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人普遍沒存款或者存款很少。我們團的李導算是家庭條件非常好的了,父親在大學裡當教授,母親不上班,偶爾擺地攤。在朝鮮,你可不要小看擺地攤的,這可是賺大錢的買賣,收入不是普通國營工廠裡的工人能比的。可即便這樣的家庭,李導說也沒有存摺,更沒有銀行卡,她的媽媽甚至都沒有進過銀行的大門。
朝鮮人的工資低,基本就是「月光族」。對於詳細的工資情況,並沒有正式的官方數據,但從一些零散的報導中可以大體了解到:普通國營工人的月工資大約為6000朝元,而陪同我們的李導透露說,她父親的大學裡,教授們能拿到10000朝元以上。這些工資並不高,如果用2020年10月31日的市場匯率計算,1000朝鮮元只能兌換 7.46人民幣。當然,朝鮮老百姓可不是用這個標準來買商品的。
很有意思的是,雖然這個匯率不針對朝鮮老百姓,但是對外國遊客有效。人民網曾經報導過一篇《揭朝鮮人民的真實收入》的文章,顯示:外國遊客是不能隨便進入當地人的商店購物的,只能去涉外商店,裡面的商品並不多,主要是化妝品、人參土特產、民族服裝、工藝品等,但清一色的用歐元來標註價格,你打算用人民幣來買,很簡單,直接在這個價格上乘以10就可以了。從這個價格上看,真不便宜。但關鍵是保真,因此有大量遊客掏錢買。
「月光族」的日子很愜意。朝鮮人的工資低,但這不代表日子差,朝鮮普通老百姓,特別是生活在平壤的老百姓生活壓力並不大,雖然工資少一點,但日子過得挺愜意的,因為朝鮮百姓並不是靠工資來養活自己的。朝鮮實行供給制,穿衣、吃飯、住房、上學、看病都由單位裡管著,如果不是要求品質太高,平時還真沒有什麼可花錢的地方。
我們以穿衣這一項看一下:朝鮮的中小學生,每年4月1號是開學日期,當然2020年的開學被拖到了6月3日。每隔大約兩年,就能在開學不久後的4月15日前發到新的校服。等上了班以後,工人每年都發工裝的,而廠子裡的幹部或者技術人員,大約每三年左右,還能發高級布料,可以用來做西裝。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買衣服的錢就省下了。
當然,就像手指頭不一般長一樣,朝鮮不同地方、不同行業的工資、福利待遇也有很大區別。比如普通的住房,會經常停電,由於電壓過低,一般的大功率電器還不能使用;而黎明街、倉田街的高級公寓,則不會有這個擔心。再比如,同為國營單位,富裕礦區工人的收入甚至比平壤金正淑紡織工廠的工人收入高兩三倍。
最後補充一下,在計劃經濟的大環境下,你即便有錢也很難買到可心的商品。比如私家車,你買得起車也花不起油;比如智慧型手機,再新的款式也沒有5C信號,不能網購剁手。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一壺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