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逢春節年輕人最怕被別人問起的問題,除了有男(女)朋友了嗎?另一個是上班這麼久有多少存款啊?問什麼害怕被問有多少存款呢?因為根本存不下。
沒有存款,在80-90後這些年輕人中間真的司空見慣了,不管你的工資是多少錢,而在你的收入中能支配的少之又少,如果不精打細算的話連每月的基本生活開銷都不一定夠。通常情況下,工資剛一到帳,錢還沒捂熱呢,就要還債了。這種現象在如今的社會中真的不足為奇。
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中,人們都喜歡存錢,可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存款越來越少已經漸漸成為了現實。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8月中國所有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金額是175.24萬億元,同比增長8.3個百分點,為40年來增長幅度的最低。另外一組數據顯示,自2008年到2018年,這10年間居民存款增速從18%下降到7%左右。2018年4月全國居民存款大幅下降1.32萬億元,是歷史上單月下降最大的一次。
中國人如今不愛存錢了嗎?數萬億的存款又去了哪裡呢?不可能是憑空「消失」了吧!其實答案並不難找,不是大家不想存錢而是大部分人「沒錢可存」,絕大多是都是因為把存款買了房子,而且還不夠又貸了款。房貸才是「罪魁禍首」,它正在將兩代人的錢包「榨乾」!
在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中顯示,中國住戶部門貸款餘額是47.9萬億元,同比上漲18.2個百分點。在中國家庭債務中房貸獨佔近6成。
這就說明,房貸是大眾負債的主體,為了買到房子,中國人不惜掏空存款,不夠還要貸款,變得「負債纍纍」,面對這高額的房貸,再看看自己僅有的收入,還房貸的日子是多麼艱辛,多麼煎熬,相信和多人都親身經歷,感同身受吧!
房價高居不下,買房子的中國人大部分採取的是按揭方式,這樣就成了「房奴」。而「房奴」中的主力軍都集中在80後,與父輩相比下,80後的日子更加難過,房貸的壓力更加嚴峻。
第一批80後在2010年步入而立,買房、結婚、身子就成為了重要大事。而買房則是頭等大事,因為買不到房,就結不了婚,更別提生孩子了。被逼無奈的80後,只好當起了「房奴」,運氣好一點地80後,趕在地產暴漲之前入了手,儘管房價沒有如今那麼高,但是能買上一套房子也不是信手拈來。而絕大多數的80後,意識到要買房子的時候,房價早已高入雲顛了,可想而知這時買房子的他們將會面對多麼大的壓力。
不光80後,不少90後也已經投身購房大業中,如今也成了「房奴」。不好相比80後,90後的購房壓力,大多數是由父母擔負的,畢竟90後才剛剛工作不久,還不具備自己買房的能力,所以父母就為其買單了。
即便如此,父母已經掏淨了錢包付了首付,買上了房,而對90後來說,每個月的房貸還款,也夠他們喝一壺的。因此,大部分90後為了還貸只好透支積蓄,加上日常生活消費甚至成了「月光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也在不斷變化,除了房貸之外,信用卡透支、借貸消費也已經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消費特徵。這樣的現狀下,導致大家更加沒錢可存,一個家庭的全部財富一多半被押注在房產上了。大家認真地計算一下,你除了房產之外還能剩下多少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