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廷·斯金納:何謂自由人

2021-01-15 騰訊網

[摘要]霍布斯對共和主義自由論的質疑堪稱劃時代之舉。誠然,霍布斯最別具一格的主張——即自由只能被那種使得行動成為不可能的障礙所破壞——歷來被普遍認為太過局限。

霍布斯(圖源於網絡)

霍布斯在1651年版《利維坦》中最終提出的自由觀,以及在1668年拉丁文版《利維坦》中重申的自由觀,可謂大音稀聲。自由是不受障礙地根據自己的自然能力而運動,僅此而已;故而,當——只有當——外在障礙使得人類行為人不能實施一項原本屬於其能力範圍以內的行為時,人類行為人便是缺失了行為自由。霍布斯一言以蔽之:「自由一詞的意思是無阻礙」,而所謂「阻礙」指的只是運動的外在障礙。

霍布斯沿這個方向展開論說,是在有意識地反擊共和主義自由論者。根據共和主義自由論者的觀點,具體的幹預行為可以破壞人類自由,專斷權力的存在也可以更加根本地破壞人類自由。據他們認為,僅憑統治與依附關係在一個公民聯合體之內的存在,就足以將我們從自由人身份貶至奴隸身份。

換言之,我們僅僅在事實上享有公民權利和公民自由是不夠的;如果我們想要算作自由人,就必須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享有這些東西。也就是說,我們絕不能單靠他人的恩賜或好意而擁有它們,我們一定要獨立地擁有它們,任何人的專斷權力都不能把它們從我們手中奪走。霍布斯的觀點與之恰恰相反,在他看來,自由並不被統治與依附所形成的環境所奪走,而是被彰明較著的幹預行為所奪走。

因此在他看來,我們只需在事實上享有我們的公民權利和公民自由,就足以算作自由人了。僅憑專斷權力在一個公民聯合體之內的存在,絕不可能破壞我們的自由。「無論一個國家是君主國還是民主國,自由總歸一樣。」

霍布斯對共和主義自由論的質疑堪稱劃時代之舉。誠然,霍布斯最別具一格的主張——即自由只能被那種使得行動成為不可能的障礙所破壞——歷來被普遍認為太過局限。而歷來最通行的觀點是,必須承認意志的強制力就像身體的障礙一樣,也能限制我們的自由。然而近年來,即使是霍布斯的這種狹義的自由論,也相當流行,至少風靡於英語世界的法學和政治學思潮之中。

而且,如果我們聚焦於他的基本信念,即自由僅僅是無障礙,我們就會發現,它已被廣泛地奉為一個信條。譬如,我們不妨想想最近50年來英語世界政治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一次關於自由的論述,即以賽亞·伯林的論文「兩種自由觀」。柏林認為,無可置疑,任何一份邏輯連貫的關於人類自由的論述,都必須將障礙幹預的概念置於核心地位。他說,如果我們想要談到自由所受的限制,我們就必須能夠指明某種侵入物、某種侵擾行為、某種實際的障礙或阻礙,它們起到了禁止我們實施自己能力的作用。

是否這整個思潮太麻木不仁,未能感知那一大批限制我們行為自由的情況?——共和主義自由論者肯定會這樣說。無可否認,他們的主要關注點並不是行為自由,而是獨立性與依附性之間的截然對立,前者是自由人的狀態,後者卻標誌著奴隸身份。但是當他們開始思考奴隸的被奴役狀態時,他們也非常關注這會對奴隸本身發生什麼影響。

他們堅持的一個觀點是:奴役孕育奴性。如果你在他人的慈悲底下討生活,你的最強烈的動機將永遠是不去冒險。換一種表達:你的處境決定了有許多種選擇你將避之,另有許多種選擇你將取之,最終的結果將是,你的行為自由被設置了數不勝數的限制。

奴隸的奴性——與自由人的率性恰成對照——也同樣被英格蘭革命時期的共和派著作家大力強調,其中最雄辯的,是約翰·彌爾頓和他那些反對君主制的小冊子。在1660年的《建立自由共和國的便利之途》中,彌爾頓把即將來臨的英格蘭王政復闢視為奴役的回歸,並為即將出現的奴性描繪了一幅可怕的圖景。彌爾頓首先提出,生活在國王奴役下的人們將發現,他們簡直不可能避免去做一些理應受到強烈譴責的事情。

由於他們無法預測自己會有什麼遭遇,由於他們拼命想要規避國王的敵意,他們多半會以討好和逢迎的態度行事。與此同時,他們也會發現有很多事情他們簡直不可能去做。

在彌爾頓看來,我們的行為自由將與此相應地受到無數的限制,但是這些限制既不是來自物理的障礙,也不是來自高壓意志,甚至不是來自一種可能要實施高壓意志的威脅恐嚇。霍布斯的觀點卻相反,在他看來,談論這些所謂的限制,無異於毫無意義的言談。

他在《利維坦》中考慮得最多的一個觀點從實質上來說就是:如果我們要證明我們的自由遭到了破壞,我們必須能夠指出某種可以指認的障礙,而這種障礙的作用就是使得我們不可能實施我們能力範圍以內的某種行為。(文/昆廷·斯金納)

《霍布斯與共和主義自由》,(美)昆廷·斯金納著,管可譯,上海三聯書店2011年5月。本文摘自該書「結論」部分,略有刪改,標題為原編者所加

相關焦點

  • 昆廷·布萊克 | 畫筆織夢的故事,還要從一隻猴子說起
    說起童書插畫家,有的天馬行空、腦洞大開,有的描繪細膩,給人溫暖與感動。在英國還有一位「寶藏畫家」昆廷·布萊克。他目光明亮,言語輕緩,腦袋兩側長著筆下人物般支稜的頭髮。《食猴鷹與食鷹猴》[英]約翰·尤曼 著[英]昆廷·布萊克 繪南海出版公司書名上提到的食猴鷹,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猛禽,它主要生活在雨林,靠捕食獼猴、蜥蜴、野兔等動物為生。
  • 佛說:一個小故事,詮釋何謂真正的自由
    人生之中,面對諸多外物的求而不得,我們更應該坦然,讓心靈自由,那麼自然不會被俗世束縛!很多人會覺得坐而論道何其容易,真正做起來卻相當不易,可縱使十分困難,也需要儘早醒悟。不如先看看這1個美人和1個和尚,以截然不同心態面對生活,詮釋何謂真正的只有,詮釋何謂真正的隨意而安:01過於在意他人,只會害了自己古時候楚懷王先是寵愛自己的后妃南子
  • 何謂【天庭】
    何謂【天庭】 何謂【天堂】 天堂天常天堂開修行正果仙位來因果因功修成身 天堂之路像家裡未修功果未能居天堂之路上不來 修仙洞府修行處仙境眾仙群居地休閒修仙修天地
  • 我們一直說身心靈,何謂心?何謂靈?
    身體大家都知道了,那何謂心理?何謂心靈?心,是在七個脈輪的中間位置,在它之下的三個脈輪屬於三維能量屬性,在它之上的三個脈輪,就有高維能量的介入了,如喉輪,眉心輪。我們人是屬於三維空間的,而愛是三維空間能感受到的最大的能量了。心理學是三維與四維空間的關係,它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心靈學是三維與高維的能量關係,它是喚醒智慧的。比如靈感,它是來自高維。另延伸一個話題:財富,財富從哪裡來?
  • 何謂五行生剋
    那麼何謂五行生剋呢?有的朋友說:『比如金克木就是相剋,水生木就是相生。』這麼說沒錯,但是太籠統。其實,五行的生與克是相對應的兩個方面,同時,又是相互統一的。只有五行相互生克,才能相互作用,相互轉化,才能令萬事萬物不斷地變化、發展。大到自然界的發展變化,小到一個人的喜怒、哀、樂等等,可以說任何事物都離不開五行的生克。
  • 何謂八字「天象、地象、星象,乾坤象」
    ①、何謂天象?八字四陽幹俱立,互為上生且不衝刑,地支中有戌亥二字者,為天象。又戌亥者天門之象,主聰明天賦,成功之象。②、何謂地象,八字四陰乾俱立,互為下生,且不衝刑,地支中有辰巳二字者,為地象。又辰巳為地戶之象,主厚德載物,仁義道德,有為之象。
  • 佛教:何謂「剎那」?何謂「永恆」?阿彌陀佛!這個故事給你答案
    01開篇序許多人或許會奇怪,如今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佛呢?那是因為未學佛之前,總想將一切牢牢握在手心,而學佛之後,方知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向各位讀者詮釋何謂「剎那」,何謂「永恆」:02剎那中有芳華後梁時期,國內有一個禪宗道場非常出名,那便是「靈樹道場」。這道場是由知聖禪師教習佛法,席下更有弟子眾百人,道法目漸興盛,越來越多的人因此慕名前來修行。
  • 北京眼科醫院:何謂調節與集合
    北京眼科醫院:何謂調節與集合 時間:2020-11-25 16:59 北京華爾醫院 北京眼科醫院:何謂調節與集合,調節是指當物體的焦點由遠向近移動時為看清物體必需增加屈光力量,通過焦點移動,清晰的在視網膜上成像,眼的這一過程稱為調節,調節通過睫狀肌的收縮,晶體懸韌帶的鬆弛
  • 能愉悅地做需要做的事,才是真正的自由
    作者 |海盜書屋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幾年前,我看完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後,我對「自由」有過一次簡單的思考,那時理解的自由大致分兩個階段:最初認知的自由是有膽量一言不合就發飆,任憑情緒失控。進入職場混了三年,事業和感情都受過不少挫折後,我開始意識到自由應該是有充分的選擇權,可以選擇做什麼、對誰好以及過什麼樣的生活。不停思考何謂生活,非常有助於生活質量的探索。雖然一開始難以具象地呈現美好生活的全貌,不清楚理想生活的標準是什麼,需要哪些東西來填充。
  • 作為人,何謂正確?啥是人生的目的?稻盛和夫:這是我最好的答案
    「作為人,何謂正確?」這句話,是日本管理學大師稻盛和夫先生說的。可能大家還會對這句話覺得比較懵。但是當時的稻盛在經營企業方面並沒有足夠的經驗,所以,最後他乾脆想出了這麼一句話:作為人,何謂正確?以這句話來作為判斷的標準。
  • 範思哲2020秋冬時裝周T臺,三位超模齊助陣演繹「何謂當代女性」
    本季全新系列的服飾特備為拒絕討好別人而打扮的男女而設計,女模身上的西裝連衣裙、男士西裝的開衩和破洞設計,重新定義了新穎的性感概念創意總監Donatella Versace說「何謂當代男性?何謂當代女性?今天我希望同場展示男裝和女裝系列,因為男和女也擁有同樣強大的力量。這與性別無關,而是他們的力量來自不同形式的自信,包括其性感的魅力和思想。」
  • 三論對於「自由」的理解
    來自網絡之前曾寫過兩篇關於「自由」話題的隨筆,一是從其實人無法真正做到自由,因為有各種因素限制;第二篇進一步闡述在一定範圍內人可以按照自我性情存在人世間,不用顧忌外在的看法或幹涉等,自由就是「由自」嘛。
  • Zegna男裝的傳承——「何謂當代男士」
    當然除了產品讓人著迷以外,其品牌精神更是讓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們體會到Zegna男裝想要全力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2020年,Zegna男裝通過探索「傳承」的意義,紀念品牌成立110周年。Zegna男裝將思考如何堅守品牌創始人的精神傳承,如何為更美好的未來播下種子。Zegna男裝還向傑尼亞全球社群發問:你希望傳承給未來的是什麼?
  • 我說太極拳:何謂松?
    在此我想有必要澄清一個錯誤的概念:有些人緊與僵不分;甚至有人認為緊就是僵。其實,緊不是僵,僵也不是緊;在太極拳道中僵是病,緊不是病。因為僵乃直挺挺而不靈活也;緊乃密切合攏,靠得極近也。太極拳練者常說要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由此可見,松不是懈,緊不是僵。太極拳要求的是不懈之松與不僵之緊。但是,不少修煉者,練來練去,依然非懈即僵。原因何在?
  • 自律即自由,開言英語app伴你左右
    現代社會發展越來越好,人們已經不用為了如何才能填飽肚子而發愁,而是開始追尋一些更高的目標,比如自由。何謂自由,每個人對"自由"的認知各不相同。很多人所謂的"自由",莫過於睡覺睡到自然醒,沒有"奴隸主"的剝削,不用幹活,沒有約束,自由自在。這樣子的生活看起來確實很自由瀟灑,但這種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 道德經眇解五 | 高維解讀之何謂「寵辱若驚」?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託天下。人在世間行走,寵和辱都很難放下。
  • 託爾斯泰:何謂藝術?不是帶來愉悅,而要體驗同樣情感
    今日和大家介紹的卻不是他的小說,而是他在七十歲出版的美學論著《何謂藝術? 》(What is Art?)。何謂藝術?《何謂藝術? 》是託爾斯泰晚年思考的結晶。在寫作此書之前,他已放棄大量財產和著作的版權,希望過一種謙卑的生活。他戒菸戒酒,和農民一起在田野間工作,生活上自給自足。
  • 你我生是自由人,何須逆來順受
    人,活在世上,最不能少的是一顆驕傲的心。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戰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我既來到世上,勢必要留下腳印,我在乎的是過程、是感覺,至於結局?百年後你我不都是一抔黃土。因為我想活著,我不能掩藏我心中的本欲,正如我心中愛你美麗,又怎能嘴上裝四大皆空。活人和死人有什麼區別?凡人和佛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