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中的「宰相詩歌」,因傳誦千年的兩句古詩成為詩壇巨擘

2021-01-13 老張侃詩詞

在唐詩300首當中,有一位詩人曾經官至宰相。而且因為這個詩人他本身的文學才華,在當時也被譽為詩壇的領袖。這個詩人是唐玄宗時期很有名的賢相,無論是王維,孟浩然還是其他的一些詩人都希望能夠得到他的提攜,以實現自己在仕途當中的抱負。

而這個詩人,這個宰相,也因為有兩句傳誦千年的古詩而成為詩壇巨擘。

這個詩人就是張九齡,而他這兩句,傳誦千年的古詩,就是著名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兩句古詩出自一首名為《望月懷遠》的古詩,是張九齡非常著名的一首五律詩作。全文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每當我們說到描寫月亮的最經典的古詩詞的時候,這兩句無論什麼時候都會受到大家的關注。而且這兩句和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其實還有這很多的相通之處。不過對比蘇軾的曠達,張九齡的這兩句古詩顯然更有渾厚之意。

張九齡在唐玄宗的時候,為當時的政治清明,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他的被罷相,實際上就意味著盛唐由盛轉衰的開始。

寫這首詩的時候,也就是張九齡被罷相遭到貶謫。張九齡離開家鄉思念遠方的親人。他遠離朝堂,對於朝局有些憂慮但是已然看得超脫,才會有如此意境高遠的詩篇。

前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意思就寫的是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而月亮照耀著你我,雖然人在天涯,但是我們都看到的是同一個月亮。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有情人都怨恨,茫茫的長夜,因為思念親人整夜裡睡不著。作者在這裡表達的是思念故鄉,思念親友的心情。再加上他被貶的經歷,這種情感就顯得更為真實。

隨後的這兩句「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寫的是月光之美。為了能夠欣賞到這美麗的月光,作者把蠟燭這一照明的工具都被熄滅了。而後披衣服坐了起來,卻感覺到空氣如此的寒冷,清涼。

最後兩句寫的,表達對於親人親友的一種祝福。「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我們相隔千裡之緣不能送給你這美麗的月色。真希望我們能夠在夢中相見,以解相思之苦。

張九齡這首古詩非常的高華渾融,自有一種盛唐氣象。這首古詩寫出了月光的皎潔美好,寫出了情人相思的自然流暢,寫出了張九齡超凡脫俗的思想境界,乃是一首盛唐名篇。

對於張九齡來說,曾經身居高位而後遭貶,人生經歷也不可謂不豐富。但是看慣了世間的一切,卻依然有如此晶瑩剔透的內心世界,當真是不容易的。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他詩紅人不紅,寫下一首詩,千年來廣為傳誦
    眾所周知,唐代是古典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僅《全唐詩》收錄的就將近五萬首,詩人多達二千餘人。而要說當中有哪些詩是廣為傳誦的,恐怕要數《唐詩三百首》了。它共收錄了77位詩人的311首詩,其中杜甫詩在數量上最多,有38首。其次,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
  • 唐詩三百首中最瀟灑的一首詩,第三聯詩句中的境界我輩只能仰望
    在唐詩300首當中有不少是寫到關於人生態度的詩歌。這樣的詩歌代表的詩人的思想境界,對於我們養成豁達的人生態度有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張九齡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就寫出了作者那種超然脫俗的人生態度。不過要說到唐詩300首當中最瀟灑的一首詩,還應該是下面的這首古詩。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究竟是什麼意思?
    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這段話中作者引用的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可謂膾炙人口。但是它的意思很多人卻弄不清楚,以至於出現了許多訛傳。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目前五絕古詩已經全部賞析完畢,且七絕古詩也已經賞析過半。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匯總,將整體展現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五絕詩作,且按照作家作品進行排列。在《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當中,我們賞析了王維、孟浩然、王之渙、元稹、王建等人的10篇詩詞,今天我們要繼續賞析杜甫、賈島、柳宗元、白居易、李白、劉長卿和裴迪的10首詩詞。請大家持續關注。
  • 李白這首入選唐詩300首的唐詩只有6句,卻成就最含蓄的相思古詩
    作為古代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詩歌創作風格多樣化。在他的唐詩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李白乘舟將欲行」的大白話,也能看到「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的複雜;我們能看到「明朝散發弄扁舟」的豪情,也能看到「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的低吟淺唱。
  • 杜甫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古詩中僅有一首五言絕句
    唐朝時期唐詩繁榮發展,在唐朝也出現了很多的有名的詩人,而且他們的詩詞也是都保留至今。但是提起唐朝的詩人你最先想起來的會是誰呢?或許好多人會說最先想起來的是李白。李白是唐朝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但是還有一個人呢是和李白齊名合稱「大李杜」。
  • 唐詩三百首丨272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我們連續講了像盧綸、司空曙這樣「大曆十才子」中的代表詩人,其實像我們在情詩系列裡頭提到的《章臺柳》的作者韓翃,他其實也是「大曆十才子」中的代表詩人。「大曆十才子」是大曆年間的十個代表詩人,而且他們已然成為一個詩歌群體。雖然一般詩史上評論說,他們的詩風,包括他們的詩歌題材都比較單調,但其實就其中的代表作家而言,很多人還是非常有特色的。
  • 《唐詩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你最欣賞哪個
    唐代詩歌文化繁榮,湧現了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等2536位有名有姓的詩人,數量之多、質量之高,冠絕古今。清代蘅塘退士等,在數以萬計的唐詩中選取了三百餘首經典作品,編入《唐詩三百首》。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書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
  • 唐詩三百首最刻骨銘心的愛情詩,李商隱傾注一生心血寫出千古名句
    唐詩300首當中有很多愛情詩歌,晚唐最著名的詩人李商隱也寫了很多的愛情詩歌。不過李商隱這一類的詩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沒有題目。尤其是他的一些非常經典的愛情是幾乎都是沒有題目的,今天我們所分析的這首古詩也是沒有題目。要說題目也不過是兩個字,叫做無題。
  • 「千古詞帝」李煜的這首詞,僅憑最後兩句,千年來便廣為傳誦
    「千古詞帝」李煜的這首詞,僅憑最後兩句,千年來便廣為傳誦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具有憂患意識的民族,早在《詩經》中就有關於愁情憂思的吟唱。正如梁啓超所說:「千餘年中國文學,都帶悲觀消極氣象」。這是因為春秋之後,漢魏六朝以來,文學創作就逐漸形成了以悲愁為美的審美心態和悲情文化。最典型的便是古典詩歌,其中直接以愁字入詩的就不在少數。
  • 此人與李白李商隱並稱為唐代三李,卻無一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
    除了這兩個詩人之外,唐代還有一位姓李的著名詩人,他們三個人並稱為唐代三李。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詩鬼李賀。李賀有很多經典的作品,最著名的莫過於《雁門太守行》。他的想像力極為豐富,也充滿著積極向上的心態。但是很可悲的是,這個人的一生非常短暫,壽命只有27歲。而且在這短暫的生命當中他的,人生經歷也備受挫折。
  • 唐代無名詩人在除夕夜,寫下一首高水平的詩,入選《唐詩三百首》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望家思獻壽,算甲恨長年……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唐詩三百首》裡的一首詩,道盡了獨在異鄉的孤苦。這首詩名為《巴山道中除夜抒懷》。崔塗雖然也漫遊天下,也寫詩歌,但是他的詩歌卻常常是充滿了羈旅的惆悵,這首《巴山道中除夜抒懷》便是他最出名的一首作品,入選《唐詩三百首》,道盡了獨在異鄉的孤苦。「迢遞三巴路,羈危萬裡身」,首聯點明了地點,道盡了旅途的艱辛。
  • 謝朓的一首古詩,其中兩句千古傳誦,李白讀後也拍案叫絕
    閒暇時間品讀唐詩宋詞,既是一種修身養性,又是一種文化傳承。詩仙李白可謂千古一遇的大才,他的作品豪邁奔放、浪漫不羈。但太白也是凡人,平生也佩服幾個人,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崔顥、元丹丘之外,另外還有南北朝的謝朓。下面就分享謝朓的一首古詩,其中兩句千古傳誦,李白讀後也拍案叫絕。
  • 與李白、李商隱並稱唐代三李,一首唐詩寫盡人生落魄
    在唐代詩壇上,李白李商隱都是分量很重的人物。除了他們兩個人之外,唐代詩壇上還有一位姓李的詩人,且能夠和他們兩人並稱為唐代三李,這個詩人就是李賀。由此寫下了這首反映人生落魄的唐詩,也堪稱李賀生命最後階段人生失意的直觀表現:(《致酒行》)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 山中尋訪世外高人而不得,賈島寫下這首20字唐詩絕句流芳百世
    而他最著名的一首唐詩,就寫於賈島山中尋訪世外高人而不得之時。雖然從未金榜題名,但是這首20字唐詩絕句卻讓他流芳百世。且看: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首詩的題目是《尋隱者不遇》,是賈島最有名氣的作品之一。雖然篇幅很短,而且用字也極為簡單,但是其中卻蘊含著言之不盡的韻味,以至於流傳千年,依然在今天取得很多讀者的共鳴。
  • 《唐詩三百首》中一首經典山水詩,意境如畫,值得一讀再讀
    山水詩,是中國詩歌的一個重要流派,而唐朝詩壇上的山水詩,更是燦若繁星,比比皆是。當山巒影影綽綽,當春水波光泛泛,讓詩人情系其間,令騷客流連忘返。西北風光,曾讓他興奮不已,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便畫出了一幅美景;閒遊山中,詩意又在心中縱橫,一句「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不知陶醉了多少人。那麼,當秋雨初晴,遇上鄉村黃昏,又會在王維心中醞釀出怎樣的山水名篇呢?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解讀《唐詩三百首》中,王維的一首經典山水詩。
  • 我們熟悉的《唐詩三百首》,你可知其曲折的來歷?
    《唐詩三百首》可以說只要上過學那都讀過,不管是家長買的還是朋友送的,有的甚至學校也會發。但是《唐詩三百首》的來歷卻十分的曲折跌宕,今天就為大家說一說它的來歷。說到《唐詩三百首》就必須得提到一個人,沒有他就沒有我們如今看到的《唐詩三百首》,他出生在書香門第,曾官至知州,但在大明帝國江河日下之時,它選擇了辭官回鄉,隱居在了家鄉浙江海鹽縣,痴迷讀書,終日以書為伴。
  • 古詩的特點是什麼?怎麼寫出一篇古詩?
    在平凡的生活中,認真地去領悟詩書的真諦和所蘊含的道理,才會獲得深長的滋味,有詩書相伴,人生會更加有意義。由此可見,詩書的重要性,詩書可以塑造一個人的內在的氣質和外在的形象。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有風、雅、頌三部分,共三百零五首,孔子也曾評論《詩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 《唐詩三百首》中的「高級黑」,不仔細讀還以為在誇人
    唐朝,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巔峰時期,誕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湧現了許多彪炳史冊的偉大詩人,李白、杜甫、李商隱、杜牧、白居易、元稹、高適、韋應物……不勝枚舉。
  • 10個字組成兩句唐詩,卻包含10個意象,千百年來無人超越
    三句18個字,每兩個字都是一組意象,而且每兩個字都是一種名詞,共同組成了九種意象,彼此之間是並列的關係。在唐詩當中也有這樣經典的詩句,10個字的唐詩詩句都是用的名詞,其中所涉及到了多達十種意象。這兩句是實在很有名氣,但是後人在拼讀的時候經常搞不清楚詩人所描寫的季節。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