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paradscha寶石,直譯為「帕帕拉恰」寶石,也稱為蓮花剛玉或帕德瑪剛玉。最初發現於寶石的故鄉斯卡,而斯裡卡是佛教國家,Padparadscha此名源於梵語的Padma raga,其中「Padma」意指「蓮花」、「Raga」指「顏色」,意為「蓮花色的寶石」 ,因此被叫作蓮花剛玉,當地人則是稱為寶石之王(King of Sapphire),是宗教信徒心中的神聖之色。相傳佛祖誕生之初,腳踩七步,步步生蓮,帕帕拉恰即為其中代表著聖潔和生命之蓮。在當地穆斯林則稱為Padmaraja。
3.01克拉無燒的斯裡蘭卡帕帕拉恰,在10倍放大鏡的檢視之下幾乎純淨無瑕。
蓮花剛玉Padparadscha
在寶石學上帕帕拉恰剛玉屬於寶石家族的一員,晶體結構為三方晶系;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鋁,微量的三氧化二鉻與氧化鎳使剛玉呈現粉橙色的夢幻效果,並且除紅色的剛玉稱為紅寶石外,其餘的剛玉在稱謂上都有冠上一個寶石之詞,如:黃色寶石,粉色寶石等。唯獨粉橙相間的帕帕拉恰剛玉有獨自的稱號,可想而知它的獨特性,在所有剛玉家族中它是產最稀少的品種,同時市場上稱「您擁有一顆帕帕拉恰剛玉就等同於擁有世界上五萬分之一的奇蹟」。
各色帕帕拉恰剛玉
現在馬達加斯加、坦尚尼亞、越南和非洲也有這種顏色的寶石產出,因此蓮花剛玉已經失去產地的意義,目前市場上以粉橙相間的高飽和度藍寶石稱為帕帕拉恰剛玉,但也會因為各個寶石鑑定所標準不同而產生粉色寶石、蓮花剛玉與橘色寶石之差別。
自馬達加斯加的帕帕拉恰原石
認定標準
帕帕拉恰目前還是沒有顏色的統一標準,會依每個鑑定所對顏色的認知不同而給予不同的結果,經常會有一般較為商業的鑑定為帕帕拉恰剛玉,但是送到大型鑑定所卻是粉色或是橙色藍寶石的例子。
產於坦尚尼亞的馬亨蓋尖晶石色澤與帕帕拉恰十分相近
寶石檢測機構聯盟LMHC規定:無論寶石產地為何,只要其顏色為橘粉色或粉橘色,色調柔和,微至中度飽和,即可被稱為「帕帕拉恰寶石」。
帕帕拉恰比色石
斯卡最權威的寶石質檢站EGL(EmteemGem Laboratory)Dr. Haris認為帕帕拉恰最常的是產自斯裡蘭卡以及馬達加斯加,但無論產地為何只要顏色達到認定標準並且是粉橙相間在20%至70 %的寶石且沒有多餘的色調皆可以認定為帕帕拉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