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汝粵林淺談油畫創作與寫生
創作與寫生在功能上是不一樣的,這兩者既有互補性,又有不同的 個性。
首先,寫生是繪畫的基礎訓練(也稱基本功訓練),它是所有繪畫的基礎與必經之路。通過寫生不僅可以提高學畫者的造型能力(如素描、速寫,靜物色彩,風景色彩,人物色彩等);更關鍵的是在於,通過寫生可以不斷完善繪畫者的觀察能力、造型的準確能力和解決色彩的冷暖問題。由於寫生的目的不一樣,有些寫生作品並不要求面面具到(特別是風景色彩寫生),精雕細刻。
而創作就不是這樣了。創作首先是主題要明確,畫面構圖要完整,主體要突出,色調情感要能起到渲染畫面的作用,表達形式可以多樣化,但,如果是寫實作品那就一定要做到精雕細刻,道具、場景儘可能地表達清楚。目前社會上,甚至有許多院校對寫生課並不重視,動不動就讓學生畫照片,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因為,照片是一種機械電子的產物,它的色彩是很貧乏的,缺少了很多自然界中的深層次的美妙色彩,如果學生沒有色彩寫生基礎和過程,那麼他們所能理解的色彩是少之又少的,所以,他們畫出來的畫,畫面感就很弱很弱,色彩不豐富,深度,有些院校為了彌補這方面的確,就用灰色來彌補,結果是弄的畫面髒兮兮。
這也是為什麼要提倡多畫寫生的原因。再比如畫人物畫,我不知道大家都注意到沒有,為什麼西方人畫的人物逼真、色彩變化豐富?這是因為首先他們在對人的結構上有個充分的了解,比如比例、骨髂、肌肉、運動的轉動所造成的人的各個器官的拉動等等,另外,人體在不同的光線下的變化,以及人的頭部、胸部、臀部、手與手臂,腿與腳的色彩變化等等,這些更不是能用相機和照片所能解決的……必須要通過寫生才能真正理解人的動勢與服裝的關係。這就是不同的寫生目的所造成的寫生結果。因此我們看西方的人物畫就與我們國家畫的一些人物畫為什麼不一樣的原因。
汝粵林,男。中國書畫院油畫創作院畫家。北京油畫學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寫實油畫工作室研修生班。師從中國寫實畫派著名畫家楊飛雲、王沂東等先生。熱衷於對寫實油畫的探究與傳承,努力尋找一條用「西方繪畫技法來講中國故事」的創作理念。常常為創作而堅持到故事的發生地去考察和感受故事的「真實」情景,以充實和加強作品的「真實」效果。作品以歷史、肖像、人體、風景為主題。出版有《中國當代素描藝術》、《當代實力派油畫作品集》、《文心畫境》、《體驗印象一一海南寫生作品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