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內向的人往往更加敏感?

2020-12-13 讀點書籍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秉性,每個人也都是與他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中,那些樂觀開朗的人當然生活得很快樂,和他們恰恰相反,也有一些人內向沉默、木訥寡言,而且不願意停留在熱鬧的人群之中。這些人的性格比較內向,他們非常喜歡一個人生活,更願意安靜地獨處,越是在人群中,他們越會覺得孤獨,也覺得索然無味。難道內向的人,註定要離群索居嗎?其實不然。一個人如果總是因為內向不願意與人交流,躲避人群,那麼在長久的獨處過程中,他們最終會變得越來越敏感,他們的命運也會從此發生改變。

通常情況下,內向的人往往心理脆弱,也因為缺乏宣洩的渠道,他們的心理問題比外向樂觀的人更多。他們的承受能力比較差,有的時候哪怕遭受小小的打擊,也會感到非常絕望。他們敏感多思,身邊的人正在聊天說說笑笑,他們也會懷疑那些人正在議論他們。對於他人無意間做出的言行舉止,正所謂「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內向的人會把這些言行舉止放在心裡琢磨很長時間。所以在與內向的人交流時,我們要更加謹言慎行,不要口無遮攔。當然,如果我們自身也是一個內向者,那麼就要意識到內向的局限性和負面作用,從而讓自己加入社會交往中,儘量變得樂觀開朗起來。

臺灣著名作家三毛就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她從小就喜歡獨處,尤其是在初中遭受老師的侮辱之後,她更是變得非常內向,對學校心生恐懼,因而從初中就輟學在家閉門不出。其實她幼小而又脆弱的心靈裡,只是在害怕有可能出現的傷害,也擔心老師和同學不喜歡她。對於家人;她同樣非常敏感,她曾經說自己那麼努力,只是為了得到父親的認可。最終三毛的性格註定了她悲劇的一生,在與荷西享受轟轟烈烈的愛情之後,荷西去世,三毛也「魂飛魄散」,在勉強生活了12年後,最終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追隨荷西而去。

人是群居動物,具有社會屬性,如果說在農耕時代一個人還有可能自給自足地生活,儘量減少與社會的接觸,那麼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是社會上一顆小小的棋子,都需要與他人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生活與工作。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哪怕是出門買菜,我們也要與賣菜的商販打交道。即便在家裡閉門不出,當個真正的宅男宅女,我們也需要打電話訂餐,訂購各種生活所需的物品,滿足自己的基本生活,也使自己生活得更舒服愜意。

在曹雪芹筆下,林黛玉就是一個典型的敏感多疑的人。當然這與她的身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畢竟她是寄人籬下。當她拖著嬌弱的身軀,遠道投奔外祖母,她內心的悽涼和惶惑可想而知。雖然賈府家大業大,根本不在乎多她這一個人,但是她始終沒忘自己身在異鄉是客,所以變得更加內向寡言。在去世的時候,她的一句「寶玉,你好……」雖然這句話沒有說完,但卻道盡了她內心難以名狀的心思。可憐她一生孤苦伶們、膽戰心驚,最終落得客死異鄉的下場。在《紅樓夢》中,雖然薛寶釵的命運也很悲慘,而且她的性格也不算開朗外向,但是她的性格比林黛玉大方很多,所以她的命運也比林黛玉好了很多。她真誠坦蕩,從不像林黛玉那麼敏感多疑。在賈府中,她得到了上上下下很多人的喜愛,不管走到哪裡,都很受歡迎。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其實非常有道理。朋友們,如果你們覺得自己性格內向,那麼不如有意識地讓自己更多與他人相處,從而讓自己的性格漸漸變得樂觀開朗起來。哪怕不能真正變得外向,也不要那麼敏感、多疑,而要學會以真誠與他人相處,彼此相待。

一開始置身於人群中時,我們也許會覺得很難過、難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漸漸習慣與人交往的生活,尤其是和朋友們在一起談天說地,更能夠給我們一個合理的發洩渠道,使我們的情緒得到及時的疏導。此外,現代社會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職場上的競爭也更加激烈,我們難免會有很多負面情緒堆積,唯有及時排解,我們的心才會變得輕鬆,也敞亮豁達。人的性格雖然是天生的,但是很多行為習慣卻可以通過後天漸漸改變。我們一定要跳出內心的死胡同,走到廣闊的天地裡接受陽光的照射,相信我們的人生也會春暖花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越內向」的人,往往越厲害?
    尤其是不要小瞧了我們身邊那些性格內向的人。 為什麼說「越內向」的人,往往越厲害? 因為專注到極致,奇蹟就會發生,內向的人更容易靜下心來,而當一個人靜下心來的時候,他往往能夠做到更加專注。 因為專注,才能夠集中精力並充分利用精力去做好一件事,這樣更容易取得成功。內向的人,就是這麼厲害。
  • 內向的人爆發起來會更加絕情,為什麼這麼說?
    他們一直被壓抑,不會自我調節,又不會找人訴說,在遇到爭執時,更不曉得怎麼來對付。下面就一起看看為什麼內向的人往往爆發起來更絕情。每個人在遇到不同的情況時都會有自己的情緒產生,或喜悅、或悲傷、或恐懼、或憤怒等等。同時不同性格的人在消化情緒的方式上都有不同,也有歡喜借酒澆愁、有人歡喜引亢高歌,也有的採取壓抑自己的方式,想讓它隨著時間來慢慢撫平。性格內向的人可能很多的時候就會採用後種方式。
  • 為什麼越厲害的人往往都很內向?
    從小到大,我們身邊都多多少少的出現過一些不是特別善於與別人交流的人。常聽別人說,富人一張口要啥啥都有。我們也知道,在現代這樣一個發展節奏比較快的社會中,不論是線上經營還是線下經營,能說會道的人往往賺錢比較多,所以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就會自覺遠離一些內向的人。
  • 性格內向是劣勢嗎?不,這個世界更加偏愛內向者
    內嚮往往和孤僻自卑,沉默寡言這些詞彙一同出現,一直都被賦予貶義的色彩,往往內向的人不受這個社會歡迎,而外向者,更善於與人交往,更懂得合作,往往被賦予褒義。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希望孩子能更加外向,他們會說「你這種性格不好,長大會吃虧、內向的小孩不招人喜歡、優秀的小孩應該善於展現自我要合群。」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大多數人眼裡似乎外向的比內向的人更容易成功,然而數據調查顯示,世界上70%的成功者都是內向性格的人。例如:牛頓、愛因斯坦、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村上春樹。
  • 性格內向的人真的不好嗎?其實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性格都比較內向
    導語:性格內向的人真的不好嗎?其實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性格都比較內向很多人認為,外向的人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變化,不被社會淘汰。因為內向的人往往也帶有一些悲觀主義,而且不善於社交,成功的機率也比較低。但其實不然,內向的人自有內向的人的優勢,例如這幾個優點常常會被人忽視。
  • 心理學家:越內向、越不愛說話的人,往往越厲害
    易卜生說過:世上最堅強的人就是獨自忍受一切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內向的人總會被別人定義為社交障礙者,並且還會被貼上安靜,害羞,沉默,敏感等標籤。相反,外向的人,開朗、活潑就更加容易受到別人的喜歡。一、內向的人,往往更加的專注每一件事心理學家馬蒂蘭尼在《內向者心理學》一書中說過:內向者大多冷靜多思、專注謹慎、善於傾聽,有獨立領導的能力,人群中,每三個人中至少有一個是內向者。往往那些厲害的人,有所成就的人。
  • 心理學:為什麼「越內向」的人往往都不可思議,偉人的開始
    有的人性格外向,每天面帶微笑,身邊從來不缺朋友。有的人成熟穩重,給人安全感,覺得這個人可以託付。其實在廣大人民群眾眼裡,內向是一種不太好的性格,因為人們普遍覺得內向的人不善於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所以認為自己的成就往往不太大。然而,今天小編需要喚醒每個人的理解。其實內向並不會導致一個人做事失敗。相反,越內向的人越容易成就大事。
  • 該怎樣改變自己敏感,自卑,內向的心理?
    其實往往就是有一件你非常在意的事,你非常關注的事,對於你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各種情況沒有處理好,或者是沒有成功。以至於你的情緒波動影響到周圍的人。但發了脾氣之後你又感到很後悔,這說明你心存善良,不願去傷害誰。
  • 性格內向,內心敏感真的不好嗎?才不是呢!
    文:谷聲熊「性格內向,內心敏感真的那麼不好嗎?」後臺有位姑娘給熊留言說,自己是個超內向心思超敏感的女生。小時候常常因為這種不大方的個性被父母責備,老師給她寫的評語,最後一句總是:「要是性格開朗些就更好了!」
  • 內向敏感的人,並非難成功,這3點優勢讓你擁有「開掛」的人生
    內向敏感的人經常被貼上這樣的標籤:不善言辭、不擅長打交道、話少、想得太多。而外向的人,則會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口才好、表達能力強、自信、陽光、幽默。乍一看,外向者標籤都是正面的,內向者標籤都是負面的,其實不然!
  • 心理學家:內向敏感之人,都能「秒懂」的5張圖,你看懂了幾個?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所謂內向,只不過是從獨處中獲取心理能量,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下面這些圖,是絕大多數內向的人真實寫照。內向的人可以秒懂,外向的人看過以後也會明白內向的人的心思,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正是這種區別,會導致在聚會的時候,內向的人開始往往非常有活力,但時間越久,就越會感到不適。(2)內向的人往往都不喜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當被大家的目光注視時,他們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
  • 從《內向高敏者》中:走進性格內向、神經敏感人群的內心世界
    《內向高敏者》是一本涉及人性發展方面的書籍,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走進內向高敏感人群的內心世界,認識許許多多不太有名的內向高敏感者,刷新以前對性格內向人群的刻板印象,得出每種性格都有自己的優勢,用自己安靜的方式與這個世界相處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 害怕、敏感、不善交際,都不是你的錯,內向的人也能有的幸福人生
    據統計:高敏感者在人群中廣泛存在,內向性格的人佔世界總人口的1/3到1/2,而高敏感人群佔內向型人群的70%,這並不是一個少數群體。然而我們卻處在一個外向的世界裡,這個世界裡的人好像都更喜歡外向性格的人。就連小時候父母都會要求我們開朗一點,活潑一點。
  • 越內向的女人,往往越厲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天空永遠蔚藍,ID:tkyywl10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有人說,做人不要太內向,太內向了不好,我覺得,其實不然,內向一點,並沒什麼不好的。1、內向的女人,習慣默默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爆發力更強生活中,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人,往往是比較安靜的,他們習慣默默積累,不會把太多時間和精力放在社交上面,他們更加注重於充實自己的生活,追求屬於自己的那份安寧。
  • 越內向的女人,往往越厲害
    有人說,做人不要太內向,太內向了不好,我覺得,其實不然,內向一點,並沒什麼不好的。 也許,內向的人,不善言辭,不善交際,但是,他們能夠更加忠於自己的內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會在乎那麼多,反而更容易活出自我。
  • 為什麼性格越是內向的人,越厲害?心理學家的解釋告訴你答案!
    為什麼性格越是內向的人,越厲害?心理學家的解釋告訴你答案! 現代社會,「內向」逐漸成為了一個貶義詞,人們總是習慣於把那些在公眾場合不善交流的人打上各種負面標籤,認為他們是不合群、孤僻、不懂得人情世故、極度內向的。
  • 內向是性格缺陷嗎?在職場,內向的人表現其實也有優勢
    內向是性格缺陷嗎?很多性格內向的人,往往都會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夠好,這其實是自我不認可和不自信的表現。因為職場中,好像性格開朗的人更加受歡迎,更加容易融入一個新環境,更加能夠與別人打成一片。而性格內向的人,往往不怎麼喜歡交際和說話,口才不佳,又敏感多疑,讓人覺得有城府不願靠近。其實每一種性格都有利益有弊,關鍵是自己往什麼方向看。你覺得內向的人,不喜歡說話,但說出來的話往往更讓人相信,給人一種踏實靠譜的感覺。
  • 為什麼內向的人,更適合當領導?
    如果用與規劃項目同樣的專注力和精力,來規劃人際交往互動,你將會見證美妙的結果。壓力減輕了,應對更加自如。我應該更多地嘗試一個外向者的角色,而在我內心深處,我感覺這是錯誤的。」 為了改變這種偏見,我們需要真正了解「內向」到底是什麼。內向和害羞是不同的,害羞是害怕和社交焦慮造成的;內向是一種偏好一種特質,不應該被看成是一個問題或缺點。 儘管二者有一些類似的表現(比如不太喜歡公眾演講或社交場合)。
  • 為什麼越內向的人越厲害
    其實,這世上哪有什麼深藏不露,這只不過是內向者的一貫作風罷了,習慣於默默積蓄能量,爆發時往往出人意料。 這可不是內向者故意為之,只是大家一直誤解了內向,對內向者帶有偏見。
  • 為什麼說內向的人更適合做銷售和高管?這3個原因,很現實!
    再比如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他也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他也是只專注於產品的研發,現實之中也是一個性格靦腆的人,不善於女生交往,而他就是被譽為BAT中的二馬之一。內向性格的人並非不擅長與人交流,而是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