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究竟是什麼意思?

2020-12-14 晨之論史

清代的居士在《唐詩三百首·序》中說:「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於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體制。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

這段話中作者引用的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可謂膾炙人口。但是它的意思很多人卻弄不清楚,以至於出現了許多訛傳。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也會吟」,「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偷」,「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湊」等等。還有人說這句話前面說「不會吟詩」,後面說「也會吟」,前後矛盾有語病。

那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這就要了解「吟詩」二字的含義。

第一,吟誦詩歌。吟誦詩歌就是既有節奏有韻調地誦讀詩歌,它是吟詩最常見的意思。如茅盾 《子夜》九:「吟詩的 杜也看見了,放下筷子,站起來招呼。」 巴金 《雪》第一章:「原來他們斜對面座位上的一個有八字鬍的中年人正在搖頭擺腦地吟詩。」古裝劇中常可見到舊時蒙童讀書那種搖頭晃腦的姿態和故意拖長聲調的作法。

語言是有聲的藝術,朗讀和默讀的效果是大不一樣的。對古典詩歌加強誦讀,讀出節奏和感情有助於更好地理解詩歌。所以誦讀歷來是古詩文學習中所強調的方法。《莊子·德充符》云:「倚樹而吟,據槁梧而瞑。」

第二,創作詩歌。吟詩也有作詩的意思,如 宋代孔平仲《孔氏談苑·蘇軾以吟詩下吏》:「 蘇軾 以吟詩有,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 清代杜濬 《一杯嘆》詩:「坐使吟詩作賦興索然,眼見斯文從此廢。」吟詩的這個意思今人不多見,但它在古代是很常見的,如吟懷(作詩的情懷)、吟諷(作詩諷刺)等。

此外,「吟」字還有多個單項。如「痛苦時發出的聲音」(元·戴侗《六書故·卷一一·吟》:「痛為呻吟」《戰國策·楚策》:晝吟宵哭。)、「嘆息」(《戰國策·楚策一》:「雀立不轉,晝吟宵哭」)、「啼叫、鳴叫」(《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肅而長吟」《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二》:「孤雁飛南遊,過庭長哀吟」)、「口吃、話說不清楚」(《後漢書·卷三十四·梁統傳》:「為人鳶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推敲字句」(盧延讓《苦吟》: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等。

那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中涉及的「吟詩」究竟是哪個意項呢?很顯然,這裡的「吟詩」應該是作詩的的意思。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吟誦對古人來說是一種較低的能力。

今人學習多「看」書,古人學習多「讀」書。「讀」即要出聲,古代蒙學起步就要求誦讀,雖然一開始不一定能誦讀的很好,如讀出節奏語氣等。但是,將《唐詩三百首》讀熟後,應該古詩學習達到一定的水平了。因為《唐詩三百首》不全是簡單的詩,還有不少比較長的「歌行體」的詩。如王維的《桃源行》32句,韓愈的七言古詩《石鼓文》66句,都是較難的作品。這麼多東西學完,只達到一個會「吟誦」的水平,就好像是高中畢業只學會了拼音,簡直是在開玩笑!

第二,作詩更有廣告或宣傳效應。

居士給《唐詩三百首》作序是要提高這本書的銷量,所以無論是廣告或是宣傳一定要提一個比較好的能力來做宣傳效應。比起誦讀詩歌來說,會創作詩歌顯得更實用,更有廣告效應。所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這句話肯定是在說創作詩歌的事,也就是說把這本書讀完後,原來不會寫詩的人也會寫詩了。

當然,要說將《唐詩三百首》讀熟就會寫詩,這麼說也未免有誇大之嫌,這正如古人所說「多讀多寫文自工」,要寫好詩歌除了熟讀經典之外還有其它要素,如寫作訓練、深入生活、提高修養等等。但是出於廣告目的,不可能這樣面面俱到的宣講的。

綜上所述,古人所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它的意思應該是說,讀得多了、熟了,就能增強語感,逐步理解詩歌的內容,掌握詩歌的語言規律,從而自己也就會寫詩了。經常誦讀,對提高閱讀古詩文的能力,無疑會有很大的裨益。讀熟優秀作品,自然就會提高寫作水平。

所謂誦讀,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用朗讀的方法,反覆熟讀課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能夠背誦。這是前人學習古詩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誦讀必須讀準字音、讀清句讀(dòu)(不讀破句)、讀出語氣。

相關焦點

  • 寶寶取名大全:100個出自於《唐詩三百首》中的名字,妙不可言!
    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不過對於現代大多數人,從小學習數理化史地英,語文課上也只學會背詩而已,並沒有學過寫詩。不會作詩不要緊,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化瑰寶,我們靈活運用就可。如果說能為自家孩子的名字選自於《唐詩三百首》,那麼「吟詩作賦」的願望是不是就可以「寄託」下一代了呢?
  • 賀知章最經典的一首詩,成功擊敗《詠柳》,入選《唐詩三百首》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唐詩三百首》在歷代唐詩選本中的經典地位和傳播之廣。《唐詩三百首》是清代文人蘅塘退士孫洙所選編的唐詩讀本。孫洙曾當過教喻之職,也就是負責一縣教化教育工作的「教育局長」。
  • 《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好喜歡
    《唐詩三百首》是家喻戶曉的唐詩選本,是由清代學者孫洙編選的。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唐詩三百首》中收錄了29首五言絕句,隱娘今天想分享10首如畫一般的五言絕句,清麗絕美,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 女孩漂亮有涵養的名字:精選唐詩中的美名,韻秀美好!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長時間被詩詞薰陶,怎麼能不受詩詞的影響呢?很多家長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從小讓寶寶熟讀唐詩、宋詞的佳作,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希望寶寶長大以後漂亮有涵養。在這裡江南易林想要說的是,唐詩中千古絕句很多,不妨為孩子取一個出自唐詩、寓意豐富、如詩如畫的好名字。
  • 唐詩三百首全集目錄完整版,請收藏
    《唐詩三百首》全文注音 第一卷:五言古詩1·感遇·其一張九齡2·感遇·江南有丹橘張九齡3·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4·月下獨酌四首李白5·春思李白6·望嶽杜甫7·贈衛八處士杜甫8·佳人杜甫9·夢李白二首·其一杜甫10·夢李白二首·其二杜甫11·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王維12·送別王維13·青溪王維
  • 讀《唐詩三百首》,你一定要背下這100句千古名句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詩人的詩。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唐詩三百首》包含三百多首唐代頂尖佳作,被稱為中小學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我們讀《唐詩三百首》,一定要背下這100句千古名句。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中的「美人」究竟指的是誰?
    中國文壇浩如煙海、眾星璀璨,從古至今,從不乏懷才不遇、恬淡超脫的文人巨匠,"嶺南第一人"張九齡便是其中的一位,至今他的「草森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仍是千古絕唱,那麼詩中的「美人」究竟什麼意思呢?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廣東韶關人,著名詩人,一代名相。
  • 唐詩三百首 |《將進酒》李白
    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詩仙」李白的代表作——《將進酒》(這首詩第一個字我就讀錯了,讀成了[jiāng],本來應讀作 [qiāng],將 [qiāng]〈動〉願;請求。用來表示禮貌上的尊敬,例如: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詩·衛風》,不學習真的不行啊,越來越覺得自己好笨),「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 唐詩三百首 | 235王建《新嫁娘詞》
    「未諳」句:意思是還不熟悉婆婆的口味。諳:熟悉。姑食性:婆婆的口味。遣:讓。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稱小姑子。「新媳婦難當」——在舊社會人們普遍有這種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婦在新嫁的處境中找到了辦法,應付了難局,使得事情的發展帶有戲劇性,甚至富有詩趣。像王建這首詩所寫的,就屬於這一類。
  • 李賀之才媲美李白,《唐詩三百首》裡為什麼沒有李賀的詩?
    (「詩鬼」李賀)李賀的才華是史上公認的、毋庸置疑的,甚至有不少學者認為,李賀若不是27歲英年早逝,他足以與李白競爭唐詩界的第一把交椅但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唐詩三百首》中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其中李白詩29首,但李賀詩竟然一首也沒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註:《唐詩三百首》中李白詩數量有27首和29首兩種說法,其區別只是《清平調三首》當作一首詩來算還是當作三首詩來算,特此說明。) 唐詩中寫安史之亂的數不勝數,其中不乏佳作,孫洙為什麼偏偏選擇了不知名詩人鄭畋的這首《馬嵬坡》呢?
  • 我們熟悉的《唐詩三百首》,你可知其曲折的來歷?
    《唐詩三百首》可以說只要上過學那都讀過,不管是家長買的還是朋友送的,有的甚至學校也會發。但是《唐詩三百首》的來歷卻十分的曲折跌宕,今天就為大家說一說它的來歷。說到《唐詩三百首》就必須得提到一個人,沒有他就沒有我們如今看到的《唐詩三百首》,他出生在書香門第,曾官至知州,但在大明帝國江河日下之時,它選擇了辭官回鄉,隱居在了家鄉浙江海鹽縣,痴迷讀書,終日以書為伴。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唐詩三百首所有五絕作品賞析,值得每一個喜愛詩詞的讀者收藏轉發!6、杜甫(1首)《八陣圖》杜甫《八陣圖》唐詩三百首賞析之五絕:杜甫最著名的五絕,評價的是自己的偶像7、賈島(1首)《尋隱者不歸》賈島《尋隱者不歸》唐詩三百首賞析之五絕:只20字古詩,卻有問有答,寫出了完整場景8、柳宗元(1首)《江雪》柳宗元《江雪》唐詩三百首賞析之五絕:極致雪景詩
  • 杜甫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古詩中僅有一首五言絕句
    唐朝時期唐詩繁榮發展,在唐朝也出現了很多的有名的詩人,而且他們的詩詞也是都保留至今。但是提起唐朝的詩人你最先想起來的會是誰呢?或許好多人會說最先想起來的是李白。李白是唐朝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但是還有一個人呢是和李白齊名合稱「大李杜」。
  • 憑什麼說一輛房車+一本唐詩三百首就不是詩和遠方?
    最近看《老爹特煩惱》的時候,保安隊長對酒吧女老闆表白,說知道她喜歡詩和遠方,他願意送她一輛房車,兩人拿著唐詩三百首一起去流浪。女老闆聽後微笑著拒絕了保安隊長。當時我對保安隊長的話露出了不屑的笑容,覺得他根本不懂什麼是詩和遠方。
  • 《唐詩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你最欣賞哪個
    清代蘅塘退士等,在數以萬計的唐詩中選取了三百餘首經典作品,編入《唐詩三百首》。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書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1、《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可以稱得上古詩啟蒙必背之作,有多少人會背的第一首唐詩就是這首呢?
  • 在唐詩宋詞裡,看見傳承千年的東方神韻
    今天,樂叔一定要推薦你這一套——作家榜經典文庫出品的「詩詞套裝」:《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唐詩三百首》由著名學者、作家,中山大學博導謝有順先生歷時一年評註,《宋詞三百首》由從小接受詩詞浸潤薰陶的知名作家姚敏譯註。
  • 唐詩三百首丨287 杜牧《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杜牧的《七夕》(又作《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臥)看牽牛織女星。」(蒙曼解讀)這首詩的題目是《七夕》,就是農曆的七月初七,這在傳統中國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民間節日,就叫七夕節。
  • 唐代無名詩人在除夕夜,寫下一首高水平的詩,入選《唐詩三百首》
    看人兒女大,為客歲年長、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望家思獻壽,算甲恨長年……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唐詩三百首》裡的一首詩,道盡了獨在異鄉的孤苦。這首詩名為《巴山道中除夜抒懷》。崔塗雖然也漫遊天下,也寫詩歌,但是他的詩歌卻常常是充滿了羈旅的惆悵,這首《巴山道中除夜抒懷》便是他最出名的一首作品,入選《唐詩三百首》,道盡了獨在異鄉的孤苦。「迢遞三巴路,羈危萬裡身」,首聯點明了地點,道盡了旅途的艱辛。
  • 2021年男孩起名字:取自唐詩三百首中的女孩名字(名字解釋)
    微友聯繫天賜佳名,想給孩子取個唐詩三百首中的女孩名字 中國古代文化的精神食糧之一就有著唐詩的蹤影,而大多數家長也愛從唐詩中起名,唐詩有著時代的美韻,用作女孩名字更是展現了美意和詩意。因此,為各位匯集了唐詩中最美的女孩名字,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 鬼谷子:嘴笨的人,要記住這6句口訣,做一個會說話的人
    要是說起說話的話,其實首先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這人可不會在一朝一夕之間就會變得比以往更加的聰明起來的,所以這個時候就是需要大家多讀一個古人的妙語了,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