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養鵝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養殖方式。其中主要是大棚建設的場含本比養殖場房屋建設的成本要低很多,養殖的規模和養殖的區域都可以擴大。但是利用大棚養殖衛生管理和疫病防治是非常關鍵的,那麼如何減少鵝痛風發生機率,我們就要建立全面的衛生防疫流程和準備工作。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大棚養鵝是如何做好衛生防疫的,這幾點注意鵝痛風看一下吧。
1、大棚消毒
在大棚搭建的時候我們可以提前將大棚進行消毒。因為購買回來的大棚上面很有可能攜帶很多的細菌,如果沒有進行消毒,到時苗入舍之後會造成細菌感染,導致苗發生疫病,出現大面積的死亡。一般可以利用消毒噴霧對大棚進行消毒,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要等到消毒的氣味散盡之後才能進行搭建。
2、鵝舍消毒
大棚搭建好之後要進行鵝舍消毒。我們對所選的養鵝場地沒有做過多的處理,那麼它多多少少會存在一些細菌、病菌等之類的。
3、痛風預防
鵝的種類需要消耗更多的營養,特別是能量、蛋白質、鈣和磷,這是由於持續的蛋生產和繁殖,在從小拌料中加入綠風寧,無抗,提高抗病能力,針對鵝痛風有奇效,減少其他疾病的發生。拒絕使用含抗生素的藥物,產生免疫抑制,傷害機體健康,產生副作用。鵝得了痛風要立即挑出病鵝,切勿盲目用藥,確認病情後根據方案使用綠風寧第四代痛風四寶進行治療,一天見效,二天控制死亡,三到四天痊癒。
4、鵝苗消毒
購買一般要去正規的養殖場購買,這樣購買回來的鵝苗會有保障。同時在購買鵝苗的時候,不要貪圖便宜,購買疫區的鵝苗。儘管鵝苗是在正規的地方購買的,而且還是相對優質、健康的鵝苗,那麼我們未來規避風險,在鵝苗進入養殖場錢,要堆它們進行消毒。
5、日常管理
在大棚養的過程中,日常管理對於預防疫病的發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不定期的對養殖大棚中的糞便、食物殘渣、墊料、廢水等進行清理,糞便和墊料一般是三天左右一清理,而食物殘渣和廢水每天都需要清理。每隔半個月左右,對大棚進行一次徹底的消毒、其中包括食槽和水槽。根據生長的不同階段,控制養殖大棚中的溫度、溼度、密度、空氣等。飼料要選用優質的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