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投筆從戎,奉命出使西域。
紀錄片《中國》劇照。
紀錄片《中國》展現了班超徵戰西域的史實。
12月15日,紀錄片《中國》更新。第六集《視野》將焦點聚集到了東漢年間無畏的探險者班超身上。這位在西域的土地上書寫了新的歷史的人物,憑藉執著、孤勇的血性和非凡的政治軍事才能,讓中斷了幾十年的駝鈴聲在絲綢之路上再度響起。
東漢時期,出身文史之家的班超被任命為管理皇家圖書館的蘭臺令史。但班超卻認為,歷史不應該用筆來書寫。匈奴對西域的騷擾,讓班超棄筆從戎,奉命出使鄯善國。鄯善是中原前往西域的必經之地,也是西域南北交通幹道的分岔點,戰略地位重要,漢朝和匈奴爭奪激烈。班超使團的任務,就是代表漢朝安撫鄯善國國王,使其站在自己一方。然而,本來對班超一行熱情備至的鄯善國國王因為匈奴使團的到來態度有變,班超使團面臨著被鄯善國國王當成禮物送給匈奴的風險。
絕境,往往是勇敢者的機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下了決斷。當天晚上,班超帶著36個使團成員突襲火燒匈奴使團駐地,一百多人的匈奴使團全軍覆沒。班超以少勝多的突襲,打擊了匈奴氣焰,樹立了漢帝國國威,更拉開了他在西域三十年傳奇歲月的序幕。
由於班超的出色表現,漢明帝選擇他作為使者出使西域。到于闐國時,班超誅殺巫師立威,于闐國王歸降東漢帝國;到疏勒國時,班超設計再次突襲,擒獲傀儡疏勒王,疏勒國自此歸漢;班超在南道推進之際,竇固率軍攻破北道強國車師國,與班超形成呼應,西域再度實現穩定。
公元75年,漢明帝去世,西域再度陷入困境。危急時刻,疏勒王和疏勒國子民與班超同仇敵愾,頑強固守了一年之久。隨後,漢章帝劉炟即位,命令班超回朝。奉詔意味著將西域拱手相讓。為了維護西域的穩定,班超上書新帝,獲得準許後,新的徵戰開始了。莎車、疏勒、月氏國,班超逐一施計攻破;龜茲、姑墨、溫宿等國主動遣使稱臣;公元94年,班超討伐焉耆等三國,大勝。自此,東漢帝國再次統一西域全境。
一年後,班超被封為「定遠侯」。「定遠」二字,意味深長。兩百多年前的絲綢之路上,無數的使團、商隊,從這條通道上走過;不同的商品、文化,在這條道路上交匯。但過去的幾十年裡,它中斷了。是班超,讓駝鈴聲在絲綢之路上再度響起。這一年,班超64歲。他來到西域已經22年。
28年的西域歲月倏忽而逝,班超的思鄉之情日夜翻湧。他決定給皇帝上書,請求還鄉。「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遠行的時間實在太久,他真的想回去了。公元102年,在西域生活三十年後,71歲的班超踏上通往中原的歸途。他把一半的人生和全部的熱愛,給了西域。身為史學世家的一員,他放棄了手中的筆,選擇用腳下的路,為自己的國家譜寫新的歷史,完成了大丈夫應有的擔當。
班超離開後,西域暗潮洶湧。虎父無犬子,在西域各境再次陷入危機時,班超的兒子班勇用5年時間收復車師、納降鄯善、擊退匈奴、平定焉耆,第三次打通西域。那是他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是他們父子兩代人魂夢所歸之處。
西域兩個字,始終貫穿在漢帝國最重要的歷史年表中。漢帝國用幾百年時間走進西域,那是一段無比曲折也無比值得紀念的歷程。班超扭轉了西域的歷史走向,使其成為漢帝國血脈相連的一部分。它的安寧,意味著中國的安寧。它的繁榮,帶來中原的繁榮。它連接著更廣袤的世界,讓人們懂得邊界之遠,天下之大。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