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一次的「涅槃」,是可以在舉世矚目、甚至放大鏡審視之下完成的。
瑞幸咖啡做到了!
從「自曝造假」到「退市」、「改組董事會」、新管理團隊形成,整個過程歷時100天左右;這100天,也是瑞幸自發進行的「百日維新」,從門店調整優化,到產品密集上新、直播促銷及私服會員吸納,現在看起來,結果還不壞。
7月13日,瑞幸咖啡公布董事會人員變動,並任命郭謹一為新任CEO和董事長。瑞幸咖啡表示,該公司於7月5日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7月12日召開了董事會會議。根據會議結果,任命曾英、楊傑、劉峰和查揚四名獨立董事。
此前,7月11日,據「中國網財經」報導,有接近瑞幸咖啡董事會的人士獲得的調查報告顯示,「特別委員會認為,沒有證據證明以郭謹一為首的現任董事會成員及高管知曉或參與造假,投資人、董事劉二海和黎輝對造假行為也均不知曉。」
在跌宕起伏的所謂「董事會之爭」或將告一段落之時,瑞幸咖啡的另一張「成績單」也開始浮出水面。7月13日,瑞幸咖啡CMO楊飛在朋友圈表示,「牛油果森林今日賣爆,私服也首次破10萬/日,再次感慨一下,這麼好的賽道。」當天,瑞幸咖啡推出牛油果森林瑞納冰、冰鎮楊梅瑞納冰、椰子OK瑞納冰三款新品。
而根據瑞幸咖啡微信公眾服務號自4月8日至7月13日的14次推送內容來看,過去100天左右時間裡,瑞幸咖啡的上新力度堪稱空前絕後——共計推出包括咖啡、茶飲、早餐及周邊潮品在內的45款新品。
門店方面,其官網顯示:截至2019年底,直營門店數達到4507家。在「退市聲明」中,瑞幸強調,4000多家門店還在正常經營,近3萬名員工還在工作。
一增一減之間,新增還是大頭,亦是亮點。
新董事會,新的起點?
自瑞幸咖啡4月2日「自曝」巨額數據造假以來,此事不斷發酵。先是波及瑞幸的大量機構投資人,繼而波及在美上市的諸多「中概股」。在瑞幸咖啡成立特別委員會自我調查之時,中國及美國證券監管機構都據此進行調查並進行了嚴厲處罰,5月15日,納斯達克上市資格審查部門發出書面通知,決定對瑞幸摘牌;6月29日,瑞幸咖啡在納斯達克停牌,並進行退市備案。
在瑞幸咖啡此次公布的新董事會中,新增的曾英、楊傑、劉峰和查揚四名獨董,由提名委員會主席、獨立董事莊偉元提名;新董事會成員共八名,包括五位獨立董事,三名管理層董事,獨董已佔到了絕對多數。分析認為,五位獨立董事背景資深,行業經驗豐富,專業能力互補,有利於幫助瑞幸咖啡處理今後可能面臨的集體訴訟等複雜的法律和財務問題;獨立董事佔絕對多數,有利於保證董事會的透明公正,合法合規運行,重塑瑞幸咖啡在投資人和社會公眾中的形象,帶領公司走出財務造假風波。
管理層董事方面,郭謹一是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曹文寶自2018年6月起擔任高級副總裁,曾任麥當勞中國區副總裁;吳剛自2019年3月起擔任副總裁,曾任中國聯航執行副總裁。根據調查結果,三人對造假均不知情。
可以看出,瑞幸咖啡在「自曝造假」、面臨重大危機之時,除了經營管理層面,在公司治理層面,也做了較為穩妥的防範及安排。根據其公開的信息,新董事會不但沒有涉及造假,還會從過去三個多月時間坊間就此進行各種熱議、譴責中進行反思,這或將有助於未來的誠信經營、良性發展。
任何一場自救都會拼盡全力
瑞幸咖啡自曝造假6天後,4月8日,「luckin coffee」的瑞幸咖啡微信服務號就發出了如下推送:《早~大家都喝櫻花莓莓酸奶了嗎?》。
其中,除了「一口把春天喝進嘴裡」的櫻花莓莓酸奶,還推出3款果茶:草莓很好喝;芒果很好喝;神仙燉雪梨;以及4款櫻花杯:指尖櫻花杯;一朵櫻花吸管杯;櫻花經典隨行杯;櫻花透明吸管杯。
自此,瑞幸咖啡在「上新」的路上一路飛奔。其上新幅度,除了咖啡及果茶,還涵蓋場景化的周邊潮品,以及「瑞幸早餐」,當然也包括最新推出的牛油果森林瑞納冰等。
儘管疫情肆虐,儘管背負「造假」惡名及巨大壓力,但瑞幸咖啡在出新品等方面還是非常用心的。
「能夠『出道』的瑞納冰,都兼具實力和顏值,經過層層選拔才能與消費者見面。」據「大眾新聞」報導,瑞幸咖啡產品研發總監吳博元在前段時間的一次品鑑沙龍上表示,「瑞幸新產品在研發過程中要經歷十幾道測試等環節,淘汰率高達80%,且在未上市前產品自身往往已經進行了十幾次迭代。」
相關數據顯示,瑞幸APP擁有超4000萬交易用戶,以及超2000萬的核心會員用戶。7月13日,瑞幸咖啡還推出「首席福利官lucky」,按照楊飛的說法,「2個月已有170萬用戶添加他當好友」,簡單說,這是將用戶按照區域門店加群的新嘗試,同時根據具體情況派發各種福利,此舉無疑會讓瑞幸咖啡的用戶更有黏性。
門店運營方面,儘管同樣面臨疫情的肆虐,但瑞幸咖啡似乎沒有「資格」像西貝莜麵村、老鄉雞等的餐飲門店一樣「賣慘」博同情,他們甚至還得面對各种放大鏡、有色眼鏡的審視。
5月16日傍晚,在「造假風暴」一個半月之後,我們在其北京崇文新世界百貨門店看到,兩位店員神色如常,且在10分鐘內處理了3單外賣。
不得不說,瑞幸咖啡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還是有不少成功經驗的,比如其超強的門店選址能力,曾有媒體對瑞幸的門店選址進行過統計後發現,「瑞幸的門店都是位置極佳的天然流量入口,呈現出極高的集中度」,其中,「一層」佔比達到63%,遠遠超過其它品牌。崇文新世界百貨店也是如此,在商場一層南門,顧客一進門就能看到醒目的小藍杯。
最重要的是,拼盡全力自救的瑞幸咖啡,其資產狀況並不糟糕。在「咖門」的相關文章中,曾分析認為:「瑞幸的市值定格在3.47億美元,約為24億人民幣,類比一下,擁有400家門店,估值達到160億的喜茶,擁有4000家直營門店的瑞幸的價值遠不止3.47億美元,實際上也低於當前瑞幸的資產總值。」而且,「根據瑞幸三季度末的資產負債表看,其『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大約80億元,『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大致16億元,約有64億元的淨資產。」
短期來看,不缺錢,不缺現金流,瑞幸咖啡的未來還不至於太悲觀。
儘管身處風暴的中心,但在其官網上,瑞幸咖啡仍然如此寫道:「luckin coffee相信一個嶄新時代的源頭永遠始於改變,我們以高性價比改變咖啡消費觀念,以規格原料與製程改變咖啡消費品質,以新零售模式改變咖啡消費體驗。改變,才能改變!」
這一問或許並不多餘:始於當下的改變,能否再造一個新的瑞幸?
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