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C大勢已成定局!雷電4和USB4都在用,但你真的分得清嗎?

2020-12-23 手機教授

目前最快的接口是雷電3,傳輸速度能達到40Gbps;去年USB-IF發布的USB最新標準USB4傳輸速度和雷電3一致;7月8日,英特爾發布了全新的雷電4標準,也同樣是40Gbps。

這下,原本就被USB各種標準搞混的小夥伴更迷惑了,對雷電4和USB4,「傻傻分不清楚」。那麼,雷電4和USB4各有什麼特性,它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集成雷電3的USB4

說起USB,小夥伴們肯定都不陌生,連接電腦、手機充電、U盤等等都需要它,它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的縮寫,可以說是普及度最高的存在。

USB接口由英特爾等多家公司組成的USB-IF協會推出,歷經20多年,從USB 1.0到USB 2.0 再到USB 3.X,USB的接口命名逐漸混亂。直至USB4,USB-IF決定直接使用不帶空格的USB4,儘可能將命名保持簡單。

USB4基於雷電3打造,彼此兼容,傳輸速度同樣都是40Gbps,換句話說,USB4基本等同於雷電3。USB4向下兼容USB 3.0、USB 3.1、USB 3.2和DP(DisplayPort)。

雷電3採用PCIe 3.0x4通道,擁有超大帶寬,支持外接顯卡、外接兩臺4K顯示器或一臺5K顯示器等,USB4接口自然也有這些功能。同時,USB4也支持最大100W功率供電。

不過,USB4接口分為兩個版本,一個是全速的USB4 40,帶寬40Gbps,另一個是半速的USB4 20,帶寬僅為20Gbps,等同於至今未被商用的USB 3.2 Gen2x2。

更快更強的雷電4

雷電4的傳輸速率同樣是最高40Gbps,但將以往的USB數據及供電接口、DisplayPort影音接口、RJ-45網絡接口、3.5mm接口等等全部納入,真正做到了一個接口走天下。

作為可能是當今個人電腦上帶寬最高的連接方案,雷電4並沒有繼續堆疊高接口帶寬,而是通過對傳輸線纜和控制晶片的改良,增強功能和安全性。

雷電4能夠在更長的線纜上(最長達2m)維持滿速,可以同時帶動兩臺4K顯示器或一臺8K顯示器,具備更完善的電源管理特性,可以通過外接設備從睡眠狀態中喚醒,還能支持性能更為強大的雷電4擴展塢。

雷電4接口認證中添加了基於英特爾VT-d的直接內存訪問(DMA)保護,可以避免物理攻擊,大大提高了接口的安全性。

USB4和雷電4的關係

雷電和USB接口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簡單來說,雷電4兼容USB4,USB4本質上可以被理解為雷電4的「精簡版」。雷電4的兼容性、可靠性、安全性和連接能力都更強。

USB4不需要額外的授權費,而雷電4的專利權掌握在英特爾手中,至於是否需要授權費,還要等英特爾官方消息。

Type-C接口一統天下

雷電4和USB4都採用了Type-C的唯一接口形態,數據接口被Type-C統一的大勢已成,這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以後不需要費勁認識那麼多複雜的接口,也不需要在出門時帶上不同類型的線纜,一根線就能滿足我們的需求。

網友:3還沒用好,4就來了?

儘管雷電接口和USB接口競爭不斷,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意義並不大。很多網友都表示:還在用USB 3.0,USB4就來了;還沒有用上滿速雷電3,雷電4又官宣了。

目前使用頻率最高的雷電接口要屬蘋果MacBook上標配的雷電3,但如果外設沒有達到標準,和普通的接口就沒有區別了。想要享受極速傳輸,可以搭配UGREEN綠聯推出的雷電3擴展塢,實測傳輸速度可以達到2600MB/s,秒傳無壓力。

據悉,綠聯後續還會推出更多雷電3相關的外設,如雷電3硬碟盒、接口更多的雷電3擴展塢等等,有需求的小夥伴可以再等等。

看到這裡,你更期待USB4還是雷電4?

相關焦點

  • Type-C大勢已成定局,優勢所向,必將替代Micro-USB接口
    為什麼現在的手機都用Type-c接口?難道是因為充電快?不知道小夥伴有沒有注意到,現在的的智慧型手機基本都是Type-c接口。為什麼要淘汰以前的梯形USB接口,而採用扁圓形的Type-c接口呢?而Type-C可以解決很多電子設備的通電問題,它的體積,導熱性和插拔的次數都具有很大的優勢,所以,Type-C接口被許多安卓手機使用,也成為了主流的充電接口。這時很多小夥伴就可能會問,他有什麼優勢呢?肯定有小夥伴會說,那還用想,Type-C接口正反都能插啊!
  • 「葉子科普」科普USB的知識,幫你了解USB Type-C和雷電3的關係
    在USB1.0~2.0時代,接口形狀有很多種,由於USB2.0協議速度還是比較慢的,所以當時的USB接口都是4根線的(包括供電和傳輸數據的導線),兩根負責給滑鼠鍵盤,手機之類的東西供電,其他兩根的data數據線負責數據傳輸。
  • 不要隨便買數據線了,看看Type-C與雷電3,你就知道它們的差距了
    不要隨便買數據線了,看看Type-C與雷電3,你就知道它們的差距了。電腦上普遍會裝有USB接口,不過大部分都是2.0版本的USB接口,而一些藍色的則是USB 3.0接口,3.0的USB接口在傳輸速度上肯定明顯優於2.0的,所以如果需要快速進行資料的拷貝和傳輸,最好選擇USB3.0的接口。
  • 雷電3和Type-C接口一樣嗎?差別很大!
    說起雷電3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因為它太出名了,名頭很大,有人甚至認為它可以替代所有接口,因為它是世界最快!即便如此,當你見到它時你真的能認出來嗎?因為它長得跟Type-C接口幾乎一模一樣!之前還有雷電1和雷電2,但是雷電1和雷電2使用的接口形態是Mini DisplayPort口,即Mini DP口,而且雷電1和雷電2兩代雷電接口很早就都應用在了蘋果的Mac系列電腦上。說到這裡,就要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雷電接口其實指的是一種協議,而雷電1和雷電2使用的MiniDP口以及現在的雷電3使用的Type-C接口才是其接口標準類型。
  • 雙Type-c公對公雷電3數據線,一線開啟高清投屏體驗
    特別是近期,USB Type-C接口越來越普及,而且與高速雷電結合得越來越緊密。這也讓不少用戶對於雙Type-c接口的數據線以及雷電3數據線認知上存在差異。接下來就結合我對雷電3接口的理解認知,為大家推薦幾款充電快速高效、傳輸給力迅猛、支持視頻投屏操作的雷電3數據線以及雙Type-c視頻線,一線開啟高清投屏體驗。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款式吧。
  • USB4時代已到,阿卡西斯推出USB4硬碟盒,雷電4與USB標準均可使用
    隨著最近英特爾宣告雷電4與USB4互相兼容後,意味著授權費成本大大降低,海量集成雷電4/USB4接口筆記本將陸續上市,蘋果在最新一代MacBook Pro 13、Macbook Air上已配備雷電4/USB4接口,這將意味著雷電4/USB4將會快速普及。
  • 筆記本上的Type-C接口越來越多,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但是type-c可不僅僅是用來插U盤和數據線傳輸文件用,它還可以支持快速充電,在USB PD功率傳輸協議下,最大支持100W的電力傳輸,現在越來越多的筆記本電腦充電器就是type-c接口的,一個小時就能充滿80%以上的電,可謂是非常快。而且type-c還能支持雙向充電,比如說用筆記本給手機充電,拿移動電源給筆記本充電。
  • Intel發布雷電4接口:兼容USB 4.0,Type-C一統天下
    雷電4接口在性能上其實和雷電3接口沒有太大區別,特別是在傳輸數據帶寬上,都是40Gbps,物理規範也相同,繼續採用Type-C接口,但是在功能上的確有了不小的進步,同時擴展性也更高。所以雷電4接口主要改進的是兼容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提升了連結能力,通過USB-C物理接口兼容了USB4、DP和PCI-E,並且完全兼容前代雷電3和USB產品。
  • 蘋果Mac電腦的雷電3口,可以用Type-C數據線嗎?90%的人都用錯了
    如今不論是手機、平板還是筆記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說到Type-C接口,難免要提到雷電3。雷電3和Type-C「傻傻分不清楚」?需要強調,Type-C只是一種接口標準,和以前的USB接口相比更薄、可正反插、擴展性也更強。而大家經常聽到的USB 2.0、3.0、3.1呢,指的是傳輸協議。
  • 現在電腦都只帶type-c接口,那有哪些好用的type-c拓展塢呢?
    今年年初的時候換了一臺蘋果電腦macbook pro,對於這臺電腦什麼都滿意,唯一不太滿意的就是沒有USB type-A接口,都是type-c接口。所以,外置的滑鼠鍵盤都接不了,更重要的是U盤和移動硬碟也接不了。
  • 大屏顯示更加精彩,多功能Type-C拓展塢推薦
    現如今,市面上type-c接口的手機電腦越來越豐富,甚至不少千元機都帶上了Type-C接口。那麼type-c手機的各種強大功能,你真的都用上了麼?不妨來看下這些新奇的type-c拓展裝備,讓設備大屏顯示更加精彩。
  • 為什麼蘋果、華為筆記本都採用雷電3接口?它比Type-C強在哪裡?
    眾所周知,蘋果自2016款MacBook Pro開始,便一錘子將所有筆記本產品的接口統一改為雷電3接口,蘋果稱其為雷靂3。蘋果新上市的Macbook Pro 16則用上了四個雷電3接口。同年,新款華為MateBook X Pro首次配備該接口,而對於聯想、惠普、戴爾等筆記本電腦老品牌來說,雷電3早已是旗艦產品的主流接口。
  • 南哥帶你了解雷電(Thunderbolt)3接口
    說起雷電3接口,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點陌生。這個平平無奇,長得跟type-c一毛一樣的接口究竟有什麼魔力呢?讓我們來看一看雷電接口的發展歷程。意味著你的移動硬碟通過外接方式就可以發揮出它的全部性能!然而雷電1和雷電2接口只存在於蘋果電腦上,其他品牌的電腦也只能望洋興嘆。
  • 雷電3 是什麼,它跟我們常見的 Type-C 有什麼區別?
    無論你是在逛微博,逛貼吧還是逛公眾號,大家會發現一個現象。每當一款新的筆記本上市時,總會有人在底下評論問:有雷電3 嗎?如果沒有的話,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態度,就會出現這樣的回覆:這個價格連雷電3 都沒有,辣雞那麼雷電3 是什麼?雷電3 就究竟有什麼用?相信大部分人都沒有一個概念,今天潮老師就來給各位科普一下。
  • type c母座接口定義介紹
    ,不分正反兩面均可插入,大小約為8.3mm×2.5mm,和其他介面一樣支持USB標準的充電、數據傳輸、顯示輸出等功能。 USB type-c接口特性 特性1、全新接口設計,尺寸約8.4mm x 2.6mm,接口纖薄 特性2、功率輸出能力:標準線纜3A,接口5A 特性3、可用來傳輸DisplayPort訊號,支持4K UHD影像傳輸 特性4、可以提供較大100 的電力傳輸 特性5、更好的電磁幹擾(EMI)和射頻幹擾
  • 提升你的電腦拓展性,ORICO TYPE-C多功能集線器
    現在的筆記本都在追求輕薄,以便於用戶攜帶,作為一名商務人員,真心覺得輕薄的筆記本實在是太有必要了,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電腦自帶的接口不夠用,或者取消了HDMI高清接口等,如果再遇到為甲方演示PPT的時候,而甲方會議室只有VGA接口的時候,那種痛苦簡直無法用語言描述,心裡只能默念一句髒話
  • 首款USB4數據線上架 性能堪比雷電協議
    【天極網手機頻道】USB是當下最通用的電子產品接口,Type-A、Type-B和Type-C三種接口在日常非常常見。其中接口更小的Type-C更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採用Type-C形態接口的協議就有多種,包括雷電4、雷電3、USB 3.1、3.2 Gen1/2等。
  • 你熟悉的USB,已經逐漸轉為USB Type-C!
    USB Type-c接口的外形和手機的type-C接口一樣,傳輸效率比傳統的USB Type-A接口有了質的飛躍。這種突然間的改變讓我們有點暈頭轉向,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解讀一下他們之間的差別。主流的USB2.0、USB3.0、USB3.1都採用的是USB Type-A接口類型(部分USB3.1雖採用了Type-C接口,但傳輸速度並沒有提升),它們的樣子在下圖中標註:為了方便區分不同的USB版本,很多主板廠商把它們內部的塑料片用不同顏色進行了標註,一般USB2.0使用黑色、USB3.0使用藍色、USB3.1使用綠色。
  • 身體「停止長高」的4個信號,學生黨若全收到,身高或已成「定局」
    小編提醒:身體「停止長高」的4個信號,學生黨若全收到,身高或已成「定局」 生長激素為腦垂體前葉分泌的生理活性物質,能直接作用於全身組織細胞,促進組織中蛋白質的合成,增加細胞的體積和數量增高,促進機體生長。而如果你發現自己沒之前那麼愛睡覺了,需要注意身體是不是停止長高了。
  • 雷電4、USB4有啥不一樣?Intel官方科普
    簡單地說,雷電4就是「更嚴格版」的雷電3,性能下限進一步提升,並且擴展了功能,符合USB4規範的要求。雷電4、USB4是什麼關係?無論雷電4還是USB4,都基於雷電3的底層協議打造,彼此互補且兼容,接口都是Type-C,最高速率均為40G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