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知道在上世紀的「冷戰」期間,美蘇展開了軍備競賽,現在世界上大部分核彈頭就是美蘇爭霸的時候製造的,足以把地球反覆毀滅多次。不過除了軍事上的爭鬥之外,美蘇兩國在科研方面也是你追我趕,誰也不肯認輸。
1969年7月21日,美國「阿波羅11號」把三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人類首次踏上了月球的土地。這是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美國在載人登月方面的成就極大地刺激了蘇聯,既然美國人向上探索,那蘇聯的目標就是腳下的地球。
經過反覆的勘測之後,蘇聯最後決定在科拉半島上進行鑽孔作業,因為這裡的巖層相對來說比較適合鑽孔。蘇聯的目標是挖到地殼和地幔的邊緣,也就是地理上稱為莫霍面的界限,這個界面大約在地下20-70千米左右的深度。
1970年5月24日,科拉超深鑽孔計劃正式開始,由蘇聯的地質部長親自主持挖掘工作,所有參與的科研人員都是行業中的佼佼者,蘇聯給他們的待遇也非常高,甚至還在鑽孔周圍建立起了16個實驗室。一開始的一萬米都非常順利,即使是遇到花崗巖這種超硬巖石,也都沒給蘇聯造成太多困難,但最後鑽到12262米的時候,這個計劃卻不得不停止,是為什麼?
要知道,當時鑽到12000米的時候,鑽頭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導致彎曲,不得不在一萬米左右重新開始,而最後262米,更是花了十年的時間來推進。既然這麼不容易,為什麼要突然放棄?
因為科拉超深鑽孔這個「挖穿地球」的計劃,本身就挑戰了人類的想像力,所以在突然停止之後,社會各界也出現了很多傳聞,有的說蘇聯是發現了「地獄之門」,有的說蘇聯在地下發現了不明生物……但這些說法明顯都是無稽之談,並沒有任何科學根據。
實際上多年後我們才明白,就像蘇聯對外宣布的那樣,科拉計劃的停止正是因為經費不足。而這其實就是由於地下的情況過於複雜,必須要不斷更新鑽頭的材質才能繼續下去,但是這必定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12262的距離,離最初的目標莫霍面又相差得太多,資金也支持不下去了,所以因為發生了經濟吃緊這件事,最終促使蘇聯放棄了這個計劃。
在蘇聯時代末期,長期的軍備競賽已經把蘇聯國內經濟搞得疲憊不堪,可以說是每況愈下,沒有這麼多資金再進行這種短時間看不到什麼收益的科研活動了。隨著蘇聯的解體,科拉超深鑽孔計劃也完全宣告了破產。
進入俄羅斯時代之後,雖然科拉鑽孔仍然有人進行研究,但俄羅斯政府也沒有財力能夠支持再繼續往下鑽孔的研究,最終在2008年,鑽孔被金屬蓋密封起來,人類挖穿地球的狂想也成為了塵封的歷史。
雖然蘇聯研究的精神可嘉,但科技的發展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前提的,在現階段,人類無法做到「把地球挖穿」這樣的事。也許在以後的某一天,這個計劃會重見天日,那時候人類也能夠見識到真正的地底風光了。