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技術進課堂 成都武侯一小學推進「智慧教育」有妙招

2020-12-23 騰訊網

人民網成都11月6日電(郭瑩)新技術正在給傳統教學課堂帶來深遠的影響。

11月4日上午,成都龍江路小學武侯新城分校階梯教室,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課在四年級一班展開。在這堂題為《食物在身體裡的旅行》的課程中,授課老師趙春梅利用AR技術與武侯三顧教育雲平臺,詳細地介紹了人體消化器官及其功能,幫助同學們認識了解這套複雜的身體系統。

據了解,過去一年,該校在課堂教學積極引入AR技術,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應用創新,助推教育信息化建設。

讓教學內容更直觀

學生說:「一下子就搞懂了」

「原來食物在胃裡是這樣被消化的,真是太神奇了!」

當人體消化器官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投影屏幕上,四年級一班的學生王浩燃驚訝地瞪大了雙眼。對於他來說,過去在平面讀物上零零碎碎地了解過人體消化系統,但只有一個模糊的認知。經過今天課堂上老師35分鐘的講解,他感覺自己都「搞懂了」。

實際上,這並不是王浩燃在課堂上第一次接觸AR技術,「之前老師上課講天體運行,奔跑的動物,都用過。」

據介紹,當日的課程內容涵蓋基礎知識點介紹、模擬實驗、AR呈現、分組討論等多項環節,短短的35分鐘內,教學環節環環相扣,知識點接連不斷,孩子們興趣越發高漲。「很容易理解,很難被忘記。」學生蔣雨涵說,自己特別喜歡這樣的課程。

給教學工作添助力

老師說:目標是指向學生發展

」小到肉眼不可見的生物細胞,大到浩瀚無垠的宇宙星系,都可以直觀立體地在課堂上被呈現。」趙春梅介紹,過去,小學的科學課長期依靠PPT展示、視頻展示,缺乏立體感,學生的感受不深。通過新技術的運用,不僅能很容易把知識點講清楚,「孩子們的興趣也被充分調動起來。」

在趙春梅看來,AR增強現實技術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幫手,小學的科學課教學中所涉及到的,通過平面手段難以描述清楚的重難點問題,都可以通過技術的介入獲得解決。

「我們在使用AR技術的同時,也結合了武侯三顧教育雲平臺上的資源,兩者強強聯合,形式更加豐富多樣。」 分管該校信息化工作的副校長吳豔介紹,高新技術運用於課堂,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枯燥單一,更加強調沉浸式和移動式學習,使得課堂互動效果大幅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進度也能及時反饋給教師,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我們一直都在思考,怎樣在信息化極速發展,人工智慧技術變革日新月異背景下,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吳豔說,學校推進智慧教育的目的,最終指向學生的全面發展,指向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

用技術不是為了炫技術

校長說:用新技術探索教學新路徑

近年來,武侯區以大數據為支撐,積極促進智慧城區建設,構建涵蓋全領域、全學科、全過程的武侯教育新模式。2019年5月,在教育部辦公廳公布的2019年度「智慧教育示範區」創建項目名單中,武侯區作為全國8個、西部唯一的區域入選。

作為四川省智慧教育學校示範校,近年來,成都龍江路小學武侯新城分校著手

智慧教育課程相關課題研究,並聯合四川省內多所名校對智慧教育手段及方式方法進行理論實踐探索。

「AR技術是智慧教育當中很重要的板塊,但我們主張恰當使用而不是濫用,新技術是為了解決老問題。」學校執行校長劉檁告訴記者,在學校的教學團隊看來,AR技術對學生的視覺衝擊雖然很大,但並不會因為它的酷炫而大範圍、高頻度地使用。「不是每一個學科都會使用到,也不是每節課都會使用。」

劉檁介紹,學校近期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和過去相比,AR技術滲透學科教學以後,學生探究意識、科學素養豐方面都得到明顯的進步。目前,該校已經將小學六年能夠運用到AR技術的課程進行了一個梳理,並圈定了使用範圍以及使用頻率,保證既不喧賓奪主,又能完整呈現課程教學內容。

目前,成都龍江路小學武侯新城分校與四川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達成合作,搭建專業的科研平臺。將基層老師的實踐探索上升為可複製可移植的經驗。「我們學校要承擔先行先試的作用,在3-5年內,用新技術探索出一條教育教學新路徑。

相關焦點

  • 西安市未央區大明宮小學:推動智慧校園創新推進「名校+」工程發展
    引領智慧課堂新風尚大明宮小學是陝西省教育系統信息化先進單位,西安市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先進單位,未央區課改優秀學校、教學常規三星級示範校,為了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在信息技術引入傳統課堂的基礎上,學校努力構建以「一庫、一中心、三平臺」為架構的智慧校園平臺,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信息化」發展路徑。在今年「停課不停學」期間,智慧課堂更是發揮出了自身的優勢。
  • 「天府之歌」進校園!音樂名家為成都娃上了一堂特別的音樂課
    在四川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音樂課上,青年歌手石天欣,正在為這裡的孩子們上著一堂特別的音樂課……前期,由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推進辦公室、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成都商報·成都兒童團策劃推出的「弦歌天府·校園之聲——2020 年成都市天府文化主題音樂教育系列活動」第一階段準備工作已就緒,完成了教材的彙編和音樂導師的培訓。
  • 希沃與宜賓市第六中學攜手共進,創建智慧教育示範校
    成都師範學院唐瓷教授、宜賓市第六中學校長程帆及相關校領導、智慧課堂班級教師、希沃四川總經理郎驍及希沃易課堂團隊出席了本次籤約儀式,共同見證宜賓市第六中學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時刻。 接著學校特邀成都師範學院教育信息化推進辦公室副主任唐瓷教授就四川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能力提升2.0工程作解讀,為參會教師指明了教師信息化專業發展方向。
  • 成都高新區中和小學丨導圖推動課堂變革——數學篇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為進一步加強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教育教學質量。2020年11月25日下午,成都高新區中和小學數學學科課程學習之思維導圖繪製主題教研在階梯教室如期展開。她強調,在數學課堂中引入思維導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實效性。緊接著,全體數學老師打破時空制約,觀看了葛老師從寶雞三小帶回來的寶貴影像資料。通過視頻,老師們對「知識入框」又有了更直觀、更深入的思考。隨後,孟丹老師以「圖」為媒、零存整取,就思維導圖進數學課堂的具體操作方法及學習單的使用做分享。
  • 用智慧課堂做動漫,就這麼簡單!
    ——青島西海岸新區黃島小學孫宇老師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坐落著一所與共和國同齡的小學——黃島小學。在黃島小學,有一間著名的「孫宇動漫工作室」,在這裡,孩子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隨性創作動漫。它的創建者,就是美術教師孫宇。
  • 昌樂丹河小學: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
    編者按: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新任務新要求賦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推進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服務於教育治理、學教改革、教師發展、學生成長,是時代發展與技術進步的必然選擇,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有力抓手。現遴選部分經驗典型進行推介,供全市中小學參考借鑑。
  • 2017年成都武侯區武侯實驗小學的家長評價
    今天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7年成都武侯區武侯實驗小學的家長評價,供大家參考!   家長/學生評價:   1、我兒子就讀的這個學校,校長的理念不錯,班主任老師也很好。   2、學校老師太年輕,沒有教學經練,個別老師一點耐煩心都沒有,這樣的老師能教出好的學生嗎?
  • 成都武侯2020年秋季開學典禮集錦(二)
    小學一年級新生邁著萌萌的步伐,踏入求學之路;初一新生褪去稚嫩,邁入中學生活第一步;高一新生也踏上了人生新徵程。新的生活、新的憧憬、新的挑戰,揚帆起航。9月1日,成都市武侯區各中小學、幼兒園舉行了主題各異的開學典禮。
  • 2020中國智慧教育高峰論壇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成功舉辦!
    12月5日,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與CIO時代學院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智慧教育高峰論壇」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成功舉辦。論壇的主題是「新技術帶來的教育新模式」。他說,近年來我校積極探索新技術背景下的智慧教育建設,以信息化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等領域的改革與發展,帶來了學校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深刻變化。同時,學校積極與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在智慧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在智慧校園、智慧實驗室、智慧旅遊、智慧課堂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階段性成果。
  • 胥各莊小學:民族團結進校園 特色教育結碩果
    胥各莊小學:民族團結進校園 特色教育結碩果唐山市豐南區胥各莊小學開展「中華一家親」主題班會。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胥各莊小學將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工作作為學校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將其貫穿於學校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通過深入開展多項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建立民族風土人情長廊等方式,真正做到了民族團結教育進課堂。
  • 國企辦學,第一所「領川」落地武侯!讓教育關注到每一個學生
    當時給我的感悟是,優秀的專家、老師,有極強的精品意識,有廣泛閱讀的經歷,有博採眾長的虛懷如谷。」2008年,趙興決定前往西南教育高地——成都。職業生涯的第二站,他選擇了成都家長心中的「香餑餑」五朵私花之一的嘉祥外國語。
  • 珠光小學舉辦「聚焦課堂變革 整本書閱讀推進會」
    作為廣東省書香校園、廣東省語言文字示範校、廣東省楹聯文化教育基地、深圳市年度閱讀典範學校的珠光小學,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閱讀,以生為本,開展系列閱讀活動,著力發展學校的特色教育,把「閱讀」始終貫穿在教育教學中,用書籍點亮童心,讓閱讀浸潤童年。12月9日,南山區「聚焦課堂變革,整本書閱讀推進專項會」在珠光小學舉行。
  • 隔著屏幕也能捕捉小情緒,智慧教育暗藏哪些新技術?|推薦
    放眼全球,發達國家的智慧教育發展戰略,無一例外都強調對於智慧教育環境的建設,強調將技術融入學校、家庭和網絡課堂。 如今的新技術,可以隨時獲取學生的表情、情感等細微的動作和狀態,並完成數據採集分析,學生畫像成為老師透視學情的CT機,並為教學決策提供參考。
  • 智慧課堂「樹標課」活動在蕪湖灣沚順利開展
    作為學校智慧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課堂的建設,需要基礎環境建設的支撐,更需要在應用場景中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在智慧課堂建設首輪入校培訓後,為進一步深入應用場景,更好地為課堂、為學科賦能,著眼於課堂教學實踐的智慧課堂「樹標課」活動在灣沚區火熱開展。  來自灣沚區教育局教師發展服務中心的專家指導團隊,來自智慧教育建設指導中心的督導老師,來自灣沚區9所考核校的教師以及來自科大訊飛的校園服務運營團隊共同參與了本次活動。怎樣在教學實踐中用好智慧教育產品,切實賦能課堂?
  • 優化社區教育 推進我市學習型城市建設步伐
    如何進一步優化社區教育,推進我市學習型城市建設? 市教育局副局長沈鵬認為,要尋求社區教育發展的新空間和突破口,將社區教育融入大城市社會發展治理,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融入「愛成都、迎大運」社區英語培訓等系列重大活動之中;同時謀劃編制好「十四五」規劃,建立和完善社區教育機構建設標準、社區教育發展經費標準、社區教育教師認定準入標準、社區教育課程體系標準等系列標準;進一步優化社區教育教師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辦法,充分調動廣大社區教育工作者的信心和熱情
  • 「雲」享精彩課堂 成都武侯師生防疫「宅」家玩轉英語
    中國網3月11日訊(李小野)活力無限的三月,萬物復甦的季節,精彩的英語云課堂也隨之開始了!為了能順利開展線上英語教學,成都市武侯區的老師們共同努力,分析教材及學情、集體備課、製作PPT、商討上課流程,為同學們呈現了精彩的「雲」上英語課堂。
  • 武漢一小學全面推行智慧課堂,千名學生會用電子書包
    楚天都市報11月17日訊(記者 張屏 通訊員 柯琴)11月14日,武漢市光谷第八小學第三屆「信息技術融合月」落下帷幕。此前一個月,該校50歲以下的教師均走進智慧教室,上了80多節腦洞大開的信息技術融合課,涵蓋了全校大部分班級、千餘名學生。
  • 山東平邑縣:打造智慧校園 促進教育發展
    為提升智慧化信息水平,加快信息技術與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山東臨沂市平邑縣第二實驗小學積極落實學校「改革創新求突破,質量立身創品牌」的布局,圍繞「主責主業」,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立足特色、生存、發展,以實施精緻管理、創建特色校園為指導思想全力打造「智慧校園」。
  • 成都石室雙楠實驗學校:以博雅之道,潤澤教育扶貧之路
    成都石室雙楠實驗學校從國學經典中進行文化尋根,將學校文化定位為「智承武侯、學繼文翁」,施行博雅教育,以「誠、雅、智、博、容」為學校精神。學校博雅的教育內涵造就了有溫度的教育、有溫度的教師團隊。學校的支教老師們懷揣著「師如玉,潤物無聲;生如玉,五德俱存」的校訓內涵,奔赴白玉縣,將石室雙楠的教育智慧帶給白玉二完小的師生們。其中,曾於2011年遭遇意外,面臨高位截癱的物理教師劉成舟也選擇了加入支教隊伍,將自己樂觀、堅韌的品質帶給白玉縣的孩子們。
  • 教育是一場溫暖的修行丨成都天府新區合江小學做淬鍊品格的引領者
    一所學校如果只單純重視知識的教育,而缺乏對孩子們品格的養成教育,放任孩子們稟性的釋放和不良習性的形成將會嚴重影響孩子的一生。現代教育學認為品格教育不應該是可有可無的,它是任何教育的基礎。成都天府新區合江小學長期以來特別重視學生的品格教育,堅定不移地走在"品格教育為孩子奠定人生基石"的研究與實踐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