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長得高,早就不是什麼新聞。最近的一項全球性調查報告(見注)又再次證實了荷蘭人在身高上無可匹敵的地位:男性憑藉1.83米的平均身高排名第一,女性則以1.69米的平均身高位居第二。
為什麼生活在一個「低地之國」的民族能擁有傲視全球的身高?
註:這項調查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因子協會(NCD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引用了包括政府健康研究報告和軍用數據在內的將近1500項資料來源,構建出了1914年後的100年中,全球200個國家18歲男性女性的身高變化模型。
乳製品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荷蘭乳業全球聞名,餐飲結構中乳製品自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就在中國人早上吃著泡飯配豆腐乳,法國人中午喝著紅酒吃著蘑菇燉雞的時候,荷蘭人都在吃著同樣的兩樣東西:牛奶(酸奶)和奶酪。
荷蘭人的早午餐都吃這個:牛奶(酸奶)和奶酪三明治
毫不誇張地說,荷蘭人家裡冰箱裡如果沒了乳製品,就好像中國人米缸裡沒了米,英國人茶罐裡沒了茶葉,那就意味著斷糧了。根據荷蘭乳業組織ZuivelNL稱,荷蘭人每人每年消費的乳製品比英國人、美國人或德國人要多25%。牛奶中的蛋白質、鈣和天然生長激素都能讓人長高。
荷蘭超市裡琳琅滿目的乳製品
儘管如此,乳製品並非是荷蘭人長得高的唯一原因。根據上述調查,荷蘭人的身高在過去的一百年中猛長了很多,男女平均都長高了14釐米。而在20世紀之前,荷蘭人的飲食相對於其他民族早就已經是含有較高的蛋白質了。為什麼真正猛長是從近一百年、尤其是近幾十年才開始的呢?
很多科學家都認為,營養、衛生和醫療條件的提升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醫療體系和社會平等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前經濟歷史教授杜魯克(Drukker)就稱:「荷蘭十九世紀中葉人民身高的井噴式增長和荷蘭建立起了世界第一個自由民主政體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在那之前,荷蘭雖然在黃金時代通過貿易富了起來,但當時的財富卻主要集中在少數的精英權貴手中。得益於民主政體、社會階層的流動和相對平等,財富開始分散至社會的各階層,使得人民的總體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立起的福利國家模式更是推進了這一發展趨勢,使得荷蘭在80年代一躍登頂,成為世界最高的民族,這項紀錄一直保持至今。
從那時起,荷蘭的貧富差距就一直保持在相對很小範圍內。人人都能獲得比較均衡的營養,人人都能享受良好的醫療護理。
荷蘭報紙做的荷蘭男人身高演變圖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荷蘭籍進化心理學家赫爾特·斯圖爾普(Gert Stulp)曾經對跨越三代的四萬多名荷蘭人的信息進行過研究,試圖揭開荷蘭人升高的謎團。
據他稱,荷蘭的醫療體系是荷蘭人長得高的重要原因。「荷蘭的醫療體系如此之好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育兒諮詢處會一直給父母們育兒建議,直到孩子滿四歲。育兒諮詢處還會一直檢測孩子的身高和體重,一旦發現有孩子長得偏小,就會被建議增加營養。在英國,人們就開玩笑說荷蘭人多麼不想放棄身高世界第一的頭銜啊。」 而且這套體系是針對社會中的每個人的,無論貧富,都被包括在內。
育兒諮詢處追蹤著每一名幼兒的發育成長
此外,這位學者還指出,因為育兒津貼等福利的存在,使得人人都能夠給孩子購買優良的食物,而產後「月嫂」制度也使得初生嬰兒獲得非常好的照顧,使得孩子生長發育得更好。
荷蘭的每位媽媽在產後都會配有專業「月嫂」
而在同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美國,情況卻恰恰相反。1850年時,美國男人的平均身高還是世界之最,為1米71,而荷蘭男人的平均身高當時只有1米64。然而自那時起到現在,美國男人平均只長高了6釐米,而荷蘭男人卻長高了20釐米。尤其是在過去的25年中,美國的社會不平等情況加重,平均身高不升反降。斯圖爾普稱這恰恰和醫療體系有很大的關係:「窮人往往容易生病,這就會嚴重影響到身高。而在19世紀時,世界上最社會平等的國家是美國,而現在卻是荷蘭。」
因此荷蘭人的高海拔是得益於一個人人都能享受到富裕成果的可持續的平等富足社會,而非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暴發戶」型社會。
然而,上面兩個原因還是不能完全解釋清楚荷蘭人身高的謎團。像法國這樣的國家,奶酪等乳製品也吃得多,也擁有完善的醫療體系,但法國人平均卻要比荷蘭人矮不少。而在基因上和荷蘭人比較接近的北歐人卻擁有相當傲人的身高。這麼看來,是否遺傳基因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呢?
上面說了這麼多,對於想讓自己或子孫長高的你來說,如果無力改變大環境,不如試試荷蘭人高蛋白質的早午餐吧!
文章來源:此荷蘭非彼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