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拔掉四顆智齒的經歷

2021-02-12 BethRx

人類口腔最裡面的第三顆磨牙,通常在智力發育鼎盛的年齡萌出,所以被稱作「智齒」。不過,智齒本身與智慧沒有一絲關係,反而更像是進化不完美的產物。人類由於飲食結構變化,牙槽骨空間比遠古時期縮小,然而牙齒數量卻沒有變化,因此留給智齒的空間就不充足了。

空間有限,智齒也就不容易順利生長,很多時候會長得東倒西歪,甚至完全阻生。這就會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傾斜的牙齒不容易刷乾淨,時間長了可能造成相鄰牙齒的損害,有些還會反覆發炎。因此,沒有咬合功能以及容易出現問題的智齒,醫生會建議預防性拔除。

很不幸,我擁有四顆醫生認為毫無保留價值的智齒。已經記不清這四顆智齒出現的確切時間,它們最初被覆蓋在牙槽骨裡面,後來逐漸生長出來,幾乎沒有發炎和疼痛的經歷。正因如此,若干年前醫生建議拔除它們的時候,雖然我理解預防的理念是防患於未然,但一想到拔牙時大動幹戈的場面,我便退卻了。

這樣糾結著過了好幾年,事情的轉機始於我開始工作以後。或許因為身邊同事都是醫務工作者,對健康的意識和認知水平比較高,我了解到眾多拔除智齒的案例。這些榜樣給了我勇氣,我琢磨著試一下未嘗不可。然而我自己也沒料到,最終的突破遠超最初的想像。

通常,如果有四顆智齒需要拔除,人們一般會選擇先拔一側,留下另外一側能正常咀嚼食物,比較容易接受。但是,我的醫生是大家公認的拔牙高手,他的建議是如果我能接受,一次拔四顆也沒有問題。這種操作,如果放在多年以前,我斷然不會考慮。但是,我了解身邊人曾有相同經歷,這說明人可以承受這種創傷。思前想後,我下定了決心,再說,實在不行還可以中場叫停。

拔牙時間選在了上午十點。考慮到如果真的拔了四顆智齒,大概好幾天不能正常吃飯,於是早上好好地吃了一頓早點。到達診室,先拍攝X光片,發現下頜智齒距離神經比較近,為了看得更清楚補拍了CT。口含複方氯己定漱口水消毒後,開始打麻藥。計劃拔除四顆牙齒,所以上下左右都打了麻藥,針頭很細,疼痛完全可以忍受。過了一會兒,口腔連同嘴唇開始變麻了。

拔牙畢竟是一場小手術,躺倒之後,為了防止汙染,我的上半身被蓋上了一塊藍色手術巾,只留下口腔部位暴露在外面。這樣做的間接好處是,我可以避免看到暴力拆卸的工具,減輕心理壓力。手術開始,先拔除兩顆上頜智齒。我可以感受到牙齒被夾住和扭轉,但是沒有疼痛,非常奇妙。還沒等我反應過來,牙齒就被完整取出。

接著輪到下頜智齒。這時我意識到,設想的中場叫停完全沒有必要。一是因為前兩顆牙的拔除體驗可以接受,另一個原因是,麻藥都打了,不拔浪費。然而,由於下方智齒距離神經太近,在扭轉過程中無比酸爽,打過麻藥也無濟於事。僵持時間較為持久,場面一度比較慘烈,無法大聲呼喊的我只能象徵性地跺了兩下腳。無法感知時間過去了多久,最後兩顆智齒終於被順利移除,僅有一顆牙齒被切除一角後才被取出,其餘牙齒十分完整。因為出血很少,所以不需要縫合以及咬棉球止血。最後我得知,整個過程大概持續了十五分鐘,可以說相當順利。

拔牙後的感受也超出預期,止疼藥可以完全不用。經歷了幾天以牛奶、雞蛋羹和粥為食物細嚼慢咽的日子,一周左右逐漸恢復正常。現在回想,在可行情況下選擇一次性拔掉四顆智齒非常明智。長痛不如短痛,如果遲早要完成,與其花費兩次時間拔牙及恢復,不如一次搞定。況且誰知道如果體驗糟糕,我是否有勇氣再來一遍。

一些朋友在了解我的「壯舉」後感到不可思議,另一些朋友表示自己也糾結是否要拔掉智齒,以下是我的幾點感受和建議:

1. 不要低估自己的忍耐力,要勇於嘗試。想像中很困難的事情,挑戰過也許會發現不過如此。

2. 如果醫生建議拔除智齒,晚拔不如早拔。有朋友因為懷孕前沒有檢查牙齒,孕期智齒發炎又不適合拔牙,十分痛苦。另外,高齡的老年人往往會有慢性病,很多情況下也不適合拔牙。所以,最好還是不要等到不得不拔的時候再下手。

3. 要重視牙齒保護,定期洗牙,平時注重刷牙,使用牙線。隨著對牙齒健康意識的提高,我一般每年會進行洗牙。洗牙的同時,醫生會幫助檢查牙齒是否有其他問題需要治療。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沒有及時洗牙,之後在拔牙前拍攝的片子上發現了一顆齲齒,幸好不太嚴重,及時修補就好。如果沒有定期檢查的習慣,等到齲齒程度很深,症狀明顯時再去治療,花費的金錢和治療的痛苦程度可能都會上一個臺階。

相關焦點

  • 四顆智齒一起拔掉可以瘦臉嗎?不會
    既然臉型與智齒無關,那拔掉智齒自然是不能瘦臉的。那長歪的智齒呢?當然也不能。阻生智齒呢?當然也不能!所有牙齒位於頜骨內,即使稍有向外傾斜,也不會離開頜骨,即使拔掉,對臉部形狀的影響也可以忽略不計。大家可能會在網絡上看到拔出來的智齒「巨大」一顆,比想像中大得多,但是,它有很大部分是埋伏在頜骨內的,不是憑空撐起你的臉的!
  • 拔了四顆智齒的我都經歷了什麼?
    為了保持牙齒健康,每年都會去洗一次牙,2020年的洗牙醫生告訴我,我有四顆智齒位置長得不好
  • 為什麼醫生不讓我一次性把智齒都拔了?
    結果一看牙醫是因為智齒長出來了,偶爾還會伴隨發燒的現象。智齒也稱智慧齒、是人類的第三磨牙,隨著遺傳基因的不同智齒一般會在16至35歲之間長出,也是人一生中最後長出的牙齒,所以它最靠近喉嚨,因為此時期的人們心智比較成熟而得名。智齒一共四顆,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四顆長齊,這也是為什麼成年人牙齒個數範圍為28~32顆。
  • 智齒一次可以拔幾顆?
    想要拔智齒,到底一次拔幾顆好呢?有人說,既然拔,還不一次性拔完,幹嘛還要疼兩次!
  • 【原創】在土澳90分鐘拔了四顆智齒的經歷……
    我的四顆都很乖的在肉裡睡覺,這就是為啥在拍片之前我都不知道我有智齒:沒疼過+看不見。更痛苦的是這是一場持久戰,國內最多一次拔兩顆(同一側),留另一側給你吃飯,等你拔完的那側好了以後再拔另一側(我有朋友怕疼,四顆智齒分四次拔,整整拖了將近一年)。有少數人選擇了一次性拔完,這就需要全麻住院,簡直是累覺不愛。
  • 智齒要不要拔掉?
    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四顆第三磨牙,從正中的門牙往裡數剛好是第八顆牙齒。由於它萌出時間很晚,一般在16~25歲間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心理髮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來」的象徵,因此被俗稱為「智齒」——智慧之齒。
  • 智齒一次可以拔幾顆?這問題…
    想要拔智齒,到底一次拔幾顆好呢?有人說,既然拔,還不一次性拔完,幹嘛還要疼兩次!也有人說,當然一次拔一顆了,我怕拔那麼多,我受不了!也有人說……其實,智齒一次拔幾顆,還真沒有定數,因為每個人的牙齒都是獨特的,都是有個性差異的,所以具體的智齒拔除情況,都是因人而異的。
  • 長了智齒一定要拔掉嗎?
    提起智齒,相信很多人都有「說多了都是淚」的經歷。長智齒的那幾天,簡直苦不堪言,有的人甚至還會發燒,猶如大病一場。
  • 牙醫自己的四顆智齒,全部拔完用了20多年!
    我拍片看到自己的四顆智齒,左下水平近中阻生,右下水平頰舌向阻生(極少見),上頜都是垂直偏頰向傾斜。我準備在實習期全拔掉。       先準備拔左下,我預計有點麻煩,聯繫好了上一屆的師兄,他們實習都快結束了,拔牙技術應該是不錯的。趁他們上班的時候我溜進診室,找個牙椅躺下來他就開始了。
  • 為瘦臉女白領忍痛一個月連拔四顆智齒,然還是方臉
    為了瘦成「錐子臉」,不惜忍受拔牙之苦,一個月內連拔了四顆。今天,到醫院複查的琪琪忍不住跟醫生吐槽,網傳的「拔牙瘦臉」太不靠譜,自己的臉還是那麼方正。女孩為瘦臉一個月拔四顆智齒24歲的琪琪在一家外貿公司工作,她一直認為自己腮幫子向外凸起,臉型太過方正,為此苦惱不已。
  • 拔智齒能改變臉型嗎?智齒一點用處都沒有嗎,為何醫生總讓拔掉?
    聽說拔智齒能夠改變臉型,讓臉變得更好看,一些人甚至開始期待著智齒的來臨,然後去拔智齒,等待著第二次臉型的變化。那麼,拔智齒真的能改變臉型嗎?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拔智齒後的臉型問題很遺憾的告訴大家,拔掉一顆小小的智齒是不能改變臉型的,就算拔掉四顆.也不能。臉的大小和牙齒沒有關係。臉的形狀主要是由頜骨支撐的,下頜骨的發育也尤為重要。
  • 智齒到底該不該拔?牙醫自己的4顆智齒,拔完用了20多年!
    本文作者:徐勇剛,湖北省孝感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作為牙醫,跟大多數人一樣,我自己也長了4顆智齒,我的每一顆智齒的不同經歷,包括一些少見的併發症,可以成為科普教科書式的存在,今天我就把這段歷程完整地呈現給大家,希望能給為智齒鬧心的朋友們一點啟示。
  • 智齒,一定要拔掉嗎?
    小雅疑問1是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第三顆磨牙,也是萌出最晚的磨牙,通常情況共有4顆,上下左右對稱;由於智齒的萌出時間一般在,數一數自己有多少顆牙齒便知道了。一般來說,正常牙齒是28顆,加上4顆智齒,一共32顆。如果你的牙齒超過28顆,那就說明你已長了智齒。
  • 拔智齒,到底一次可以消滅幾顆?
    有智齒在口腔裡作祟的童鞋,可能又要選擇困難:拔智齒,到底一次拔幾顆好呢?上網一搜,有說1顆的,有說2顆的,有說4顆的,甚至有說連同其他牙齒一次拔8顆的……這個問題,確實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實際情況是因人而異的。這裡的「人」,包括患者本人、拔牙醫生甚至家屬。就事論事,其實,一次拔1顆、2顆、4顆、8顆的都有。
  • 醫生,我的智齒一定要拔掉嗎?
    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第三顆磨牙
  • 為什麼牙醫說我的智齒要分開幾次拔,不能一次性拔完?
    3、併發症明顯有的患者一次想拔四顆,但得根據實際情況,尤其水平橫長的智齒,怕你扛不住,難度大的拔完,張口都困難,更別提吃飯,創傷恢復反而更慢。所以,智齒位置不好拔的,不能一次性全拔,還是量力而行,這樣癒合也快。
  • 拔掉智齒\阻生牙的流程步驟
    「智齒」在醫院常以「阻生牙」相稱,由於體積一般較大,生長的比較晚而且比較靠近口腔,因此在拔出的時候相比其他牙齒要格外注意。拔牙應該放在早上吃完飯之後,尤其智齒,體積比較大,靠近口腔,可能引起出血量大,出於安全考慮醫生一般建議早上進行手術,女性月經期不可拔牙。
  • 智齒一定要拔掉嗎?不疼不拔可不可以?
    智齒上下左右,一共4顆。隨著遺傳基因的不同一般會在16到30歲之間萌出。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會長出智齒的或者4顆都長齊的。有少數人會長多餘的牙齒,也有一部分人會因為先天牙胚缺失,而少幾顆牙齒,很多人年紀到了(17-26歲),也沒長智齒(從中間牙縫往一側開始數,第8顆就是智齒),有可能是智齒阻生,也有可能是時候未到。智齒阻生,就是智齒在萌出過程中,被擋住了去路,無法順利長出。
  • 長有智齒,牙醫為何總讓人拔掉?是智齒毫無價值,還是別有所圖?
    正常人的牙齒數量在28到32顆,如果數量大於28顆,就可能是長出了智齒,也可以從門牙開始往裡數,數到第8顆牙齒就是智齒。凡是有智齒,大部分人都會被牙醫建議拔掉,這就讓人難以理解,到底是智齒真的無用,還是牙醫想多掙點錢?
  • 長了智齒,到底需不需要拔掉?不拔會怎麼樣?
    智齒是成年後長出的第三顆牙齒,通常發生在16-25歲之間,可能大家不會想到,在它沒有長出來之前,它就已經會長了。一出現就倍受折磨。由於智齒出現時,都會引起局部比較明顯的疼痛,等到長完全以後,這種疼痛感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