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民間藝人之上南燒肉的製作

2020-12-22 大志若魚

據史料記載,有燒豬始於中原而盛於粵的說法。1400多年前,山東人賈思勰寫了著名的《齊民要術》一書,把燒豬的選料、宰殺加工、燒烤等事項寫得很詳細,並稱之為「炙法」。《齊民要術》記載的22種炙法來看,那時候的燒烤製作技術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而西晉張華《博物志》中這樣描述廣東生豬,「生燕翼者皮厚,生雍梁者足短,生嶺南者白而極肥」,並稱以其烤制「燒豬」,真是得天獨厚的事情。如今在廣東的大部分地方,有祠堂的村落,還一直保留著太公分豬肉(燒肉)的習俗。無論清明、重陽祭祖,或是各種好日子裡,總會有一隻燒豬承載著廣東人的思念或喜慶。

上南燒肉是鶴山的一道傳統招牌菜,是鶴山多數家庭宴席必備的粵菜,經常出現在開工慶典或祭祀儀式上。因皮脆肉爽、食而不膩、色香味俱全而享譽珠三角和港澳地區。像上南燒肉這樣熟悉的家鄉味道,讓多少海外僑胞念念不忘,引無數美食達人慕名而來尋味鶴山。

馮少喜調味中

上南燒豬由來已久,是鶴山民間傳統製作工藝。雅瑤上南人源傑榮,別名極斯碌(雅瑤方言),後來人們尊稱他為二叔公。二叔公曾在廣州屠宰場工作並學習燒豬製作技術,上世紀四十年代把燒豬製作技術帶回家鄉上南創業,在自家的泥屋做工場,將豬燒制好後銷售。據上南村的老人回憶,當時有挑著竹編籮到各村叫賣燒肉人,難道他們就是傳說中最早的廣東三件寶之一的豬肉佬?

尖刀在皮上插洞防起氣泡

從原雅瑤信用合作社退休的何伯介紹得知,五十年代的雲蓼市,每天有雲蓼燒肉(現在的上南燒肉)賣;在六十年代,高鶴縣食品公司在沙坪銀行銷售上南燒肉,銷售員肥佬是上南人。1963年,同村的毛叔(已故)、泉叔(呂錫泉)向二叔公學習了燒豬製作技術,當時兩人在雅瑤公社食品站從事燒豬製作工作,將技術改良至成熟,同時將燒豬製作工藝向同村的兄弟傳播,傳統的燒豬做法得以流傳,且受益者眾多。以毛叔的徒弟為最,上南市場「元口燒肉檔」何國才、中東西市場「上南華記燒肉」黃澤華(黃洞人)等都是師從毛叔。

元口的徒弟搓揉豬身使肉身味道均勻

何國才別名元口,對村裡有困難的人總是樂於出錢出物幫助,在村裡有口皆碑。元口師傅是第三代「上南燒豬」傳人了,九十年代初跟隨毛叔學習燒豬製作工藝,至今從事燒豬製作近三十年。元口和毛叔後人一起共用一家大型燒豬坊,內有五個燒豬爐,不過可惜的是,由於豬肉價格高漲利薄,自2019年9月起,毛叔後人已不再從事燒豬製作了。

下爐燒前把豬身刮乾淨

元口介紹說,傳統上南燒豬是土法的「柴爐燒豬」,即在地上用土磚土瓦砌一個約兩米高中空的爐,在上面爐口將豬吊入爐,蓋上蓋子,下面放入乾柴來燒火。

「要想把燒豬做到好吃,選材、醃製、火候、工序等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關鍵,時刻要察顏觀色並嚴格把關。」元口說,選用200斤以上的瘦肉豬,宰殺好後衝洗乾淨,掛起來瀝乾水分,再進行有規律的剔骨和改刀。然後進行醃製工序,多數以五香粉、鹽、醬油、醬料,還有最關鍵的蒜蓉(去肉腥)等配料,通過抹、擦、搓等手法,讓整體均勻入味,醃製30分鐘左右後用尖刀在豬皮上插小孔,預防第一爐時豬身起大氣泡。

爐底中央放一個盛半滿水的鐵鍋接住滴下

用鐵箍撐好豬身後,用鉤子將醃製好的豬吊入爐進行第一爐20分鐘焯燒,這道焯燒工序很重要,要使豬身毛孔得以全部打開,關乎燒好後皮脆不脆。將豬身上的水分先蒸發,初步烤乾豬皮表面。取出用密針均勻在豬身插孔,將豬身氣孔打開,可使豬身受熱均勻,烤制不會產生大的氣泡而影響外觀,然後放入爐烤10分鐘。

再取出用疏針均勻在豬身插孔,根據烤制情況在切口、豬耳、豬尾巴等位置包上溼紙或油紙,防止烤焦。不斷升高烤制的溫度,再烤30分鐘,這時候豬身皮層慢慢地吸收爐壁熱量,溫度逐漸上升表皮慢慢開始爆皮了。蓋上爐蓋是為了讓柴爐內保持溫度,恆溫讓豬身爆皮。烤制出金黃色的芝麻皮,燒制全程約兩小時。元口說:「有時,爐裡的柴火還在燒著,竄起來的火苗大了,還要以缺氧的方式給柴爐熄一下火,降一下溫。因為燒豬的原理,不是用爐裡的明火來燒的,而是通過豬身吸收爐壁上的土磚、土瓦上面的熱量,來使燒豬達到爆皮和燒熟。也沒有固定的時間,豬的大小、肥瘦程度不同,烤制時間不同,憑經驗看皮色、看變化來調整相應的操作。」

元口師傅用密針均勻插孔使豬身受熱均勻

元口在生產過程中同時對外傳授燒豬製作工藝,徒弟有在龍口市場經營近十年的「上南勝記燒肉」勝記;棠下市場一上南燒肉經營者是元口的徒弟;現在的兩個學徒中,一個是上南三合禾人一個是廣西人。

長期以來,上南人採用傳統「柴爐"燒豬,上南燒肉保留鄉村特色,味道獨特口感好,電爐燒豬無法取代的口味,用電爐做的燒豬沒有柴爐燒豬那種地道的味道,也沒有柴爐那種淡淡的煙燻味。現在,這種獨具魅力的傳統柴爐做法的上南燒豬坊只有5家,基本設在離村子較遠的半山頂,避免「擾民」。

歷時兩小時上南燒豬新鮮出爐

新鮮出爐的上南燒豬,不需要添加糖或其它任何醬汁,切成小塊後即可食用。此外,上南人還將燒肉、燒豬骨分別做成菜、粥和湯等,如上南燒肉芋仔煮崩大碗、豆角炒上南燒肉、荷蘭豆炒上南燒肉、上南燒肉燉雙合粉葛扣、上南燒肉燜香芋、燒豬骨煲菜乾湯、燒豬骨煲崩大碗湯、燒豬骨煲粥等等。

一隻原本平白無奇,甚至是有點醜陋的豬身,經過師傅的妙手心神,變成金黃輝燦的一道美味,已不是單純的食物,更凝固了樸素壯美的鄉土藝術元素,近乎是藝術作品了,這是勞動人民智慧和美學的結晶,高手,果然在民間!

上南燒肉美味依然流行,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走上致富之路之餘,技藝也在傳承中發揚光大。當前,粵港澳大灣區高速發展,上南燒肉行業正以其獨特的南粵風味,定會走上更大的國際餐桌,新一代民間藝人正以傳承和創新開拓走向新輝煌,為鄉村振興助力!

相關焦點

  • 鶴山美食與詠春傳說
    鶴山,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與佛山市隔江相望。鶴山置縣始於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縣城設在鶴城,因其北面有一座山峰形似大鶴而得名。境內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景色秀麗,每年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 ​專挑荒地打造燒肉店他如何創造十億元年營收,建立「燒肉南霸天」王國?
    誰能把燒肉當精品賣,締造年營收10億元的營業額?誰又花3.5億元去打造一家燒肉店?答案是南臺灣知名燒肉店「碳佐麻裡」老闆邱彥騰。去年邱彥騰以3億元標下臺南1塊7千坪公有地,今年7月宣布再投資15億元,打造餐飲園區,此話一出,立刻在南部餐飲界掀起話題。
  • 鶴起崑崙/鶴山傳說
    文章、書畫:李向華崑崙山是鶴山名山,位於鶴山市中部,它其實是兩座山的,大的稱崑山,小的稱侖山,從禾穀圩遠遠望去,並列成姐妹峰,當地人合稱其為崑崙山,並譽其為鶴山第一山。崑崙山的景觀引人入勝,在1936年間,在山頂設置的航空標誌,以三合土砌成的大約3米大小的一個箭頭和「鶴山」兩個大字,距今70年現仍歷歷在目。在山之南,便是滿山坑都是磨刀石的三寶坑,此處又稱打石坑。舊時鄉民到此拾回石塊,加工成磨刀石,遠銷港澳,甚至遠銷南洋各地供割膠工人磨刀之用。
  • 13分鐘視頻,探秘鶴山人的過年美食 | 炒米餅、油角、大齊、蛋散、盆菜
    你打開了「遇見鶴山」第 27 篇文章春節是中國人的大節,年味就是上千年來中國人共同創造出來的美好記憶
  • 伴隨廣東人長大的「盒仔茶」,原來源自鶴山這地方……
    ▲「盒仔茶」配方節選源吉林甘和茶製法繁複,先以二十八種中草藥熬成藥汁,再放進青毛茶葉中,並遵照九蒸九曬的古法程序製作,歷時最少九天,這時吸收藥汁達到飽和程度,而且乾燥度達到最適中狀態,即使儲存久了也不易發黴。
  • 鶴山發布拍了拍你,誠邀各位少年參與規劃鶴山未來!
    將規劃鶴山未來15年、遠景展望30年此前在面向全市的「我為鶴山編規劃」問卷調查、建言獻策活動中出現了很多學生的身影少年,這次是你們的主場!,表達自己對鶴山未來的想法。小提示:比如你心目中的未來鶴山是怎樣的,如何能讓你的學校更好更美麗,你想要怎樣的圖書館、社區公園、遊樂場,你希望鶴山的產業怎樣發展,你想要怎樣的交通工具,如何實現鄉村振興等等。作品形式1.
  • 新疆博湖:民間藝人用「穿在身上的藝術」演繹多彩民族風
    其中來自「薩吾爾登故鄉」——博湖縣的非遺傳承人和民間藝人帶來的原生態薩吾爾登舞蹈、麥西來普、託布秀爾演奏等精彩的民俗文化展演,讓現場觀眾喝彩不斷。身穿蒙古族傳統服飾的民間藝人彈奏的拖布秀爾悠揚動聽,引得遊人紛紛拍視頻發朋友圈。伴隨著動聽的音樂,民間藝人跳起了薩吾爾登,在民間藝人的帶動下,不少遊客跟著一起跳舞。
  • 最美的期待 少年筆下的未來鶴山
    「未來鶴山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創新之城。」「未來鶴山產業發展迅速,可綠水青山卻未曾改變!」「未來鶴山所有房屋的建築材料不僅隔聲隔熱,而且環保。」「未來鶴山積極發展詠春產業,詠春成為鶴山一張亮眼的名片。」「未來鶴山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
  • 大廚寶典 20種炭燒肉的醃製配方與製作方法(很實用!)
    然而,卻有很多廚師朋友並不清楚炭燒肉的具體製作方法,那麼,本期紅餐微雜誌就為你奉上20種炭燒肉的醃製方法和製作方法,以供大家參考學習。配方5、料多味更濃十七味炭燒肉原料:豬裡脊500克,蔥葉50克,蒜粒2克,調料:米酒、蒜香粉、美極鮮味汁各2克,吉士粉6克,松肉粉1克,海鮮醬、鹽、白糖各4克,玫瑰露酒、生抽、咖喱醬、南乳汁
  • ...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今日舉行 整合資源 擦亮鶴山鄉村生態旅遊品牌
    趙惠紅 攝粉葛美食評選、特惠粉葛宴、樂遊雙合、「粉葛王」評選拍賣活動……今日,2020廣東(江門)鶴山雙合粉葛文化旅遊節(以下簡稱「鶴山雙合粉葛節」)開幕式將在鶴山市雙合鎮舉行。據了解,本屆鶴山雙合粉葛節以「品雙合健康美食 遊雙合美麗鄉村」為主題,活動不僅內容豐富,時間也將持續近2個月,其間主辦方將為廣大遊客提供一場「好吃又好玩」的鄉村文化旅遊盛宴。
  • 燒烤圈:炭燒肉的製作方法~~​「有酒有肉」有朋友」!!
    炭燒肉是一款世界性的美食,在時下流行菜中極具代表性,因成菜色澤紅亮、入口細嫩、肥而不膩,很受食客喜歡。然而,卻有很多廚師朋友並不清楚炭燒肉的具體製作方法,那麼,小編就為你奉上炭燒肉的醃製方法和製作方法,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 鶴山往事:沙坪河上,難忘的「紅星」輪
    當人們走進整修一新的「北湖公園」休閒散步時,除了感嘆祖國和鶴山在建國七十年間發生的巨變之外,而一些上了點年紀的港澳同胞,和一些「老沙坪」人,坐在「北湖廣場」榕蔭下話簍中會常常提起就在這身邊一件難忘的往事:這裡原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內河,更是沙坪鎮甚至鶴山縣的一條水上運輸、交通通道,內河盡頭是沙坪碼頭,每天都會有一艘「紅星」客輪從內河駛過……
  • 廣西「脆皮燒肉」製作,原來很簡單,在家幾步就能做,酥脆好吃!
    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道「脆皮燒肉」。這道美食在我們廣西被稱之為脆皮鍋燒。燒肉的用途是非常廣泛的,例如很多人都喜歡吃的扣肉,就是通過燒肉來進行製作的,你是否也愛吃呢?想要把燒肉做好,在製作的時候,是要講究技巧的,不然燒肉的皮就不會脆,燒肉味道也不會好吃。
  • 2021年江門鶴山農商銀行校園招聘公告
    廣東鶴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鶴山農商銀行")位於鶴山市,201 8年由原鶴山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改制而來,擁有68年發展歷史。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鶴山農商銀行始終紮根本土,堅持立足縣域經濟,服務「三農"和中小微企業,積極打造"鶴山人自己的銀行」,以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僑鄉標杆銀行為發展遠景,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
  • 江門鶴山老照片:百貨大廈,北街口,電影院,一中,南山公園
    秦以前,鶴山地屬百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在嶺南設置桂林、象、南海3郡,鶴山地屬南海郡。 [4]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海郡劃分為番禺、四會、博羅、中宿、龍川、揭陽6縣,今鶴山地屬哪縣?
  • 鶴山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成效!這些鄉村美景你見過嗎?
    鶴山市鶴城鎮南中村委會竹仔排村村民小組副組長曹志堅說。據了解,自2018年8月以來,鶴山市按照省、江門市有關工作安排,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引領,結合鶴山實際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三清三拆三整治」、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汙水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 香港灣仔中西區工商業聯合會組團到廣東鶴山訪問
    香港灣仔中西區工商業聯合會組團到廣東鶴山訪問   中新網鶴山3月25日電(宋世安)3月20-21日,香港灣仔中西區工商業聯合會組團到鶴山市參觀訪問,受鶴山市領導的熱情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