紅十字會工作經驗觀摩交流活動在湖裡區舉行!交流研討促發展一場乾貨滿滿的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從這裡開始8月25日下午,全市紅十字會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經驗觀摩交流活動在湖裡區召開,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蔡偉中、副會長周敏及各區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各區街道、社區代表等來到湖裡區進行現場觀摩。
  • 活動 | 和室中的競技歌牌 【小倉百人一曲】 比賽觀摩、和服體驗、和歌賞析,「袴」和服背後的女性自由
    有趣的是,如果你仔細翻看第一首的內容,會發現以各式各樣的方式、抒發思念之情的作品居多。想必在那個沒有微信與朋友圈的年代,若是想念一個人,一定是非常的辛苦吧!另外也不乏意境優美之詞,隨手摘錄如下:競技歌牌與和服體驗比賽觀摩 | 專業的歌牌比賽流程全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