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千年之謎揭開的過程及證據

2020-12-26 盛世古懂

"秘色"一詞最早出自晚唐詩人陸龜蒙詩篇《秘色越器》。宋、明、清迄今,學者們為「秘色」一詞的確切含義聚訟不已。據宋人說,五代吳越國王錢鏐規定越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製作工藝保密。其說近是。

據百科「色」字條解釋,「色」除了「顏色」一解外,尚可解為「配方」。「秘色」的「秘」意思是「機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藥粉配方」、「釉料配方」。故所謂「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

越窯鳥式杯

(故宮博物院館館藏)

據宋人解釋是:吳越國錢氏割據政權控制了越窯場,命令這些瓷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秘不示人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製作工藝保密,故名。如趙麟在《候鯖錄》中說:"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錢氏立國,越州燒進,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謂之秘色"。關於秘色瓷的質地和色澤,清人說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過之"。從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質地細膩原料的處理精細,多呈灰或淺灰色

現在很多不同的博物館和私人都向外公布自己的瓷器是秘色瓷,甚至市場上是青綠色瓷器都稱之為秘色瓷,其實不然。

什麼是最被承認的越色青瓷呢?

廣義:越要精品青瓷(範圍較廣,秘色瓷其名聲太大,這麼定義回來低層次。)

狹義:與法門寺同類瓷器(太狹隘,與事實略有輸出。)

本質:從掏胎到燒紙步步精緻的越窯精品青瓷

01

佛教聖地法門寺的歷史變遷

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後裔拓跋育曾擴建,並於元魏二年(494年)首次開塔瞻禮舍利。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改稱「成實道場」,仁壽二年(602年)右內史李敏二次開塔瞻禮。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625年)敕建並改名「法門寺」。唐貞觀年間曾三次開塔就地瞻禮舍利。原塔俗名「聖冢」,後改建成四級木塔。高宗顯慶年間修成瑰琳宮二十四院,建築極為壯觀。

唐代200多年間,先後有高宗、武后、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佛指舍利。每次迎送聲勢浩大,朝野轟動,皇帝頂禮膜拜,等級之高,絕無僅有。鹹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後一次送還佛骨時,按照佛教儀軌,將佛指舍利及數千件稀世珍寶一同封入塔下地宮,用唐密曼荼羅結壇供養。

宋代法門寺承襲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闊氣勢,被恢復到最大規模,當時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宋徽宗曾手書「皇帝佛國」四字於山門之上。金元之際,法門寺仍是關中名剎,「藏經碑」中有寺僧抄寫大藏經5000卷之記載。金人也刻「詩碑」盛讚其寺塔:「三級風簷壓魯地,九盤輪相壯秦川」。明清以後,法門寺逐漸衰落。明隆慶三年(1569),歷經數百年歷史的唐代四級木塔崩塌。明神宗萬曆七年(1579),地方紳士楊禹臣、黨萬良等捐資修塔,歷時30年建成八稜十三級磚塔,高四十七米,極為壯觀。清順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體傾斜裂縫。民國二十八年(1939)在愛國志士朱子橋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晚明以來最大規模的維修。文革期間,紅衛兵欲挖地開塔,良卿法師點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塔下珍寶。

2006年05月25日,法門寺遺址作為南北朝至清古遺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02

法門寺秘色瓷來源

法門寺位於扶風縣城北十公裡的法門鎮,建於東漢末年,發跡於北魏,起興於隋,鼎盛於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

據考證,法門寺始建於北魏時期約公元499年前後,當時稱「阿育王寺」。隋朝時,改天下佛寺為道場,阿育王寺改為「成寶寺」。唐朝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顯赫地位,以七次開塔迎請佛骨的盛大活動,對唐朝佛教、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初時,高祖李淵改名為「法門寺」。

法門寺寶物

1987年4月3日發現法門寺唐代地宮,在地下沉睡1113年的輝煌燦爛的唐代文化寶藏――佛教世界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佛祖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後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養曼茶羅世界以及數面世,這批文物包括:四枚佛祖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這是目前世界僅存的佛指舍利;唐皇室供奉的一百二十一件(組)金銀器;首次發現的唐皇室秘色瓷系列;以至古羅馬等地的琉璃器群;上千件薈萃唐代絲織工藝的絲(金)織物,其中包括武則天等唐皇帝後繡裙、服飾等均是稀世珍寶;這些奇珍異寶數量之多、品類之繁、等級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極為罕見的。

晚唐五代的越窯有一種"秘色瓷"。從前人們提到它,都沿用宋代文獻,說這種瓷器是五代十國時位於杭州的錢氏吳越國專為宮廷燒造的,臣庶不得使用。至於它的釉色,也像它的名字一樣,秘而不宣,後人只有從詩文裡領略它非同一般的風姿。唐人陸龜蒙吟詠道:"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五代人徐夤[yín]讚嘆曰:"捩[liè]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wān]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詩歌、文獻的描寫越是優美,越引得人們去考證、猜想,以致於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處,知道的人越少,也就越發加劇了這種瓷器的神秘感。

第三道石門後面,放著銀香爐,香爐下面的木箱裡就是秘色瓷

1987年,隨著陝西扶風法門寺寶塔的轟然倒塌,塔基下的地宮暴露出來,一批稀世之寶的出土轟動了世界,其中有令佛教徒頂禮膜拜的佛骨舍利,有唐懿宗供奉給法門寺的大量金銀器、瓷器、玻璃器、絲織品,尤其重要的是,同時還出土了記錄所有器物的物帳碑,讓文物考古專家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出土物的名稱。

物帳碑上"瓷秘色"三個字,叫古陶瓷專家眼前一亮。

法門寺物帳碑文

法門寺地宮中出土最有價值的文物當屬兩通碑石,即《大唐鹹通啟送歧陽真身志文》(簡稱《志文碑》)和《監送真身使隨負供養道具及恩賜金銀器衣物帳碑》(簡稱《物帳碑》或《衣物帳碑》)。

《物帳碑》則詳細記錄了唐懿宗和唐僖宗供奉舍利的物品的品名、數量、規格、質地及供奉著姓名。正是依據《物帳碑》的記載,專家才確定了包括秘色瓷在內的地宮中出土文物的名稱。

兩通碑文至今字跡清晰,對研究唐代書法尚法的風格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法門寺物帳碑文

監送真身使應從重真寺隨真身供養道具,及恩 賜金銀器物寶函等,並新恩賜到金銀寶器衣物等如 後:重真寺將到物七件:袈裝三領、武后繡裙一腰, 蹙金銀線披襖子一領。水晶停子一枚。鐵 一枚。真 身到內後,相次贈到物一百二十二件:銀金花盒二 具,共重六十兩。錫杖一枚,重六十兩,香爐一枚, 重三十二兩。圓無蓋香爐一副,並臺蓋朵帶,共重 三百八十兩。香寶子一枚。共重四十五兩,金缽盂 一枚,重十四兩三錢。金 袈裟三副,各五事,毳 納佛衣二事。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稜。瓷秘色 盤子、碟子共六枚。新絲一結,百索線一結,紅繡 案裙一塊,繡帕二條,鏡二面,襪十雙紫 鞋三雙。繡幞十條。寶函一副,八重,並紅錦袋盛。第一重 真金小塔於一枚,並底襯共三段,內有銀柱子一枚, 第二重 石函一枚,金框寶鈿真珠裝。第三重真 金函一枚,金框寶鈾真珠裝。第五重真金 花函一 枚,以上計金四十七兩二分,銀十分半。第五重銀 金花 作函一枚,重四十兩二分。第六重素銀函一 枚,重四十七兩三錢。第七重銀金花 作函一枚,重 六十五兩二分。第八重檀香縷金銀稜裝鉸函一枚7銀 鎖子及金塗鎖子七具,並鑰匙 鏈子等,共計銀 一十六兩四錢。銀金塗 花菩薩一軀,重十六兩。銀 金花供養器物共四十件。內 子一十枚,被羅子一 十枚,壘子一十枚,香案子一枚,香匙一枚,香爐 一副,並碗子缽盂子一枚,羹碗子一枚,匙著一副, 火著一對,香盒一具,香寶於一枚,以上計銀一百 七十六兩三錢。真金缽盂、錫杖各一枚,共重九兩 三錢。乳頭香山二枚,重三斤。檀香山二枚,重五 斤三兩。丁香山二枚,重一斤二兩。沉香山二枚,重 四斤二兩。新恩賜到金銀寶器衣物席褥幞頭巾子花鞋等, 共計七百五十四副。銀金花盆一口,重一百五十五兩。香囊二枚,重 十五兩三分。籠子一枚,重十六兩半。龜一枚,重 二十兩。鹽臺二副,重十三兩。結條籠子一枚,重 八兩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羅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 兩。隨求六枚,共重二十五兩。水晶枕一枚,七孔 針一,骰子一對,調達子一對,稜函子二,琉璃缽 子一枚,玻璃茶碗託子一副,玻璃碟子十一枚,銀 稜檀香木函子一口。花羅衫十五副,內 七副,跨 八副,各三事,花羅袍十五副,內 八副,跨七副, 各四事。長袖五副,各三事。挾可幅長袖五副各五 事,長 暖子二十副,各三事。內五副錦,五副綺, 一副金錦,一副金褐,一副銀褐,一副龍紋締,一 副闢邪綺,一副織成續,二副白氍,二副紅絡撮。下 蓋二十副,各三事。接 (勒筒襪筒)五具,可幅 續袍五領,紋轂披衫五領,繚續浴袍五副,各二事。繚續影皂二筱,可幅臂釣五具,可幅勒腕帛子五對, 方帛子二十枚,繚續食帛十條,織成綺線續長 襪 四十雙,蹙金鞋五雙,被褡五床,每床綿二張, 一張,錦席褥 五床,九尺簟二床。八尺席三床,各 四事。八尺踏床錦席褥一副,二事。赭黃熟線續床 罩五條,耪黃羅締枕二條,緋羅香倚二枚。花羅二 幞頭五十頂,繪羅單幞頭五十頂,花羅秧帽子五十 頂。巾子五十條,析皂手巾一百條,白異紋續手巾 一百條,揩齒布一百條,細異紋續 皂四條。白藤 箱二口,玉槨子一枚。靴五雙,各並氈。

惠安皇太后及昭儀晉國夫人衣計七副:紅羅裙 衣二副,各五事,挾領(有花紋的絲織品)下蓋二 副,各三事,以上惠安皇太后施;裙衣一副,四事, 昭儀施;衣二副,八事,晉國夫人施。

諳頭施到銀器衣物共九件:銀金花菩薩一軀,並 真珠裝,共重五十兩。並銀稜函盛銀鎖子二具,共 重一兩,僧澄依施;銀白香爐一個,並承鐵,共重 一百三兩,銀白盛香合一具,十萬兩半,以上供奉 官楊復恭施;銀如意一枚,重九兩四錢,袈裟一副, 四事。以上展弘照施;銀金塗 一枚,重四十一兩, 僧智英施;銀如意一枚,重二十兩,手爐一個,重 九二兩二分,衣一副,三事7以上展明肅施。

以前都計二千四百九十九副、枚、領、張、口、 具、兩;錢、錙等。內金銀寶器衫袍及下蓋裙衣等, 計八百九十九副、枚、領、張、口、具等,金器計 七十一兩一錢,銀器計一千五百二十七兩一錙。

右件金銀寶器衣物道具等並真身,高品臣孫克 政、臣齊詢敬、庫家劉處宏承旨,臣劉繼 與西頭高 品彭延魯、內養馮全漳、鳳翔觀察留後元充及左右 街僧祿清瀾、彥楚、首座僧澈惟應,大師清簡、雲 穎、惠暉、可浮、懷敬、從建、文楚、文會、師益、 令真,志柔及監寺高品張敬全,當寺三綱義方,敬 能、從湮,主持真身院及隧道宗爽、清本、敬舒等 一同點驗,安置於塔下石道內訖,其石記於鹿項內 安置。鹹通十五年正月四日謹記。

金函一,重二十八兩。.銀函一,重五十兩。銀 口伽口口口口口一兩口口口口水碗一對,共重十一 兩。銀香爐一,重二十四兩。口口臺三口,共重六 兩。以上遍覺大師智慧輪施。

中天竺沙門僧伽提和迎送真身到此,蒙恩賜紫, 歸本國。興善寺僧黨支書;鳳翔監軍使判官韋遂政、張齊果迎送,真身口 當供養。真身使小判官周重晦、劉處權、品敬權、 口口口、張口口、右神策軍營田兵馬使孟可周、武 功縣百姓口頭王宗、張文建,王仲真等一百二十人 各自辦衣裝程糧,往來異真身佛塔.

03

法門寺秘色瓷鑑賞

八稜淨水秘色瓷瓶為《物帳碑》記載秘色瓷之「遺漏之物」

八稜淨水秘色瓷瓶

八稜淨水秘色瓷瓶出於法門寺地宮的中室內。其造型十分優雅,端莊規整,釉色晶瑩,胎質細密。瓶頸細長,直口,圓唇,肩部圓隆,腹呈瓣瓜稜形,圈足稍外侈。在瓶頸與瓶身相接處裝飾有相應的八角凸稜紋三周,呈階梯狀。通體施明亮青釉,有開片。足底露胎,胎色淺灰而精緻細密。高21.5釐米、最大腹徑11釐米、口徑2.2釐米、頸高11釐米,重615克。

在發掘時,瓶口覆有一顆大寶珠,瓶內裝有29顆五色寶珠。遺憾的是這麼精緻的瓷瓶在《物帳碑》中竟沒有記載。後經專家鑑定,瓷瓶的釉色、胎質與其他秘色瓷完全相同,應該算在秘色瓷的行列之中。再從佛教的儀軌看,此瓶出土時內有寶珠,應屬於密教的供養器「五賢瓶」「五寶瓶」之類。用它盛上五寶、五藥等以消除煩惱、去除塵垢,係為佛家寶物。

我們再來聊聊另外兩件秘色瓷。越窯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和越窯五瓣葵口秘色瓷盤,是發現在地宮中室的檀木箱內。這兩件秘色瓷通體均施青綠色釉,釉色均勻,光潔瑩潤,器形規整。不論是碗還是盤子,其外壁均留有仕女圖包裝紙的痕跡。

越窯五瓣葵口秘色瓷盤

最令人感到奇特之處就是,在燈光的照射下,碗和盤內清澈明亮,玲瓏剔透,無中生有,恰似一汪清水盛於碗或盤內!正如五代詩人徐夤(yín)的詩中所說:「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綠雲」

我們都知道,碗和盤內並沒有盛水,可為什麼在燈光的照射下就偏偏會出現「無中生有,似盛有水」的現象呢?

原來是由於工匠在製作這些秘色瓷時,將器物的底部巧妙地設計成略微向器物內部凸起,這使碗或盤的底部形成了一個微小的弧面,再加上青綠透明的釉面,就使得碗或盤的底部近似一個「凸面鏡」,對光產生的了發散作用,進而形成了視覺差。這便是秘色瓷產生「無中生有,似盛有水」現象的真正原因。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秘色瓷底部仕女圖案和燒造支釘痕

在前文中也說過,這兩件秘色瓷的外壁均留有仕女圖包裝紙的痕跡。這些秘色瓷是發現在地宮中室的金銀包邊的圓形檀香木箱裡,箱子內有一個絲綢包裹,打開包裹便看到被薄紙包裹著的秘色瓷。

由此可見,在當時,秘色瓷作為佛骨舍利的供品放入地宮時候,人們為了減少瓷器之間的摩擦碰撞,便先用繪有仕女圖案的紙張包裹秘色瓷,然後再用絲綢包裹,最後放入到金銀包邊的圓形檀香木箱裡供奉給佛祖。

可以想像,當時的人們是帶著多麼虔誠的心來供奉佛祖啊!可沒想到的是,當經歷了1113年後,人們再次看到這批秘色瓷時,當時用來包裹秘色瓷的紙張已經成了灰片和印痕,紙張上的仕女圖案卻被保留了下來,成為了研究唐代仕女繪畫的珍貴資料,也讓我們後人再一次看到的了大唐盛世下仕女的華麗裝容!

鎏金銀稜平脫雀鳥團花紋秘色瓷碗

在地宮《物帳碑》中又提到了「內二口銀稜」,它們到底是指哪兩件秘色瓷呢?地宮中出土的秘色瓷,12件為素麵青釉秘色瓷器,只有兩件為樣式、紋飾相同的鎏金銀稜平脫雀鳥團花紋秘色瓷碗。其中一件碗口沿為五瓣葵口,碗身斜腹,高圈足。碗內壁施青黃釉,釉質滋潤,開片細碎。碗外壁髹深藍色漆,並有平脫雀鳥團花5朵,紋飾鎏金。兩碗口、底沿均包有銀稜。高8.2釐米、深7.1釐米、口徑23.7釐米,重596克。此兩碗無疑就是「內二口銀稜」碗了。碗外壁的雀鳥團花紋飾纖細繁縟,刻劃精細入微,外觀雍容華美,富麗堂皇。其中,每朵團花上的雀鳥比翼雙飛,富於自然情趣,一副春意盎然、花香鳥語的景象躍然在眼前。其圖案設計大氣飽滿,寓意祥和,工藝酷似今天的窗花剪紙技藝。雖是平面設計,卻在碗壁的曲線映襯下巧妙而富於變化,顯得動感十足,有呼之欲出的立體感。像這種以花卉雀鳥為題材的裝飾圖案在盛唐十分流行,大多比喻夫婦美滿幸福之意。

鎏金銀稜平脫雀鳥團花紋秘色瓷碗紋飾

種金銀裝飾瓷器的工藝做法是:先按照設計要求鏤刻出雀鳥團花紋銀箔紋樣並鎏金;再把此紋樣粘貼在黃秞秘色瓷碗的外壁上,髹漆蓋住紋樣;最後,研磨「推光」直到雀鳥團花紋樣顯露出來並與碗壁黑漆厚度平齊而融為一體時,即為「金銀平脫」。據《酉陽雜俎》記載:唐玄宗和楊貴妃賜給安祿山的就有金平脫犀頭匙筋、金銀平脫隔餛飩盤、平脫著疊(碟)子及金平脫裝(妝)具玉合(盒),金平脫鐵面椀(碗)等物品。又有《唐氏肆考》記載:唐末前蜀王王建,報送「朱梁」(後梁太祖朱全忠)的信物中就有金稜碗。王建在信中說:「金稜含寶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響。」這就證明金銀平脫在唐代極為盛行,並且在五代已有用金銀裝飾秘色瓷的工藝了。日本正倉院收藏有我國唐代的金銀平脫銅鏡、木琴、皮箱等,但就是沒有金銀平脫瓷器。

所以這兩件出土的鎏金銀稜平脫雀鳥團花紋秘色瓷碗就顯得彌足珍貴了。它們獨具匠心,完美地將「金銀平脫」裝飾在如冰似玉的秘色瓷上,是陶瓷史上一次重大的裝飾工藝創新,在我國乃至世界考古發掘中也屬首次發現。

04

法門寺秘色瓷的佛教美學

法門寺是中國佛教的一處千年聖跡。1987年4月3日,法門寺因修建半壁坍塌的明代真身磚塔,考古工作者在塔基下意外發現了唐代真身寶塔地宮。在這批發掘出土的唐代珍貴文物中,共有13件(另有一件未記載)唐代越窯青瓷。在同時出土的石刻《監送真身使隨真身供養道具及金銀寶器衣物帳》碑文中,將這批精美絕倫的越窯青瓷記載為「瓷秘色碗七口,內二銀稜瓷秘色盤子、碟子共六枚」,這裡所謂的「秘色瓷」就是越窯青瓷。這14件瓷器(包括未入帳的一件)表面呈現為有差異的兩種釉色,其中12件為青綠色或湖綠色,另外兩件為青黃色。從釉色品質上看,釉質晶瑩潤澤,色澤非常純正,看上去仿佛湖水一般清澈潔淨;從器型上看,造型獨特,輪廓線條自然流暢、大方得體;從製造技藝上看,作工非常精巧,器物的口、腹、底各部渾然一體。如此數量多、質地優良、製作精巧的唐代皇室秘色瓷的出土,在我國歷史上尚屬首次。它不僅揭開了唐代秘色瓷的身世之謎,使中國陶瓷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時也為今後秘色瓷的鑑別提供了真實的實物標準。因此,研究法門寺秘色瓷的佛教美學特徵,對於全面了解法門寺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法門寺秘色瓷在造型上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法。著名陶瓷藝術家楊永善先生將中國古代瓷器造型成就歸納總結為四條:一是通過象形取意來塑造器形方法;二是器形工整的求全造型方法;三是造型過程中不斷完善和修改的方法;四是造型生動富有詩意的方法。這四條對於評價瓷器造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就法門寺秘色瓷來說,造型上的藝術特徵還表現在「三個結合」方面。

越窯瓷蓮花碗

(三星博物館)

抽象與自然的結合,體現其原生性。瓷器的造型藝術,包含了多重豐富的內涵,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一種生命的理念。藝術的抽象是一種傳統的造型方法,著名美學家李澤厚先生說:「由再現(模擬)到表現(抽象化),由寫實到符號化,這正是一個由內容到形式的積澱過程,也正是美作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過程。」也就是說,依據自然現象和實際物體,通過簡約化或提取其中特徵的手法,從而構成另一個簡潔的、概括的形象。秘色瓷的碗、盤、碟、瓶中就包含了不少荷花、菱形花、葵瓣的造型。出土的五瓣花口內凹底秘色瓷盤的沿口呈現出五曲花瓣的形狀,線條生動流暢,造型高雅清秀,宛如一朵正在綻放的花朵,體現了象形取意、抽象與自然結合的造型特徵。它不但具有較好的美感和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同時傳達出唐代宮廷貴族的審美情趣和愛好,流露出深層次的審美意蘊。 功能與審美的結合,體現其裝飾性。儘管審美文化是「一種更高的、更遠離經濟基礎的意識形態」,但它終究要受到社會生活的影響和制約。如唐代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對外交往頻繁,宗教信仰自由,所以唐代的飲食文化、茶文化十分盛行。在唐代名目繁多的飲食瓷器中,生產各式各樣的碗、盤佔據了日用瓷的首位。精美絕倫的秘色瓷作為唐代宮廷的貢品,完美的詮釋了器物功能性與審美性的結合。法門寺秘色瓷器中的葵口造型始見於唐代,是瓷器碗和盤的花口形式之一,主要是在圓形瓷器口沿上做了等分的連弧花瓣狀,形似秋葵花,故名葵口。常見的葵口有四瓣、五瓣、六瓣之分。法門寺出土的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就屬於其中的一種,它的造型簡約,乾淨利落,設計新穎巧妙,滿足了宮廷貴族對瓷器的藝術審美追求和實用需求,不僅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風範,而且體現了功能與審美的完美結合。 宗教與藝術的結合,體現其神聖性。自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在經濟基礎、政治制度、社會生活、文化藝術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密宗是佛教的一個宗派,尤其在唐代,與密宗有關的文物,多來自皇室的供養,也表現出唐代皇室對密宗的優寵。法門寺作為佛教密宗供養聖物的聖地,地宮中各類文物的形制、文飾和布局,在精神內涵上都與密宗密切相關,可見密宗在唐代對皇室的影響深遠。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瓷器製造者自然而然地按社會不同階層的要求將佛教藝術的內容表現在瓷器上。於是,蓮花瓣、蓮花或荷葉、佛像以及佛祖身上的特徵在瓷器上體現的越來越多,並佔據了主導地位。在地宮中八稜淨水瓶沒有放置在疊裝的秘色瓷漆盒之內,在《衣物帳》碑文中也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從它的釉色、釉質和特徵上分析,與其他的13件秘色瓷大體相似。這件瓷器出土時瓶內裝有五色寶珠共29顆,瓶口上覆蓋著一顆大寶珠,陳列方式顯然與密教儀式有關。它的外形具有小口,圓唇,長細頸,八稜瓶身,圈足,頸下有三條平行凸稜的特徵。整體造型優美、剛勁有力,瓶體各部分比例勻稱,給人一種玉立多姿,挺拔秀氣的感覺。

相關焦點

  • 秘色瓷,神秘之色
    然而宋以後,秘色瓷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甚至後人再看到唐宋文獻對」秘色瓷「的記載竟然不知其為何物,直到1987年法門寺地宮被打開,千年的」秘色瓷「之謎才得以解開。「秘色瓷」到底為何物?所謂「秘色」究竟是什麼色?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製作工藝?
  • 秘色瓷考古發掘的重大發現
    使用瓷質匣缽裝燒的秘色瓷盤在中國陶瓷考古界,有一個流傳了千年的謎團,那就是關於秘色瓷的產地。
  • 秘色瓷與柴窯瓷
    秘色瓷和柴窯瓷可以稱之為我國古代陶瓷未解之謎。隨著法門寺地宮的開啟,秘色瓷的秘密被世人所知曉,可柴窯瓷仍然困擾著古陶瓷愛好者。紫色百合香為您細說秘色瓷與柴窯瓷,使您領略這些千年古瓷的魅力。一、秘色瓷秘色瓷這一名稱最早見於唐代詩人陸龜蒙的《秘色越器》。
  • 秘色瓷的傳說
    相傳,在唐代有一種叫「秘色瓷」的瓷器,這種瓷器除皇室成員之外,其他任何人都無權享用。凡是有幸見到「秘色瓷」的人,無不為它的美輪美奐所傾倒。
  • 越窯:《秘色瓷的真相》,難得一見!
    秘色瓷是越窯青瓷精品之一。秘色瓷是進貢朝廷的一種特製的瓷器精品,因其製作工藝秘而不宣得名。所謂「秘色瓷」,實為唐、五代之際越窯青瓷中的上乘之作。>秘色瓷在法門寺地宮未開啟之前的今人眼裡,一直是個謎。人們只是從記載中知道它是皇家專用之物,由「越窯」特別燒制,從配方、制坯、上釉到燒造整個工藝都是秘不外傳的,其色彩只能從唐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等描寫中去想像。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瓷碗、瓷盤、瓷碟,從「地宮寶物帳碑文」中得知,原來它們就是「秘色瓷」!
  • 展覽解讀 ll 秘而不宣的秘色瓷
    五代十國時期位於杭州的錢氏吳越國把燒造秘色瓷的窯口劃歸官辦,命它專燒貢瓷,且下令「臣庶不得使用」至於它的釉色,也像它的名字一樣,秘而不宣,後人也只能從詩人的詩詞裡感受它那謎一般的美麗!秘色瓷之所以被抬到一個神秘的地位,主要是技術上難度極高。青瓷的釉色如何,除了釉料配方,幾乎全靠窯爐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氣氛,釉色可以相差甚遠。
  • 秘色瓷是什麼?
    一種觀點認為:秘色瓷是一種「臣庶不得用」,專作供奉的越窯精品,把秘色瓷之「秘」釋為「神秘」之秘。也就是說它的釉料配方,製作技術,燒制技術都是隱秘不示人的。研究者列舉了大量的史料,如宋代周煇《清波雜誌》所記載的:「越上秘色器,錢氏有國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此外,宋代趙令畤的《侯鯖錄》、曾慥的《高齋漫錄》、葉寘的《坦齋筆衡》也都有相似記載。
  • 在樂山大佛胸前發現一扇暗門,裡面出土的物品,揭開了千年之謎
    同時,樂山大佛也被各種傳說所包圍,有的傳說確實得到了證實,有的傳說佛像裡藏有許多金銀寶物,但這個傳說還有待考證,成了千古之謎,但值得一提的是,人們竟然在樂山大佛胸前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寶物,寶物中還出土了大量的物質,揭開了千年之謎。
  • 樂山大佛胸口處發現一密室,專家進入後,「千年之謎」就此揭開
    它不僅是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而且是世界上第一個水利城市。在三江匯合的地方,有佛有峨眉天下秀,道有青城天下幽,有中國最大的摩崖石刻大佛坐鎮。樂山大佛,又名「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始建於唐代開元年間,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高達71米的大佛像,氣勢磅礴,氣勢恢宏,依山而建,面向大江。猶如一尊巨大的聖靈,鎮守著浩蕩的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水,三江匯合。
  • 秘色瓷,還有你不知道的「秘」?
    原來,秘色瓷作為佛骨舍利的供奉品放入地宮時,為了減少瓷器之間的摩擦碰磕,用了有仕女圖墨跡的紙來包裹。沒想到歷經千年,紙張已成灰片,但紙張上的仕女圖案印痕卻保留下來,這不但為研究唐代繪畫提供了實物資料,還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
  • 玻璃杯穿越1200年,失傳千年的秘色瓷無法複製,法門寺國寶圖賞
    它是一代傳奇的瓷器珍品--「秘色瓷「,是唐代宮廷中最好最好的瓷器。什麼是「秘色瓷「呢?就是生產過程、原料、配方都是嚴格保密,甚至來源地都沒有記錄下來,後人也沒法再仿製了。秘色瓷是中國古代瓷器史上的一個一直未解的古老謎團。而這次出土的秘色瓷有十四件,青釉、黃釉兩種都有,是唐以宗御賜的,真是名副其實的珍品中的極品之作。
  • 「世界十大秘色瓷」——World Top Ten Mi-se Porcelains
    在中國瓷器史上,有一種瓷如其名字充滿神秘色彩,這種瓷器名為「秘色瓷」。秘色瓷是晚唐、五代、北宋時期浙江越窯為貢奉目的而專門燒造一種高級青瓷,浙江慈谿上林湖是秘色瓷最主要的生產地。秘色瓷是中國越窯青瓷中的頂級精品,是中國古陶瓷歷史上第一個「國際性」瓷器品牌,尤其在五代時期在多國皇室使用。在宋代湧現五大名窯之前秘色瓷地位最高,乃「諸窯之冠」。
  • 海洋學術故事—揭開比目魚「比目」之謎
    海洋學術故事—揭開比目魚「比目」之謎 2020-03-25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現已被揭開!真相甚是驚人!
    英媒稱,通過對這具遺骨的還原,或許能幫助人們揭開「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      據英國《每日郵報》18日報導,義大利一支考古隊日前宣布,在佛羅倫斯的聖厄休拉修道院挖掘到「蒙娜麗莎」的遺骸,並向人們揭開「蒙娜麗莎」本人的身世。原來,為達·文西不朽畫作《蒙娜麗莎》擔當模特的這名女士叫麗莎·格拉迪尼,曾經是佛羅倫斯絲綢富商弗朗西斯科的妻子。據史料記載,這名女子在丈夫死後就做了修女,並在聖厄休拉修道院度過餘生。
  • 是時候揭開紐西之謎「身世之謎」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來自紐西蘭的品牌《紐西之謎》官網(www.geoskincare.com)紐西之謎geoskincare工廠坐落於紐西蘭北島的漢密爾頓
  • 【獨家首發】「世界十大秘色瓷」——慈青社推薦版首發 World Top Ten Mi-se Porcelains
    在中國瓷器史上,有一種瓷如其名字充滿神秘色彩,這種瓷器名為「秘色瓷」。秘色瓷是晚唐、五代、北宋時期浙江越窯為貢奉目的而專門燒造一種高級青瓷,浙江慈谿上林湖是秘色瓷最主要的生產地。秘色瓷是中國越窯青瓷中的頂級精品,是中國古陶瓷歷史上第一個「國際性」瓷器品牌,尤其在五代時期在多國皇室使用。在宋代湧現五大名窯之前秘色瓷地位最高,乃「諸窯之冠」。
  • 葉羅麗:孔雀的身份之謎揭開,她竟然真的是仙境最美女王
    在《精靈夢葉羅麗》中,孔雀的真實身份一直都是個謎,粉絲們都很關注。沒想到,孔雀無意間的一句話,竟暴露了她的真實身份。她竟然真的是仙境最美女王,曼多拉的天選繼承人。
  • 誰才是唐代陶瓷炫技大佬,秘色瓷了解一下
    △唐八稜淨水瓶出自法門寺地宮然而,秘色瓷的出現並沒有終止秘色瓷的探討,反而引起更加激烈的爭論。絕大多數學者都圍繞宗教說、釉色說、地位說、工藝保密說、明器說還有珍奇精品之說等觀點討論。具體觀點討論這裡暫不展開,個人更傾向於秘色瓷是「珍奇精品」之意。法門寺這些秘色瓷的越窯碗、盤,內底釉面光潔,釉薄勻稱,胎質細膩,形制規整,完全沒有竄煙、起泡、裂變等缺陷,除兩件鎏金銀稜平脫雀鳥圖案花紋秘色瓷碗釉色青黃,其餘均呈湖綠色。碗、盤作葵口或花瓣口,是晚唐流行的裝飾風格。
  • 遊戲理論:mc史前「高科技」文明的證據,撲朔迷離的巨石陣之謎!
    所以沒錯,今天我將從巨石陣的未解之謎,來聊聊《我的世界》遠古遺蹟的誕生理論!01、巨石陣之謎人群散盡、寒鴉高飛、萬物俱寂,在公元前2300年一座神秘的「巨石陣」坐落在了歐洲的索爾茲伯裡平原上。這也是歐洲最為著名的史前神廟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