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愛存錢了?網友:交房租、還房貸,存不下錢!

2020-12-14 房天下

作者: 吉林特價房近日,有機構曾發布報告稱:「中國35歲以下的年輕一代,有56%的人未開始儲蓄,開始儲蓄的44%的人中,每月平均儲蓄僅1389元。」

多數年輕人存下不錢是很正常的事情,我身邊的年輕人也從來不存錢的,要麼都是月光一族,不過年輕人離開老年時代還有距離,暫時存不了錢,也很正常,國外多數年輕人都不愛存錢,這不值得大驚小怪。

但是大多數年輕人存不下錢,這是社會的問題了。

存不下錢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多數年輕人剛畢業才幾年,生活開銷大,但是收入並不高。在大城市隨便出去吃頓飯就要二三百元錢,而且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網購商品,一出手就忘記控制自己購物的欲望了。

第二,高房租或高房價,讓中國的年輕人真的無力存錢。近年來,房價漲,房租漲,北京年輕人要承擔佔收入60%的房租,剩下40%才是留給自己的,在這種情況下,能應付日常生活都還勉強,存錢更是奢望。

第三,也有一些年輕人認為,現在貨幣貶值得歷害,過一天算一天,這才是正道,存錢沒啥意思,即使有些高收入群體,也偏向於懂得享受型,不會再像父輩那樣吃苦耐勞,苦苦積蓄。

對於年輕人來說,只要過好當上就可以了,未來的事情誰也無法預測,而且也防範不了的。

第四,就算有部分年輕人稍微積蓄上一點錢,在平時同事、領導結婚要送錢,而且現在送禮的價格越來越高,好不容易省下一點,春節還要回老家看看長輩,回去一次又要花大量的錢,總之,年輕人肯定錢是存不下來的,只能靠父母接濟,才能成家立業了。

年輕人該不該存錢?

記者注意到,「年輕人該不該存錢?」、「年輕人該存錢嗎?」等相關話題在微博、知乎、天涯等社交媒體或社區平臺上,近年成為持續的熱門討論話題。

梳理網友留言發現,對於這一話題,年輕網友主要分「及時行樂派」、「存錢派」和「掙錢派」。

「及時行樂派」奉行消費主義:為了「存錢」,逼著自己這不能買那不能花,會覺得工作和生活沒有意義。

「存錢派」堅持量入為出,認為應該適度消費,拿出一定的錢進行存儲,以備不時之需。在知乎上,這一話題的最多贊網友留言:「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萬一被辭職,還能有口飯吃,有筆錢交租。

不過,有部分網友表示,我站「存錢派」的隊,但錢都不夠花,實際上根本存不了。還有一些人認為,要視情況而定,家裡不缺錢就不需要存錢。

「掙錢派」則認為,「錢不是省出來的,而是掙出來的。」即使要存錢也不要存銀行,可以拿來投資理財,以獲取更多的財富。甚至有網友引用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話證明自己的觀點:「要存本事不存錢,存人脈不存錢,沒本事有人脈也白搭。」

你是80後、90後嗎?你認為年輕人該存錢嗎?

相關焦點

  • 80、90後,為啥成「月光族」,存不下錢?房貸是元兇
    現在每逢春節年輕人最怕被別人問起的問題,除了有男(女)朋友了嗎?另一個是上班這麼久有多少存款啊?問什麼害怕被問有多少存款呢?因為根本存不下。沒有存款,在80-90後這些年輕人中間真的司空見慣了,不管你的工資是多少錢,而在你的收入中能支配的少之又少,如果不精打細算的話連每月的基本生活開銷都不一定夠。通常情況下,工資剛一到帳,錢還沒捂熱呢,就要還債了。這種現象在如今的社會中真的不足為奇。
  • 乾貨|想存錢卻存不下來,該怎麼辦?
    一切在保證不了「基本生活保障」的前提下的存錢,都是沒有意義的。存錢絕對不是一味的省錢,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進行財務預算和安排生活,該花的花,該省的省,該存的存,該投資的投資,收支平衡。(以上幾項每月定期記錄和統計)2.強制存款很多人存不下錢,是因為存錢的順序並不對,每個月儲蓄=收入-支出,支出一多,就沒錢存了。而正確的存錢方法是:支出=收入-儲蓄。先強制存下來一部分收入,剩下的錢再作為支出。
  • 年輕人存不了錢?試試365天存錢法,一年輕鬆存下近7萬元
    現在的年輕人總說自己存不下錢,認為收入低,消費高,存錢可能是一個無解的題目。事實上很多年輕人,每天消費次數頻繁。一會兒要買杯奶茶,一會兒要去超市買零食,晚上餓了還要點外賣,算下來其實每筆消費並不多,也就十幾二十塊。
  • 剛工作的年輕人該不該存錢?
    最近刷知乎,有一個問題引起了我的注意,年輕人要不要存錢?大部分90後現身說法說要存錢,也有過來人建議剛畢業的年輕人以投資自己為主。我大學畢業五年多,工作第三年才開始存錢,深深後悔沒早點看見這個問題。我身邊的小夥伴有存錢也有不存錢的:小夥伴A, 91年女生,杭州土著,每月會給自己存一筆錢,金額視旅遊地點和包包價格而定。每年會固定出國遊一次,目前還在東南亞轉,每年給自己買1-2個價值萬元以上的包包,也都是存錢買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存款。忘了說,A是杭州拆二代。出嫁後,除了房子車子票子,生二胎還會有額外的獎勵。
  • 每天存10元理財,10年後可以賺一輛車,不存錢10年後是怎樣的生活
    現在中國人最愛存錢的這個習慣正在被打破,全民存錢概率嚴重下降。前段時間從郎鹹平公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到,在中國超過5億人是沒有存款的。剩下的人有90%以上,存款不超過六位數,中人國存款水平整體下降。發生這個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 普通家庭存多少錢才算夠!25萬存款難嗎?多少家庭能夠達標?
    事實上,當今的消費觀念已經不允許大家存錢了!特別是新時代的年輕人,不但不存錢,而且他們當中大多數人都是利用信用卡等消費信貸工具,來超前消費。這也就意味著大多數的年輕人在花自己未來的錢,來實現當下的欲望!
  • 月薪8000元,每個月存5000元,把存錢當做一種習慣
    一朋友在廣州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運營,月薪8000元,她計劃每個月存5000元。月薪8000元,每月存5000元?沒看錯吧。但她真的做到了。我這位朋友生活真的很節約。房租單間600元,水電費平均每月150-200。生活費800+500元。交通費200元。其他500+200元。真的好佩服她,不像我每個月幾乎月光,有時候還得透支花唄信用卡。
  • DT財經:年存10W+的年輕人都是怎麼攢錢的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
    儘管開年來苦苦掙扎的商家們都十分渴望所謂「報復性消費」的儘快降臨,但我們也注意到,好多被寄予厚望的年輕人們,卻準備在疫情之後好好改造,開啟洗心革面的存錢新生活。網友「恆星時」在「疫情結束後會爆發消費狂潮嗎」的知乎提問下,介紹了自己作為一個00後的心路歷程。他表示疫情教會了他兩件事:1、原來不點外賣自己下廚,能省下這麼多錢!
  • 存錢和不存錢的人,35 歲後過不一樣的人生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道:「錢是好東西,它能使人不再心慌,並且叫人產生自信
  • 年輕人工資太低,存錢太痛苦,如何克服並攢下錢?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最痛苦的事情,或許有兩件:其一,便是工資太低了,每個月生活入不敷出,日子越來越痛苦。而其二,便是因為工資太低,從而導致每個月存不下來錢,未來自然沒有啥幸福可言。 嚴格來說,存錢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在剛開始存錢的時候。
  • 存不下錢,我去省錢摳摳小組取經了
    疫情之後,「報復性消費」沒有來,反而「報復性存錢」來了,在媒體的轟炸式報導和「別人家」數據的刺激下,林子和她的閨蜜們也相約加入存錢大軍,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手中有錢,心中不慌」。
  • 女子獨創存錢法 一年存13萬很簡單 網友:確實有一套
    現在很多年輕人在外打工,一年到頭基本上也落不下什麼錢,到了年底的時候也只能,花上個月的工資,如果有雙倍工資的話,可能還會剩一點。
  • 男同胞不買衣服,更不買化妝品,為何依舊存不下錢?
    不過,往往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便是年輕人在外打工,有可能不光沒存下錢,甚至是還欠一堆債務。而與此是時,很多人也提出了疑問,如果說女生存不下錢也就算了,但男同胞們不買衣服,更不買化妝品,為什麼也存不下錢呢?那麼,男同胞明明啥也不買,為什麼依然存不下錢呢?
  • 「我月入過萬,存款為0」,現在年輕人,為什麼總是存不下錢?
    現在年輕人的身上,已經很難看到這種節儉了。他們正在拋棄傳統的「儲蓄消費」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信用消費」。花唄、白條、信用卡已儼然成為標配,每個月工資還沒焐熱,就都用來還欠款了,接著又開始新一輪的循環。這些東西都在給你傳遞一個信息,要什麼就應該馬上買,買買買不是罪。你信了,就上當了。沒存款的年輕人,是怎麼想的?小錢曾經聽過一句印象深刻的話:在我們的一生中,戒掉愛,戒掉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戒掉負債。
  • 怎麼存錢利息更高?教你花式存錢法!
    希財君在《年輕人該不該存錢?近26000人贊同了同一個答案!》一文中提到財務自由的公式:存錢+等待機會+抓住機會,那具體怎麼存錢呢?1別人的存錢經驗希財君上次講了一個朋友畢業兩年存13萬在深圳買房後發家的故事,那個朋友能存下錢,主要是因為單位包吃住,福利好。
  • 以前喜歡存錢,現在喜歡花錢?百姓人均負債達60%,錢都花哪去了
    提到花錢這個問題,估計大家都會花,但是要是說你使勁去掙錢的話,估計就有很多人沒有底氣了,畢竟現在的社會是錢好花,賺難賺,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有這樣的同感?就是真掙的錢不多,但是每天的開支在增加,尤其是家裡屬於「421」家庭的,我想他們是更有發言權的,沒錯,現在真的是收入和開銷不成正比,話說回來,今天不賺錢,難道你就不吃飯了嗎?
  • 明明中國人愛存錢,為何負債這麼多?錢去哪了?
    中國人喜歡存錢是出了名的,不管生活條件如何,總要留一部分積蓄放在銀行裡以備不時之需,但是讓人驚奇的是,即使大部分家庭都有一定的存款,但是整個中國居民的債務總額已經超過了200萬億元,人均債務高達13萬元,為什麼明明咱們是很喜歡儲蓄的國家,卻變成了「負債大國」了呢?錢都去哪了?
  • 對於90後年輕人不存錢現象,你怎麼看?
    而現在數據又顯示,90後年輕人基本上不存錢,人均負債12.7萬人民幣,需要工作18個月才能還清。所以,現在90後年輕人已經與發達國家接軌,沒有儲蓄、負債生活非常普遍。 90後年輕人不喜歡存錢主要有以下幾大因素:首先,年輕人剛剛大學畢業,工資收入普遍都不高,像在一般企業工作,也就是三四千元工資。
  • 90後對金錢的「態度」,寧可將錢花掉,也不願存銀行,為什麼?
    不同時代的人都有著他們的「特點」,提及70後人們更多想到的是他們能掙錢也能存錢。而80後因為房貸、車貸的問題,他成為了還錢的「代言詞」,但90後更是「猖狂」,很多人都說現在的90後更會花錢。 在現在不少人的印象中,70、80、90後,分別喜歡存錢、還錢和花錢。
  • 年輕人應該如何存錢?教你成為富翁的三個小妙招
    年輕人應該如何存錢,存得住錢,存得夠錢?這仿佛是一個違背人性的問題,可不管在任何時候,這又是一個經得起持久討論的問題。年輕人剛剛從大學畢業,初入社會,如果沒有上一代人的支持和幫助,很難積攢起一筆原始啟動資金來創業。如果此時入職公司,肯定也是從最初級的崗位和薪資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