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醫在心,心正藥自真——上了年紀的廣東人往往都會記得,小時候如果有頭暈身熱,母親就會端來一碗盒仔茶,更會囉嗦地說:「趁熱飲呀,苦口良藥。」喝完,睡一覺,就會出了一身汗,然後感覺好很多。今天,布丁君就來跟大家講講你記憶中的那杯「盒仔茶」的淵「源」故事吧!➲
盒仔茶,即是源吉林甘和茶。現在,很多人家裡仍然常常備有源吉林甘和茶,將它當成保健養生良方。源吉林甘和茶不寒不燥,可疏風清暑、清熱除滯,對身熱骨痛、食滯肚痛以及心腹飽脹等症狀特有療效。呷一口,那種在舌底回甘的韻味,正好體現了包裝紙上那一句:「茶味甘而性和,故名甘和茶」。
【「盒仔茶」的「源」來】
源吉林甘和茶是從祖籍霄鄉(現霄鄉和南安已合併為霄南村)的源吉華以及他三個兒子會昌、合昌、英昌於1821年所創,至今已有197年歷史。當年,源吉華父子以 「源廣和」為品牌售賣顏料在佛山打響了名堂,後來抱著積德行善的善念,在瘟疫當道時,參照鮮卑和源氏南下途中為適應南方高溫潮溼氣候而配製的消暑解毒藥方,經過反覆試驗,研製出即衝即飲的藥茶,並在當地施藥濟世,成功擊退了來勢洶洶的瘟疫,受到了群眾的尊敬和愛戴。
【「盒仔茶」的配方】
▲「盒仔茶」配方節選
源吉林甘和茶製法繁複,先以二十八種中草藥熬成藥汁,再放進青毛茶葉中,並遵照九蒸九曬的古法程序製作,歷時最少九天,這時吸收藥汁達到飽和程度,而且乾燥度達到最適中狀態,即使儲存久了也不易發黴。
【「盒仔茶」的過去】
此茶原名「萬應甘和茶」,後來改名為「源吉林甘和茶」。「吉」者,吉祥之意;「林」者,寄望生意如樹林般茂盛。
源吉林甘茶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最為盛行。當時粵港澳和東南亞的茶居和酒樓都會提供甘和茶作為選擇,普及程度就如今天茶館的普洱。苦中帶甘的甘和茶,入口甘涼舒服,慢慢品嘗後會覺得喉嚨非常舒服,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好喝的茶。況且當時港澳和海外不少華人仍然很貧窮,在傷風感冒時未必人人有能力去看醫生,於是泡一盒源吉林甘和茶,就成為有病醫病、無病看門口的藥方。源吉林甘和茶聞名於世後,源吉林涼茶繼承人始終以施藥濟世、薄利多銷這宗旨,恪守創始人源吉華遺訓——
「戒逸豫,戒奢華,但願飽餐長久飯。敦慈和,敦孝友,務須多種吉祥花」
半為慈善半為營生,以優質、價廉、療效好而取信於民。
【「盒仔茶」的現在】
去年,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源吉林甘和茶,體驗源吉林甘和茶特有的韻味,香港源吉林源廣和有限公司決定回鄉設廠,在霄南生產「源廣和甘和茶」(為區別於佛山第一製藥廠的源吉林甘和茶而取「源廣和」商標)。經過前期的籌備和測試,源廣和甘和茶最近已經進行試產,估計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批量生產,讓廣大的市民群眾品嘗逾百年經典茶飲。
也許不翻開霄南的歷史,
也不知道源氏後人與生活的絲絲關聯,
你手中那一杯「盒仔茶」的「源」
原來與霄南的每段過去也有關係。
如果你想知道關於「盒仔茶」更多的故事,布丁君邀請你來霄南鮮卑古村落走一圈,或許會發現更多故事哦!
來源:魅力龍口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疏漏,請及時聯繫並處理
創文明城市 建幸福鶴山
▲鶴山創文公益廣告(鶴山廣播電視臺攝製)
該內容由鶴山發布提供,感謝歡迎轉載或摘錄使用並標明出處。
親,你還想知道哪些內容,不妨告訴布丁君,布丁君幫你打聽哦~
鶴山市委市政府官方微門戶
權威信息發布統一出口
鶴山廣播電視臺 運營
長按二維碼即可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