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電4、USB4有啥不一樣?Intel官方科普
2、在連接外置顯卡、硬碟等場景中,最低PC數據規格的要求提高一倍,PCIe最低傳輸速度從16Gbps提升到32Gbps,而在連接存儲設備時,速度可達3GB/s,更接近直接插在主板時的性能。3、首次支持4口擴展塢、最長2米數據線,一根線可擴展出3個雷電4接口,可一次連接更多設備。
-
免費版雷電3?新MacBook上的USB4接口有點猛
最大傳輸速度提升到40 Gbps作為一個數據傳輸協議,USB4最關鍵的升級自然是傳輸速度,搭配使用完整規格的四個雙向通道線纜進行數據傳輸是,USB4設備的最高傳輸速度達到雷電3接口的40Gbps,相比上一代的USB 3.2 Gen 2×2足足提高了一倍,也為該接口更豐富的應用場景打下基礎
-
新款Macbook Air突然上架,一如既往雷電3接口,你真的了解嗎?
3月18日晚,蘋果突然上架多款重磅新品,其中就有Macbook Air。眾所周知蘋果自2016款MacBook Pro開始,此後將所有筆記本產品的接口統一改為雷電3接口,這次的新款Macbook Air配備了2個雷電3接口。雷電3接口到底有何魔力,讓蘋果一直堅持呢?
-
別再隨便買數據線了,Type-C與雷電3數據線大有不同
如今各種手機和電腦數據線的種類越來越多,USB 2.0、USB 3.0、Type-C、雷電3等接口層出不窮。很多時候大家根本沒搞清楚它們分別有什麼作用,只要能插進去就稀裡糊塗地用上了。但當你發現傳文件速度很慢,充電也很慢的時候,很大可能是你沒有正確選擇合適的數據線了。
-
奧睿科雷電3硬碟盒:讓數據速度進入高鐵時代
隨著英特爾開放Thunderbolt 3(雷電3)協議規範,支持雷電3接口的設備和擴展塢層出不窮。雷電3接口不再需要授權,對廠商和用戶來說都是好消息,有利於帶雷電3接口的筆記本、臺式機的普及。
-
USB4時代已到,阿卡西斯推出USB4硬碟盒,雷電4與USB標準均可使用
一直以來雷電3因為超高速數據傳輸性能而刷新人們認知,但高昂的授權費用無法大範圍普及,用戶無法體驗極速數據傳輸的樂趣。而且雷電3設備雖然物理接口是USB-C,但雷電3硬碟盒無法在常規USB系統中使用,讓很多花重金購買產品的用戶苦不堪言。
-
有史以來最貴的雷電3線材,蘋果被動雷電3編織線評測A2279
此前蘋果在官網上悄然上架了一款2m長度的雙USB-C雷電3數據線Thunderbolt 3 Pro Cable,和蘋果其他線材不同的是這條線材採用了編織材質的線身,加上其2m的長度也使得其國內官網的售價高達949元人民幣,這基本上已經相當於一款入門級別的安卓機的價格了,一根2m的雷電3數據線售價近千元,為什麼這麼貴?
-
不要隨便買數據線了,看看Type-C與雷電3,你就知道它們的差距了
不要隨便買數據線了,看看Type-C與雷電3,你就知道它們的差距了。電腦上普遍會裝有USB接口,不過大部分都是2.0版本的USB接口,而一些藍色的則是USB 3.0接口,3.0的USB接口在傳輸速度上肯定明顯優於2.0的,所以如果需要快速進行資料的拷貝和傳輸,最好選擇USB3.0的接口。
-
暗影精靈5的雷電3接口有哪些驚喜用法?
2011年,英特爾與蘋果合作開發的、技術代號為「Light Peak」的Thunderbolt(以下均稱「雷電」)正式公布。由於雷電接口融合了PCIE與DisplayPort兩種通信協議,所以在全功能TYPE-C之前,雷電接口是罕見的同時支持高速數據傳輸和視頻/音頻傳輸的多功能接口,即同時具備USB和DP或HDMI/DVI/VGA轉接輸入/輸出功能。
-
雷電(Thunderbolt)接口為什麼還未普及?
主導開發,通過和蘋果的技術合作推向市場,該技術主要用於連接PC和其他設備,融合了前的兩項成熟技術PCI Express數據傳輸技術和DisplayPort顯示技術,兩條通道可同時傳輸這兩種協議的數據,每條通道都提供雙向10Gbps帶寬,為了降低成本,目前Thunderbolt採用的是銅芯連接的方式而不是光纖連結(演示方案採用光纖的Thunderbolt接口甚至可達到100Gb/s),銅纜設計理論上最高傳輸速率可達
-
USB4.0和雷電4接口 到底有啥區別
3、支持4口擴展塢、最長2米數據線,一根線可擴展出3個雷電4接口,同時連接更多設備。4、搭載雷電4接口的電腦C,至少有一個接口能為設備充電。5、連接擴展塢後,可通過觸摸鍵盤或滑鼠將計算機從睡眠中喚醒。無論雷電4還是USB4.0,均基於前代雷電3接口底層協議打造,同樣使用Type-C接口,最高速率也者是40Gbps。不同之算在於USB4.0接口擁有更廣泛的通用性,設備要求更低,而雷電4接口的性能"下限"相比USB4.0則有著較大幅度的提高,它擁有更為嚴格的產品功能、驗證測試、認證要求,所以支持雷電4的設備體驗更出色,可以說雷電4是現階段最全面的接口協議。
-
USB4究竟是什麼?
USB的演變USB是一種傳輸數據的協議規範,也是一種接口技術規範。Type-A和Type-B接口只能提供2對差分線,只適用於單通道模式。總之,因為引入了雙通道傳輸USB數據的模式,所以使得USB 3.2及之後的USB4都只能支持USB Type-C接口。USB4的誕生在介紹USB4之前就不得不提一下Intel和蘋果公司合作推出的雷電協議。
-
雷電4和USB4都在用,但你真的分得清嗎?
更快更強的雷電4雷電4的傳輸速率同樣是最高40Gbps,但將以往的USB數據及供電接口、DisplayPort影音接口、RJ-45網絡接口、3.5mm接口等等全部納入,真正做到了一個接口走天下。作為可能是當今個人電腦上帶寬最高的連接方案,雷電4並沒有繼續堆疊高接口帶寬,而是通過對傳輸線纜和控制晶片的改良,增強功能和安全性。雷電4能夠在更長的線纜上(最長達2m)維持滿速,可以同時帶動兩臺4K顯示器或一臺8K顯示器,具備更完善的電源管理特性,可以通過外接設備從睡眠狀態中喚醒,還能支持性能更為強大的雷電4擴展塢。
-
蘋果新舊雷電3數據線對比評測
此前,蘋果官網悄然上架了一條數據線,雖然定價符合蘋果產品一貫的風格,但還是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期,大家看到之後紛紛直呼現在一條線都買不起了。
-
安卓線、蘋果線……你為什麼需要這麼多數據線?
當數據線被插入接口,每個針腳穩定地相連時,兩個設備之間就能依照接口協議以某個速度傳輸數據或者以某個功率來充電。一旦接口協議不兼容,兩臺設備雖然被數據線連著,但由於它們「誰也不認識誰」,二者間並不會產生任何數據的傳輸。
-
蘋果Mac電腦的雷電3口,可以用Type-C數據線嗎?90%的人都用錯了
而說到Type-C接口,難免要提到雷電3。雷電3和Type-C「傻傻分不清楚」?需要強調,Type-C只是一種接口標準,和以前的USB接口相比更薄、可正反插、擴展性也更強。而大家經常聽到的USB 2.0、3.0、3.1呢,指的是傳輸協議。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是USB 3.1,傳輸速度最大可以達到10Gbps。
-
USB4到底好在哪兒
之前一直有說法稱,USB4其實是雷電3的一個新馬甲,不過從具體的應用來看,這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不少差異的,後面在技術分析環節我們再詳細討論這一問題只提供數據傳輸通道,可以動態分配不同類型數據的帶寬由於USB4規範本身並不提供任何的通用數據傳輸機制,而是提供數據通道並且利用其它數據傳輸協議(USB 3.2、Displayport 、PCIe等)進行目標類型的數據傳輸,該特性搭配全新的動態調配機制,可以大幅提高對數據通道的利用率。
-
「葉子科普」科普USB的知識,幫你了解USB Type-C和雷電3的關係
當然了,在現實中USB使用的是nrzi編碼方式,電壓變化一次就表示一個0,電壓如果沒有變化就表示1,按照這樣的規則,我們就能把數據變成電信號同時進行數據傳輸了,這就是通信傳輸協議,我們常說的USB2.0、USB3.0、USB3.1、雷電3之類的就是數據傳輸協議。
-
為了買到完美的雷電 3 擴展塢,我花掉了一臺 iPhone 的錢
3.X 協議(5Gbps / 10Gbps),僅支持 4K 30Hz,典型應用是目前大部分的 USB-C 協議轉接器; 4 對接口運行 DP 協議,D+ / D- 埠傳輸 USB 2.0 數據(480Mbps),支持 4K 60Hz,典型應用是如今帶 Type-C 接口的顯示器; 2 對接口運行 USB 協議,2 對接口不工作
-
40Gbps速度追上雷電4 Intel、AMD今年發力USB4接口
Intel去年在TGL處理器上推出的Thunderbolt4(俗稱雷電4)接口很好很強大,唯一的主要是主要局限在Intel平臺上,AMD這邊還沒有廠商導入,不過大家還有別的選擇,那就是USB4接口。自從Intel宣布雷電3技術與USB4融合之後,未來的USB4各方面其實都很像雷電3及現在的雷電4接口,速率40Gbps,也支持100W快充。雷電4依然在各種高規格上領先,但USB4會更便宜,而且要全面普及,這是它最大的優勢,而且也會物理兼容雷電3/4接口,也向下兼容USB3/2/1等接口協議,實現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