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證券日報》社舉辦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公布了四屆中國證券市場金駿馬獎評選結果。憑藉在服務實體經濟、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方面的突出貢獻,平安銀行榮膺2020年度「服務實體經濟卓越獎」。
今年以來,平安銀行勇擔社會責任,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支持實體經濟,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通過革新供應鏈金融和打造小微企業數字金融,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民營企業及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響應「六穩」「六保」,全力支持民營經濟
疫情之下,小微企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資金需求變得更為迫切。平安銀行響應「六穩」「六保」政策要求,針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提供延期還款、合理設置還款期限、建立綠色信貸響應機制、保障徵信權益等差異化應急金融服務。不僅如此,平安銀行還對批量代發薪客戶給予貸款利息優惠,減輕小微企業的資金壓力。
平安銀行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在疫情中心武漢尤其明顯。武漢分行明確延期還款政策,分類施策支持小微企業。截至6月末,武漢分行行累計為3384戶小微企業辦理延期還本付息,涉及貸款金額32.08億元;申請配置小微專項貸款資金30億元;2020年二季度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較年初下降1.77個百分點。
根據第三季度財報,平安銀行新增投放民營企業貸款客戶佔新增投放所有企業貸款客戶達70%以上;2020年9月末,民營企業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長10.0%,在企業貸款餘額中的佔比為72.3%;2020年1-9月,平安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發放額為1,925.96億元,同比增長14.0%;2020年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477.2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6%,在貸款餘額中的佔比為9.6%。
「真小微、真普惠、真支持」小微企業
作為國內領先的股份制銀行,平安銀行探索小微金融服務已經有10餘年的歷史,時至今日,普惠型小微客戶戶均貸款餘額35萬左右,貸款額同業最小,已做到服務「真小微」企業。
9月,在由中國人民銀行主辦的「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系列發布會第二場會議上,平安銀行普惠金融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普惠金融事業部副總裁孫獻軍介紹,「目前,平安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有貸款餘額客戶數超過60萬戶,在股份制銀行中小微客戶規模最大;當年新增貸款客戶中20%以上為首貸戶,60%以上為信用貸款戶,信用貸款客戶佔比股份行最高;普惠型小微客戶戶均貸款餘額35萬左右,貸款額同業最小。」
有業內人士分析,平安銀行戶均貸款僅有35萬左右,行業餘額最低,做了到服務「真小微」;服務小微客戶數量最多,達68.9萬,佔12家股份制銀行總客戶數26.4%,做到了「真普惠」;信用貸款佔比最高,接近30% ,做到了「真支持」。
打造一體化供應鏈金融,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平安銀行是國內最早提出並踐行供應鏈金融的銀行。「平安好鏈」打通數字帳戶、融合財資平臺,通過創新標準化票據模式,攻克產業鏈綿長、跨區域業務眾多、異地授信交叉、盡職調查困難、應收帳款小額高頻等痛點,助力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依託「平安好鏈」的技術支持,某大型集團公司面向集團上下遊近20萬供應商,搭建操作流程一體化的「中電惠融好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該平臺上線用戶突破3600家,交易量55億元,其中90%以上為中小企業。
最新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支持創新型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在這方面,平安銀行再一次敢為人先。該行成立了「突擊隊」,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5G新基建等重點產業進一步提升對供應鏈上下遊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和效率。
今年,平安集團總經理兼聯席CEO、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提出打造數字銀行、生態銀行、平臺銀行「三張名片」,發揚綜合金融、科技引領兩大優勢持續服務實體經濟。未來,平安銀行將以此為使命,持續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深化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助力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暢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