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50%優秀率:中國留學生決勝德國「高考」

2020-12-15 自主學習自在成長

如同中國高考出分後的舉國興奮那樣,在德國參加ABITUR考試的中國留學生們也引起那些留德學生家庭和準留學生群體的極大關注。

近日,某中學留學機構公布了今年的畢業戰果:六十多名畢業於德國各個文理中學的中國學生,一半的人取得了1.0-1.9之間的優秀成績。這是自該校與德國方面合作辦學以來,學生總體水平表現最佳的一屆。

所謂合作辦學,是指學生參加中考選拔,並通過額外複試、面試之後,以德語零基礎起步,先在中國學習一年,再到德國中學就讀三年,與德國學生同臺競爭,參加當地的ABITUR考試。

從十餘年的運行經驗來看,這種聯合培養方式是非常高效的,在短期內打造了適宜德國教育模式的可塑之材。儘管這只是一個小樣本統計,並不一定能體現在德中國留學生的全部狀況,但能以第二外語作為留學語言並達到比較高的學業水平,已是相當令人欣慰了。

那麼,這個1.0-1.9的優秀成績究竟是怎樣的分數等級,相當於中國高考的什麼水平?我們不妨以滿分的百分率來比較。

德國ABITUR原始分滿分900,換算為6分制後,1.0為最高分,4分及格。根據分數換算表,823-900分計1.0,以後每17分為一檔,661-678分為1.9。661分約佔900的73%。

若以中國新高考的750滿分為標準,73%相當於548分,達到本科水平。這個百分比略高於APS官網規定的「高考程序申請人」的基準:若中國學生以高考成績直接申請德國大學,分數應達到滿分的70%以上。

當然中德兩國大學對於人才的選拔理念不同。德國ABITUR成績包含了學生高中階段最後兩年的平時成績(約佔2/3)及畢業會考成績(約佔1/3)。因此,1.0-1.9分數等級所代表的優秀是一貫制的。學生很難通過考前突擊或逆襲獲得高分,因而更能體現自身真實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這些斬獲佳績的學生有什麼特點?根據他們的自我總結,有三個方面值得留意:

紮實的知識基礎

應該說,經歷中國應試教育及中考歷練的孩子們,只要用心努力,學科知識功底都比較好,尤其在數學、物理、生物、化學、計算機等理科方面,勝過大部分德國學生。他們的弱勢就在於語言。一旦渡過德語難關,學生們就會體現出極大的環境適應力,很快習慣當地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進步顯著。

有的學生高中就已自學了大學書目,在學校擔當輔導老師,幫助別的同學提高數學和物理;有的參加當地的袋鼠數學競賽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並取得名次;有的獲得理工科課程雙科乃至多科滿分,收到州教育部長頒發的優秀畢業證書;有的申請MINT(數學、信息、自然科學與技術)基金,加入工程師課題研究……這些榮譽的取得與他們穩固的學習積累有很大關係。

有個學生回顧三年留德生活,最大的感慨是「求同存異」,互通有無。沒有任何一種教育制度是完美的。走出國門,他更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優異成績離不開中國學校的高強度訓練。

有自律才有自由

德國中學給予學生的自由度較高。每天下午三四點鐘以後,學生有大量的時間用於實踐活動、興趣社團或者自主學習;另外,德國中學假期也很多,一年約有四個月處於休假狀態,因此,個人的時間管理效能非常重要。

善於自律是優秀生們的共有特點。他們目標明確,思路清晰,知道自己將要追求什麼,時間如何利用。

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前提下,有的人撿起擱置數年的藝術特長,加入學校樂隊,成為吉他手或者長笛手;有的人報名當地的象棋俱樂部,獲得個人積分和獎勵;有的人拿到了德國駕照;有的人喜歡演講與表達,成為所在中學建校以來首位在畢業典禮上發言的中國人;有的人利用假期參加大學營地或者去公司、醫院實習……總之,生活呈現了多種可能,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越強,就越能抓住機會,探索出更多的個人價值。

主動融入群體

在德國中學,刻苦學習只是生活的一個方面。要想進步更大、收益更多、過得更充實快樂,就要與群體互動,在思想交流和團隊合作中完善自己。有的學生加入學校的工程師項目,每周都要和德國同學去校外機構、公司、工廠和大學參觀、考察、觀摩和探究;有的與小組合作完成流水線上真實的模具製作與測試;有的積極參與年級代表、宿舍代表和學生會成員的競選,讓中國學生擺脫了邊緣化存在的狀態……

融入是一個雙贏的過程。有個ABITUR1.0 的女生表示,德國高中三年讓她改變了很多。這裡亦師亦友的學習氛圍可以讓人以放鬆的心態應對學習和考試,由原來的內向拘謹、患得患失變得開朗、果斷、大方。與此同時,很多學校表示,勤勉、樂思、聰慧的中國學生給他們帶來了新的活力,讓學校的國際化水平更上層樓。

高考業已結束,成績屬於過去。對即將開始大學新生活的學生來說,教育就是忘記了學校所學的一切之後剩下的東西。無論在哪兒深造求學,獨立思考和系統學習能力都是王道,只有這樣,才能挑戰成長的變量,發現真正的自我。

相關焦點

  • 中國學生到德國讀本科,3種途徑全解析
    除了巴登符騰堡州,德國公立大學免收學費(第二學位例外),教育質量過硬,治學嚴謹,生活成本低,是很多家庭的心儀之選。據悉,目前在德留學生中,中國學生的佔比最大。這些留學生以讀本科和碩士居多,讀博和中學留學的人數較少。我們不妨來看一看中國學生申請德國本科的幾種類型。
  • 德國一餐廳:「不歡迎中國人」,中國留學生你一定要硬氣!
    近日德國一家米其林餐廳主廚因在「臉書」上寫復工通知時,聲明「不歡迎中國人」就餐,引發種族歧視指控。5月15日晚間,米其林指南官方發布聲明稱,已將這家餐廳從官方網站的推介榜單上移除。據媒體報導,杜塞道夫是華為公司歐洲總部的所在地,當地還有五礦集團、OPPO等中國公司,還有留學生以及華僑華人約有2萬人左右。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提高,人們的經濟收入也逐步增加,同時國際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很多家庭都有了外出留學的經濟條件。
  • 德國高考和中國高考有什麼不一樣?
    德國的「高考」跟我們中國的「高考」相比,它反而不是那麼「殘酷」,一錘定「生死」,一考判「終身」,那麼德國的「高考」跟中國的「高考」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關於考試科目 德國 德國的「高考」
  • 高考生可以直接憑高考成績申請德國大學
    小編來告訴大家,對德國大學本科專業申請的限制遵循以下規則01 申請數學、理工科和經濟類專業至少參加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或理科綜合科目中兩個科目的高考。04 申請法律專業高考分數至少達到高考總分的80%,並且至少參加外語、歷史/地理或文科綜合科目中兩個科目的高考。申請人在申請德國大學前須由留德人員審核部審核相關證明的真實性和德國大學的入學資格。高考程序申請人無需參加面談或德適考試。
  • 德國「高考」怎麼考?選課很複雜,一考跨兩年
    同為天下學子,我們不妨來看看德國的高考科目和中國有什麼區別。中德兩國教育體制差別很大,且各自國內的高考都存在一定的地區差異,但這種地區差異並不顯著,可以稱得上「和而不同」。因此,為方便比較,我們選取北京和德國北部的梅前州作為樣本。
  • 2013出國留學每月大事記|留學生必備指南——中國教育在線
    1月是加拿大高校的次開學季,多數學校2月、3月截止申請,個別學校或專業5月前申請截止,因此,1月至4月為申請旺季…[詳情]加拿大是個移民國家,針對留學生未來的移民政策也很寬鬆,大部分留學生通過正常途徑就可以成功移民。留學生注意,新措施規定:對為期6個月以下的短期課程,將不再符合申請國際學生籤證資格。
  • 慶中秋 上海50名外籍留學生舞起百米長「中國龍」
    圖片說明:最長一條的龍由50名來自上海海事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的外國留學生擔綱「舞龍人」。 東方IC 圖「中國巨龍,我會舞中國龍了,太有意思了!」美國留學生彼得森(Petersen)與同伴一起歡呼。50名外國留學生舞起一條長百米的巨龍,與市民、學生一起歡慶中國傳統佳節,參與舞龍舞獅的還有上海11個中小學的學生團隊。浦東國際龍獅文化節是浦東新區三林鎮一項傳統的民俗活動。每年中秋節,由三林鎮政府牽頭,三林舞龍隊、社區民俗表演團體等組織共同發起,在三林塘兩岸約2公裡的老街上進行舞龍、舞獅等各種民俗表演。2010年,「三林舞龍」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遺項目。
  • 德國留學生感恩祖國關懷:「我在萊比錫挺好的」
    眼下,德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蔓延,疫情不僅給當地社會,也給中國留學生的生活帶來很大影響。面對疫情,中國駐德國大使館迅速通過發放「健康包」、與留學生連線答疑、建立線上諮詢平臺等多種渠道和方式幫助在德廣大留學生。
  • 什麼樣的高考成績得以入圍頂級學霸圈?中國德國之高分比較
    把北京考生的清北分數線與德國畢業成績的最高分1.0相比較,可以看出它們存在大幅度的重合。儘管兩者擁有不同的教育體制和考試規則,但總體來說,考生達到滿分91%以上的都屬於學習金字塔的塔尖人群。中國高考滿分是神話般的存在咱們高考生的分數是一個具體的數值。
  • 中國留學生不來,澳教育行業遭重創,部分大學的排名都下降了
    由於中國在基礎教育階段領先全世界,中國留學生的學業素養在全世界都是被稱道的。 每年澳大利亞的大學,比如雪梨大學,會參加中國高考的招生,招生的對象是高考前1‰的優秀學生。在一部分省份達到前1‰的水準,就已經是具備了進入清華北大的水準了,在高考競爭激烈的高考大省,前1‰即便沒法進入清華北大,至少也可以進入前5名的985大學。
  • 喬治亞理工中國女留學生被害
    當地時間9月18日晚,美國喬治亞警方在一幢公寓內發現了一具女屍,根據體型,穿著等諸多線索初步判斷:死者正是周日失蹤的喬治亞理工(GT)畢業的中國女留學生李某某。受害人是幾年前來讀研究生的廣州女生。畢業後,選擇了留在附近工作。據受害人的友人介紹,周六晚7點20分她與受害人最後一微信聊天,當時並沒有何異常。周日受害人應該與朋友有約,但最終她沒有去,朋友聯繫未果。
  • 英國留學生接回來後,德國,法國留學生接不接?
    剛剛看到有網友在討論:小留學生包機接回來後,德國,法國的留學生怎麼辦?要不要接回來?其實,我知道這是一種抱怨的語氣和討論,在4月3日,首批180多名英國留學生已經回到了國內,落地的城市是山東濟南,後續還會繼續派出包機接回這些留學生。
  • 中國留學生將受到哪些影響?
    而對於我們來說,最關心的問題自然還是,英國脫歐對於中國留學生會有什麼影響嗎?圖源:百度圖片1 中國留學生申請英國學校更容易英國脫歐之後,歐盟學生將不再享有「特權」,可能會選擇前往其他歐盟國家的大學就讀,英國大學招生的空缺自然是由其他國家的留學生補上。
  • 42所雙一流大學碩士學科優秀率排行榜揭曉,到底誰是一流研究型大學
    這一意見的出臺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因為中國要建設雙一流大學特別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就必須先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遍覽世界知名大學莫不都是研究型大學,即以學術研究為核心、以培養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為目標的高校。中國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要真正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就必須要加強自身科研能力和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並且提高研究生招生規模和提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 42所雙一流大學學科評估優秀率排名,武大華科跌出前十
    中國的高校目前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大家都卯足了勁向著世界一流大學邁進。而學科建設作為一所高校發展的根本,對於一所高校的評價來說至關重要。而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作為官方進行的一次學科評價行為,是綜合了一個學科多方面的因素給出的一個結果,因此公信力還是很高的。
  • 高考總分750分,到底多少分才算優秀?
    去年廣西高考730分的楊晨煜可謂是紅極一時,要知道高考總分才750分。730分差不多已經是非常極限的分數了。 而高考歷史最高分是距離滿分只差一分的王端鵬,他的高考成績是749分,其中有國家奧賽一等獎的加分20分。我們自然不能跟這些超級學霸去比,那麼在滿分750分的情況下,考多少分算優秀呢?
  • 中國留學生到日本讀大學需要經過哪些考試
    伴隨著國內高考的介紹,很多小夥伴已經開始為自己規划去日本留學啦。本文智課選校帝小編為大家介紹中國留學生到日本讀大學需要經過哪些考試?日本專門設定了外國人留學生考試,簡稱「留考」。該考試由獨立行政法人日本學生支援機構實施。考試每年6月和11月舉行。
  •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留學生比例排名
    留學生比例指學校2018-2019學年學歷留學生佔全日制在校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學歷留學生)總數的比例。排名對象:納入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高校(不含藝術類高校),本榜單展示了留學生比例排名全國百強的學校。以下是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之留學生比例排名百強:
  • 中國留學生和外國留學生對中國人的評價,感覺莫大的諷刺與寒心
    我們接下來看看,在中國的外國留學生對中國疫情的發聲:1、中國爆發疫情時,上海哈薩克斯坦留學生:我慶幸疫情發生時我在中國。2、巴勒斯坦留學生穆罕默德說:「患難見真情!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是中國賦予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不會離開中國。疫情結束後,我將返回武漢繼續學業,今後願為巴中友好貢獻更大力量。3、俄羅斯留學生波諾馬廖娃:在中國,我們很安心!
  • 美式刁難層出不窮 歐洲「怦然心動」 赴美中國留學生動向成焦點
    德國新聞電視臺指出,儘管沒有證據,但美國還是以「安全」為由撤回上千名中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的籤證。教育以往是中美合作、人才交流的主要渠道,但如今卻成為美國所謂科技競爭的前線。「不能去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下一站會定在哪裡?」這也成為眾多海外媒體關心和熱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