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華山醫院門診樓12樓門庭若市,並非是前來就診的病人,而是即將出徵武漢的醫護人員,他們在此進行著一項特殊的備戰——理髮。從昨晚到今晨,華山醫院緊急下達召集令,要派出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短短90分鐘,214人集結完畢,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做好了行前準備,即刻踏上徵途。
召集:90分鐘214人集結
昨日正是元宵佳節,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節日祝福中時,20:57分,華山醫院院長丁強在科主任群裡發布了召集令:明天需要214人馳援武漢,大家可以向文東副院長報名。考驗華山的時候到了!
不到1分鐘,感染科陳澍教授憑藉他兼任醫保辦主任而在主任群裡的「特權」,第一個報名,接著是消化科、抗生素研究所……主任們顯然是有備而來,原來他們都早已在自己的科室裡排序排好了,醫院召集令一下,立即啟動程序。正肩負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重任的張文宏主任也報名:上海這邊的情況穩定了,他也可以去。
45分鐘,報名人數已經超過需要人數。徐文東副院長感動於大家的踴躍報名,他對科主任們說,接管ICU要求很高,我們要派出最強的隊伍,正在按結構進行組隊。
22:27分,從召集令發出僅僅90分鐘,就確定了34名醫生的名單。由曾經在SARS救治第一線工作的呼吸科李聖青主任擔任隊長,醫務處副處長邱智淵擔任副隊長和聯絡員。醫生的專業包括呼吸、感染、藥劑科等十多個科室。同時,儘管在短時間內抽調180名護理骨幹絕非易事,但疫情就是命令,護理部蔣紅主任帶領一批護士長,幾經調兵遣將,終於落實名單,包括1名科護士長,14名護士長。
備戰:年輕人理髮明志
今天一大早,214名隊員早早打包了行李,來到華山醫院集結,準備奔赴前線。而在出徵之前,很多醫護人員不約而同選擇了一項特殊的備戰準備:理髮。
在華山醫院門診樓12樓的大廳,理髮的隊伍排起了長隊。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是90後,即將奔赴前線,為了方便穿防護服,年輕的戰士們都選擇將頭髮剪短。愛美的姑娘們將齊腰長發簡稱利索的短髮,而小夥子們則選擇了板寸或者光頭。一切都是為了前線。
神經外科的護士倪嬌,一頭披肩長發格外飄逸。97年出生的她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學時候就開始留長髮,平時基本上4、5個月才會去理髮店修剪一次,從來沒有剪過短髮。但這次上前線,為了護理方便,只能忍痛剪成齊耳短髮。雖然有些心痛,但是她說,為了前線戰鬥,犧牲頭髮又算什麼?
麻醉科的醫生魏理群,91年出生的他是科室裡為數不多的男生。他去年剛剛結束委培,成為一名麻醉科醫生,這次馳援武漢第一時間就報了名。出徵前,更是毫不猶豫將一頭帥氣的頭髮剃成了光頭。「我們是要進ICU的,身上從頭到腳都要穿戴厚厚的防護裝備,頭髮太長會出很多汗,光頭肯定會方便一些。」
從早上8點到中午12點,整整剪了4個小時,負責理髮的吳師傅一刻不得停歇,連剃髮的刀頭都用壞了2、3個。而地上鋪滿的厚厚一層頭髮,則是將士們出徵的決心。
理完髮的年輕人們相互打趣,互相鼓勵,還有未能報上名的同事們,與即將出徵的戰友們相互擁抱,含淚告別,叮囑同伴們一定要勝利歸來。
出徵:馳援重症監護室
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發布的部署,華山醫院214人醫療隊將整建制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重症監護室(ICU)。
由於時間緊迫,214名出徵人員隨身只攜帶了一個行李箱,裡面是必備個人生活用品。華山醫院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也迅速趕赴醫院,為出徵的醫務人員準備行裝、防護用品、藥品食品,並調集資源,按照要求攜帶呼吸機、除顫儀、中心監護儀、心電監護儀等醫療設備。眾所周知,在這個特殊時期,各類物資捉襟見肘,相關職能部門經過艱難協調,終於籌齊,為隊員的醫療安全和健康帶去更多的保障。
出徵儀式結束後,214人隊伍在華山花園大草坪上集結。他們中,有第一批支援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剛剛離開隔離病房的醫生,有抗疫戰鬥打響以來一直奮戰在急診、發熱門診的醫生護士,有曾經援贛援藏、援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醫生,也有曾經參加汶川地震等災害救援的醫生,還有捐獻造血幹細胞、多次參加無償獻血的醫生。
沒有餞行酒,卻有殷殷囑咐、滿滿期待,「華山加油!」「武漢加油!」「祖國加油!」的口號響徹天空。六輛大巴載著214名出徵壯士奔赴虹橋機場,當天晚上,他們就將投入工作,為武漢同濟ICU儘早收治危重病人、挽救生命而馬不停蹄、日夜兼程。
【來源:新聞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