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丨願所有美好如期而至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1-01-11 澎湃新聞
夏至丨願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2020-06-21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夏至,五月中。

《韻會》曰:「夏,假也,

至,極也,

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夏至的起源

據載,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夏至時節,自古有慶祝豐收、祭祀先祖的風俗,以祈求災消年豐。《周禮•春官》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飢餓、死亡。

宵漏自此長,微陰生九原。

夏至時,陽氣到達極致,陽氣的極致下陰氣開始產生,也因此有了夏至三候。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鹿角解」,鹿是山獸,屬陽,角向前,「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唐·白居易《思歸:時初為校書郎》),此時,陽氣到達頂點,陽性的鹿角開始脫落,陰涼的日子就漸漸近了,直到「冬至一陽生」,陰性的麋角逐漸脫落,又開始新的輪迴。

二候,蟬始鳴:「蜩始鳴」,蜩即夏蟬,叫聲清亮,古時楚稱蜩,秦晉稱蟬,雄性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生便鼓腹而鳴,可見季節的更替,最先感知到的,便是這平常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生靈。蟬鳴裡樹影明滅,忽覺夏長。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草藥,生長於夏至前後,繁殖於陰涼的沼澤、水渠和稻田裡,苦夏之時,那油綠柔嫩的葉子,看一眼就讓人倍感清涼。這也意味著夏天已經過半,後半夏白晝驕陽似火,濃蔭難求,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開始衰退,陰陽交替,此消彼長,這就是自然規律。

夏至習俗

祭神祀祖: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就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

消夏避伏:夏至日,婦女們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

食「麥粽」與「夏至餅」:《吳江縣誌》記載:「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農家還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或分贈親友,俗謂「夏至餅」。

夏至面: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以及「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之說。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

夏至養生

夏至炎熱:

1、不可貪涼,大量冷食容易引起腸胃不適,患上疾病。

2、洗澡最好用溫水,不宜用冷水洗頭、洗澡,容易引發疾病。

3、不宜過於暴露,雖然涼爽,但是容易讓人體受涼,出現腹痛、腹瀉、月經不調等。

4、夏季睡覺不宜過涼,頭部不可對著風,對身體損傷很大。

5、夏季應該選擇寬鬆的棉質服飾,不要過於緊身。

夏至飲食:

1、夏季人體消化能力比較弱,故夏季飲食要清淡,減少油膩、難消化的食物,宜多吃應季的水果蔬菜。

2、夏季人體流汗多,對能量需求多,要做到不挑食、注音粗細、葷素搭配、營養攝入均衡。

3、夏季宜多食用醋,能幫助消化、促進食慾,並能夠殺菌、消除疲勞。

4、夏季宜多食用苦味,甜的、鹹的要減少,多食用排毒降火、生津止渴的食物。

風吹麥成浪,蟬鳴夏始忙;

炎炎夏日味漸濃;

這是一個繽紛燦爛、萬物極盛的時節;

夏至已至;

願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來源:迎澤發布

原標題:《夏至丨願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