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在逛微博,逛貼吧還是逛公眾號,大家會發現一個現象。每當一款新的筆記本上市時,總會有人在底下評論問:
有雷電3 嗎?
如果沒有的話,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態度,就會出現這樣的回覆:
這個價格連雷電3 都沒有,辣雞
那麼雷電3 是什麼?雷電3 就究竟有什麼用?相信大部分人都沒有一個概念,今天潮老師就來給各位科普一下。
說到雷電3 就不得不提到英特爾在 2011 年發布的初代雷電接口。這是一種融合 PCIe 協議以及 DP 協議的接口,前者的作用是能夠實現更大的帶寬 10Gbps(傳統 USB 3.0 只有 5Gbps),並且提供 10W 獨立供電,後者的作用是能夠傳輸視頻信號。因此雷電接口接口一開始的形態是和 mini-DP 一樣的,多數用 MacBook 上。
隨著科技的發展,PCIe 協議在升級,內部的線路也在升級。這讓雷電接口的數據帶寬以及供電功率都在不斷提升。第一代雷電接口和第二代雷電接口區別不大,而英特爾在 2015 年發布的第三代雷電接口(俗稱雷電3)有了巨大的提升。
首先是形態的升級,雷電3 接口從以往的 mini-DP 形態變成常見的 USB-C 形態,隨著 USB-C 的普及,雷電3 的推廣速度必然會加快。
其次是功能性的升級,雷電3 接口的帶寬升級到 40Gbps,供電功率提升到 100W。注意是給其他設備供電,而不是能夠充電。因此有雷電3 接口的筆記本不一定能用 PD 充電。
然後是最重要的一點,英特爾開放了雷電3 的授權(但還是很貴),其他廠商無需授權就可以生產雷電3 的控制器。就這樣雷電3 接口開始普及了起來。
我記憶最深刻的是蘋果在 2016 年發布的新款 MacBook Pro 砍掉了除 3.5mm 耳麥接口以外的所有傳統接口,安排上 4 個雷電3 接口。這一激進的改動在當時褒貶不一,但現在來看絕對是正確的選擇。
而普通的 USB-C 接口是 USB 組織在 2014 年發布的新形態,全稱為 USB Type-C,只是一種接口類型,和 USB3.0 、USB 3.1 之類的規範沒有必然的聯繫。USB-C 接口可以是 USB3.0(USB 3.1 Gen1)或 USB3.1(USB 3.1 Gen2)甚至在手機上還可以是 USB2.0。
所以總結起來,雷電3 和 USB Type-C 沒有必然的關係。如果應該要分類的話,雷電3 和 USB 3.0/3.1 一樣是一種接口規範。
那麼雷電3 那麼厲害,有什麼用呢?
首先就是能插非常豐富的擴展塢。普通的 USB 接口帶寬不夠最多能夠擴展出兩三個類型的接口。而雷電3 接口的擴展塢則可以實現最高 6 種類型的接口,視頻輸出、數據傳輸、網絡輸入,讀卡器,而且可以保證所有設備同時正常工作。
然後就是插顯示器,雷電3 的帶寬最高可以支持 5K 顯示器,而且能夠提供 100W 的供電。如果顯示器有雷電3 接口,那麼只需要一根線就能在顯示器不插電的時候使用顯示器。
擴展顯示器還不是最厲害的,雷電3 接口甚至還能擴展顯卡。購買第三方的顯卡擴展塢,可以給圖形性能不強的 PC 提供一個強勁的外部支持。輕薄本玩 3A 大作遊戲不是夢。
可以肯定的是,雷電3 是個好東西。隨著英特爾第十代 10nm 移動處理器內置了雷電3 控制器,帶有雷電3 接口的筆記本也越來越低了。宏碁最新推出的新蜂鳥3 只需要 5000 元左右。
相信不久的將來,雷電3 接口會是所有英特爾平臺筆記本的標配,到那個時候支持雷電3 的配件價格也會持續下降。
而且最新發布的 USB4.0 規範明確表示要對雷電3 接口進行兼容,雷電3 的普及只剩下時間的問題了。
喜歡數碼科技資訊的你,就記得點擊訂閱啦。
關注「鋒潮評測室」微信公眾號【微信號:fengchaopingceshi】,還會送上更多你想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