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山東故事」社會組「娘做的鞋墊」

2021-01-11 海岱文化

講好山東故事,慶祖國70華誕 ——第三屆「講好山東故事」徵文大賽,詳情請點擊約稿函:

來,妙筆生花寫起來,第三屆「講好山東故事」徵文大賽邀您不見不散

世上只有母愛,才會這樣恆久、樸實!只有娘做的鞋墊,才會給我一種無形的力量——讓我更加踏實地走好我的餘生之路!

娘做的鞋墊

散文

作者 / 王金良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剛走進老家院子,就把鞋裡「探頭探腦」的鞋墊拽出來,順手扔在垃圾桶旁邊。娘走過來,邊撿起鞋墊邊說:「還這麼新,扔了怪可惜的,留著我洗洗縫縫,你再墊吧。」娘把鞋墊當做寶貝一樣攥在手裡,好像怕我奪過去再次扔掉。我衝娘笑道:「哎呀,鞋墊墊在鞋裡好幾天了,你不嫌臭啊?」「你們這些孩子啊,沒經過那沒吃沒穿的緊巴日子,就是拿著東西不當東西。」娘的耳朵是越來越聾了,說話常常是答非所問。

娘向來節儉,見不得浪費一點東西。平時她一個人在老家住著,日出而起日落而息,電燈都捨不得開。燒水做飯一直用土灶燒柴火,說那液化氣灶和電飯鍋用起來不方便,也不放心。每當看見我要丟棄的舊衣物,她總要留下來看看還能否縫補或改作他用,不會讓我一扔了之。娘說,不為別的,還為少造點垃圾也好呢。

聽說我放暑假了,可以在家住幾天。娘立即洗刷起那雙鞋墊來,說等我回城時,就能墊上拾掇好的鞋墊。午飯後,娘坐在大門口,全然不顧三伏天的悶熱,一邊哼著歌謠,一邊縫補著那雙鞋墊。看上去娘不是在納鞋墊,好像一個孩子在玩著痴迷的遊戲。

娘給我做過多少雙鞋墊,數也數不清。記得我讀初中的時候,我穿上了爺從公社供銷社買來的「解放」牌膠鞋,鞋結實耐磨,但是不透氣,我的腳又特別容易出汗,學校離家雖然不遠,大概有三四裡地,但是一天三頓飯往家跑,課間又愛跑跑跳跳地和同學打鬧,一天下來,晚上睡覺時,腳熱辣辣的疼。那時家境窘迫,一雙鞋買來一直穿到破才再買新的,沒法倒替著多洗刷幾次鞋子。娘的心最善,心疼我的腳,只好督促我每次睡覺前要洗腳。

有一天黑夜,我一覺醒來,發現娘坐在椅子上睡著了,手裡攥著一隻沒做好的鞋墊。在我們家,爺是在家裡是「甩手掌柜」,只忙坡裡的活,家務活全是娘的。娘幹家務活總是睡的很晚,特別是秋收季節。娘「惜糧如金」,不,簡直「惜糧如命」呢!秋天的院子裡常常晾曬糧食,娘不是擔心被老鼠偷吃了,就是怕被雨淋了。旮旮旯旯裡散落的豆粒或玉米粒,娘在夜晚打著燈籠也要一粒一粒撿起來。有一次突然下雨,娘跑著到院子裡收糧食,摔倒跌得胳膊腫了好幾天,爺罵娘「為了點糧食不要命了」。娘在大忙的秋天要為我做鞋墊,就只得熬夜了。

我的老家屬於沂蒙革命老區,這裡的婦女在抗戰時期就有著拆了棉衣棉被做軍衣軍鞋支援前線的感人故事。納鞋底、做鞋墊是這裡的婦女幾乎人人都會的手藝,是個不簡單的活。先是找來破衣服或舊床單,把結實能用的部分剪成一塊塊的布頭,洗淨曬乾,這些布頭在我們老家這叫「鋪襯」;然後是「打闕子」(方言),用玉米面或高粱面(後來生活條件好了用白面)熬成漿糊,鋪一塊木板或一張桌子,上面鋪上一張舊報紙,然後把「鋪襯」一層一層地用漿糊粘上去,一般粘到六七層時,放在太陽下曬乾,「闕子」就打成了。再接下來就是「剪樣子」,按照鞋子的大小量好尺寸,用廢報紙剪裁出「樣子」,「樣子」貼到「闕子」上,沿著樣子剪裁出鞋墊底子。最後是納鞋墊,把鞋墊底子裹上一塊耐磨好看的「鋪襯」後,剩下的就是最費工夫的事,那就是「恐怕不結實,墊前密密縫」了。

我上高中後,學校離家五六十裡地,在校四周才回家一次。娘做鞋墊從不在上面繡什麼花或者什麼字(娘大字不識一個),都是粗線大針縫的,針腳很大,最大的幾乎有大米粒那麼大。那時大概已經有了所謂虛榮心吧。每逢周末搞個人衛生,怕同學笑話娘做的鞋墊不好看,我就用塑膠袋包起來藏到鋪蓋底下(那時男生宿舍充滿著臭腳丫子味,掩蓋了我這個秘密),等過大周帶回家讓娘洗。過大周是周六下午回家、周日下午返校,冬天或者陰雨天,鞋墊洗了幹不了,娘就用爐火或柴火烤乾。每次返校,娘總是想方設法讓我帶上三四雙乾淨的鞋墊,囑咐我在校要勤換鞋墊,別把腳捂得太臭,燻著周圍的同學。

上了大學,離家更遠了,開始娘讓爺給我郵寄過幾次鞋墊。後來我寫信說,別寄了,鞋墊的運費比買還貴,商品經濟時代了,鞋墊在校園裡就能買到,還帶著各式各樣好看的圖案。其實,是有些嫌娘做的鞋墊越來越土氣難看了。

無論世事怎麼變遷,娘對孩子的愛是不會變的。我參加工作後,每次回老家,娘還是常常問,穿皮鞋捂腳不?要不要給你再做雙鞋墊?……我總是敷衍娘說,皮鞋材料好著呢,墊著防臭鞋墊,不用再做鞋墊了。娘像是知道我的心思,有好幾次,娘自言自語說,你是怕娘年老眼花,做的鞋墊會更「醜」了吧。還說,鞋墊吸汗養腳就好,繡上什麼花,墊在鞋裡看不見,有什麼用呢?

最近幾年,我喜歡從網上或超市購買鞋墊。但這些買來的鞋墊,雖冠以「防臭」「透氣」「按摩」等美名,但實際多是一次性使用之物品,墊上沒幾天就會變形走樣,有時還會「調皮」地從鞋裡跑出來。

本來打算在老家多住一段時間,可是沒過幾天,蚊子咬的我就下定了返城的決心。當我要走的時候,娘要我等等。我看她快速地走到裡屋,掀起柜子上的箱子,她從箱子底下拽出一個報紙包。我忙過去把箱子搬回原位,箱子很重,我搬都有些吃力,不知道八十多歲的娘哪來那麼大的勁頭?我打開報紙包,裡面包裹的正是那雙鞋墊!原本扭曲皺巴的鞋墊已經變得平平整整,表面裹上了一層吸汗的「鋪襯」,納滿了密密麻麻的針腳,線依舊是那種粗白線,針腳依舊是那麼大,凸起的針腳讓鞋墊面摸起來不那麼光滑,就像娘粗糙的手。娘臉上帶著少有的喜色和紅潤,說:「你看這不和新的一樣」……

娘還在叨叨,我已經有些淚眼朦朧:世上只有母愛,才會這樣恆久、樸實!只有娘做的鞋墊,才會給我一種無形的力量——讓我更加踏實地走好我的餘生之路!

作者簡介:王金良,山東省昌樂及第中學教師。

編輯:豬心

圖片: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山東海岱傳統文化研究發展中心出品

……

歡迎個人轉發朋友圈,

如果您喜歡本文,

別忘記在文末「點讚」喲

主辦單位: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

承辦單位:山東海岱傳統文化研究發展中心

協辦單位:山東省作協、山東省朗誦藝術家協會、山東省演講學會、澳洲山東同鄉總會、法國山東商會、德國山東同鄉會、加拿大齊魯同鄉會、美國北加州山東同鄉會

支持單位:致公黨山東省委 山東省精品旅遊促進會

相關焦點

  • 「講好山東故事」社會組「追尋高密精神」
    講好山東故事,慶祖國70華誕 ——第三屆「講好山東故事」徵文大賽,詳情請點擊約稿函:來,妙筆生花寫起來,第三屆「講好山東故事」徵文大賽邀您不見不散所有的故事不期而至,涓涓流淌成一條汩汩的河流追尋高密精神散文作者 / 程瓊蓮
  • 「松」推薦 | 最會講故事的藝術書系列
    在布展期間,「松」將精選一系列線上推薦內容,一起在家中方寸之地,或了解古今中外的藝術故事,或走進藝術家們的奇幻世界。今天推薦給大朋友與小朋友們,最會講故事的藝術書系列,一起在書中描繪的奇幻藝術世界裡徜徉。
  • 濟南華僑城微電影摘得2020講好中國故事山東分站賽桂冠
    12月23日,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山東分站賽結果揭曉,由濟南華僑城報送的微電影《讓文物活起來》經過激烈角逐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第一名。據悉,此部微電影將在齊魯壹點平臺進行持續展播,並與榮獲山東分站賽一、二等獎的作品一同代表山東分站賽參與全國大賽總評審。
  • 乳 娘|劉擴、史越
    娘:窮人家的孩子好養活,幾口地瓜秧子就能長胖。男:在面臨生死的時刻,你卻把自己的親生兒子丟在了一旁。娘:鬼子來了。小星星,他們是衝著你來的。怎麼辦?怎麼辦?一個是親生,男:一個是親生,娘:一個是八路軍的後代,男:一個是八路軍的後代,娘:手心手背都是肉,娘的心頭肉啊!選誰?選誰?男:您選擇了我。可你從未說過為什麼?
  • 「黃河故事」山東篇如何講好?這場重量級論壇乾貨滿滿
    要始終堅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延續歷史文脈,講好「黃河故事」,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為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鑑高地貢獻力量。我們一定全面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生態優先,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堅決築牢黃河下遊生態屏障;堅持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四水共治」,突出水資源剛性約束,確保有限的黃河水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堅持創新引領,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深度融合,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堅持融合發展,著力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競爭力;堅持傳承創新,做好黃河文化保護弘揚工作,講好「黃河故事」山東篇,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在山東落地落實
  • 為什麼嬰兒是「赤ちゃん」,兒子叫作「息子」,女兒寫成「娘」?
    初學日語的小夥伴一定會對日語中各種人稱感到納悶,為什麼嬰兒叫「小紅(赤ちゃん)」,兒子叫「息子」,卻要管女兒叫「娘」
  • 夢起山東——奇葩的老闆娘(下)
    老闆娘愛講的故事老闆娘其實是一個話不多,說話就要立即辦的,很嚴厲的人。不過再嚴厲,估計也是有軟肋的。老闆娘的軟肋就是她的家人。她會講她和她老公薛總的創業故事,重點還是他老公,而且翻來覆去就一個故事:當初他們創業的時候有多艱辛,有多辛苦。
  • 漫畫「紅殼的潘多拉」劇場版動畫化!Studio五組製作
    漫畫「紅殼的潘多拉」劇場版動畫化!Studio五組製作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5-10-24 16:01:30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抗疫故事
    魏金君認為很好的一點就是要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抗疫故事。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最大的一個影響就是使學生有更多的文化自信,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表達更加準確,更有自信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讓學生既學英語又能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用英語講好抗疫故事,就是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抗疫貢獻。對青少年學生來說,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了解外國和與外國人交流,還更應該著眼於讓外國和外國人了解中國。
  • 2021山東選調生申論範文:講好中國故事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021山東選調生申論範文:講好中國故事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020-11-17 15:15:38| 中公教育選調生考試網 中公教育溫小龍 【導語】申論是選調生考試必考的科目之一
  • 網易文漫亮相山東文博會,用心講好故事
    10月11日,第七屆山東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正式開幕,以「新時代新動能新創意新發展」為主題,共設置了文化科技、產業融合、文化改革發展等九大展區,其中文化科技展區吸引到了以網易文漫為代表的十餘家優質參展商,帶來文化科技的前沿發展成果。
  • 恐怖片《餃子》,講吃人,更講吃人的社會
    「我們女人啊回春補身,得由內而外,才能白裡透紅啊。」《三更》系列作品,大半跟鬼有關,《餃子》不是鬼片,但比鬼還恐怖,電影裡的男人和女人,為了青春為了權力為了愛情為了財富為了私慾,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反正這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只有夠狠夠貪夠自私的人,才能站上權力的頂端。
  • 如何賣好麻城的千層底鞋墊?
    此次培訓過程中,有學員諮詢如何在網上賣好鞋墊?經過電商辦組織的講師團隊集體討論,做了一個關於鞋墊的專題課程,在此分享給大家:首先要知道鞋墊的基本用途:調鞋(讓鞋子更合腳,防止起水泡);吸汗,讓腳更乾淨,抑制細菌滋生;護鞋,便於大家清理鞋子,讓髒東西留在墊子上,而不是鞋子裡面。
  • 「外國友人講山東故事」奧地利咖啡師皮特:感受不一樣的山東
    山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飲食文化。皮特說,在這裡每家每戶都可以下廚烹飪,這在歐洲是不可想像的。因此他認為山東人在味覺上更追求細緻和豐富地層次感。這在對咖啡的口味喜好上也有所體現。皮特說,未來會把更多更好的產品帶給大家。
  • 耐克新球鞋「太空嬉皮士」來了,真的很「垃圾」
    不過,在大部分情況下,品牌都儘量將廢棄材料處理成「正常材料」的外觀,像耐克這樣將產品外觀刻意區別化以展示它們「就是垃圾做的」並不多。雖然這樣說,這些新球鞋並不真的像垃圾,更像是精心打造的「垃圾美學」,長著一副搶不到的樣子。為什麼叫「Space Hippie」?
  • 「FGO」五周年「看板娘大集合」紀念繪
    「FGO」五周年「看板娘大集合」紀念繪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三個月講了一萬六千個故事!這些講故事的人,背後的故事感人至深
    ●那些感人的故事,那些講故事的人湖北方言不通編制方言手冊,北齊魯南湘雅會師武漢機場,山東護士吃上了膠東大饅頭,醫院重症病房實現了床等人,…過去的3個月,有一群人專心致志講故事,日復一日講了1.6萬多個。過去的3個月,這群講故事的人,把自己講成了故事。4月28日,大眾傳媒傳媒大廈的會議室裡,一群講故事的人講述故事背後的故事。
  • 「凡人故事」眉縣79歲老奶奶20年自縫鞋墊捐贈5000餘雙
    堅持捐送鞋墊20年,共捐出鞋墊5000餘雙據了解,童秀英老奶奶今年79歲,家住在眉縣首善街辦嶽北村六組。20年來,老奶奶一直堅持做一件事,那就是親手縫製些鞋墊或小手帕之類,自費郵遞或親自乘車送到消防部隊、環衛部門以及各醫療單位。截止目前,她捐助出去的鞋墊約5000餘雙,小手帕2000餘雙。
  • 為什麼明明講了好故事,卻還是不漲粉?
    數十年來,公司人都信奉著「品牌化內容(branded content)」策略,認為只要品牌講了好故事,就能像樞紐似的,聚集起社區裡的消費者,但在 YouTube、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平臺殘忍碰壁的現實,已經開始迫使他們重新思考。社群文化改變了品牌營銷的規則。
  • 雜談·「高中生」與方方論戰背後的故事……
    這個「精神創傷」有點像哈利波特的「you know who」,有時候我們都知道,但是我們儘量不說,不然你也看不到這篇文章。當然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應該都知道所謂的「精神創傷」是那場「十年HAOJIE」造成的。而在那之後這些曾經熱血方剛的 知青 都開始書寫起了自己的歷史,頗有些「秋後算帳」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