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結構支撐是什麼?是牆壁!如果牆壁出現問題的話,如牆塌了、開裂等,就會導致不可估量的損失,甚至危及家人的安全。所以關於裝修砌牆你必須要引起重視,首先你得對砌牆的流程和標準心裡有譜,才不會分辨不出施工質量好壞。
砌牆的施工標準
砌牆看似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情,只需將磚塊用水泥砂漿一塊塊疊高起來,如此便能組成一道牆體。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大家不難發現這其中也是包含著不少貓兒膩的,假如沒能及時發現和阻止工人砌牆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那麼在往後居住使用的過程中,這面牆便是會給大家帶來不少的煩惱,小編這次向各位全析這牆體砌築的準則,讓大家能夠準確督工,也能在自己砌牆的過程中做到有則可依。
新牆與老牆之間的對接
新牆與老牆接縫處開槽
開槽後也要在老牆上打入鋼筋距離間隔至少50釐米
有人會問這樣做有什麼用?砌牆不光是要求平整垂直 如果沒有開槽打鋼筋後期牆面開裂就夠你煩的了
新砌牆體要求
另一方面,從防水防潮的角度來說,為了防止積水與潮氣上串,新建牆體應設鋼筋混凝土導牆(止水帶),高度≥地面完成面200mm以上。但是由於新牆體和老牆體的變形沉降不同,變形係數也不同,所以連接處很容易開裂。
因此在砌牆之前要預埋拉筋,布設網格布,使得牆體載荷均勻分布,將新老牆連接起來。牆體砌好後至少2天後才可以進行水泥粉牆,用1:3的比例進行水泥砂漿二次粉刷,厚度超過20mm~30mm時必須加鋼絲網,「砌牆要頂天立地,要砌到頂」。
這樣做既可以起到很好的銜接作用,也可以防止牆體開裂,從而還能夠一定程度上避免基層不實導致的掉磚問題發生。
新砌牆體的防水處理
新砌牆體除了在砌牆時對牆體根部用細石混凝土+鋼筋澆築導牆外,衛生間、廚房等潮溼有水區域的管槽內在布管前,也應預先塗刷防水,杜絕滲漏。地面找平基層應做好排水坡度,家庭衛生間面積較小,整個衛生間的最高點至地漏處一般放10mm坡度為宜。
其實建牆確實很簡單,只要知道兩點,一加鋼筋,二(開門洞)加橫梁,沒什麼技術含量」,可如果你裝修時不知道這兩點,施工隊也正巧不知道,或假裝不知道,那後果就慘了,如果業主一直不知道,那家中就存在安全隱患,如果施工完知道了,只能把牆拆了重砌。
所以儘管我基本用輕鋼龍骨做隔牆,一般不用輕體磚,還是想跟大家提醒一下,很多朋友裝修前都看了大量的裝修日記,可以把這些裝修工藝的標準都搜出來只有這樣不斷的學習,才不會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