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十分排斥內地的香港前「黃絲」識破「黃媒」謊言:對年輕人洗腦

2020-12-18 北晚新視覺網

29歲香港青年梁可民(Basa)曾因被 「黃媒」誤導,一度對內地十分排斥,但隨著工作與內地的接觸增多,終識破謊言。梁可民感慨「『黃媒』摧毀的不僅是我們的認知,更是香港的下一代」,談及近日熱議的「港區國安法」,梁可民直言令人振奮。

圖為梁可民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梁可民在接受採訪時開口便形容自己是一名「資深黃絲」,「在我讀書的年代,學生都是從小看『黃媒』新聞長大的,因為相比其他媒體,『黃媒』的色情、暴力元素更多,例如跳樓新聞,只有『黃媒』不打碼,正值青春期的年輕人很容易被這些低俗元素吸引」。梁可民說:「長期受影響的結果很明顯,就是覺得內地處處落後,所以當初我和好多同學一樣都好『黃』。」

踏入社會工作後,梁可民成為一名樂隊經理人,常常要到內地宣傳,有時一住就住上十天半個月,經過長時間接觸,他發現內地根本不像報導中那種情況。梁可民提到:「香港『黃媒』會大肆報導內地遊客的不文明行為,例如有人隨地大小便等,令人覺得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但事實上,許多大城市的文明程度並不比香港落後,我在內地就從來沒見過這種不文明現象」。梁可民表示,香港年輕人對內地的負面觀感是長年累月留下的刻板印象,與「黃媒」的偏頗報導密不可分。

比起負面報導,漫天謠言同樣可怕。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關於「8·31」遊行、「新屋嶺」的謠言不絕於耳,在梁可民看來,是十分詭異的現象。他說:「謠言可能只是某個網站上不負責任的一句話,但闢謠的警方要為自己說的每句話負責,為什麼還是有人選擇信謠言而不信警方?」他認為,這些造謠者故意散播負面暗示。

對於「修例風波」後,部分年輕人熱衷街頭暴力,梁可民痛斥,很大一部分年輕人的想法在「黃媒」的洗腦和煽動下,認為循規蹈矩地工作沒有價值,街頭抗爭才是其價值所在,「如果這種風氣不扭轉,香港會往怎樣的方向發展?我不敢想像!」

目前,梁可民通過在社交平臺點評國內外時事,成為擁有超20萬粉絲的博主。在鏡頭前直播的梁可民,形象很固定:圓臉上架著一副圓眼鏡,語速較快,帶著一絲香港特有的無釐頭,對香港乃至國際時事侃侃而談,深受社交平臺網民喜愛。

梁可民感慨,「黃媒」去年在「修例風波」中製造謠言抹黑,對年輕人洗腦,煽動他們上街,令他們誤將街頭抗爭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這摧毀的不僅是我們的認知,更是香港的下一代」。談及近日熱議的「港區國安法」,梁可民直言振奮:「立法最大的好處是,不用再擔心在路上走著走著會被人圍毆,不用再擔心因為政見不同而被『人肉』。」

延伸閱讀:

涉暴」黃師」重返學校執教?香港教育局:嚴肅跟進

香港「修例風波」已過去一年,暴力陰霾仍未散去。有香港市民爆料稱,曾暴力衝擊香港警方防線的教師楊子俊已於近日重返學校執教。對此,香港教育局表示,將嚴肅跟進。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在去年(2019年)6月12日的暴亂現場,香港拔萃女書院通識科教師楊子俊暴力衝擊警方防線,被警方以暴動罪拘捕,他隨後「踢保」,近日又被曝出重返學校執教。12日,香港教育局在回復《文匯報》查詢時表示,教師發表意見時應採用和平理性的方式,不應帶有仇恨或以違反社會道德標準的方式表達。教師也不應參與任何違法活動,更絕對不能因個人的政治立場而影響教學,誤導學生、灌輸負面的價值觀。

香港教育局表示,一直在通過不同渠道,提醒香港教師緊守崗位,以身作則。教師的職責是教育學生,守護學生,其言論和行為應合乎專業操守和社會期望,香港社會十分重視教師的專業操守,任何損害教師專業形象的行為都絕不接受。學校亦有責任確保其聘用的教員是否為合適人選,是否能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香港教育局重申,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任何人士不應利用學校作為表達政治訴求的場地,學校有責任把關,不讓政治進入校園。

香港教育局稱,一向在以審慎的態度,根據客觀事實,嚴肅跟進教師涉嫌失德或違法的個案。由於每宗個案有其獨特性,不會就個別個案的詳情作出評論。香港教育局收到有關教師涉嫌違反專業操守的投訴後,將按一貫程序進行調查。若指控屬實,將嚴肅跟進,情況嚴重者,香港教育局會考慮依據《教育條例》取消有關教師的註冊。

香港教育局官員:教育從業者應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價值觀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17日表示,歷史對一些事件已有強有力的定論,教師選取的資料應正確反映該事件的事實,這對於還在基礎學習階段的中小學生尤為重要。在中小學從事歷史教育的人士應幫助學生從小樹立人文、道德、歷史方面正確的價值觀。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網站17日刊登了康陳翠華的文章。康陳翠華指出,一些牽涉大是大非的題目,例如侵略、屠殺等,不可能有國家會在課本甚至試題中讓學生討論其利弊。但在今年的文憑試歷史科中,卻有題目要學生回答「是否同意『1900—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陳述」。眾所周知,日本於1900至1945年間多次發動對華戰爭,造成數以千萬計同胞喪生。試題對學生的引導不但與課程宗旨不符,更會嚴重傷害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完全不符中小學歷史教育之義。

康陳翠華表示,有關試題距離可接受的考核題目水平相差很遠,未能有效全面客觀評估考生的成績,教育局要求取消有關題目,目的是保障考生的利益。在教育的議題上教育局不是無關的第三者,也不是純粹的資源提供者而不須負責教育質量。教育局對試題表達看法和提出處理的意見,絕非以政治來幹預考試。她呼籲所有在不同教育崗位的人士都要反思教育的使命,不要讓教育專業蒙羞。

康陳翠華指出,因發生個別教師不正確教授鴉片戰爭和文憑試題目事件,教育局特意在網上上傳了由專業教師編訂的教學資源供公眾閱覽。教育局期望能與教師及社會人士攜手,為學生締造良好正面的學習環境,培養他們良好的品格和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及歸屬感。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網 人民日報海外版 新華網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這家曾被「黃絲」騷擾的香港愛國餅店,開始在中國內地賣餅食了!
    Crostini 的咖啡麵包餅店布局高雅,一片深藍色為主調,通透的保鮮廚櫃陳列著各式各樣的精美糕點,陣陣咖啡芬芳撲鼻,悠然而生濃濃的安逸和安全感。這是很多客人第一次到訪Crostini 的深刻印象。隨著業務的發展,Crostini 的產品除了咖啡、蛋糕外,還推出麵包、曲奇餅、蝴蝶酥、義大利粉、意式薄餅、蔬菜沙拉等產品,並在香港自設「中央廚房」, 所有產品在此生產製造,而原材料如麵粉、糖、奶、牛油等都從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地採購優質新鮮的食品原材料。
  • 起底禍港「黃媒」:《蘋果日報》指鹿為馬毒害青年
    據一些外媒報導,黎智英與美國駐港總領事館關係密切,配合後者旨意幹預香港政治,控制泛民人事和行動。有關檔案透露,黎智英在5年間向泛民政黨捐款超過5000萬港元。《蘋果日報》在推出網上收費訂閱計劃時提到,「將從每月3港元的訂閱費中拿出1港元捐贈為被拘捕示威者提供法律援助」。  臺灣前「倒扁運動」發言人範可欽曾大罵黎智英「狗改不了吃屎,果然是狗仔」。
  • 餅食賣到內地來了!你支持這家曾被「黃絲」騷擾的香港愛國餅店嗎?
    因為愛國遭到「黃絲」恐嚇和騷擾  生意慘澹  門店更是由原來的21間收縮為16間  它就是香港著名餅店Crostini    香港著名餅店Crostini  香港著名餅店Crostini 最高峰時在香港有21家分店,初期是以提供優質咖啡飲品和精緻時尚蛋糕為主題的高檔休閒空間。
  • 「黃絲」錢真好騙!黃之鋒又來賣高價毛巾了……
    「革命是假,消費黃絲才是真。」
  • 煽惑、洗腦與撕裂——香港修例風波回望之一
    新華社香港5月7日電題:煽惑、洗腦與撕裂——香港修例風波回望之一新華社記者2019年,一場猝不及防的修例風波侵襲香港。在外部勢力插手幹預下,曠日持久的嚴重暴力衝擊法治基石、危及民眾安全、重創經濟民生,挑戰「一國兩制」底線,嚴重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 「黃絲」竟高舉BNO護照要求超國民待遇
    此舉引發了熱烈討論,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7月2日回應中指出:所有香港的中國同胞,包括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護照)者,都是中國公民。香港回歸前,英方曾明確承諾不給予BNO旅行證件持有者在英居留權。
  • 香港傳銷團夥活躍近20年 每年內地斂財百億
    而活躍在廣州、佛山的FC團隊更傾向於吸引大學生和年輕人入夥,團隊的成員往往西裝革履,經常在朋友圈曬名車及出入高端場所的「靚照」。該傳銷活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並逐步向內地其他省市滲透。那麼,其規模有多大?記者將獲得的兩份BV公司合同進行了對比。
  • 打造香港文青內地創業夢工場
    30多位全國知名的設計師和藝術家曾在此做主題活動或駐留。一年多來,舉辦各項文創主題展覽、大師分享、論壇交流500多場,帶動片區遊客1500萬人次。 這裡優質的創業條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香港年輕人,李佳琦透露,觀瀾湖集團作為兩地文化交流的超級聯繫人,目前已經與香港八大高校建立長期聯繫,邀請香港青年學子來深實習工作,為他們提供住宿、交通及飲食等安排,透過與香港院校合作,助力香港青年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了解畢業後在內地發展的機遇。
  • 香港傳銷團夥亮碧思活躍近20年 每年內地斂財百億
    而活躍在廣州、佛山的FC團隊更傾向於吸引大學生和年輕人入夥,團隊的成員往往西裝革履,經常在朋友圈曬名車及出入高端場所的「靚照」。該傳銷活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並逐步向內地其他省市滲透。那麼,其規模有多大?記者將獲得的兩份BV公司合同進行了對比。
  • 2019香港十大假新聞
    他們利用謠言、謊言倒果為因,挑撥市民反政府、反警隊情緒,藉此煽動市民「報仇」,甚至走上行私刑「私了」犯罪的不歸路。當參與暴亂、付出沉重代價的年輕人看到事件的真相,得知所謂的「理想」僅是構建在虛幻上的泡影,他們是否會為自己的所為感到後悔?
  • 污衊內地支援和社區普檢,就是與750萬港人作對!
    污衊內地支援和社區普檢是背叛香港市民福祉 香港今日新增25宗確診個案,包括19宗本地個案及6宗輸入個案,是連續第21日維持雙位數確診。特區政府早前宣布將於9月1日展開小區普及檢測計劃,多名司局長今日在網誌撰文,呼籲市民踴躍參與。
  • [旅港小記]香港年輕人心中的內地:我們和而不同 但我們終是一家
    原標題:【旅港小記】香港年輕人心中的內地:我們和而不同,但我們終是一家  不得不說,交流,真的是打破思維定勢最好的方式。喝了口凍檸茶潤了潤嗓,梁彼得說,之前我國在敘利亞、葉門的幾次撤僑行動,以及去年紐西蘭大地震時大使館迅速撤離中國遊客的「霸氣」行動,在香港年輕人中都有廣泛討論。    梁彼得1歲時就隨父母從廣州遷居香港,那是1991年。那一年,深圳股票交易所剛成立,張國榮和周潤發主演的電影《縱橫四海》上映,距離香港回歸還有6年。
  • 請問公知,嚮往社會主義的美國年輕人受到了誰的「洗腦」?
    對此,公知們自有他們的歪理,他們肯定不服氣,辯解說,我們當時是一種社會進步,而現在的年輕人是由於被洗腦了。公知們在這一點上跟我是流氓我怕誰的川普很相似,毫不掩飾他們的政治觀點,認為中國現在的年輕人擁護社會主義道路是被共產黨洗腦了。
  • 涉港國安法實施在即,香港「黃圈」一日間醜態盡顯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 白雲怡】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實施在即,在「修例風波」中高喊「齊上起落」「不割席不分化」的「港獨」組織和「黃絲」圈一日之內分崩離析,內訌不斷,醜態盡顯。30日,「港獨」組織「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創黨主席羅冠聰以及前副秘書長周庭先後在社交媒體宣布退出「香港眾志」。黃之鋒在其退出聲明中宣稱,「嚴峻的命運放在眼前,個人禍福難料」,因此決定退出「香港眾志」。羅冠聰也表示,「國安法」出臺後,「在浪尖的政治人物風險更大,在如此世道下,更是難料自身安危。」
  • 被Supreme這類強勢品牌「洗腦」的中國香港潮人,早已迷失自我!
    香港的潮流就是一種潮流風向標一般的存在,得益於彼時香港的「地理和環境因素」,中國香港潮人們總能比內地的潮人更早接觸到更多新鮮的潮流資訊,各種不同的穿搭風格在中國香港潮流圈中蔓延開來。無論是陳冠希的穿搭,或是餘文樂的志明風,再或是麥浚龍的自成一派,香港的潮流圈從來不缺少有潮流先鋒人物和弄潮兒們。
  • 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正籌備設立國家安全教育中心,監督香港通識...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 趙覺珵 陳青青】自6月30日香港國安法在港公布實施,這座曾一度陷入「黑暴」陰影的城市得以重歸安寧。與此同時,香港社會對加強推廣國家安全教育,進行教育、司法等領域改革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 靠「一條領帶」起家,曾家喻戶曉知名男裝,如今卻很少年輕人熟知
    說起男裝,大家的腦海中便浮現了各式各樣的男裝品牌廣告語,例如海瀾之家的「海瀾之家, 男人的衣櫃」,例如勁霸男裝的「你的夾克顧問」等生動形象的語言傳遞出的品牌定位,還有一個廣告同樣洗腦的男裝品牌,那就是「金利來領帶,男人的世界」的香港品牌金利來。
  • 國安法官蘇惠德接恐嚇電話丨香港一日
    蘇惠德曾遭「黃絲」起底消息指,蘇惠德於今年1月初,其個人資料被人上載於一個名為「阿囝搵老豆老母」的Telegram頻道群組內,當中蘇官的手機號碼、住址、出生年月日都被揭露,其官方相片及當時審理的案件詳情都被列出,該群組內的職業身分一欄注為「香港親中法官」,並形容蘇惠德是「效忠港共政府」。
  • 最難欺騙的3星座,心思縝密疑心重,能輕易識破任何謊言
    最難欺騙的星座,心思縝密疑心重,能輕易識破任何謊言有些星座的人沒有任何心眼,對待所有人都非常的真誠,但他們的真誠卻並不會換來所有人的真誠以待。有些居心叵測的人會利用這些星座的真誠和傻白甜,故意利用他們,當利用完之後又會狠狠的把他們一腳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